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安哥拉疣猴拉丁學名Colobus angolensis別稱安哥拉黑白疣猴界動物界門脊索動物門綱哺乳綱目靈長目科猴科屬疣猴屬種安哥拉疣猴亞種6種命名者及時間P. Sclater, 1860英文名稱Colobus英文名稱Angolan.Black-and-white Colobus英文名稱Angolan Colobus外形特征安哥拉疣猴體長50~70厘米,體重6.0到11.4千克。美麗飄逸的尾巴比身體還長,有時超過1米,身體兩側長著斗篷一樣的白色長毛,前肢長有與眾不同的四個指頭,毛色為黑白相間。輕盈的體態和長長的四肢,身形較一般猴子大和重,只有四根手指。臀疣很小,尾巴很長,尾巴端部常有一截白色,頰囊也比一般猴子小,拇指已退化成一個小疣,故稱疣猴。生活習性棲息于亞熱帶和熱帶干燥森林、山地、低地、高山竹林、熱帶草原和沼澤地。居住在森林的上層和中層,很少到地面上來,家庭由10-15 只成員組成,通常包括一只成年雄性、幾只雌性和它們尚未獨立的子女。幾頭雌性會共同哺育家庭內年幼的小猴,雄性在成年前會離家獨立,雌性則留在家族里。不同家庭間一般不會和諧共處,彼此間會保護和爭奪棲地。每群疣猴都占據一小片地方,按固定的路線從它們睡覺的地方到吃食的地方去。當別的疣猴侵入它們的地方時,雙方就會面向對方,咂舌搖尾,但不動手打架。受到侵犯的疣猴則上下跳動,同時發出吼聲,有時會連續地吼叫達20分鐘之久。它們的吼叫聲很響亮,一般能傳出1.5公里遠。雄疣猴爬到樹木的高處,然后往下跳,從一棵樹的樹枝跳到另一個樹枝上去。以這種方式向對方示威和炫耀,最后終于有一群疣猴退走,由帶頭的雄疣猴斷后。
繁殖方式一年四季均可交配繁殖,婚姻方式為一夫多妻制,在家庭中雄性占主導地位,可以與群族中的任一成年雌性交配,每隔兩年繁殖一次,高峰期為9~10月,妊娠期約5~6個月,每胎僅產1仔,剛出生的小猴通體白色,跟隨母親一起生活,幼猴總是掛在其母親的胸部抓緊母猴的皮毛。3個月后長得和父母體色相同,7個月大時就可以自由活動了,4~6歲左右性成熟,普遍能活20~24年,最高壽命29年。
亞種分化(6種)1.Colobus angolensis ssp. angolensis2.Colobus angolensis ssp. cordieri3.Colobus angolensis ssp. cottoni4.Colobus angolensis ssp. palliatus5.Colobus angolensis ssp. prigoginei6.Colobus angolensis ssp. ruwenzorii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2008年靈長類紅色名錄——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