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老腔》劇照
電影《老腔》遭“零排片”導演高峰呼吁關注文藝片生存難:12月2日,講述華陰老腔藝人成長、愛情、恩怨故事,展現傳統民間藝術的傳承的電影《老腔》在全國上映。
電影《老腔》根據陜西老腔藝人王振中的真實故事改編,高峰導演希望能借助影片喚起公眾的目光,將這門藝術傳承下去。然而,在幾乎“零排片”的尷尬現狀面前,制片人李林泓和導演高峰的內心卻陷入焦灼。
電影《老腔》遭“零排片:
影片公映首日,全國影院幾乎“零排片”,就連老腔的發源地渭南的影院也沒有排片,這讓導演高峰頗感意外和震驚。“上映首日,北上廣,還有西安的一些影院,只能通過親朋好友包場買團體票,才可以看到影片”,高峰無奈地表示。
面對“零排片”的境況,制片人李林泓更是悲憤地表示:“我現在哭都不哭出來,已經做好血本無歸、傾家蕩產的準備。”據貓眼專業版數據,即使上映兩天后,12月4日,口碑甚好的電影《老腔》在排片榜上依舊難覓蹤跡。
查詢售票網站發現,這部電影當天在北京僅有兩場放映,在上海有一場排片,即使在老腔的家鄉西安也僅僅只有兩場。
電影《老腔》
一面是寥寥無幾的排片,一面卻是觀眾期待值和不俗的口碑。導演高峰表示,很多朋友致電都表示身邊有不少人想看《老腔》,但苦于找不到地方買票。
有好不容易買到票的上海網友在觀影后表示,《老腔》非常有內涵,高峰導演的語言表達干凈利落清晰,跨越人生5個不同時期,為了老腔傳承的人間故事。
還有西安的影迷表示:“整個電影緊湊、震撼,不但能欣賞地地道道的老腔,還展現了傳統藝術皮影、糖畫、木偶、關中古樸的建筑村院,婚喪嫁娶、澎湃的黃河……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老腔》導演高峰
導演高峰呼吁關注文藝片生存難:
高峰直言,老腔曾先后在電影《活著》《白鹿原》《桃花滿天紅》中作為文化元素出現,電影《老腔》則是首次把老腔藝人當作主角搬上了大熒幕,片中有大量的老腔唱段。
談及拍攝初衷,高峰回憶稱,多年前在北京人藝版的話劇《白鹿原》里第一次看到老腔,感覺很震撼,懷著拯救之心,他決定把老腔搬上銀幕。
該片從2009年底開始策劃,2014年拍攝制作完成,而今年才得以上映。六年磨一劍,高峰導演坦言途中遭遇到的困境無以復加,比如資金匱乏、演員無法到位……
“我和制片人借高利貸、抵押房產來籌取拍攝款。而面對如今的市場狀況,我們的壓力越來越大。現在我們只能通過銷售電影的網絡版權,來回籠資金進行前期的投入。”
高峰呼吁,對于民營公司做民族文化的影片,相關方面都應該給予扶持,這樣才能鼓勵更多的人來做保護民族文化的影片。
據悉,《老腔》曾獲得第六屆歐洲萬像國際電影節優秀原創故事影片、入圍2014年第38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世界焦點”單元以及入圍第27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周”單元。
事實上,《老腔》已經不是第一部在市面上難尋蹤跡的文藝電影了,前有電影人方勵下跪求《百鳥朝鳳》排片,后有《路邊野餐》只爭取到10天上映。這不禁讓人發問,中國文藝片的市場出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