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情人网-亚洲情人-亚洲欧洲综合-亚洲欧洲自拍-欧美专区亚洲

全球第二大影院運營商申請破產,今年電影院倒閉幾家

  • 生活
  • 2023-05-30 10:56

2020年6月27日,影院關門第156天。

最近幾周,中國電影依舊壞消息不斷——

北京疫情反復,影院復工遙遙無期,博納黃總墜樓去世,星爺被迫抵押11億豪宅。

數據顯示,2020年初至今,有7000多家影視公司注銷或吊銷,平均每天倒閉38家影院,是去年全年注銷或吊銷數量的4倍。

整個影視業被黑暗籠罩時,唯一傳來的好消息是——

橫店開始復工了。

最近據報道,橫店111個劇組正在拍攝及籌備,劇組人員達1.1萬人,比去年同期還增長了18%。

作為中國也是亞洲最大的影視基地,多年來,橫店被看作影視圈的一面鏡子,興衰的晴雨表。

這里曾誕生過《雍正王朝》、《小李飛刀》、《濟公傳奇》、《仙劍奇俠傳》,也曾誕生過《瑯琊榜》、《甄嬛傳》、《延禧攻略》,中國三分之二的古裝劇在這里誕生。

2007年,大洋彼岸的美國《好萊塢》雜志干脆直接稱橫店為"東方好萊塢"。

這一稱號,橫店擔得起。

相同的是,橫店和好萊塢都是從一個偏僻而貧窮的小山村起家。

不同的是,好萊塢是美國導演們迫于愛迪生的專利索取,主動扎堆入駐,一手締造了如今的世界影視天堂。

亞洲最大的影視基地——橫店,卻是一個農民一點點拼出來的。

而外界不知道的是,明星扎堆聞名世界的橫店影視與旅游產業,還不及整個橫店集團總產值的10%。

因為,除了橫店影視城,這位老人還一手打造了五家上市公司,把窮的飯都吃不飽的小村莊,打造成了如今的橫店帝國。

這位出身農民的老人叫徐文榮。

01

徐文榮自稱農民,因為他真的種過地。

1975年,40歲的徐文榮初任橫店黨支部書記。

那時的橫店,是浙江省中部山區的一個偏遠小鎮,窮得掉渣兒。

沒有公路,沒有港口,四周環山,當地有一首流傳甚廣的歌謠:“抬頭望見八面山,薄粥三餐度饑荒,有女不嫁橫店郎......”

大意就是,橫店人太窮了,窮得三餐只喝得起稀粥,鄉鄰女子都不愿嫁進來。

上世紀70年代的橫店

徐文榮上任后定下的目標是:讓大多數人都吃飽飯。

他開始帶著村民們下地種田,興修水利,精耕細作,經過不懈努力,橫店糧食的年畝產由700斤提高到1500斤,農民收入由每個人工分兩毛七分增長到七毛六分錢。

雖然還不夠富裕,但能保證溫飽。

之后,徐文榮開始狠抓副業生產——種桑養蠶、辦養豬場。

1975年,徐文榮借了1200塊錢,開辦了橫店繅絲廠。在他的號召下,240名農民洗腳上田,走進工廠當起了工人。

結果沒想到,繅絲廠大獲成功。

橫店繅絲廠

開工第一年,工廠就盈利了7.6萬元,超過了全公社的農業稅。隨后第二年賺了15萬,第三年賺了30萬元,包攬了浙江超過七成的絲產量。

絲,成了橫店名副其實的“第一產業”。

1978年,徐文榮提出向絲的下游延伸,創辦針織廠,進軍輕紡行業。

當時,很多村民都不支持他,覺得好不容易賺了些錢,又要撒出去。最后徐文榮自掏腰包,開設了橫店針織廠、內衣廠、印染廠、絲織廠、化纖紡織廠。

不出幾年,橫店就形成了“針織一條街”,生意興隆,浙江各地的商人都來橫店訂貨,商客絡繹不絕。

橫店成了全國著名的“織城”。

橫店的“紡織一條街”

1980年,高科技在中國萌芽。

徐文榮率先發現,磁性材料是個有前途的行業。

正當橫店針織廠開展得如火如荼時,徐文榮出其不意,邀請陜西寶雞4390廠工程師李國寧,用一年時間建成了橫店磁性材料廠。

還在工廠里轟轟烈烈織衣服的工人們,轉頭邁入了磁性材料。

據橫店影視城總設計師張大帥回憶,在徐文榮的辦公室里,有一屋子的電視,每塊屏幕對應一個工廠的實時監控。“哪個廠子什么情況他都知道。他每天騎自行車,后來自己開車,每個工廠去轉一圈,事無巨細,全都親自為之。”

不出幾年,在廠長的帶領下,橫店東磁牌異軍突起,一舉成為中國磁材料的龍頭企業。

橫店也從“織城“變成了“磁都”。

享譽全國的“橫店東磁”

在這期間,徐文榮不忘返利于民。

鎮里的財務經費不夠,他就每年捐出一大筆資金,建郵電大樓,開通長途***,拓建村鎮公路,吸引更多的商客來投資。

同時,他每年發放200萬元煤氣液化氣補貼,鼓勵村民不要上山砍柴,保護橫店的生態環境。

1987年,小有規模的橫店的工業產值達到了1.1億元,成為浙中地區首個“億元鎮”。

橫店從一個窮山溝,變成了工業強鎮。

開滿工廠的橫店

橫店的工廠越開越多,徐文榮卻停了下來。

他發現,橫店四面環山,土地、水資源、環境容量都很有限,工業繼續搞下去,一眼就能望到頭。

想可持續發展,得另辟蹊徑。

90年代初,徐文榮看準了旅游文化產業這條路。

他去找浙江省旅游局局長,滿懷信心的說橫店要搞旅游,結果局長質問他一句:“橫店有沒有名山大川和名人圣地?”

徐文榮想了想直搖頭。

局長說:“沒有名人名景,你搞什么旅游業?”

“就連地圖上都找不到橫店,你還是老老實實搞你的工業吧,別異想天開了。”

雄心勃勃的徐文榮,被澆了一盆冷水。

回去之后他不服氣,心里想:“沒有景點,我就不能造出景點嗎?”

一個月后,他開始著手治理南江、造橋修路、建設***,根據橫店的山水和文化特點,他先后在橫店建起了文化村、度假村、體育館、博物館、影劇院。

小小的橫店,文旅產業看起來五臟俱全。但沒有名人名景,地圖上都找不到的橫店,根本沒幾個人來旅游。

橫店轉型的第一步,看起來邁出去了,但未來在哪里,沒有人知道。

02

八十年代,中國影視城的風剛剛刮起。

1983年,電影《火燒圓明園》劇組耗費46萬元搭建的“圓明園大水法”,拍完以后當成廢品處理,只回本4000元。

人們發現,既然賣廢品不值錢,干脆留著當景點。

1984年,電視劇《紅樓夢》在北京西城區建造大觀園。1987年電視劇播出后,大觀園也作為旅游景點***,紅極一時。

同一年,中央電視臺無錫影視城基地建成,這是中國最早規劃建設的影視城。

1991年,其中的唐城***參觀,不出一年就實現了贏利。

1992年,徐文榮去唐城參觀,看著熙熙攘攘的游客,他動心了:“這個橫店也能搞。”

無錫影視城唐城

他回去把這個想法告訴大家,結果鎮里立刻就炸了鍋。

幾乎所有人都反對徐文榮。

大家說他這幾年在橫店建了娛樂村、度假村,但根本沒幾個游客,別提賺錢,本錢都收不回來,況且橫店人自己一年都看不了兩部電影,建影視城豈不是癡人說夢。

更有人說,徐文榮現在膨脹了,整天五迷三道想著掙錢,一開始這條路就被他帶歪了。

回憶起那段時光,徐文榮說:“那時鎮里人誰都看我不順眼,走在村里都要低著頭,把帽檐拉得低低的。”

面對大家的指責,他壓力巨大。

1995年底,轉機出現了。

為了慶祝香港回歸,導演謝晉打算拍一部《***戰爭》,需要建造一條重現十九世紀南粵風情的廣州街。

在全國各地轉了大半年,沒有找到合適的外景,正巧在東陽盧宅選外景時,消息被徐文榮得知,主動邀請他們順道來橫店看看。

當時橫店已經造出了一些人工景點,比如封神演義宮、大智禪寺等等,但尚未成規模,且土味十足,名字也不倫不類,比如大智禪寺所在地被命名為“天堂村”。

在酒桌上,徐文榮非常熱情,承諾為謝晉造景,雙方相談甚歡。

但日后據張大帥回憶,離開時謝晉一上車,就雙手一甩:“這地方怎么拍啊?沒法拍啊。”

雙方不歡而散。

彼時的徐文榮還不知道謝晉在中國電影圈的地位,只是聽說這位導演要拍的電影是和香港回歸有關,他知道這對中國來說是一件大事。

于是,徐文榮主動追到了北京,又到了上海,他聽說影片拍攝時間緊迫,他對導演說:“我免費給你建,人家用一年時間,我們用三個月,保證按你要求建好,絕不耽誤你一天拍片時間。”

眾人都覺得他吹牛吹過了頭。

誰知徐文榮第一天簽約、第二天看現場、第三天直接炸掉了一座山。

隨著推土機轟隆而上,炸山當天120個工程隊同時動工,每個工程隊建一棟房子,徐文榮下了死命令:“不管白天還是黑夜,下雨還是下雪都不能停工。”

據當時手下員工回憶,啟動的一刻甚至是沒有***批文的,但為了搶時間,徐文榮對他們說先開工,同時進行申報。

“當時***不敢批那么多土地,但***說摸著石頭過河,那我就創造個理論,邊批邊建,先建后批,不批也建”,徐文榮回憶道。

在這種背景下,一邊趕著有限的工程期,一邊面臨批地的不確定性,橫店廣州街開工了。

開工的過程也一波三折。

眾所周知,謝晉在制景細節上是出了名的嚴格苛刻,他提出筑墻只能用青磚,紅磚不可以,屋頂瓦片要用木柴燒制。道上的石板,一定要真的、舊的,新燒好做舊的不可以。

“實際上青磚價格又高,筑起來以后,只露了一點點出來,不要那么多。我說你們真***”,徐文榮后來說道。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徐文榮先訂購新石板,再去附近鄉里換購舊石板。

四周都換購沒了,徐文榮唯有派人去偏僻田野挖舊墳,當時開著拖拉機,還翻下去十來個人。

愚公移山的徐文榮,要為這座小鎮逆天改命。

三個月趕工出來的廣州街,讓橫店名聲大噪。

功夫不負有心人。

三個月后,占地六萬多平方米的“廣州街”拔地而起。

包括官府、民宅、當鋪、賭館、煙館在內的160多座建筑如約建成,還包括以假亂真的珠江口岸。

《***戰爭》在橫店如期開機,謝晉十分滿意,專門邀請徐文榮與他一起觀看第一場戲的拍攝。

但據說,因為遭到風霜雨雪等惡劣天氣的影響,開機儀式啟動后,廣州街外觀已成,內部修建還在進行。

因為電影要求同期錄音,一旦拍攝要拿著對講機喊話,讓施工隊暫停。

但無論如何,電影最終大獲成功,也打響了橫店在中國的知名度。

左為謝晉,右為徐文榮

橫店能有今天,不僅僅在于徐文榮敢想敢干的魄力,還因為他善于用人。

1996年,《***戰爭》拍完后,劇組成員、北影制片廠美術師張大帥回到北京,卻意外受到了徐文榮的登門拜訪。

“你來做廠長,帶橫店搞文化、搞旅游”,徐文榮看中了他的才能,廣州街就是他參與建造的,徐文榮想邀請他做橫店影視城的總設計師。

此時的張大帥已臨近退休,收到徐文榮的邀請很意外,“原本要退休的,但徐文榮的熱情打動了我”,隨后他從北京遷居到橫店。

這為橫店日后的崛起埋下了伏筆。

1997年,張大帥從北影廠一個朋友處聽說,導演陳凱歌的團隊正籌劃拍攝《荊軻刺秦王》,他用4年時間考證、***圖紙,但由于資金出了問題,河北易縣的景沒造起來。

這又是一次轉瞬即逝的機會。

匯報后,徐文榮讓張大帥馬上去見陳凱歌。

當時交通尚不方便,張大帥坐班車去杭州,結果沒有航班,他再去上海,買第二天最早一班飛機去的北京。

見到陳凱歌后,他說從未聽過橫店這個地名,東陽也不知道,直至說到東陽隸屬的金華市,陳凱歌才恍然大悟:“金華出火腿。”

在張大帥的介紹下,陳凱歌得知《***戰爭》在此拍攝,對橫店表現出興趣。徐文榮知道后趁熱打鐵,特意當天飛到北京,在北京的一個***里,雙方見面,合作促成。

“開始的時候,我們也不會設計。我們負責建筑,出錢”,徐文榮說。

秦王宮占地800畝,包括99級臺階的四海歸一殿,和周長2.5公里的城墻,面積是廣州街兩倍多,后廣場就能容納幾萬人,比廣州街難度大得多。

四面環山的橫店沒有這么大的平地,徐文榮當即決定,花費一個億,炸平了八個山頭。

工程到了一半,水滲出來,***放進去總是變成啞炮。

“后來大家想辦法,有人提出來,用避孕套,把***放在里面”,后來附近三個縣的避孕套都被一掃而光。

用這個***,山一下子就被炸開了。

開山期間,炸出的土石填去低處,地貌每天都在變。有一個夜晚,徐文榮一個人開車去現場,回家時發現路堵上了,那晚伸手不見五指,他轉了近兩個小時才轉出來。

最終,耗時8個月,秦王宮順利建成。

此后,徐文榮再接再厲。

1998年,橫店緊挨著“廣州街”建成“香港街”,供《補天裂》劇組拍攝。

同年,“清明上河圖”景區建成***,以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為藍本,再現當時世界最大城市汴梁的繁華景象。

后來,陳凱歌想拍《李自成》,希望橫店建紫禁城。于是,1998年,以北京故宮為原型,按1:1比例建造的明清宮苑開工,歷時七年建成。

他先后拿出30億,打造了夢幻谷、大智禪寺、屏巖洞府、華夏文化園等13個影視基地,削平大小山頭近百個。

“我們這個老板是經常下工地。他兒子不是,有領導來了,他才陪一回”,張大帥說:“他跟我談事也是,不在紙上談,現場談,到那兒談,看過之后,這么辦這么辦。”

在徐文榮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建筑拔地而起,越來越多的劇組開始進駐橫店。

03

但其實,全國搞影視城的不止橫店一個,建樓誰都會,為什么偏偏橫店成為了亞洲最大?

這一切,同樣源于徐文榮的智慧。

2001年,徐文榮出人意料的宣布,橫店對所有劇組免收場租費。他算過,這至少能給每個劇組降低300萬元的拍攝成本。

這一決定震驚了全國。

要知道,在那個年代,影視基地步步維艱,十個里有八個賠錢,場景使用費是他們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大家都百思不得其解:“沒了場租費,你橫店靠什么賺錢?”

然而徐文榮卻說:“有水自然有魚,關鍵先要把水養好。”

正如他所料,免租政策吸引了大量劇組涌入橫店,原本一年只有十幾個的劇組,一下子漲至一百多個,最火的時候同時有4、5個劇組在拍攝。

而原本十幾萬人口的橫店鎮,也突然暴增了成百上千個影視相關崗位。住宿、餐飲、運輸、煙花、化妝、群眾演員、服裝道具等就業機會井噴式爆發。

徐文榮迅速將這些服務分門別類,每個部門由影視城統一管理。

徐文榮說:“別的地方拍戲,一個劇組要來二三百人,而來橫店,只需要導演帶幾個主演過來就可以,其它全可以在當地找到。”

同時,橫店影視道具庫也一應俱全,有多達一百多萬件道具,能夠滿足所有類型片的要求。

此外,很多劇組需要從中國北方到南方轉場拍攝,一般劇組轉場費很高。但在橫店幾乎不存在轉場的困難,一個小鎮就可以全部完成。”

劇組可以“拿著本子來,帶著片子去”,其他都交給橫店就行。

劇組帶來的不只是影視拍攝相關的就業機會,還有橫店旅游業的發展。

2001年,當時橫店的游客只有50萬人次,徐文榮提出:以劇組帶動旅游。

殷旭當時剛上任東陽市旅游局市場處副處長,他意識到,不能讓游客只看劇組拍戲,而要還原劇中之景。

他將橫店拍攝過的電影橋段摘出來,***成一系列的演藝秀。他還將棚拍完成的電影場景,搬至景區內。擺設、道具,全是原汁原味的,一點沒差。

這項工作需要未雨綢繆,因為劇組一定會在離開前拆掉所有場景。

比如電影《英雄》,他和張藝謀達成協議,在電影上映后,請美術師霍廷霄專程回來在秦王宮內復建場景。

以上改變,再輔以重訂的市場策略——將團隊旅游的提成獎勵歸在各個出發城市的營銷人員頭上。

沒有名山名人的橫店,旅游業竟然奇跡般地發展起來了。

2002年,免收場地費的影視城實現盈虧持平,2003年開始每年盈利。

而從1996年到2018年,橫店共接待了共2億的游客,僅2018年一年就吸引了1900萬人。

2014年,橫店更是在“中國旅游百強景區”名列第四,僅次于故宮、張家界和頤和園。

如今,影視產業甚至只占橫店很小的一部分。

2017年,橫店集團已是擁有200多家公司,其中包含5家上市公司的航母型企業,營業收入達到733億元,重點板塊在于制造與金融,影視與旅游的產值不及整個集團的10%。

而且,橫店集團的資產不只是徐文榮的,屬于橫店人民所共有。雖然徐文榮曾有機會將其據為己有。

1999年,國家為了推動國有企業改革,出臺了一系列關于股份制改革的政策。

此時,許***番勸說徐文榮,在政策允許范圍內,將橫店集團徹底量化,說白了,就是實行股份制、私有化。

浙江省鄉鎮企業局的領導對徐文榮說:“早搞早主動,按政策至少10%的資產可以量化給你個人。”

這意味著如果推動下去,徐文榮一夜就可以成為億萬富翁。

面對誘惑,徐文榮覺得對自己是福利,而對于橫店來說,未必是好事。

徐文榮的回答干脆得很,就兩個字:

“不行。”

徐文榮說,橫店堅持走共同致富的道路,很多地方搞「一股就靈」,結果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很多企業也都倒下了。

徐文榮提出了「社團經濟」這一概念,宗旨是「共創、共有、共富、共享」,總結成一句話就是:橫店集團不屬于某個人,而是屬于全體員工共有。

按照他的說法,在集團之中的勞動群眾,才是集團資產的終極控制人。但批評者認為,集體只是個空泛概念,作為其中員工并沒有享受到特別的紅利。

這個制度延續至今,但在兒子徐永安接班后有了一點變化,增量資產上市后,一定比例的股份分配給高管個人,而存量資產依然是社團共有。

橫店產業的崛起,更是帶動了整片區域的繁榮。橫店人民有的在當地開店,有的在橫店集團上班,有的去劇組當群演。

2017年,橫店農民年人均收入超過了6.4萬元,在全國農村排進前三。

客棧老板惠祥意回憶,2004年前后,有個老頭兒開著掛有「橫店人民感謝你,徐文榮萬歲」條幅的三輪車,滿大街天天溜達。

其實,橫店人都視徐文榮為偶像,有人甚至說他是橫店的“救世主”,但徐文榮聽了笑了笑說:

“個人崇拜是不能弄的,像我們農民,你去崇拜干什么?”

2001年,奔波勞碌了數十年的徐文榮,卸任集團總裁職務。

04

以世俗意義的標準來看,他早已是個成功者。但退休后,他又做了一次瘋狂的舉動:投資300億元,在橫店修建圓明新園。

被問及原因,他說源于他聽說法國一個歷史學家倡議重建圓明園來贖罪:

“這不是心血來潮,很多年前我去北京圓明園遺址,看到遍地殘垣斷壁,看的我很悲痛,我當時就下定決心,等時機成熟,一定要重建圓明園,再現它的輝煌。如今法國人已經承認錯誤了,我們為什么不重建起來呢?”

與之前所有外景基地不同,愛國主義成為了圓明新園的最大意義。

但是,這個想法引來了質疑的巨浪。

有人說,建山寨圓明園,還不如把錢捐給文物保護機構。有人說,橫店經營困難,所以通過建圓明園圈錢。還有人說,圓明園殘骸的警醒意義才是圓明園對世人最大的價值。

2008年,因輿論反對聲過大,施工尚未展開,就被國土部門認定違規用地而叫停。

“當年有位專家就是不愿意給圓明園的圖紙,我出錢買也不行,借也不行,因為對方認定我們鄉鎮企業建不好”,徐文榮坦言,“之前珠海的確做過嘗試,要了10個景的圖紙,但建得一塌糊涂。”

后來徐文榮對專家說,我故宮都建起來了,圓明園怎么建不好,得到的回應是:“你故宮建得起,不一定圓明園也建得起。”

徐文榮氣急了:“你帶到棺材里去吧。”

徐文榮就是不信這個邪。

他指示張大帥繼續收集資料。大學、圖書館、私人收藏者,能跑的地方都跑遍了,實地測量也去過無數次。

徐文榮當時已離開橫店集團,項目全靠個人集資,銀行不給貸款,他就成立新公司去籌資。

他甚至寫了遺言:圓明新園沒建好,下一代要幫我建。

2012年,項目另行選址,重新啟動,通過申報。圓明新園仿建了84%的原有建筑,還擴建了40%。

省領導建議「多做點外國的」,徐文榮就造起八座外國建筑,代表八國聯軍。他的說法是,侵略者以野蠻方式摧毀圓明園,中國人以文明方式重建他們國家的標志建筑。

2016年,占地7200畝、宏大華麗的圓明新園落地建成。

站在這些恢宏的建筑面前,徐文榮如釋重負。

他的下一步計劃,包括復制布達拉宮、興建中國尼泊爾佛教文化園、在杭州建起南宋古城。

圖左為徐文榮

近幾年,徐文榮又在搗鼓古玩。

他還有一個夢想,就是回購中國近代的流失文物。

2008年,他成立了橫店古玩藝術品集散中心。短短幾個月,徐文榮耗巨資回購了5萬多件古玩和藝術品。

很快,徐文榮又冒出一個大膽的設想——將橫店的藝術品市場,打造成全國最大的古玩交易中心。

這無疑又是一個神話。

在多數人看來,徐文榮這次恐怕要栽個跟頭。

但他在香港和內地注冊文化交流中心、拍賣公司、收藏家協會、擔保公司、科學檢測中心等相關機構,還集聚了國內上千位藏家和買家。

他提出“平價拍賣”的理念,以便讓更多人有機會親近藝術。

徐文榮說:

“我希望這些藝術品能夠走進千家萬戶,成為中國老百姓的家庭裝飾品,做到來自民間,還于民間。”

讓中國傳統文化在民間代代相傳,讓中國人不只是在客廳里掛幾幅低劣的油畫,這相比于文物收藏,無疑更有意義。

對85歲的徐文榮來說,一個新的夢開始了。

尾聲

1975年,徐文榮的身份是個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如今85歲的徐文榮,仍然保持每天早上8點半,準時出現在辦公室,直至下午5點半離開,一周七天,天天如此。

而現在他的身份是五家上市公司,亞洲最大影視基地“東方好萊塢”的締造者。

在上個世紀的中國,有許許多多的企業家憑著自己過人的膽量和魄力,從一個農村小作坊起步,從鄉鎮集體企業開始。

數十年的發展后,他們中的大多數經過股份制改革,捧得億萬身家;也有的仍然固守一方,成為集體企業的代表,雖然后來漸漸沒落,比如華西村。

在某種程度上,橫店更像華西村。

在這里,從幼兒園到大學,從醫院到工廠,污水處理,路燈照明,道路鋪設……甚至包括新修的一座機場,全由橫店集團創造。

這里的很多地方,都有徐文榮的影子:橫店影視文榮獎、文榮醫院、文榮中學,文榮基金會……許多在橫店打拼十幾年的人都說:“橫店我只認識徐文榮,他太厲害了。”

但與此同時,橫店沒有成為一個封閉的地方,甚至還與中國最前沿的文化產業——電影,緊緊綁定在一起。

談起中國影視的未來,徐文榮雄心勃勃。他認為美國已經走下坡路了,做的內容沒有思想性。至于高科技,做也不是美國人做的,猶太人比較多,中國人也有。

如今,橫店已有三十個大大小小的影棚,徐文榮打算建到50個以上,他表示橫店絕對要超越好萊塢。

橫店什么時候能超越好萊塢,我不知道,但中國影視人正在用自己無與倫比的創造力,拍出屬于中國人的片子,電影類現實片《我不是藥神》、科幻片《流浪地球》、動畫片《哪吒之魔童降世》,電視劇《瑯琊榜》《甄嬛傳》《隱秘的角落》等等。

我們拍的不是好萊塢式的大片,而是獨屬于這片土地上人民的故事和夢想,這絕不遜色于任何好萊塢式超級英雄大片。

如今,受疫情所困,影視人們正在面臨著許許多多的困難。

但一路走來,徐文榮所面臨的困難,遠比今天的疫情要困難的多。

他走過來了,中國的上百萬影視從業者們一定也可以。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利小视频导航 | 夜色资源站www国产在线资源 | 亚洲国产最新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 亚洲欧美综合 | 久久综合一本 | 永久免费精品视频 | 一级肉体片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不卡 | 性生活视频网 | 最近在线观看免费完整视频 | 亚洲女人性视频 |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老狼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一二三区在线视频 | 羞羞色院91网站 |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99 | 视频福利在线 | 日本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 自拍偷拍网站 |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久草电影天堂 | 一牛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在线视频资源 |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免费高清a级毛片在线播放 美女隐私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二区 | 自拍偷拍福利视频 | 国产人成精品 |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页 | 色阁阁 | 国产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 | 欧美在线视频网 | 亚洲综合色在线观看 | 欧美精品久久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直 |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大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