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中秋節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看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今年中秋節和教師節同時出現在9月10日這一天。上證報梳理了市面上多家金融機構相關產品,發現在“雙節”之際,擁有最大客群量的銀行和理財公司紛紛積極推出節日主題理財產品,產品類型以固定收益類為主。
節日專屬理財產品認購火爆
目前,多家銀行及理財公司推出的“中秋節專屬”或“教師節專屬”理財產品正在火熱銷售中。
上證報梳理發現,工銀理財推出的“鑫享私銀尊享固收封閉凈值理財產品(中秋專屬22GS6870)”已售罄,“鑫享固定收益類封閉凈值理財產品(中秋專屬22GS5610)”額度較為緊張,兩個產品業績比較基準均為2.80%-3.00%。
針對“雙節”,農銀理財分別推出了“農銀匠心·靈瓏”ESG主題第10期人民幣理財產品(團聚中秋)、“農銀匠心·靈瓏”2022年第16期人民幣理財產品(致敬教師),兩款理財產品風險等級均為中低風險。
與此同時,興業銀行也上線了“教師節綜合金融服務專區”,推出了興銀理財的4只教育工作者專屬理財產品,分別是“穩利恒盈14M封閉(桃李滿園)”“豐利悅動封閉1期(花好月圓)專屬款A”“豐利增盈穩享31號(師澤如光)專屬款D”。
上證報了解到,興銀理財上述三款理財產品均為固定收益類產品,風險評級R2,產品認購期為9月6日至9月15日,起購金額均為1元,產品期限為14個月或13個月,業績比較基準最高可達4.5%,與同類型理財產品相比較高。
“推出節日理財產品主要目的在于借節造勢,通過更有收益優勢的專屬理財產品吸引新老客戶。”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表示,每到節假日,部分銀行及理財公司便會推出節假日專屬理財產品,投資類型以固收類為主,期限以中短期為主,業績比較基準會略高于同期發行的同類理財產品。
佳節代銷他行理財產品“不遺余力”
上證報注意到,近日銀行不僅推送自家節日專屬理財產品,巧借佳節時機代銷他行理財產品時亦“不遺余力”,呈現積極態度。
交通銀行開展“花好月圓合家歡,佳節有‘理’添驚喜”活動,推出四款精選代銷理財“月餅”,分別是豆沙餡“活期盈”、奶黃流心餡“中信理財之樂贏穩健中短債凈值型人民幣理財產品”、鮮肉月餅“施羅德交銀得潤固收添益90天持有期理財產品”、凈素月餅“穩利恒盈6號F款9個月”。
交通銀行只是一個縮影,多家銀行在代理銷售他行理財子公司產品方面更為主動。“我們不進行本行或他行的區分,主要根據客戶需求推薦理財產品。”招商銀行一位理財經理表示,所有準入的理財產品均在貨架展示,有額度、收益好的產品會排在推薦頁面靠前位置。
某銀行資管業務人士表示,代理銷售他行理財子公司產品,不僅能提升財富管理業務規模,也能豐富銀行產品策略及形態。
銀行理財產品凈值波動在所難免,厘清產品和銷售方責任至關重要。“銀行理財子公司與代理銷售平臺之間是委托合同關系。出現產品質量問題,由產品發行方承擔責任;出現銷售問題,由代理銷售平臺承擔責任。”民生銀行律師專家庫成員張瀾鐠稱。
“交通銀行為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上述產品均為非保本浮動收益型,最不利情況下,投資者可能損失全部本金。”交通銀行提示風險稱,理財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及過往業績不代表理財產品其未來表現,不等于理財產品實際收益,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