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低五有是指什么意思,以及什么是一低五有,一超六有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哪個,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貧困村“七有一低于”具體指標解讀:
一低于:貧困發生率低于3%:17號文件中原表述為“貧困村發生率低于(等于)國家對貧困村脫貧要求的貧困發生率”,且文件中的《貧困村脫貧摘帽認定表》將貧困發生率定為5%以下。根據中央16號文件精神,現已明確貧困村要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必須降至3%以下。
七有
1、有硬化路:指有水泥路或瀝青路通行政村村委會或村小學所在地,通到行政村村口,路基寬4.5米(含)以上,路面寬3.5米(含)以上。
2.有水喝:通過打井、水柜、水窖、引用山泉水、自來水等方式解決飲水問題,且行政村內有水喝的農戶比例達到95%(含)以上。
3、有穩固住房:指行政村內95%以上農戶有穩固住房,房屋標準與貧困人口“有穩固住房”指標要求一致。
4、有電用:指行政村內95%以上農戶接通生活用電,認定達標,不要求生產用電。
5、有服務設施:指行政村村委所在地有辦公場所、有宣傳欄、行政村內有衛生室,村內無衛生室但群眾在距離住所5公里可解決就醫的也可視為有衛生室(距離是5公里,還是3公里,或者10公里,各地情況不一樣,明天討論時大家可以提意見);行政村內有籃球場或文化室(農家書屋)或戲臺等。
6、有電視看:指所有自然屯通過無線發射信號、衛星接收設備、有線信號等方式,能收聽收看中央或廣西的廣播電視節目,群眾能了解黨和國家方針政策、新聞信息。
7、有醫療保險:指行政村內95%以上的農戶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或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擴展資料:
貧困戶“八有一超”政策具體指標解讀:
1、有穩固住房:指有主體穩固安全,無倒塌危險的住房,人均在13平米(含)以上(廳堂、廚房、衛生間等生活附屬房屋面積計算在內)。房屋可以是磚混結構、土木結構、也可以是木制結構。
2、有飲用水:不僅指有自來水喝,通過打井、水柜、水窖引用山泉水等方式解決飲水問題,也可認定為有飲用水。
3、有電用:家庭接通生活用電即達標,不要求接通生產用電。
4、有路通自然村:指20戶以上的自然村(屯)有路通到村口,路可以是砂石路,也可以是水泥路或瀝青路,達到屯級路驗收標準,機動車能安全通行。
5、有義務教育保障:指貧困戶家中適齡未成年人能接受義務教育,沒有因貧輟學的學生,因重度殘疾、精神病或重大疾病等原因不能正常上學的除外。
6、有醫療保障:指貧困戶家庭成員全部參加新農合醫療保險或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享有基本醫療保障。
7、有電視看:貧困戶家里有電視機,不論尺寸型號,黑白或彩色電視機都行,能收看中央或廣西頻道,有線、無線或網絡電視都可以。
8、有收入來源或最低生活保障:一是有收入來源,主要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來講,只要具備下列其中之一的就視為達標。
包括人均耕地0.5畝(含)以上、有養殖收入、有人均1畝以上山林地、有經營場地(鋪面)、家中有成員外出務工半年以上或創業致富有收益能解決生產生活的,以及其他收入;二是有最低生活保障,主要對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來講,指符合當地低保條件的貧困家庭納入了最低生活保障。
9、家庭年人均純收入超過國家扶貧標準: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主要是:工資性收入+生產經營性收入+財產性收入+轉移性收入,再減去生產經營費用支出,然后除以家庭常住人口數。家庭年人均純收入計算較復雜,也難統計、難核實。
實際工作中,幫扶責任人要指導貧困戶按月、按季度記錄好各項收入及支出情況,并且每季度或每半年對貧困戶的收入記錄情況進行核實,確保貧困戶收入的真實性、準確性。2015年我國現行扶貧標準為年人均純收入2855元,2016年預計約3100元(按增長6%的比例估算),要以國家最終公布的年人均純收入為準。
參考資料來源:靖西市委市人民***網--貧困村一低十一有
精準扶貧“九有一低”中“九有”指的是:
一、有特色產業
二、有住房保障
三、有基本醫療保
四、有義務教育保障
五、有安全飲水
六、有路通村屯
七、有電視
八、有基本公共服務
九、有社會救助
精準扶貧“九有一低”中“一低”指的是:農村貧困發生率低于3%
擴展資料
“有特色產業”:該區重點通過落實“人均1000元”產業專項扶持資金政策,目前已達到“除喪失勞動能力或長期外出務工的家庭外,所有貧困戶均有一項以上產業”的目標值。
“有住房保障”:通過加大危房改造力度,該區農戶有穩固住房率為98.15%,完成目標值“95%(含)以上農戶有穩固住房”。
“有基本醫療保障”:農村人口新農合參合率為99.84%,已達到目標值“95%(含)以上農戶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或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有義務教育保障”:全區適齡未成年人均已接受義務教育,沒有因貧輟學的適齡未成年人,達到自治區貧困縣脫貧標準。
“有路通村屯”:隨著龍景街道凡平村、汪甸瑤族鄉沙洪村、四塘鎮百蘭村等4條通村水泥路硬化的相繼完工和推進,該區通村道路硬化率為95.05%,預計年底達100%,達到目標值“95%(含)以上行政村通硬化路”標準。
“有飲用水”:農村人口飲水解決率已達95.15%,已達到目標值“95%(含)以上農戶解決飲水問題”。
“有電用”:全區通電率達99.93%,超過目標值“95%(含)以上農戶有電用”標準。“有公共服務設施”:貧困村均已達到“村委所在地均有辦公場所,行政村內均有籃球場或文化室或戲臺等之一”的目標值;通過“雙千”資金的“戶均一千”為貧困戶購買電視機,
“有電視看”農戶達99.68%,超過目標值“95%(含)以上農戶有電視看”標準,101個村委會所在地或行政村中心學校全部通有線或無線網絡寬帶,已達到目標值“95%(含)以上行政村通有線或無線網絡寬帶”標準。
“有社會救助”:該區通過“兩項制度”有效銜接政策,將低保標準與扶貧標準統一確定為3200元/人/年,已將符合條件的13974名貧困人口全部納入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納入率100%。
“一低于”方面。經10月22日最新“雙認定”,目前該區共有5752戶21504人貧困人口符合脫貧標準,農村貧困發生率降至2.34%,低于國家扶貧標準即“農村貧困發生率低于3%”。
參考資料來源:百色市新聞網-右江區脫貧“九有一低于”標準全部達標
貧困村“一低,五有”是指貧困發生率低于3%,有集體經濟收入、有硬化路、有衛生室、有文化室、有通信網絡。
拓展資料
一、“一低”定性解釋
是指貧困村退出當年貧困發生率低于3%。貧困村貧困發生率(%)=貧困村退出當年末所轄剩余貧困人口數÷貧困村退出當年末農業戶籍人口數
二、“五有”定性解釋
1、有集體經濟收入
是指村級集體經濟有合理、持續穩定的收入來源,有健全的運行機制,內地貧困縣(市、區)貧困村退出年度年底集體經濟經營性累積收入為人均6元人民幣以上;民族地區(含享受少數民族地區待遇)貧困縣(市、區)貧困村退出年度年底村集體經濟經營性累積收入為人均3元人民幣以上。
2、有硬化路
是指鄉(鎮)***所在地或上級路網至建制村村委會駐地(村小學)通硬化路。通村硬化路路面類型包括有鋪裝路面(水泥混凝土、瀝青混凝土路面)、簡易鋪裝路面(瀝青貫入式、瀝青碎石、瀝青表面處治路面)和其他硬化路面(石質路面[含彈石、條石等]、混凝土預制塊路面、磚鋪路面等)。
3、有衛生室
是指衛生室業務用房建筑面積60平方米、民族地區(含享受少數民族地區待遇縣)不低于30平方米。
4、有文化室
是指文化室建筑面積不低于50平方米的村文化室。包括文化活動室,黨員***教育-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和圖書閱覽室。
5、有通信網絡
是指以窄帶(撥號上網、GPRS等)或寬帶(ADSL、3G、4G、光纖等)方式,在已通電貧困村實現至少有一處有互聯網覆蓋。
三、貧困人口脫貧程序包括確定目標、民主評議、審核公告、備案銷號,批準退出責任主體為縣級***。貧困村退出程序包括確定任務、退出申請、審核公告、備案銷號,批準退出責任主體為市級***。貧困縣摘帽程序包括縣級申請、市級初審、省級核查、分類審批,批準退出責任主體為省***。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貧困村
“一低”指貧困發生率低于3%;
五有”指的是:
1、有集體經濟收入;
2、村有硬化路;
3、有衛生室;
4、有文化室
5、有通訊網絡。
參考資料
知道精選: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