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北京日報客戶端
境外寄來的國際快遞,顯示是“文件”,打開里面是一疊境外報紙,還夾著一張卡通動漫圖案的“郵票”。
乍一看,這似乎沒什么問題,可將“郵票”送去毒品檢測,就會發(fā)現(xiàn)里面含有LSD(麥角酸二乙酰胺),吸毒者只要撕下很小一片,含在舌下,就會產生幻覺,是一種藥力極強的迷幻劑。
不久前,浙江紹興越城***分局破獲這起利用國際快遞運送***的毒品走私案。
神秘的包裹
“這些快遞有些可疑,可能涉嫌毒品走私……”2021年底,越城警方收到海關緝私部門推送的一批可疑包裹單號。
警方調查發(fā)現(xiàn),其中一份標注為“文件”的境外快遞,收件人叫錢雅(化名),曾因為吸毒被警方處理過。
錢雅是個“富二代”,早些年在海外學音樂***,吸食過***。回國后,她常和留學生一起玩。2017年,錢雅和男友因吸食***被警方查處。
接受審訊時,錢雅問了一個讓民警很無奈的問題,“***不是合法的嗎?”當民警告知***在我國屬于毒品后,錢雅顯得有些不可思議。
這次,警方綜合相關線索,認為錢雅有走私毒品的重大嫌疑,于是找到了她的居住地。
“一般來說,***的味道是比較明顯的,如果在家抽過,很容易聞到。”但讓現(xiàn)場調查民警驚訝的是,錢雅居住地并沒有發(fā)現(xiàn)***。
“不起眼”的毒品
“郵包是我的,我買的是毒品‘郵票’。”直到審訊時聽到錢雅坦白,民警才恍然大悟,為何找不到***——原來包裹里,是另一種***。
據禁毒民警介紹,***“郵票”,主要成分是LSD,這是我國《***品種目錄》中明確列舉的第一類***,本質就是法律意義上的毒品。
國外販毒者會將LSD水溶后浸潤吸水紙,看似與普通吸水紙并無二致,因其形狀、花紋與郵票相似,被吸毒群體統(tǒng)稱為“郵票”。為方便運輸和服用,“郵票”大小僅為普通郵票的十分之一;且“郵票”紙張設計往往為漫畫等圖案,隱蔽性極高,查獲難度極大。
民警此后帶著錢雅回到居住地搜查,在一個空口香糖盒子里,發(fā)現(xiàn)了若干“郵票”,另外還有幾片被她夾在書中,看起來就像書簽一樣。
“郵票”是如何來的?錢雅說,她曾在暗網上想購買***,販毒者表示,***容易被警方查獲,不賣。但對方向她推薦了這款“郵票”,“他們說它沒有副作用,致幻效果比***好,我就買來試了。”
比特幣交易
一片“郵票”要100元-200元。第一次,錢雅在暗網上以比特幣支付,買了一整張“郵票”,有十幾片。
錢雅回憶,第一次吸食“郵票”的感覺并不好,頭暈目眩,甚至還會昏迷。“可是,后面習慣了之后,眼前會色彩錯亂,畫面扭曲。”作為音樂人,錢雅稱是為了借助毒品尋求“靈感”。錢雅說,她的圈子里,有人曾吸食“郵票”在路上亂走,最后發(fā)生了車禍。
然而,據民警介紹,LSD濫用后會造成心跳加速、血壓升高、瞳孔放大等,產生幻聽、幻視和幻覺;藥效消失又會使人抑郁,嚴重的還會導致吸毒者產生自殺行為。它還會讓吸食者產生頑固心理依賴,不斷加大服用量。
幾個月前,錢雅見手頭的“郵票”不多了,就再次在暗網上購買。對方表示因為疫情不好發(fā)貨,直到不久前,快遞終于發(fā)出來,卻被海關截獲。
目前,錢雅已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還在進一步深挖當中。
切勿以身試法
我國刑法規(guī)定,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無論數量多少,都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司法實踐中,毒品“郵票”多從境外流入,進而通過物流快遞交易,這里往往涉及走私毒品罪以及販賣毒品罪的適用問題。行為人為了自己吸食毒品而向他人購買毒品,毒品由境外運輸至我國境內的,其行為符合直接向走私人購買毒品的構成要件,應以走私毒品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即便沒有跨境交易,吸食毒品亦會受到行政處罰,最高可被強制隔離戒毒2年。
***以各種形式、噱頭在網絡傳播,不論出于何種目的去嘗試,換來的是受損的健康和刑罰的懲罰。留學歸國人員擁有大好前程,要倍加珍惜自己的人生,自覺遠離毒品,防止走上犯罪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