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關于褲子尺碼換算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褲子尺碼換算技巧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尺數+7=碼數
34碼-7=27就是2尺7
28號褲子:2尺5寸,
29號褲子:2尺2寸,
1、如何測量褲側長:從腰部開始測量一直到腳裸的長度就是褲側長。如何測量腰圍:經臍點(cm)的腰部水平圍長。
2、標準腰圍計算***:腰圍=身高的1/2減19厘米(如:身高160cm的標準腰圍=160cm/2-19=61cm)
3、測量臀圍:先將軟尺放到臀部最隆起的地方,然后將其兩端分別朝著腹部最突出的方向,交叉兩端測出臀圍。
4、市寸換厘米——1市寸=3.3厘米(2市寸X3.3厘米=66厘米)常見的腰圍換算:
如何確定自己的褲子尺碼尺寸。
28號-----腰圍2尺1寸臀圍2尺8
29號-----腰圍2尺2寸臀圍2尺9
女褲尺碼:
男褲尺碼:
擴展資料
褲子尺碼的類型
(1)常見服裝有兩種型號標法:一是S(小)、M(中)、L(大)、XL(加大);二是身高加胸圍的形式,比如160/80A、165/85A、170/85A等。第一種標注不規范。不管是國產服裝還是進口服裝,必須按中國的服裝型號標準GB/T1335標注型號,英文字母只能作為輔助代碼標注。
(2)國家標準GB/T1335中,女裝上衣S號(小號)的號型是155/80A;M號(中號)為160/84A;L號(大號)為165/88A。“號”是指服裝的長短,“型”是指服裝的肥瘦。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尺碼
許多朋友在購買褲子的時候,由于不太重視褲子尺碼換算的相關標準,所以往往買的褲子不是太大就是太小,給許多人造成了很嚴重的困擾。其實這是人們都不清楚尺碼與常用度量單位的關系問題。
通常褲子上所專用的尺碼也就是美式標記方式里面的英尺。而一英尺也就是2.54厘米,所以褲子尺碼換算的時候,褲子尺碼乘以2.54也就是你的腰圍大小。比如說適合穿30碼的褲子的人的腰圍就是76.2厘米。
褲子尺碼換算的時候要注意的不僅是尺碼本身的單位換算問題,還要注意不同的褲子之間腰圍大小也會有所不同。特別是西褲與牛仔褲之間,褲子的腰圍大小一定會有所改變的。同一個人在選擇西褲與選擇牛仔褲的時候所適合的尺碼都是不會相同的。一般西褲所適合的尺碼都比較死,你有多大的腰就用多大的尺碼,大點或小點都會使得你穿上褲子顯得不勻稱。而牛仔褲則沒有這么嚴格的要求,通常在一個尺碼的差別以內都是非常適合的。
因為牛仔褲這種寬松隨意的風格,所以在單位換算的時候可以直接將一個尺碼換算成2.5厘米左右進行約算,既簡單又合適。
另外,我們在買褲子時進行褲子尺碼換算也要考慮到性別的差異。就休閑類的如牛仔褲而言,男士盡量購買較為寬松的褲子,將自己需要的尺碼做一個適度的放大。而女士則是盡量購買較為塑身的褲子,將自己所需的尺碼在一定范圍內適當縮小,這樣可以將女士窈窕的身材很好地表現出來。特別是對身材較瘦的女士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辦法。
標準腰圍計算***:腰圍=身高的1/2減19厘米(如身高160cm的標準腰圍=160cm/2-19=61cm)。
褲腰尺碼換算:
25碼==1.8尺腰。26碼==1.9尺腰。27碼==2.0尺腰。28碼==2.1尺腰。29碼=2.2尺腰=73.5CM。30碼=2.3尺腰=77CM。31碼=2.4尺腰=80CM。32碼=2.5尺腰=83.5CM。
腰圍換算:英寸換厘米-1英寸=2.54厘米(26英寸X2.54厘米=66厘米)。市寸換厘米-1市寸=3.3厘米(2市寸X3.3厘米=66厘米)。
從1982年起,全國開始實施統一的GB1335-1991《服裝號型系列》國家標準,是由紡織工業部制定、國家技術監督局批準發布的,新標準是以身高、凈體胸圍、凈體腰圍以及腰落差作為號型命名的依據,對每一個號型列出了***服裝所必須的關鍵控制部位尺寸。
擴展資料:
褲子尺碼測量注意事項:
1、體重是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測量體重,MM最好不要穿太多衣服,因為這樣最終會影響測量數據。一般,測量時,穿背心短褲最好,然后平穩地站在體重計上。如感覺有誤差,再測量兩次,求平均數。
2、脂肪厚度:測量時,脂肪厚度也是要注意的,建議將肩胛骨下角皮膚和皮下脂肪捏起,再用尺子量。
3、大腿圍:測量大腿圍,兩腳要分開站立,用皮尺量大腿收縮和放松時最粗部位的圍度。
4、膝圍:測量膝圍,兩腿分開站立,保持膝蓋肌肉放松,用皮尺在骸骨中間進行測量。
5、小腿圍:兩腿直立,體重均勻分布在兩腿上,用皮尺量出小腿腓腸肌最粗處的圍度。
6、踩圍:兩腿直立,體重均勻分布在兩腿上,皮尺在內跟上方約5厘米處測最細部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尺碼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腰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基本尺寸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服裝尺寸
如何換算褲子尺碼和腰圍:
換算褲子尺碼:國外的通常標識W**L**字樣,例如W28L29,這里W28表示腰圍,后者L29需要注意,并不是大家認為的褲長,而是指褲內長,是從褲襠到最下面的長度,并不是褲長。
換算腰圍簡單的計算***:女性的腰圍+6~7,例如1尺9,喜歡緊身就19+6=25W碼,喜歡寬松一些即19+7=26W碼。男性的腰圍+7~~9,例如2尺6,即26+8=34碼,腰圍越大加的數字越大。
換算腰圍比較相對精確的算法:腰圍尺寸x13.1再四舍五入即可得到準確的尺碼。例如2尺2的腰,2.2×13.1=28.8=29碼。
你腰圍市尺二尺四合80厘米=31.5英吋,買牛仔褲腰應偏小1個碼,所以你要買31吋的腰就好了。可以參考以下表格來選擇對應的尺寸。
牛仔褲褲子上的尺碼,175/80A,175代表你的身高,80代表腰圍,A代表體型正常(A正常體??B偏胖體??C肥胖體)。
注意大多牛仔牌子用英吋計的,另外買牛仔褲長短一般以內長為主。因為腰有高底,褲子的外長受腰頭的高低影響,褲腿的長度容易不合身,但是所有的內長度量準了,褲腿的長短就一定適穿。
擴展資料
牛仔褲的顏色的選擇:
以前褲子的組織和顏色都很單一,褲子面料也慢慢時裝化了,在色彩上也變得豐富起來。但基本上還是以靛藍和藍黑為主。主要原因是藍色洗水的效果最讓大眾喜歡,而且經得住時間的考驗。
那些雜色牛仔褲曾經也有段時間風行過,但都像一陣風一樣吹過去了,所以對大部分消費都來說,對牛仔褲在顏色方面作太多挑剔,就有點小題大做了。靛藍是非堅固色,有越洗越漂亮的效果,所以它也是牛仔褲永恒的美麗色。
人體尺寸是一個國家生產的基本的技術依據,涉及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什么形狀的頭盔、口罩最適合中國人,多高的課桌椅最適合中小學生,這些最常見的產品都需要相關的人體尺寸作為設計生產的依據。有了這些數據和相關標準,就會有適合不同年齡段的尺寸標準,未成年人的穿著將更加合體。
從成年人來看,身高有兩公分增長,胸圍有五公分增長,實際上可以看出,中國人明變“厚”了,變胖了,未成年人變化更大,身高有六厘米增長,胸圍有五厘米增長。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褲子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人體尺寸
175/80A的褲子尺碼是:31,腰圍2尺4寸。
牛仔褲的尺碼表示***:
W=waist腰圍。
L=inseamlength---內側骨長。
你腰圍市尺二尺四合80厘米=31.5英吋,買牛仔褲腰應偏小1個碼,所以你要買31吋的腰就好了,以你的個頭應該34吋左右的內長(見下面內長度量***)具體多少你再度一條你穿過的褲子就更準確了。所以你選牛仔褲的尺碼應該為:W31L34。
一般換算法是:
165/68A相當于2728號褲子以及M和歐碼的38。
170/70A相當于2930號褲子以及L和歐碼的40。
以此類推很多牌子其實尺寸不是特別準,一般仔褲會比較準。再說衣服,衣服也是一樣的,只不過一種變成身高/胸圍厘米法,比如165/88A;一種是歐碼法,如38,40,42,和褲子一樣;一種是S,M,L法。
尺寸換算常識:1市尺等于13.12英寸,1市寸等于1.31英寸,1尺等于33.33厘米。
擴展資料:
褲子的尺碼怎么算:
1、進行單位換算。一般我們常見的尺碼單位有:英尺、尺數、厘米。只要知道任意一個單位的腰圍長度就可以進行單位換算。1市寸=3.3厘米,1英寸=2.54厘米。
比如說褲子1尺9,換算成厘米就是3.3*19=62.7厘米,褲子26碼,換算成厘米就是26*2.54=66厘米。進行這樣的換算可以得到任意一個單位的尺碼。
2、腰圍巧妙***。英尺碼數和尺數之間的換算小***:英尺碼數-7=尺數。比如34碼的褲子變換成尺數,34-7=27,也就是34碼的褲子是2尺7的尺寸。
3、身高換算法。標準腰圍計算***:腰圍=身高的1/2減19厘米,比如:身高160厘米的標準腰圍=160cm/2-19=61厘米。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尺碼
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