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風鈴椒一般如何進行種植,以及線椒的種植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哪個,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辣椒在平原區可分為春植和秋植。春植辣椒以1月份左右播種,最適合生長。最早可在10月下旬播種,苗期蓋薄膜過冬,2~3月份定植,可提早在4~5月上市,獲較好價錢。秋植7~8月。粵北山區,可根據市場需要,安排在1月至4月初播種。
燈籠椒一般指柿子椒,故名又叫“彩椒”或風鈴椒,辣味較淡甚至根本不辣,作蔬菜食用而不是作為調味料。由于它顏色鮮艷,培育出來的品種有紅、黃、紫等多種顏色
燈籠椒的種植***和時間,附管理***
一、燈籠椒的種植***和時間
1、種植時間
燈籠椒一般在驚蟄到清明期間育苗,也可以在夏季種植。
2、種植***
(1)種子處理
播種前將種子放入30℃的溫水中浸泡12小時左右,然后使用1%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5分鐘左右,撈出清洗干凈。
(2)苗床準備
播種前1天左右,苗床灌足底水,要求苗床土壤和肥料混合均勻。
(3)播種
每平方米苗床播種10g的種子,播種后覆蓋一層1cm厚的土壤,并覆蓋地膜,搭設小拱棚。
(4)移栽
當幼苗長至5-7片真葉的時候,煉苗3-5天進行移栽。
(5)移栽田準備
①選擇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排水性能良好,前茬作物非茄科作物的地塊進行種植。
②移栽前,每畝地施加5000-6000kg腐熟有機肥和50kg氮磷鉀三元復合肥作為基肥。
③深耕深翻30cm左右,施肥后整平做畦,畦寬1.7m,溝寬30-40cm。
(6)定植
①按照行間距35cm,株間距25-30cm的規格進行定植。
②定植一般選擇在晴天的下午或者是陰天,定植后澆施定根水。
二、燈籠椒的管理***
1、苗期管理
(1)苗床的溫度控制在20-25℃,濕度控制在60-70%。
(2)溫度過低時,覆蓋草簾進行保溫,溫度過高時,及時揭膜通風降溫。
(3)2葉1心的時候,噴施0.2%尿素溶液和0.2%翠姆磷酸二氫鉀溶液。
2、肥料管理
(1)第一穗果長至核桃大小的時候,每畝地施加5kg氮肥,6kg鉀肥。
(2)第一穗果即將采收,第二,三層果實繼續膨大,第四層果實正在落花時,每畝地施加6kg氮肥,7-8kg鉀肥。
(3)15天過后,每畝地施加6kg氮肥,7-8kg鉀肥。
(4)15-20天后,每畝地施加5kg氮肥,6kg鉀肥。
3、病蟲害管理
(1)立枯病、猝倒病:定植后7天左右,使用多菌靈/甲基托布津500-700倍液進行灌根。
(2)病毒病:定植后30天左右,噴灑病毒A,抗毒劑一號600-800倍液。
(3)灰霉病:一般使用甲霜靈1000倍液,撲海因1000倍液噴霧進行治療。
(4)青枯病:每隔7-10天左右噴灑一次25%青枯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連續噴灑2-3次。
長得像花一樣的辣椒,是風鈴椒,又名乳椒,原產加拿大,不是轉基因辣椒。
風鈴椒果型奇特,可做觀賞亦可食用。適合園藝觀賞和露地生產,也可盆栽。
種植要點:
風鈴椒種植與普通辣椒相同,但因植株相對高大,栽培時株距行距要比普通辣椒大一倍。
定植時覆土與苗坨平齊即可,不得深埋,防止立枯及土傳病蟲害的發生,鋪膜須將膜用土封嚴。
風鈴椒植株較高大,定植后植株高20厘米以下時,須插架捆綁,防止倒伏。
希望您能采納,謝謝。
長得像花一樣的辣椒,是風鈴椒,又名乳椒,原產加拿大,不是轉基因辣椒。
風鈴椒果型奇特,可做觀賞亦可食用。適合園藝觀賞和露地生產,也可盆栽。
種植要點:
風鈴椒種植與普通辣椒相同,但因植株相對高大,栽培時株距行距要比普通辣椒大一倍。
定植時覆土與苗坨平齊即可,不得深埋,防止立枯及土傳病蟲害的發生,鋪膜須將膜用土封嚴。
風鈴椒植株較高大,定植后植株高20厘米以下時,須插架捆綁,防止倒伏。
可以的
一下資料供你參考:
風鈴椒即燈籠椒,為一年生茄科植物,原產加拿大,又名乳椒、加拿大椒。
株高1-1.2米,莖干粗壯,分枝強,冠幅可達1.45米,葉片綠色、卵形,葉柄長3-4.8厘米,葉片長8-9厘米,每葉腋處著生一朵花,花為白色,果實奇特,果長5厘米左右,燈籠型,果四周有不規則凹凸,中間突出如***狀,單果重3.5-6克,幼果綠色,成熟后深紅色,宛如一只只倒掛金鐘,非常艷麗,株結數百個。可觀賞也可食用,觀賞期達半年之久。適應性強,栽培容易與一般椒類相同,但在生長期要注意枯萎病的防治。
一、整地做畦
深翻土地約40厘米,在整地時,每畝施5000-6000公斤以上腐熟有機肥,要求平整、疏松、細碎與有機肥充分混合,畦要直,畦面要平,保護地內采取高畦栽培效果更好。每畝25%多菌靈500克+辛硫磷500毫升兌水80-100斤,噴灑均勻進行土壤消毒。燈籠椒長勢強,以單行定植為主:畦寬50-60厘米,畦距50厘米,畦高15厘米,株距60厘米左右,栽植密度均為1800-2000株/畝。
二、定植
定植時,要求土壤濕而不粘,如果土壤太干,應在定植前3-5天灌水,冬季和早春定植時灌水應早,以保證足夠的地溫。按株行距挖穴,縱橫均成行,穴深與苗坨高度相同或略深。定植時覆土與苗坨平齊即可,不得深埋,防止立枯及土傳病蟲害的發生,鋪膜須將膜用土封嚴。覆土后及時將滴灌管靠近幼苗根部加以固定,同時澆定植水。
三、管理
定植至第二層開花期間,在每行相鄰兩植株之間畦外側,挖穴或開溝施肥一次,注意穴和溝的深度要達到10厘米,距離植株也要達到15-20厘米。施肥量:每畝用人糞尿1000公斤,此期間可根據土壤狀況、苗情和氣候補水1-2次。在燈籠椒果實發育至采收,果實膨大期間,約每15天隨水施肥一次,可施復合肥每畝25公斤。
當燈籠椒緩苗后進行一次除草,此次宜深10厘米,每次澆水后都應中耕一次;每次中耕近根處宜深,目的是為了促根。棚室內雜草隨時除去,減少發病源。
插架應在植株高20厘米以下時進行,竹竿位于植株外側每3-5株就要插架一排,插架少植株易倒伏,插架后每隔15-20厘米進行繞線綁扶,使植株生長有序。燈籠椒在分杈現蕾后,應將分杈下面的側枝去掉;去除主枝上的弱小不結果枝及各大主枝之間的小枝。
四、病蟲害防治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要在苗期就進行預防,增強其抗性。如在育苗棚內噴施一些防病毒病的藥和一些具有強內吸性的殺蟲劑等。定植后的病蟲害防治是最關鍵的時期,下面分類說明:
1、立枯、猝倒病
土傳病害,定植后不久易發生,要注意定植前的土壤消毒和定植后的土壤水分控制。常用的***是定植后一周左右用普力克、甲基托布津、多菌靈等500-700倍液灌根。
2、病毒病
病癥表現分幾種煙草花葉病毒、馬鈴薯病毒、蕨葉病毒等,傳播途徑也很多,如接觸傳毒,蚜蟲傳毒、高溫誘發,防治以預防為主,定植一個月后噴病毒A,抗毒劑一號600-800倍,注意對蚜蟲進行防治,對越夏的作物使用遮陽網進行降溫。
3、灰霉病
冬春季節易發生,主要原因是濕度過大所致,應加強通風量,降低濕度,化學防治一般采用甲霜靈1000倍,撲海因1000倍,速克靈800倍等進行噴霧。
4、臍腐病和日灼
一種生理病害,常發生青果和幼果臍部。防治***是保證果實膨大期的水分供應,不得忽干忽濕。結合噴灑鈣肥(氯化鈣、綠旺3號)使用遮陽網。
5、疫病
主要病因是濕度過大,尤其是夏季降雨多時,初期主要發病于近基部的莖桿上,注意排風降濕,并結合噴灑殺毒礬,瑞毒霉錳鋅、普力克、克露等。
好了,關于風鈴椒一般如何進行種植和線椒的種植的分享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大家通過這篇文章了解的如何了?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沒有問題,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