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對于蒲公英種植栽培技術和蒲公英種植栽培技術及管理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種植如下:
1、品種選擇
可選用一些大葉品種,如法國的厚葉品種,其葉片大而肥厚。也可采集野生的蒲公英種子或設置固定的留種圃地。
2、地塊選擇
蒲公英適應性強,既耐旱又耐堿,喜疏松肥沃、排水好的砂壤土。應選擇農業生態環境優良、周圍無污染源、水質潔凈、空氣清新、土質疏松且富含有機質的區域作為蒲公英生產基地。
3、施肥
每1000m2施4000~5000kg腐熟的優質農家肥。將農家肥撒施于土壤表面,深耕翻耙,旋耕深度在15cm左右,使糞肥與土壤充分混勻。
4、播種
土溫達到15℃以上時開始。露地栽培通常在4月播種,棚室栽培通常在10月播種。
在畦上開淺溝2~3cm,溝距10cm、寬10cm,踏實澆透水。將種子摻細沙,拌均勻后可撒播于溝內,覆土2~3cm。或直接平播漫撒,播后用微噴澆透水,使種子與土壤充分接觸。
5、肥水管理
蒲公英出苗后需要大量水分,因此保持土壤的濕潤狀態,是蒲公英生長的關鍵。
每次間苗、定苗就需澆小水,進入蓮座期不再澆水,直到肉質根膨大期,視土壤墑情而澆水,要保持土壤見干見濕。如果條件允許,使用噴滴灌設施進行水分管理更好。
不提倡施用化肥,施用化肥雖然使嫩株及葉片色深、快速生長,但失去了蒲公英的野生風味,品質不佳。
擴展資料:
病蟲害防治:
蒲公英抗病性強,適應性廣,很少發生病害。但棚室栽培若管理不善,也會發生根腐病、白銹病、霜霉病等,可均勻噴施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防治。
蟲害主要有蚜蟲、白粉虱,可通過懸掛涂有機油的黃板進行誘殺或用煙劑(主要是溫室栽培采用)進行熏蒸,實現綠色或無公害栽培,提高蔬菜品質。
采收:
3月下旬至4月中旬是采收蒲公英種子的季節。采收的時間一般在8:00~9:00,最晚不超過11:00。因為中午、下午種盤干燥,接近成熟的種子容易開裂,種子極易飛散,損失較大。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蒲公英
蒲公英同時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等,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可生吃、炒食、做湯,是藥食兼用的植物,不過蒲公英怎么種植你知道嗎?下面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蒲公英的種植技術
(一)采種。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的上午8、9點鐘采集野生的蒲公英種子。采種時選擇葉片肥大、汁多色綠、鋸齒較深、根莖粗壯的蒲公英作為采種株。將花托變黃的花序剪下,放室內后熟1天,待花序全部散開,再蔭干1-2天,用手搓掉冠毛,曬干備用。蒲公英的留種采種最好有固定的種子圃地。
(二)肉質直根的培育。用作生產體芽菜的直根可以到野外直接采集,這樣雖然比較經濟,但直根不肥大,建議人工培育。
1、選地與播前準備。選擇土壤耕層深厚,地勢平坦,排灌方便,無較大污染源的地塊種植。秋收后凈園并結合耕翻整地每畝施入4000-5000千克腐熟的優質農家肥。翌年土壤化凍后按1.2米寬做畦,待播。
2、播種。在土溫達到10℃以上時開始播種。在畦內開淺溝2-3厘米,溝距10厘米、寬10厘米,踏實澆透水,將種
子按細沙,拌均勻,撒播于溝內,覆土2-3厘米,最后在畦的兩邊插上竹弓子,蓋上塑料膜以保持蒲公英萌發的最適溫濕度。
3、苗期管理。播種后9-12天出苗。幼苗出齊后,去掉薄膜并及時澆水、中耕除草。2-3片真葉期及5-6片和7-9片真葉期時,結合中耕除草分別進行3次間苗(間下的苗可上市),最后一次按株距5厘米、行距10厘米選壯苗定苗。間苗、定苗后一般均需及時澆水。定苗后立即隨水追施腐熟消毒的人糞尿。
4、蹲苗與田間管理。蓮座期后一段時間不澆水,直到肉質根進入迅速膨大期。田間管理除清除雜草外,主要是水分管理,要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可根據植株生長狀況追施有機肥。播種當年不采葉,以促其肉質根粗大,以利來年早
春生產出優質的芽菜。一旦發生病蟲害可選擇高效、低毒、無殘留的農藥。
5、肉質根的收獲與貯藏。肉質根的收獲最遲應于上凍前完成。將挖出的根株進行整理,摘掉老葉,保留完整的根系及頂芽。選擇背蔭地塊挖寬1-1.2米,深1.5米(東西延長)的貯藏窖。將向質根放入窖內,碼好,高不超過50厘米。貯藏前期要防止溫度過高引起肉質根腐爛或發芽,后期要防凍。該技術高產的關鍵是培育粗大、肥壯和充實的肉質根,并且冬季貯藏合理,營養消耗少。
(三)蒲公英肉質根囤栽技術。選用溫度能穩定維持在8-25℃的保護設施。在設施內做床土厚40—50厘米的栽培床,栽培基質用潔凈的土壤或河沙等,最后設施內用熏劑消毒。囤栽前應將肉質根提前一天從貯藏窖內取出蔭晾。按長度分級,然后按級別一溝一溝的碼埋,碼埋間距2-3厘米,埋入深度以露出根生長點為度,碼埋要整齊。碼埋完畢后立即澆透水,水后2-3天插小拱棚、覆蓋黑色薄膜。囤栽后一般床內溫度保持在15-20℃,濕度控制在60%-75%為好。當葉片達到10-15厘米時,用手掰或用刀割取葉片,注意保護生長點。收獲一般應在清晨進行。
蒲公英的作用
1、抗真菌:水浸液用試管稀釋法,1:4對奧杜盎小孢子菌許蘭黃癬菌,紅色毛癬菌等有抑***用。
2、抗腫瘤:蒲公英熱水提取物30~40mg/kg腹腔注射,對小鼠艾氏腹水癌皮下接種后11~20天給藥有抑瘤作用,對接種后的1~10天給藥無效,其抗腫瘤作用類似香菇多糖,是通過免疫機制實現的。另外,本品還有抗胃潰瘍、利膽、保肝等作用。
3、清熱解毒可用于熱毒證,尤善清肝熱,治療肝熱目赤腫痛,以及多種感染、化膿性疾病。
4、消癰散結治療熱毒壅結于肌肉所致的癰腫瘡毒,高熱不退。對乳癰有良效,能解毒散結通乳,可內服或外敷,常配金銀花等同用。另外還可配大黃、丹皮治療腸癰。
5、抗菌:50%鮮草汁用平板挖溝法,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有抑***用;50%全草煎劑用平板挖溝法,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綠膿桿菌有抑***用。
通過了解,大家對蒲公英的功效與作用都有所了解了吧。蒲公英可以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癘,疔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
6、治急性結膜炎:蒲公英、金銀花。將兩藥分別水煎,制成兩種滴眼水。每日滴眼三至四次,每次二至三滴。(《全展選編·五官》)
7、治急性化膿性感染:蒲公英、乳香、漢藥、甘草,煎服。(《中醫雜志》(11):31,1965)
8、治多年惡瘡及蛇螫腫毒:蒲公英搗爛,貼。(《救急方》)
9、治肝炎:蒲公英干根六錢,茵陳蒿四錢,柴胡、生山梔、郁金、茯苓各三錢。煎服。或用干根、天名精各一兩,煎服。
10、治膽囊炎:蒲公英一兩。煎服。
蒲公英的傳說
據說是“誰能找到紫色的蒲公英誰就能得到完美的愛情.”還有個愛情故事那就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官位顯赫大戶人家,有個小女兒叫朝陽,長得非常美麗、聰明、賢淑善良,深得雙親的寵愛。可朝陽到了十七八歲時,還沒有找到心儀的郎君,因為朝陽不喜歡那些達官貴人家的***,而父母也不舍得心愛的女兒離開他們,所以對此事也并沒有怎么放心里。
有一天朝陽帶著貼身丫環在街上玩耍,她看到了一個挑著草藥的英俊小伙子,那小伙穿著粗布衣褲,肩上搭著條擦汗用的舊毛巾,卻長得眉目清秀、英氣非凡。采藥的英俊小伙子也注意到了美麗的朝陽,但是他們只能相視一笑,因為那時的傳統觀念是男女授受不親,當朝陽目送小伙子的身影消失在人流后,她在芳心也已被帶走。
在街上的邂逅相遇,讓彼此的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朝陽時常向下人們打聽那個采藥郎的情況,她得知自己心儀的郎君叫蒲公,他曾飽讀詩書,學識淵博,但是后來因其父母早逝,落得家境貧寒,所以才以采藥為生,而蒲公也時常想起朝陽,可他想到自己家境貧寒,而心生自卑。
這世間讓人永生難忘的莫過于情,蒲公和朝陽在承受著相思的煎熬,彼此都無時無刻的思念著對方,他(她)們終于拋開了世俗和傳統的觀念,偷偷的約會了多次,并互訂終身,只愿此生長相依。終于,有一天朝陽鼓起勇氣、害羞地對父母說:“爹、娘,有個采藥的……叫蒲公的小伙子…女兒想…”當朝陽再次跟父母說起此事時,遭到了父母強烈的反對,父親用嚴肅的口氣說:“我們絕不同意的,他想娶我家千金小姐絕不可能。”
倔強的朝陽含淚說:“我今生非蒲公不嫁,如果您們不同意女兒的婚事,那女兒只好來生再報答您們的養育之恩了,”說完就沖出了房間。
父母沒有倔強過女兒,更不愿意失去心愛的女兒,便勉強答應了。朝陽的臉上綻開了美麗而幸福的笑容,當然蒲公更是無比的感動與幸福。但是他們成親后,父母和親人對蒲公還是有很多的不滿與岐視,朝陽看到父母和親人的態度,她想不清為什么深愛著自己的父母竟然如此排斥著自己心愛郎君?朝陽和蒲公商量后做出了一個心甘情愿的決定---浪跡天涯。
朝陽和蒲公后來浪跡到一個風景秀麗的小山村,在那里還有一個可擋風寒的破瓦窯,在瓦窯的前邊還有條小溪,小溪邊長著很多的蘭色的野花,他(她)們決定就在此居住,瓦窯的生活雖然艱苦,但他們卻生活的很幸福,并且朝陽還還生下了一個非常美麗、漂亮的女兒,在朝陽生女兒的那天,小溪邊的蘭色野花開得出奇的鮮艷,朝陽因此為女兒取乳名為--蘭若。
然而由于局勢蕩亂,沒過多久,蒲公被迫著去參軍打仗了,這一去就是十八年!
十八年里蒲公遙無音訊,朝陽帶著蘭若堅守著瓦窯,父母送來糧食、衣服也不要,那些有錢人家的公子、少爺用金銀珠寶來誘惑她,但她仍然是那么無怨無悔的在守望著她心愛的蒲公,她每天都要帶著蘭若到山上去,站在山坡上遙望著遠方等著蒲公的歸來,十八年里她們母女靠的只有那滿山的一種不知名的野花來填飽肚子,到了那野花干枯的時候她們還拿回瓦窯取暖,朝陽和蘭若提著籃子跑遍了附近大小的山,后來她們發現這種野花不但能吃,還有療傷、美容的效果,原因是朝陽有一次在采花的時候不小心摔倒了,擦破了皮,因沒有錢去看郎中,朝陽只好躺在瓦窯的干枯野花上養傷,到第二天她發現傷已無大礙,她看到擦傷處粘了些干枯的野花,特別是蘭若因長期服用這種野花,還用長滿野花的小溪水洗臉而貌如桃花、美如天仙,朝陽每次帶著蘭若在山坡上看那隨風飄逸的白色野花,她都會和女兒蘭若說:“看,多美啊,它們在隨風而舞,一朵一朵在天空尋找著伴侶,又飄落在大地的每個角落,到明年又有更多生命的鮮艷”。
十八年后一天,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像一陣春風傳入了朝陽的耳中,蒲公回來了!并且因戰功卓著,已做了大將軍,朝陽聽后無比的激動、喜悅。這個她盼望了十八年的消息使她太過于激動,加上朝陽的相思成疾,她暈倒了。
蒲公英采用種子繁殖,種子無休眠期,成熟采收后的種子,可根據市場需求從春到秋隨時播種,冬季可溫室播種。溫室播種,在11月下旬~12月上旬育苗移栽。若大棚或中小拱棚栽培,可于翌年2~3月間扣上農膜,3月下旬采收新芽,此時價格較高,經濟效益可觀。
播種后蓋草保溫,出苗時揭去蓋草,約7天左右即可出苗。③田間管理。蒲公英生長期間經常進行松土中耕。在4~5片真葉時和8~10片真葉時間苗定苗。被間掉的苗可以移栽種植或上市出售。一般間苗株距3~5厘米,定苗株距8~10厘米;溫室內撒播株距6厘米。
保持土壤濕潤是蒲公英生長的關鍵。每次間苗后和收割1次后,結合澆水施1次速效氮肥。收割后3~4天內不澆水,以防爛根。越冬前澆封凍水、施越冬肥。春季返青后再結合灌水施速效肥。
蒲公英的栽培***:
1、種子準備
蒲公英是多年生宿根性植物,野生條件下二年生植株就能開花結籽,初夏為開花結籽期,每株開花數隨生長年限而增多,有的單株開花數達20個以上,優良品種單株開花數量可高達100多個,開花后經13-15天種子即成熟。花盤外殼由綠變為黃綠,種子由乳白色變成褐色時即可采收,切不要等到花盤開裂時再采收,否則種子易飛散失落損失較大。一般每個頭狀花序種子數都在100粒以上。大葉型蒲公英種子千粒重為2克左右,小葉型蒲公英種子千粒重為0.8-1.2克左右。
采種時可將蒲公英的花盤摘下,放在室內存放后熟一天,待花盤全部散開,再陰干1-2天至種子半干時,用手搓掉種子尖端的絨毛,然后曬干種子備用。
在蒲公英野生資源豐富的地方,也可直接控取野生蒲公英的根用于栽培。通常在10月份,挖根后集中栽培于大棚中,株行距8厘米×3厘米,栽后澆足水,至次年2月即可萌發新葉,這時再施一次有機肥,生長到一定程度即可采葉上市。
2、整地施肥
選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種植。要畝施有機肥2000-3500千克,混合過磷酸鈣15千克,均勻地撒到地面上。深翻地20-25厘米,整平耙細,做平畦寬1.2米、長10米、起20厘米高小壟。蒲公英播種前,應先翻地作畦,在畦內開淺溝,溝距12厘米,溝寬10厘米。然后將種子播在溝內,播種后覆土,土厚0.3-0.5厘米。播種時要求土壤濕潤,如土壤干旱,在播種前兩天澆透水。春播最好進行地膜覆蓋,夏播雨水充足,可不覆蓋。
3、播種
蒲公英繁殖采用種子繁殖。種子無休眠期,成熟采收后的種子,從春到秋可隨時播種。根據市場需求,冬季也可在溫室內播種。露地直播采用條播,在畦面上按行距25-30厘米開淺橫溝,播幅約10厘米,種子播下后覆土l厘米,然后稍加鎮壓。播種量每畝0.5-0.75千克。平畦撒播,畝用種1.5-2.0千克。品質優良的蒲公英良種每畝的播種量僅為25-50克。播種后蓋草保溫,出苗時揭去蓋草,約6天可以出苗。為提早出苗可采用溫水燙種催芽處理,即將種子置于50-55℃溫水中,攪動至水涼后,再浸泡8小時,撈出種子包于濕布內,放在25℃左右的地方,上面用濕布蓋好,每天早晚用溫水澆1次,約3-4天種子萌動即可播種。成熟的蒲公英種子沒有休眠期,當氣溫在15℃以上時即可將種子播在濕潤土壤中。經過90個小時左右即可發芽。種子在土壤溫度15℃左右時發芽較快,在25-30℃以上時,發芽慢,所以從初春到盛夏都可進行播種。根據試驗結果得知:5月未采收種子后立即播種,從播種至出苗需10-12天;延至夏季7-8月份播種,則從播種到出苗需15天。播種量一般每平方米為3-4克左右,可保苗700-1000株。
4、田間管理
①、播種當年的田間管理:出苗前,保持土壤濕潤。如果出苗前土壤干旱,可在播種畦的畦面先稀疏散蓋一些麥秸或茅草;然后輕澆水,待苗出齊后用杈子扒去蓋草;出苗后應適當控制水分,使幼苗茁壯生長,防止徒長和倒伏;在葉片迅速生長期,要保持田間濕潤,以促進葉片旺盛生長;冬前澆1次透水,然后覆蓋馬糞或麥秸等,利于越冬。
②、中耕除草:當蒲公英出苗10天左右可進行第1次中耕除草,以后每10天左右中耕除草1次,直到封壟為止;做到田間無雜草。封壟后可人工拔草。
③、間苗、定苗:結合中耕除草進行間苗定苗。出苗10天左右進行間苗,株距3-5厘米,經20-30天即可進行定苗,株距8-10厘米,撒播者株距5厘米即可。
④、肥水管理:蒲公英抗病抗蟲能力很強,一般不需進行病蟲害防治,田間管理的重點主要是肥和水。蒲公英雖然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格,但是它還是喜歡肥沃、濕潤、疏松、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所以在種植蒲公英時,每667平方米施2000-3500千克農家肥作底肥,每667平方米還須施17-20千克硝銨作種肥。播種后,如果土表沒有覆蓋,就應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以保證全苗。出苗后,也要始終保持土壤有適當的水分。
生長期間追1-2次肥。并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以保證全苗及出苗后生長所需。播種當年的幼嫩植株可以不采葉,等到第2年才開始采收,此時植株品質好,產量高。秋播者入冬后,在畦面上每畝撒施有機肥2500千克、過磷酸鈣20千克,既起到施肥作用,又可以保護根系安全越冬。翌春返青后可結合澆水施用化肥(畝施尿素10-15千克、過磷酸鈣8千克)。為提早上市,早春可采用小拱棚覆蓋。秋末冬初,應澆1次透水,然后在畦面覆蓋馬糞或麥秸等,以利根株越冬和翌年春季較早萌發新株。
⑤、采收:蒲公英可在幼苗期分批采摘外層大葉供食,或用刀割取心葉以外的葉片食用。每隔15-20天割1次。也可一次性割取整株上市。一般每畝地每次收割可產700-800千克。
采收時可用鉤刀或小刀挑挖,沿地表1-1.5cm處平行下刀,保留地下根部,以長新芽。先挑大株收,留下中、小株繼續生長;也可像東北地區的一些地方掰收芹菜葉那樣采收,但葉片是分散的,不成葉束。單位面積產量:露地栽培,平均每平方米產0.8-1.0kg;大棚栽培,平均每平方米產1.2-1.7kg;溫室栽培,平均每平方米產1.5-2.4kg。
6、蒲公英的早熟栽培
早春表土5厘米深處地溫達1-2℃時,上年種植的蒲公英就開始萌發長出新芽。一般清明節(4月5日)前新芽露出地面,此時在土里的"白芽"部分長度已有3-4厘米。所以野生的蒲公英一般在4月20日前后即可上市,這時市場上很少有新鮮葉菜類蔬菜,很受消費者歡迎。
人工栽培的蒲公英,由于生育環境條件改善,又采取了地膜覆蓋等措施,因此上市期比野生的提早,這樣,對蔬菜市場供應更有實際意義。
進行唯面覆蓋:北方地區于3月20日土壤開始化凍時,可覆蓋地膜或平鋪廢舊塑料農膜,這樣,4月7日至10日即可收獲上市,比野生蒲公英提早上市10天左右。
東北地區進行早熟栽培時,通常在7月末8月初種上蒲公英,翌年2月末3月初扣上農膜,3月下旬就可以收獲上市。
7、多年生植株的田間管理
蒲公英植株生育年限越長,根系越發達,地上植株生長也越繁茂,收獲的產品產量高、品質好。因此,生產上應進行多年生栽培。多年生栽培的地塊,要注意多次拔除雜草,并在生長季節加強水肥管理,適時采收。
為提早上市,早春可采用小拱棚覆蓋。秋末冬初,應澆一次透水,然后在畦面覆蓋馬糞或麥秸等,以利根株越冬和翌年春季較早萌發新株。
野菜在這個人們保健意識逐漸增強的今天,因其真正的綠色環保型、健康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社會上都流行這有錢人吃野菜。蒲公英作為最受人們歡迎的野菜之一,深得市場歡迎
蒲公英是大家都熟悉的一種作物,可是蒲公英的種植技術很多朋友都不太了解,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蒲公英的種植技術,蒲公英人工種植的收益還是非常不錯的。
要想種植蒲公英首先得收集蒲公英種子,可以在5月下旬收集開滿以后的飽滿的蒲公英種子,帶著花盤一塊采收,采收后晾1-2天,然后青青搓去種子表面的羽翼狀的毛,然后曬干備用。
種子的處理,把搓去羽翼后晾干的蒲公英種子放置在55度的溫水里浸泡20-25分鐘,殺滅種子表皮的細菌,然后等水涼到常溫狀態下浸泡8-10小時,然后撈出晾干表面的水分。發芽,播種后10天左右蒲公英種子就可以發芽了,在這期間要防止螻蛄、地老虎的危害,可以用200克白糖、500克白醋兌水2千克埋在地表。或者安裝捕蟲燈進行捕蟲。
蒲公英適應性強,較耐旱、耐酸堿、抗濕、耐陰,可在各種類型土壤條件下生長,最適宜在肥沃、濕潤、疏松、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中栽培。蒲公英為宿根植物,生育期長,需水肥充足,生長前期以葉片生長為主,應多施氮肥,中、后期養根,對鉀肥需求增多,需增施磷、鉀肥。蒲公英對溫度的適應性廣,既耐寒又耐熱。早春地溫12時即可萌芽,種子發芽的最適溫度為15~25,葉片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0~22。蒲公英屬短日照植物,高溫短日照條件有利于抽薹開花。一般花果期在6~8月蒲公英因為其本身生長在山野,抗病能力強,非常容易種植,而且每年可以采收4-5茬,秋冬季每斤的售價高達6多。如果按照平均畝產2000公斤計算,產值24000多元,除掉成本,純利潤至少2萬元。而且三四年后,可以連根挖起當藥材一起賣,記得小時候,幾個小伙伴們一起在山間找尋著蒲公英的種子,用嘴輕輕一吹,感覺特別有意思,但是都沒有意識到它的經濟價值。其實蒲公英營養價值極高,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以及大量微量元素,不僅味道鮮美,而且還有一定的藥用作用,是真正的藥食兩用綠色蔬菜。
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