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汪琦雯
伊利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約15%至61.33億元,營收、凈利潤均創新高。
8月30日晚間,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伊利股份,600887.SH)披露2022年半年報,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約632.13億元,同比(較上年同期)增加12.2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約61.33億元,同比增長15.23%;基本每股收益為0.96元/股。
伊利股份在財報中指出,上半年受疫情影響,終端客流減少、預留運輸受阻,但公司積極把握健康營養消費新趨勢,營收及利潤創新高。
從單季度來看,伊利股份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3.41%至309.13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24.32%至35.19億元。照此計算,伊利股份第二季度營收323億元,同比增長約11%,凈利潤同比增長4.9%至26.14億元。
需要指出的是,今年3月底,伊利完成收購羊奶粉企業澳優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澳優”)59.17%的股權,澳優在報告期內錄得凈利潤3101萬元。此外,今年上半年,伊利股份累計收到各類***補助約9.45億元,伊利股份在8月31日晚間公告稱,上述補助對公司2022年半年度利潤產生一定積極影響。
分業務板塊來看,伊利的主要業務包括液態奶、奶粉、冷飲、酸奶、奶酪。今年上半年,伊利的液態奶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14%至428.92億元,與上年同期同比19.65%的增速相比,液態奶業務今年上半年增長放緩,市場零售額份額同比提高0.1個百分點。
紅塔證券8月11日研報指出,第二季度伊利的液態奶業務,尤其是低溫酸奶,動銷受疫情影響有所放緩,但促銷競爭有所緩解。據渠道反饋,7月份伊利的液態奶動銷提速,渠道庫存處于合理區間。
此前,多家券商參加伊利于7月28日舉辦的2022年投資者日活動。招商證券8月7日發布的研報顯示,現場調研發現,上半年雖受疫情影響,伊利積極推出滿足新需求的產品、開展團購等新渠道,銷售波動更小,5、6月以來動銷逐漸改善。中信證券8月2日發布的研報指出,今年以來消費力下降疊加價格競爭擾動,伊利金典基礎款純牛奶增長放緩,但有機金典這一高端純牛奶品類繼續保持高增長。
奶粉與奶制品則是伊利上半年著力推進的一大板塊,營收同比大幅增長58%至120.71億元。尼爾森零售調研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伊利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零售額同比提高3.5個百分點,成人奶粉市場零售額同比增加1.3%,奶酪業務的市場零售份額同比提高近4個百分點。冷飲業務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1.71%至72.95億元。
前述中信證券研報指出,伊利的奶酪業務則計劃下半年通過常溫奶酪等產品鋪貨,每月新增10萬個銷售終端,規劃到2022年底,銷售終端達100萬個。此外,今年上半年,伊利冷飲業務已完成全年目標。中信證券指出,原材料成本壓力下小企業經營壓力增大,在此背景下伊利有望不斷提升份額。
伊利指出,公司繼續聚焦有機乳品、乳基營養品以及奶酪零食、天然礦泉水等高增長業務發展,以上業務較去年同期增速在20%以上。伊利在報告期內推出的有機純牛奶等新品營業收入占比約12.48%。
此外,伊利在報告期內布局新興渠道,據凱度消費者調研數據,伊利液態乳品上半年在新零售渠道實現收入同比增長16.8%。
伊利在半年報中指出,受海外經濟通脹影響,進口原料奶粉、油脂、物流運輸等價格同比大幅上漲,企業成本控制壓力不斷加大。同時,國際貿易政策法規、匯率波動及境外疫情等因素的不確定性,也給乳企發展帶來挑戰。
伊利此前稱公司的中長期目標是2025年實現全球乳業前三,2030年實現全球乳業第一。招商證券前述研報透露,伊利在投資者日活動上稱2025年至2026年有望提前實現全球乳業第一的戰略目標。
截至6月30日,伊利股份第一大股東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陸股通)增持約1.91億股,增持比例約2.98%,增持后持股達11.46億股,占比17.9%;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達上證50指數增強型證券投資基金持股數量有所下降,減持7500萬股,減持后持股達5777.38萬股,占比約0.9%。此外,全國社保基金一零六組合新進為前十大股東,持股數量為4041.46萬股,占比0.63%。
截至8月30日,伊利股份(600887.SH)收漲0.5%,報收36.13元,今年以來股價已累計跌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