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相信到目前為止很多朋友對于外國節日和教師節是中國節日還是外國節日不太懂,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就由我來為大家分享外國節日相關的知識點,文章篇幅可能較長,大家耐心閱讀,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國外的傳統節日有:
1、圣誕節
基督教紀念耶穌誕生的重要節日。亦稱耶穌圣誕節、主降生節,天主教亦稱耶穌圣誕瞻禮。耶穌誕生的日期,《圣經》并無記載。公元336年羅馬教會開始在12月25日過此節。12月25日原是羅馬帝國規定的太陽神誕辰。有人認為選擇這天慶祝圣誕,是因為基督教徒認為耶穌就是正義、永恒的太陽。
2、感恩節
西方傳統節日,是美國人民獨創的一個節日,也是美國人合家歡聚的節日。初時感恩節沒有固定日期,由美國各州臨時決定。直到美國獨立后的1863年,林肯總統宣布感恩節為全國性節日。
3、復活節
復活節是一個西方的重要節日,在每年春分月圓之后第一個星期日。是基督教紀念耶穌被釘十字架受死后第三日復活的節日。亦稱耶穌復活節、主復活節,天主教亦稱耶穌復活瞻禮。
4、愚人節
愚人節也稱萬愚節、幽默節。愚人節,時間為4月1日,是從19世紀開始在西方興起流行的民間節日,并未被任何國家認定為法定節日。在這一天人們以各種方式互相欺騙和捉弄,往往在玩笑的最后才揭穿并宣告捉弄對象為“愚人”。
5、情人節
情人節,又稱圣瓦倫丁節或圣華倫泰節,日期在每年公歷的2月14日,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之一,起源于基督教。如今已經成為全世界著名的浪漫節日,但是不同國家的人們表達愛意的方式卻各不相同。
有元旦、情人節、愚人節、國際勞動節、復活節、圣誕節、萬圣節等。
5世紀中葉以后,圣誕節作為重要節日,成了教會的傳統,并在東西派教會中逐漸傳開。因所用歷法不同等原因,各教派會舉行慶祝的具體日期和活動形式也有差別。
圣誕節習俗傳播到亞洲主要是在十九世紀中葉,日本、韓國等都受到了圣誕文化的影響?,F在西方在圣誕節常互贈禮物,舉行歡宴,并以圣誕老人、圣誕樹等增添節日氣氛,已成為普遍習俗。圣誕節也成為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區的公共假日。
人物形象:
圣誕節人物形象主要指圣誕老人,其原型是生活在公元4世紀米拉城的主教圣尼古拉斯。他一生當中做了很多慈善工作,最喜歡在暗中幫助窮人。
?1.元旦節(NewYear'sDay),每年1月1日慶祝新的一年開始。人們舉辦各種各樣的新年晚會,到處可以聽到"辭舊迎新"的鐘聲,為美國的聯邦假期。2.林肯誕辰(AbrahamLincoln'sBirthday),每年2月12日,慶祝林肯誕辰,為大多數州的節日。3.圣瓦倫丁節(St.Valentine'sDay),每年2月14日,是3世紀殉教的圣徒圣瓦倫丁去世留念日。情人們在這一天互贈禮物,故又稱"情人節"(thelovers'day)。4.華盛頓誕辰(GeorgeWashington'sBirthday),每年2月22日,慶祝華盛頓誕辰,為美國的聯邦假期。5.圣帕特里克節(St.Patrick'sDay),每年3月17日,是吊唁愛爾蘭的看護崇高帕特里克的節日。6.復生節(EasterDay,EasterSunday),一般在每年春分后月圓第一個星期天,約在3月7日左右。該節是慶?;?JesusChrist)的復生,過節人們吃復生節彩蛋(EasterEggs),為美國的聯邦假期。7.愚人節。
外國節日有很多,由于篇幅問題在此只列舉5個。
1、情人節(2月14日)-----ST.VALENTINE'SDAY(VALENTINE'SDAY)
2、狂歡節(巴西,二月中、下旬)-----CARNIVAL
3、愚人節(4月1日)-----FOOL'SDAY
4、國際勞動節(5月1日)-----INTERNATIONALLABOURDAY
5、復活節(春分月圓后第一個星期日)-----EASTER
拓展資料
1、情人節又叫圣瓦倫丁節或圣華倫泰節,即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之一,起源于基督教。這是一個關于愛、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賀卡的節日男女在這一天互送禮物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情人節的晚餐約會通常代表了情侶關系的發展關鍵。現已成為歐美各國青年人喜愛的節日,其他國家也已開始流行。
2、狂歡節,通常是基督教四旬齋前飲宴和狂歡的節日,原由主節一直延長到四旬節前一天,如今通常只限四旬節前幾天。盛行于歐美地區。許多國家都有一個傳統的狂歡節節日,化妝舞會、彩車***、假面具和宴會是狂歡節的幾大特色,它起源于非基督徒的節日慶典,如希臘酒神節、古羅馬農神節和牧神節以及凱爾特人的宗教儀式等。一般在2、3月份舉行。
3、愚人節(AprilFool'sDay、AprilFool'sDay或AllFools'Day)也稱萬愚節、幽默節,是西方社會民間傳統節日,節期在每年4月1日。愚人節與古羅馬的嬉樂節和印度的歡悅節有相似之處。
在歐美一些國家,這一天,人們以多種方式開周圍的人的玩笑,上當者當被告知是愚人節時,才恍然大悟,所以這一天總是能夠引出許多笑話,不過某些玩笑也會因開得過大而引起人們的恐慌,或改變形勢衍生成為(網絡)謠言。但是,玩笑最晚只能開到中午12點,這是約定俗成的嚴格規矩。
4、五一國際勞動節(InternationalLaborDay或者MayDay),又稱國際勞動節、勞動節,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勞動節。節日源于美國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1889年的第二國際成立大會上宣布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中國中央人民***政務院于1949年12月作出決定,將5月1日確定為勞動節。
5、復活節(Easter),是紀念耶穌基督復活的節日,西方信基督教的國家都過這個節。在西方教會傳統里,春分之后第一次滿月之后的第一個星期日即為復活節。東方教會則規定,如果滿月恰逢星期日,則復活節再推遲一周。因此,節期大致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復活節是最古老最有意義的基督教節日之一,慶祝的是基督的復活,世界各地的基督徒每年都要舉行慶祝。
美國
1.
元旦節(New
Year's
Day),
每年1月1日慶祝新的一年開始。人們舉辦各種各樣的新年晚會,到處可以聽到"辭舊迎新"的鐘聲,
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2.
林肯誕辰(Abraham
Lincoln's
Birthday),
每年2月12日,慶祝林肯誕辰,
為大多數州的節日。
3.
圣瓦倫丁節(St.
Valentine's
Day
),每年2月14日,
是3世紀殉教的圣徒圣瓦倫丁逝世紀念日。情人們在這一天互贈禮物,故又稱"情人節"(the
lovers'
day)。
4.
華盛頓誕辰(George
Washington's
Birthday),每年2月22日,慶祝華盛頓誕辰,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5.圣帕特里克節(St.
Patrick's
Day
),
每年3月17日,
是悼念愛爾蘭的守護神圣帕特里克的節日。
6.復活節(Easter
Day,
Easter
Sunday),一般在每年春分后月圓第一個星期天,
約在3月7日左右。
該節是慶?;?/p>
(
Jesus
Christ)的復活,過節人們吃復活節彩蛋(
Easter
Eggs),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7.愚人節(April
Fool's
Day),
每年4月1日,
該節出自于慶祝
"春分點"
(Venal
equinox)的來臨,
在
4月1日受到惡作劇愚弄的人稱為"四月愚人"
(April
Fools)。
8.母親節(Mother's
Day),
每年5月份的第2個星期日,***部門和各家門口懸掛國旗,
表示對母親的尊敬。在家里,兒女們和父親給母親買些禮物或做些家務。
9.陣亡烈士紀念日(Memorial
Day),
每年5月份的最后一個星期一,
紀念為美國獻身的陣亡烈士,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10.國旗日(National
Flag
Day),每年6月14日,
慶祝國旗的升起。
11.父親節(Father's
Day),
每年6月份的第3個星期天,表示對父親的尊敬。
在家里,兒女們和母親給父親買些禮物。
12.國慶節(Independence
Day),
每年7月4日,慶祝美國建國,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13.
勞動節(Labor
Day),
每年9月份的第一個星期一,
表示對勞工的敬意,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14.哥倫布日(Columbus
Day),每年10月12日,紀念哥倫布在北美登陸,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15.萬圣節(Halloween;Eve
of
All
Saint's
Day),
每年10月31日,孩子們多化裝成鬼,
打著燈籠或點燃篝火盡情地玩耍。
16.萬靈節(All
Soul's
Day),
每年11月2日,祭奠所有死者靈魂之日。
17.
退伍軍人節(Veterans
Day),每年11月11日,表示對退伍軍人的敬意
18.
感恩節
(Thanksgiving
Day),每年11月最后一個星期四,干且上帝所賜予的秋收,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19.大選日
(Election
Day),
每年11月份的第一個星期一后的星期二,選舉美國總統。
20.。
清教徒登陸紀念日(Forefather's
Day),每年12月21日,紀念清教徒在美洲登陸。
21.圣誕節.(Christmas
Day),每年12月25日,基督徒慶?;秸Q生的日子,是美國最隆重的節日。
圣誕節(ChristmasDay)、情人節(Valentine‘sDay)、愚人節(AprilFool'sDay)、萬圣節(AllSaints'Day)、復活節(EasterDay)等。
1、圣誕節
基督教紀念耶穌誕生的重要節日。亦稱耶穌圣誕節、主降生節,天主教亦稱耶穌圣誕瞻禮。耶穌誕生的日期,《圣經》并無記載。公元336年羅馬教會開始在12月25日過此節。
12月25日原是羅馬帝國規定的太陽神誕辰。有人認為選擇這天慶祝圣誕,是因為基督教徒認為耶穌就是正義、永恒的太陽。
圣誕節習俗傳播到亞洲主要是在十九世紀中葉,日本、韓國等都受到了圣誕文化的影響?,F在西方在圣誕節常互贈禮物,舉行歡宴,并以圣誕老人、圣誕樹等增添節日氣氛,已成為普遍習俗。圣誕節也成為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區的公共假日。
2、情人節
情人節,又稱圣瓦倫丁節或圣華倫泰節,日期在每年公歷的2月14日,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之一,起源于基督教。如今已經成為全世界著名的浪漫節日,但是不同國家的人們表達愛意的方式卻各不相同。
情人節是一個關于愛、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賀卡的節日,男女在這一天互送禮物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情人節的晚餐約會通常代表了情侶關系的發展關鍵。
3、愚人節
愚人節也稱萬愚節、幽默節,愚人節。節期為公歷4月1日,是從19世紀開始在西方興起流行的民間節日,并未被任何國家認定為法定節日。
在這一天人們以各種方式互相欺騙和捉弄,往往在玩笑的最后才揭穿并宣告捉弄對象為“愚人”。
玩笑的性質極少包含實質惡意,但個別玩笑由于開得過大而引起人們的恐慌,從而產生較大規模反響并且衍生成為(傳媒)謠言和都市傳說,所以對于人們來說一般會加以避免開如有關災難之事的玩笑。
4、萬圣節
萬圣節又叫諸圣節,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而萬圣節前夜的10月31日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刻。
為慶祝萬圣節的來臨,小孩會裝扮成各種可愛的鬼怪向逐家逐戶地敲門,要求獲得糖果,否則就會搗蛋。
而同時傳說這一晚,各種鬼怪也會裝扮成小孩混入群眾之中一起慶祝萬圣節的來臨,而人類為了讓鬼怪更融洽才裝扮成各種鬼怪。
5、復活節
復活節是一個西方的重要節日,在每年春分月圓之后第一個星期日。是基督教紀念耶穌被釘十字架受死后第三日復活的節日。亦稱耶穌復活節、主復活節,天主教亦稱耶穌復活瞻禮。
關于外國節日的內容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