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新疆阿克蘇春夏季葡萄管理技術,以及新疆葡萄種植區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哪個,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追肥根據葡萄在各個不同的物候期,進行選擇性施肥。可分為催芽肥、開花肥、壯果肥和催熟肥等。具體的施肥量應依據樹體產量需求及當地土壤肥力而定。
①催芽肥:2月左右施入一次催芽肥,催芽肥以氮肥為主,可以使用宴沃水溶肥氮肥,采用溝施或穴施方式。
②花前肥:在4月下旬,施一次花前肥。花前肥,以氮肥和磷肥為主,用宴沃水溶肥高氮高磷型,施肥后需立即澆水。
③壯果肥:可以使用宴沃高鉀水溶肥,仍采用溝施或穴施方式。幼果生長期是葡萄一年當中需肥量高峰期,此時施肥不僅促進幼果的生長,而且對當年的枝葉生長均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④著色肥:又稱催熟肥。
⑤采后肥:果實采收后,因樹體營養消耗較大,需進行施肥,以便緩和樹勢,延遲落葉。
近年來隨著葡萄肥水管理技術的提升,生產上已經逐步采用灌溉施肥代替傳統施肥的***。
在4月中下旬開始追肥,采用滴灌進行施肥。每畝可施氮磷鉀含量15:15:15的水溶性復合肥2KG,可以用宴沃水溶肥水肥同時進行,每星期施一次,這期間保持土壤濕潤。
同時,在葡萄生長季節,依據葡萄對營養的需求,可進行根外追肥。如葡萄在坐果后噴施葉面肥,可繼續補充營養,可以使用宴沃磷酸二氫鉀,以補充樹體對磷鉀的需求。在果實采收后7-10天,它能幫助植株調節生長,促進養分吸收,盡快恢復樹勢。葡萄園田間施肥管理技術直接影響葡萄果樹是否能優質豐產和樹勢,果農朋友想要葡萄每年都能優質豐產,必須要規范科學的實施田間肥水跟進。
生長習性最適宜的氣候和陽光:陽光照射太少會酸,太多則過甜。春天發芽時,葡萄喜7~12度氣溫,這時不能有霜和冰雹;葡萄枝生長的時候,溫度最好在20~25度之間,不涼不熱,還要陽光燦爛;秋天,葡萄開始成熟,理想溫度20~25度,涼爽宜人,這時千萬不可下雨。太冷的地方,葡萄樹很難過冬,這些地區夏天的溫度不高,葡萄難以成熟;太熱的地方,病蟲害多,假如它的冬天氣溫經常超過10度,葡萄根會繼續向枯枝緩慢供應養分,第二年葡萄發芽時,便會營養不良。栽培***(一)溫度
葡萄各種群在生長各個時期對溫度要求是不同的。如早春平均氣溫達10℃左右,地下30cm土溫在7-10℃時,歐亞和歐美雜交種開始萌芽;山葡萄及其雜種可在土溫5-7℃時開始萌芽.隨著氣溫增高,萌發出的新梢便加速生長,最適于新梢生長和花芽分經的溫度是25-38℃。氣溫低于14℃時不利于開花授粉。漿果成熟期最適宜的溫度是28-32℃,氣溫低于16℃或超過38℃時對漿果發育和成熟不利,品質降低。根系開始活動的溫度是7-10℃,在25-30℃時生長最快。不同熟期品種都要求到有效積溫,如早熟品種莎芭珍珠有效積溫需2100℃,中熟品種葡萄園皇后需2500℃,晚熟品種龍眼需3300℃才能充分成熟。
葡萄對低溫的忍受能力,因各種群和各器官不同而異,如歐亞種和歐美雜種,萌發時芽可忍受-3至-4℃的低溫;嫩肖和幼葉在-1℃、花序在0℃時發生凍害。在休眠期,歐亞品種成熟新梢的冬芽可忍受―16℃至―17℃,多年生的老蔓在-20℃時發生凍害。根系抗寒力較弱,歐亞群的龍眼、玫瑰香、葡萄園皇后等品種的根系在―4℃至―5℃時發生輕度凍害,-6℃時經兩天左右被凍死。北方地區采用東北山葡萄或貝達葡萄作砧木,可提高根系抗寒力,其根系分可耐-16℃和-11℃的低溫,致死臨界溫度分別為-18℃和-14℃,可減少冬季防寒埋土厚度。
(二)光照
葡萄是喜光植物,對光的要求較高,光照時數長短對葡萄生長發育、產量和品質有很大影響。光照不足時,新梢生長細弱,葉片薄,葉色淡,果穗小,落花落果多,產量低,品質差,冬芽分化不良。所以建園時,要求選擇光照好的地方,并注意改善架面的風、光條件,同時,正確設計行向、行株距和采用合理的整形修剪技術。
(三)水分
水在葡萄生命活動中有重要作用,營養物質經水溶解后運輸到各個器官,所以水是營養物質的載體通過水分蒸騰作用,調節樹的體溫并能促進水、肥的吸收。如土壤過分干旱,根很難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養分,光合作用減弱,易出現老葉黃化、脫落,甚至植株凋萎死亡。但水分過多也有害生長,汛期淹水,一般不超過1周,水滲下后仍能照常生長;淹水10天以上,會使根系窒息,同樣可造成葉片黃化、脫落,新梢不充實,花芽分化不良,甚至植株死亡。葡萄各物候期,對水分要求不同。在早春萌芽、新梢生長期、幼果膨大期均要求有充足的水分供應,一般隔7-10天灌水1次,使土壤含水量達70%左右為宜。在漿果成熟期前后土壤含水量達60%左右較好。但雨量過多要注意及時排水,以免濕度過大影響漿果質量,還易發生病害。如雨水過少,要每隔10天左右灌1次水,否則久旱逢雨易出現裂果,造成經濟損失。
(四)土壤
葡萄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除了沼澤地和重鹽堿示適宜生長外,其余各類型土壤都能栽培,而以肥沃的沙壤土最為適宜。不同土壤對葡萄生長發充和品質有不同的影響。不適宜地區,可以通過農業工程及栽培技術進行改土栽增。如遼寧盤錦鹽堿地區,土壤含量0.3%以上,直接栽培葡萄不能成活。但經過挖溝臺田,灌水洗鹽,綠肥改土或局部換土以及選用抗鹽砧木品種等項措施,2-3年后使土壤鹽分降至0.2%以下,就能栽植葡萄。
(五)其它
在葡萄栽培中,除了要考慮葡萄對適宜氣候條件的要求外,還必須注意避免和防護災害性的氣候,如久旱、洪澇、嚴重霜凍,以及大風、冰雹等。這些都可能對葡萄生產造成重大損失。例如:生長季的大風常吹折新梢、刮掉果穗,甚至吹毀葡萄架。夏季的冰雹則常常破壞枝葉、果穗,嚴重影響葡萄產量和品質。因此,在建園地時要考慮到某項災害因素出現頻率和強度,合理選擇園地,確定適宜的行向,營造防護林帶,并有其它相應的防護措施。
追肥:追肥根據葡萄在各個不同的物候期,進行選擇性施肥。
可分為催芽肥、開花肥、壯果肥和催熟肥等。
具體的施肥量應依據樹體產量需求及當地土壤肥力而定。
①催芽肥:2月左右施入一次催芽肥,催芽肥以氮肥為主,
可以使用宴沃水溶肥氮肥,采用溝施或穴施方式。
②花前肥:在4月下旬,施一次花前肥。花前肥,以氮肥和磷肥為主,
用宴沃水溶肥高氮高磷型,施肥后需立即澆水。
③壯果肥:可以使用宴沃鉀肥,仍采用溝施或穴施方式。
幼果生長期是葡萄一年當中需肥量高峰期,此時施肥不僅促進幼果的生長,
而且對當年的枝葉生長均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④著色肥:又稱催熟肥。
⑤采后肥:果實采收后,因樹體營養消耗較大,
需進行施肥,以便緩和樹勢,延遲落葉。
近年來隨著葡萄肥水管理技術的提升,
生產上已經逐步采用灌溉施肥代替傳統施肥的***。
在4月中下旬開始追肥,采用滴灌進行施肥。
每畝可施氮磷鉀含量15:15:15的水溶性復合肥2KG,
可以用宴沃水溶肥水肥同時進行,每星期施一次,這期間保持土壤濕潤。
同時,在葡萄生長季節,依據葡萄對營養的需求,
可進行根外追肥。如葡萄在坐果后噴施葉面肥,可繼續補充營養,
可以使用宴沃磷酸二氫鉀,以補充樹體對磷鉀的需求。
在果實采收后7-10天,它能幫助植株調節生長,促進養分吸收,盡快恢復樹勢。
葡萄的種類非常多,成熟期味道也不一樣,因為是自己家里種的,建議選擇一些好養活,易管理,有欣賞價值,味道甜美的葡萄品種,常見的有巨峰,藤稔,美人指,紅地球,夏黑,巨玫瑰等。但是無論選擇哪里種植,向陽是必要的,否則的話長都難長好,最好還要選擇方便搭架子的位置。當然不少朋友選擇盆栽葡萄,方便移動。
葡萄枝條扦插前需要提前浸泡,過去葡萄枝條浸泡的時間很長,方便后期葡萄枝條生根,現在有些朋友使用生根水浸泡葡萄枝條,既縮短了葡萄的浸泡時間,還是提高了葡萄枝條的成活率。種植葡萄其實挺好管理的,在冬季的時候修剪葡萄,自己家里種植的都會留主的枝干,側枝一般都就一到兩個芽孢就好了。但是葡萄樹一般都會種植在有陽光的地方!就是自己得搭葡萄架子。
在每年的5月中旬,我們要進行抹芽,抹除過旺、過弱芽,副芽,當可以看出花序的時候,抹芽定植,除去徒長枝、過弱枝。在巨峰葡萄開花前,我們要對主梢及時摘心,抹除副梢,以便保證養分能較多輸送到花器官部分但是不要放太多,一般這些天然肥料和土壤混在一起就是最好的肥料。松土的時候動作不能太大,以免傷到葡萄的根莖。
葡萄在15℃以上就能夠存活,但是溫度越高,葡萄生長的就越旺盛,結出來的果實甜度就很高,像我國新疆吐魯番等地就是因為常年較大溫差,讓當地的葡萄聞名國內外。冬季過冬時為保證植株不受凍害,可人工增溫。太陽棚一定要每天都有充足的太陽照射,自家院子門前有一片很廣闊的地方,所以每天太陽都很充足。
新疆葡萄種植有著悠久的歷史,那么你們知道新疆葡萄怎么種植嗎?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新疆葡萄種植技術,一起來看看。
新疆葡萄種植技術
【地形條件】
1、緯度和海拔:世界上大部分葡萄園分布在北緯20~52度之間及南緯30~45度之間,絕大部分在北半球,海拔高度一般在400~601米。中國葡萄多在北緯30~43度之間海拔的變化較大,約200~1000米,河北懷來葡萄分布高度達1100米,山西清徐達1200米,***山南地區達1500米以上。緯度和海拔是在大范圍內影響溫度和熱量的重要因素。
2、坡向和坡度:在大地形條件相似情況下,不同坡向的小氣候有明顯差異。通常以南向(包括正南向、西北向和東南向)的坡地受光熱較多,平日氣溫較高。坡地的增溫效應與其坡度密切相關。一般坡地向南每傾斜1度,相當于推進1緯度。受熱最多的坡地角度約為20~35度(在北緯40~50度范圍)。葡萄因較耐干旱和土壤薄,可以在相對不大范圍內發育根系,所以比其它果樹更適宜在坡地上栽培,然而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嚴重,因此,在種植葡萄時應優先考慮坡度在20~25度以下的土地。
3、水面的影響:海洋、湖泊、江河、水庫等大的水域,由于吸收的太陽輻射能量多,熱容量較大,白天和夏季的溫度比陸地低,而夜間和冬季的溫度比內陸高。因此,臨近水域沿岸的氣候比較溫和,無霜期較長。臨近大水面的葡萄園由于深水反射出大量的藍紫光和紫外線,漿果著色和品質好,所以選擇葡萄園時盡量靠近大的湖泊、河流與海洋的地方。
【土壤條件】
葡萄可以生長在各種各樣的土壤上,如沙荒、河灘、鹽堿地、山石坡地等,但是不同的土壤條件對葡萄的生長和結果有不同的影響。
【氣候因素】
它是葡萄品種區域化的主要指標之一。法國人認為,只有在某種特定的土壤中栽培的葡萄,才能釀造出具有特殊風味的世界名酒。但對世界廣闊的葡萄產區來講,這種以土壤進行葡萄區劃的情況、不具有普遍性和絕對性。影響葡萄品質和葡萄酒質量的因素是綜合性的。僅在多數情況下,往往是氣候對葡萄的生長、結果和葡萄酒的優劣起主導作用,氣候因素已成為諸多因素中最重要、最活躍的因素。光照、量度、降水等天氣條件都是葡萄生長和結果所必需的,特別是夏秋季的天氣狀況。
1.光照:太陽能是葡萄進行光合作用唯一的能源.是葡萄進行能量和物質循環的動力,葡萄產量和品質的90%~95%來源于光合作用。真正消耗于光合作用的太陽能在許多情況下,還沒有達到太陽總能量的1%。在中國一般葡萄園太陽能的利用率僅為0.5%左右。葡萄是喜光作物,幾千年來人們為它搭架和整形修剪,以便使它獲得更充足和合理的光照。
2.溫度:溫度(熱量)是影響葡萄生長和結果最重要的氣象因素。葡萄屬暖溫帶植物,要求相當多的熱量。葡萄生長期(從明芽至槳果成熟)需要的月平均氣溫在10度以上的活動積溫、因品種不同而存在差異。溫度對葡萄生長、結果的進程也產生重要影響。高溫能對葡萄造成危害,但程度遠遠不如低溫,低溫對葡萄的傷害是世界葡萄栽培中常遇到的問題、低溫限制了葡萄的栽培區域。葡萄一般栽培在北半球北緯20度~51度之間。歐洲葡萄品種的栽培北限是德國的萊茵河流域,栽培的南界伸展到了印度。在南半球、葡萄主要栽培于南緯20度~40度之間。歐洲葡萄的種植范圍朝赤道方向擴展的限制因素是高溫、病害和缺乏足夠的低溫誘發葡萄的休眠。歐洲葡萄向兩極方向擴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生長季節短、不足以保證果實和枝蔓成熟以及抵御冬季低溫。
3.降水:降水的多寡和季節分配,強烈地影響著葡萄的生長和發育,影響著葡萄的產量和品質。在某些地區,對某些栽培品種、降水量季節性的變化是葡萄品種區域化的最重要的氣候因素之一。降水量季節性的變化,因世界不同的氣候類型.而表現出顯著的差異。地中海氣候的降水量季節分配的特點是:夏秋干旱.冬春多雨。而中國主要葡萄栽培區的氣候為季風氣候(除新疆外),夏季高溫多雨,南方春季陰雨天氣更加重了葡萄栽培的難度。除新疆外,對葡萄不利,水分脅迫現象對葡萄表現十分顯著。
【溫度】葡萄各種群在生長各個時期對溫度要求是不同的。如早春平均氣溫達10℃左右,地下30cm土溫在7~10℃時,歐亞和歐美雜交種開始萌芽;山葡萄及其雜種可在土溫5~7℃時開始萌芽。隨著氣溫增高,萌發出的新梢便加速生長,最適于新梢生長和花芽分經的溫度是25~38℃。氣溫低于14℃時不利于開花授粉。漿果成熟期最適宜的溫度是28~32℃,氣溫低于16℃或超過38℃時對漿果發育和成熟不利,品質降低。根系開始活動的溫度是7~10℃,在25~30℃時生長最快。不同熟期品種都要求到有效積溫,如早熟品種莎芭珍珠有效積溫需21℃,中熟品種葡萄園皇后需25℃,晚熟品種龍眼需33℃才能充分成熟。
對低溫的忍受能力因種類和器官不同而異,如歐亞種和歐美雜種,萌發時芽可忍受-3~-4℃的低溫;嫩肖和幼葉在-1℃、花序在0℃時發生凍害。在休眠期,歐亞品種成熟新梢的冬芽可忍受-16℃~-17℃,多年生的老蔓在-20℃時發生凍害。根系抗寒力較弱,歐亞群的龍眼、玫瑰香、葡萄園皇后等品種的根系在-4℃~-5℃時發生輕度凍害,-6℃時經兩天左右被凍死。北方地區采用東北山葡萄或貝達葡萄作砧木,可提高根系抗寒力,其根系分可耐-16℃和-11℃的低溫,致死臨界溫度分別為-18℃和-14℃,可減少冬季防寒埋土厚度。
【土壤】
葡萄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除了沼澤地和重鹽堿地不適宜生長外,其余各類型土壤都能栽培,而以肥沃的沙壤土最為適宜。不同土壤對葡萄生長發充和品質有不同的影響。不適宜地區,可以通過農業工程及栽培技術進行改土栽增。如遼寧盤錦鹽堿地區,土壤含量0.3%以上,直接栽培葡萄不能成活。但經過挖溝臺田,灌水洗鹽,綠肥改土或局部換土以及選用抗鹽砧木品種等項措施,2~3年后使土壤鹽分降至0.2%以下,就能栽植葡萄。
【其它】
在葡萄栽培中,除了要考慮葡萄對適宜氣候條件的要求外,還必須注意避免和防護災害性的氣候,如久旱、洪澇、嚴重霜凍,以及大風、冰雹等。這些都可能對葡萄生產造成重大損失。例如:生長季的大風常吹折新梢、刮掉果穗,甚至摧毀葡萄架。夏季的冰雹則常常破壞枝葉、果穗,嚴重影響葡萄產量和品質。因此,在建園地時要考慮到某項災害因素出現頻率和強度,合理選擇園地,確定適宜的行向,營造防護林帶,并有其它相應的防護措施。
【育苗及栽植】
常用枝插繁殖,剪取生長粗壯、芽眼飽滿的一年生枝條.用單芽或雙芽剪成長5-15cm左右插條,按15cm×50cm距離2月扦插在苗床中。但熱區應選用適應性及抗性強的砧木,用嫁接繁殖的***培育適于當地氣候條件的嫁接苗。在砧木選擇上,美洲種的河岸葡萄耐熱耐濕;東亞種的山葡萄對真菌病害有高度的抗性等均可應用。熱區可以冬植也可春植。采用柵架的行株距為3m×1.5~2m,1500~2000株/h㎡;或寬窄行密植4m×0.5~1m,2250~4500株/h㎡。
【肥水管理】
葡萄需大量養分,早期以氮肥為主,進入結果期后磷、鉀肥相應增加。除有機肥外,每造(收)每公頃需氮磷、鉀三要素80~150kg,應根據品種、產量、樹勢、地力不同,加以調節。基肥在入冬后施入,每公頃施雞、鴨糞3.0萬kg、餅肥3750kg、過磷酸鈣3750kg。追肥分別在蔭芽前、開花前和果實膨大期施入,并適時噴施壯果蒂靈及金寶貝微生物增甜劑,前期以氮肥為主.促使枝蔓生長和花穗發育,果實膨大期增施磷、鉀肥,結合施用金寶貝微生物菌肥效果會更佳,[2]由于微生物菌肥中的大量有益微生物迅速在土壤中以幾何級數繁衍擴散,以及功能微生物的代謝產物,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提高親水性、吸附性,增強通透性和保水保肥能力,從而可達到葡萄旱澇保收、增產增收的效果改善品質。根外追肥噴市0.3%尿素和0.2%磷酸二氫鉀可促果實膨大和成熟。生產高品質葡萄,園地需有灌溉設施,以免園地土壤干濕劇烈變化。一般催芽期和幼果生育期需水較多,遇旱宜及時灌溉。
【整形修剪】
熱區一般采用小棚架或丁字形籬架單干少主蔓整形。架式離地面較高,便于通風透光、減少病害和地面輻射對葉、果的灼傷。修剪是保證當年產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冬季在落葉后進行,長梢留8~12節、中梢留5~7節、短梢留3~1節。夏剪是萌芽期除去多余的芽,并在修剪口涂抹愈傷防腐膜。始花前疏除過多的花序、留大去小、留壯去弱。枝蔓生長到一定程度時綁在架面上,及時除去卷須,減少養分消耗。結果蔓在花序前留5~7片葉摘心以改善營養狀況。葡萄坐果率高,可適當疏果,使果實大小均勻,否則出現畸形果和小果。
{葡萄綁縛條}
有鍍鋅鐵絲和塑料組合而成,把枝條捆綁在鋼絲上,省時省事,長久耐用,不易老化,重復捆綁。
【多次結果枝術措施】
①利用副梢一年多次結果。熱區氣候溫暖,生長期長,芽具早熟性,副梢多次萌發,花序原始體容易形成,可誘發葡萄一年多次結果。選用適宜品種如巨峰、白香蕉等。在開花前15~20d,對結果蔓留4~6片葉摘心后,促頂端萌發1~2個副梢,其余抹除,使之形成花序原始體;副梢長5~6片葉時留1~2片葉強行摘心;摘心后又發生二次副梢,當長3~4片葉時留1片摘心;三次副梢同樣處理,經過多次摘心處理,副梢即可一年多次結果。
②人工落葉迫使當年萌發新梢。第一次采果后,約在8~9月,強行修剪和摘葉,或對枝蔓噴布1.035kg/L的石硫合劑加1%~5%五氯酚鈉,使葉片脫落,此時氣溫很高,可使當年萌發新梢,開花結果,約在12月上中旬成熟。一年二次結果,肥水管理要及時跟上。
噴施國興植物營養素,可進一步提高葡萄產量和質量根據葡萄的生物學特性和生理特點,在正常年份管理水平較好的葡萄園使用五次經濟效益最佳,五次使用期為:
第一次:新梢生長期,補充營養,促使花器官充分發育,減少不完全花,克服花器官因養分不足、發育不良而引起花而不實或嚴重脫落,為提高坐果率打好基礎。
第二次:開花期,可增強授粉及受精能力,可顯著提高坐果率。特別對花粉管伸長緩慢的巨峰等品種,作用更加明顯。但應注意及時疏去過多果粒,使整個果穗果粒均勻整齊。
第三、四次:漿果生長期,這一階段是形成產量和質量的關鍵時期,在兩個膨大高峰期使用,提高葉片的生理功能,加快光和速度,促進光合產物在果粒中的積累、轉化,促使果粒早膨大、早著色、早成熟,達到高產、早熟、優質的目的。
第五次:漿果成熟期,在葡萄欲采摘時使用,可延緩葉片衰老,使其保持較高的生理功能,推遲落葉,使枝條充分成熟,樹勢得以恢復。這對高產園、衰弱樹園尤為重要。
葡萄種植管理技術
1、栽好立柱,拉上鐵絲,完成Y型架。
2、萌芽后,本著“留壯不留弱,留上不留下”的原則,選留靠上部的兩個壯芽,其余的芽抹除。
3、當苗高長到15—20厘米時,再去掉一個相對較弱的枝條,只留一個壯枝往上生長。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天氣災害等造成的對新梢的損害,如折斷等,做到萬無一失。
4、當苗高長到40—50厘米時少量追點氮肥,并對幼嫩的植株進行支架,把新梢綁到支架上。
5、當新梢長到1.2米時對主梢進行頂端摘心,然后對頂端的副梢留5片葉反復摘心,最后的高度在1.8—2米左右。
6、第一年冬剪時要求在剪口粗度達到0.8厘米以上的任何位置修剪,但修剪后葡萄最高不能超過1.5米,最低不能低于0.5米。如果第一年生長得比較理想,最好都在1.5米處修剪,以最大限度的保證第二年的產量。
葡萄栽植***
1、整地挖溝與施足底肥整地挖溝。12月份之前,平整土地,按確定的行向和行距,挖栽植溝,溝寬80~100厘米,溝深60~80厘米。挖溝時應注意將表土與心土分開堆放。施足底肥,每畝施腐熟有機肥3000~4000公斤,磷肥100公斤。底肥施與栽植溝內,分兩層施,土肥結合,心土填于底層,表土填于畦面。
2、栽植適期在3月上中旬即氣溫回升至葡萄萌芽前半個月為栽植適期。
3、行株距長勢中庸的品種宜采用雙十字V形架,行距2.5米,株距1.2~1.5米,每畝栽170~250株。長勢旺盛的品種宜采用棚架,行距3米,株距1~1.5米,每畝栽150~220株。
葡萄對水分要求較高,嚴格控制土壤中水分是種好葡萄的一個前提。葡萄在生長初期或營養生長期時需水量較多,生長后期或結果期,根部較為衰弱需水較少,要避免傷根免影響品質。那么葡萄種植的管理技術以及季節的修剪?下面我帶你看看葡萄的種植。僅供學習參考。
種植葡萄的管理技術
(一)園地選擇
1.地理位置
俗稱“乒乓葡萄”的諧美葡萄在全國各地都較適應。:論荒山、河灘及零星散地,均可種植。種植面積較大的應選:靠近消費市場、交通方便的地方。
2.地形與地勢
山地坡度要小于15度,平原地下水位在0.8米以下。免低畦田建園,選擇相對地勢高、排灌方便的地塊。葡萄是光果樹,故宜選擇向陽的南坡。
3.土壤與水源
對土壤的適應性強,除重鹽堿土外,都能種植,但以p值5.5-7的含大量有機質的沙壤土和壤土最宜。紅黃壤陵和沙質地建園,都需改良土壤后方可種植。選擇園地還需考慮水源的位置,保證旱能灌,澇能排。
(二)種植規格
1.種植密度
每667平方米種150-180株。
2.種植架式
諧美葡萄較適宜的架式為籬架和立體架,其中尤以立體架為好。
(1)立體架,株距1.3-1.5米,行距4-5米,每兩行為一組合,組合間相距1.5米。立體架有平頂式和連疊式等。平頂式架面高1.8—2米。連疊式前部架高2.2-2.4米,后部架高1.5—1.8米。定植后3—4年內以籬架結果,以后籬架、棚架形成立體結果。立體架的優點在于:兼有棚架、籬架兩種架面的綜合優點,結果早,空間營養面積大,單位面積產量高。
(2)籬架,架面高1.8-2米,行距2.25-2.5米,株距1.5米左右,每隔4米立一支柱,掛3-4道鐵絲。優點是通風好、光照足、栽培操作方便。
(3)架材與搭架,搭設葡萄架的支柱用鋼筋水泥柱,粗10厘米X12厘米,長1.4米X2.6米,埋設深度60厘米。如拉鐵絲的邊柱應加粗到12厘米X14厘米,長3米,向外傾斜30度,以錨石加固。棚架的架面用鐵絲或竹竿縱橫排列成40厘米左右的方格狀。
3.行向
行向應和常年的風向一致,多以南北向為好,既可改善通風條件,又減少了風的危害。
(三)定植
1.定植時間
諧美葡萄春季和秋季均可栽植,因農事關系,多為春植。春植以2月為宜,因此時地溫回升,葡萄根系開始活動及芽眼即將萌動。春植最遲不超過3月中旬(芽眼萌動期);秋植時間定在落葉前50天左右。栽后及時澆水保持土壤的濕度,利于苗木恢復生長。
2.苗木選擇與修整
苗木要盡量選用健壯的一級苗。定植前對機械損傷的主側根和細根作適當的修整,但避免修剪過重,盡量保證苗木根系的完整性。
3.整地挖溝(穴)
定植前需做好開溝作畦、挖定植溝、穴等工作,沙土結構的園地可采用穴植,穴深60—80厘米寬。質地粘重的園地和紅黃壤丘陵地建園,采用溝植為好,因為溝植排灌水好,能起到抗旱排澇的作用,溝深60-80厘米,溝寬80—100厘米。挖時取出的表土和深層土分別放置溝穴上部的兩側。對于土層較薄且底層土壤堅硬的園地,需采用高畦種植,畦高25厘米、寬100-120厘米。
4.施足基肥
667平方米施優質有機肥5000千克(以堆肥或廄肥為主),過磷酸鈣50千克(紅、黃壤結構的用鈣鎂磷肥)。溝(穴)植在底部填20厘米左右的垃圾或雜草、秸稈之類的材料并踏實。再將有機肥、磷肥與表土混拌均勻或分層填人,再整成15厘米高、100厘米寬的畦待植。施肥時,離畦面30厘米的范圍內,不要施用肥料,以免燒根死苗。高畦種植的,先將足量的有機肥和磷肥撒施土層表面,然后進行深翻土,再整成25厘米高、100—120厘米寬的畦待植。
5.定植
按距離定點挖穴定植,邊栽邊培土,同時輕提苗木,使土壤盡量進入根系間,再培土壓實,澆透水,掌握淺栽原則,使老剪口露出地面3-5厘米。
6.定植后的地膜覆蓋
定植后,可以通過地膜覆蓋,利用其增溫、保水、保肥等優點,促進葡萄植株早發根、多發根,加速恢復根系的生長活動。
此法在實踐中應用效果相當顯著,但使用中必須做到:
(1)地膜覆蓋后,需將根際的破口用土封好,防止雨水大量進入。如能在地膜上加蓋塑料小棚,效果更佳(雨天加蓋,晴天撤掉)。
(2)每株幼苗的地膜覆蓋面積應在1平方米以上,最好整畦覆蓋,起到增濕、保肥、保水的作用,并可在多雨的年份避免土壤的持水量過多而引起爛根。
(3)在春季冷空氣過后,溫度回升過高時(有時地膜內溫度達40~C以上),必須在根系分布范圍的地膜上加蓋雜草等覆蓋物,避免溫度過高燙傷幼根(因為根系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2—23。
(4)撤膜時間一般應在當地氣溫相對穩定,春季有短時間的高溫來臨前進行。不可在冷空氣來臨前撤膜,否則新發的幼嫩根系會因適應不了氣溫的急劇變化而受損,影響葡萄植株的健康生長。
7.注意事項
(1)選擇晴朗干燥的天氣進行定植,諧美品種細根多且叢生,雨天或雨后馬上種植,往往影響根系的正常生長而成活率不高。
(2)粘性重的紅黃壤土及壤土栽培,應采用墊沙、覆沙種植,有利于根系的生長。***是穴底先墊一層1厘米的河沙,將苗木的根系均勻地分布在沙上,然后在根上履一層沙土,以看不見根系為準,再培土壓實。
(3)南方早春及夏季多雨地區不能采用溝植或穴植,否則陣雨稍多時定植溝或穴會成為“積水槽”,造成苗木毛細根霉根腐爛,影響成活率。
葡萄的夏季修剪
葡萄栽培過程中,夏季修剪非常重要。通過這項工作可以及時調節生長與結果的關系,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病蟲害;有利花芽分化,促使果穗和果粒充分發育,保證枝蔓和果實能及時而充分地成熟,為當年和次年結果創造良好的條件。葡萄夏季修剪是一項技術要求很高的工作,幼樹和結果樹所采取的方式有所不同。
(一)幼樹夏季修剪
做好幼樹定植當年的夏季整形修剪工作,能使諧美葡萄提早結果,保證定植后第二年達到一定的豐產性。具體***為:
1.抹芽
時間在可辨別芽的質量好壞時進行。留強去弱,留接近地面的一個壯芽生長,其余一律抹除。
2.除卷須
卷須在人工栽培的情況下,有害無益,即妨礙植株生長,又消耗養分,故應在幼嫩時及時除去。
3.摘心
當幼樹生長到8-10葉時,第一次摘心,以后除留頂端一個副梢繼續生長外,抹除其他的副梢,培養成一根主蔓,定蔓后,及時引縛(但不宜縛得過緊)。當頂端副梢再長到10—12片葉時,第二次摘心。此次摘心后,除頂端留一副梢繼續生長外,抽發的其余副梢均留1—2葉反復摘心。但在梅雨季節,應多留幾片葉摘心,目的是緩和樹勢,防止主蔓的冬芽因雨水過多而萌發,保證次年能夠結果。第二次摘心后,當主蔓生長到1.6米左右時,再行摘心。此后頂端留2-3個副梢,4—5葉反復摘心,至10月初,對各個生長點再進行一次全面摘心,從而完成幼樹的夏季修剪。
(二)結果樹的夏季修剪
結果樹的夏季修剪包括抹芽、定梢、摘心、除卷須等項工作,目的是節省并集中樹體養分,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保證當年高產豐收。
1.抹芽
抹芽的目的是保證架面通風透光,枝蔓、花、果的充分發育和成熟。
(1)時間:四月上旬萌芽后進行若干次。
(2)抹芽方式
①對根際及老蔓上的不定芽除需留作更新蔓和補空外,一律抹去。②對結果母枝抹芽,需根據主蔓粗度和預定產量所要求的新梢數,確定抽發新梢所需的主芽數,抹去基部的弱芽,朝上或向下生長的芽和所有副芽,同時按一定距離疏除病芽。只有在主芽所萌發的結果枝不足時,保留一部分相對健壯的副芽,以便抽生結果枝結果,保證具有一定的結果量。③抹芽程度抹芽程度必須控制得當,開始時不宜過重,否則會引起新梢旺長,導致落花結果。強樹幼旺樹可稍遲抹芽,弱樹和老樹則應提早抹芽。
2.定梢
(1)定梢時間,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在新梢上出現花序,能區別結果枝與營養枝時進行。第二次在花前5—7天或結合新梢摘心同時進行。
(2)定梢數量,根據預計的產量而定,保證有一定比例的結果枝和不結果的預備新枝,旺樹可多留,小樹應少留,結果枝的比例稍大于預備枝。結果枝基本上在每15-20厘米時留一根。
(3)定梢***,第一次定梢以除去營養枝為主,凡細弱、過密,部位不當的枝條(背生枝、叉口枝)及不作預備枝更新用的營養枝等都除去,保留結果枝和補空用的,更新用的營養枝。此次除梢量占總除梢量的70%-80%。
第二次定梢量最終決定架面的新梢密度,補充第一次除梢的不足(僅占20%-30%)。按所需新梢的數量,選留理想的結果枝和更新用的營養枝,除去有病蟲、穗小和部位不合理的結果枝等。但在花序數不足的年份,則應保留全部結果枝,見花即留,以保證產量。
3.主梢摘心
摘心的目的是避免浪費,集中養分供應花、果實的生長發育和樹體養分的積累。
(1)摘心時間,結果枝摘心在花前一周進行,預備枝在5月底至6月底進行。
(2)摘心***
①結果枝摘心根據生長勢而定,在花穗以上留6-9片葉摘心。原則上是中庸枝留6-7葉,強壯枝留8—9葉。②預備枝摘心,除延長枝外,一般留8-10片葉摘心。主蔓延長枝摘心可根據具體要求而定。
4.副梢處理
除副梢頂端1-2個副梢留3-4葉反復摘心外,其余副梢都采用“留一絕后”或“留二絕后”的***處理。對摘心再抽生的副梢及早除去。副梢處理的程度應達到保證藤稔葡萄的葉果比30:1的要求。
5.綁蔓
綁蔓工作必須根據整形的要求進行。冬季修剪后,就要進行綁蔓,以后隨著新梢的生長,不斷進行綁蔓,綁蔓的***采用“8”字形扣,打扣時不宜過緊,以免絞縊。預備枝上新梢的引縛以促進生長為主,架面上單枝更新結果母枝上的新梢除了結果枝傾斜引縛外,應在其基部選一新梢直立引縛,作為更新枝。
6.除卷須
在整個葡萄生長期,結合其他栽培管理,及時摘除所有卷須,以節省養分。
葡萄的冬季修剪
(一)修剪時間
諧美葡萄冬季修剪和其他葡萄一樣,時間一般在落葉后至次年傷流期來臨前進行,以12月至次年1月最為適宜,如過早會影響樹體營養積累,過晚則會引起大量傷流,導致植株衰弱,影響開花結果。
(二)枝梢修剪標準
1.短梢修剪
從基部算起,剪留1-3節。
2.中梢修剪
剪留4—7節。
3.長梢修剪
剪留8—12節。
(三)不同樹齡的修剪***
1.定植當年幼樹冬季修剪
定植當年幼樹的冬季修剪要結合整形工作進行。在夏季修剪的基礎上,將樹體整形成單蔓龍干形。根據諧美葡萄的品種特性,同時又為了保證第二年有一定產量,第一年應以單蔓龍干形為好。剪留的長度,應根據主蔓的粗度確定。如主蔓離地面20厘米處直徑能達到1.8、2.0厘米時(只要定植當年加強栽培管理,一般都能達到標準),冬季修剪時,留15個左右的飽滿芽剪除其余部分。主蔓上的副梢,必須全部剪除。
2.定植第二年的樹體修剪
利用當年的結果枝,每隔20-25厘米組成一個結果枝組。除頂端結果枝采用長梢或超長梢修剪作為延長枝外,其余結果枝一律行短、中梢修剪,以中梢修剪為主。
3.結果樹的修剪
(1)修剪原則,從第二年起結果樹的樹形已基本形成,因此冬季修剪原則是以產定剪。根據所預定的產量指標確定修剪量,安排合理的結果母枝數。
(2)修剪***,對已經結果過的結果枝全部剪除。對生長枝行短、中梢修剪,強枝中梢修剪,中庸枝短梢修剪,作為次年的結果母枝。掌握循環修剪的原則,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重剪回縮,利用隱芽的萌發,重新培養結果母枝,控制結果部位上移。
(四)修剪技術
1.枝條質量的識別
優質的枝條應充分成熟,節間較短,節部突出,不平直,芽高聳,形大,充實,鱗片包緊,枝褐色,髓部小,橫斷面圓形,否則為劣質枝條,不宜作結果母枝。
2.剪截***
為防止剪口芽失水抽干,結果母枝剪截時應距離保留芽跟2厘米以上或在上部芽眼破芽破節剪。縮剪或疏剪時一般留1厘米的樁頭,疏剪時要防止破傷。
3.更新修剪
雙枝更新:用一長一短兩根母枝組成結果枝組,長的作中梢修剪,用以結果;短的用短梢修剪(留二芽)作預備枝,次年長的抽生結果枝結果,短的預備枝抽出兩根枝蔓,冬剪時,疏去結果枝及結果母枝,對預備枝抽生的壯枝,再行一中一短修剪,組成新的結果枝組,以后每年反復進行。
單枝更新:在冬剪時只留一根結果母枝,不留預備枝,進行中梢修剪,引縛時行平縛或弓形引縛,后部抽出的結果母枝選壯的兩根用作雙枝更新。
4.綁蔓
綁蔓要與修剪意圖相同,一般做到結果母枝分布均勻合理和充分利用架面。
看過“葡萄種植的管理技術以及季節的修剪”的人還看了:
1.基督____樹修剪講章
2.葡萄樹是在什么時候種植栽培的呢
3.葡萄樹適合種植在哪個月份
4.葡萄樹的種植與管理技術
5.大棚葡萄的管理要點有哪些
好了,關于新疆阿克蘇春夏季葡萄管理技術和新疆葡萄種植區的分享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大家通過這篇文章了解的如何了?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沒有問題,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