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地虎皮,以及地骨皮的功效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治痢疾,小兒驚風,口瘡,瘡毒,外傷出血清熱燥濕;解毒散結;
不能。治痢疾,地虎皮的主治功效是小兒驚風,口瘡,瘡毒,外傷出血清熱燥濕,解毒散結。
緩解腰疼的食療:
(1)豬腰或羊腰1對,黑豆100克、茴香3克、生姜9克。共煮熟,吃腰子和豆,喝湯,可常食。用于寒濕腰痛。
(2)烏龜肉250克、核桃仁100克。共煮熟服。用于慢性虛勞腰痛。
(3)桑寄生20克、豬骨250克。同煮湯。一般腰痛均可食。
(4)益母草30克、雞蛋2只,加水適量同煲,蛋熟后去殼,再煲20分鐘,吃蛋飲湯。每天或隔天1次,女性用于經前后腰痛加劇或伴痛經者。
飲食調攝:腰痛者的飲食,一般與常人無多大區別。但要注意避免過多地食用生泠寒濕的食物,即使在夏天,也不宜多飲冰凍的飲料。對于性寒滑的水果,如西瓜,也不宜一次進食太多。對于慢性腰痛持續不斷的,可常服一些固腎壯腰的中成藥,如六味地黃丸、腎氣丸、十全大補丸等,可根據體質和病情適當選用。
康復療法:
***、
(1)掌壓腰骶部:俯臥位,雙掌重疊壓在疼處腰椎上,以不引起疼痛為度。一呼一吸為1次,做10~15次。
(2)揉摩腰背:工作之余,晨起或晚睡前都可以雙手掌揉***擦腰背肌肉,上下揉摩50~100次,同時扭動腰部,有舒筋活血,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腰痛的作用。
(3)揉筋結:用拇指指腹仔細在腰、骶部觸摸,如發現有壓痛的硬結時,則以指腹壓其上,每結揉1分鐘。
(4)推下肢:旁人幫助,俯臥位,固定胯部,以掌根從骶部開始,經臀部沿大腿外側、小腿外側,至另一側肢體。
健身操:
(1)腿操:仰臥,雙手抱住一側腿膝部,盡量屈髖,使大腿前沿貼緊腹部,連續做5~10次,再做另一下肢;然后雙手同時抱緊雙膝,同時做5~10次。每晚1次,或晨起加做1次。
(2)起坐操:仰臥,收腹坐盧。注意不能用上肢幫助,下肢保持伸直,次數不定。本操還可起到減少腹部脂肪的作用。
(3)滾腰操:仰臥,保持屈曲雙腿的姿勢,把身體蜷曲成團狀,前后滾動10~20次。仰臥位,以熱濕毛巾,不流水為度,于腰間疼痛部和稍下面的骶部,上面再放一熱水袋,濕熱約10分鐘,然后再分別在腰兩側各約10分鐘。最后,仰臥同法腹部。尤適用于經期腰痛。注意溫度以不燙傷為難。
是地骨皮,不是地虎皮,地骨皮是枸杞子的根皮,因為它在地下扎的很深,成分汲取地下的陰涼之氣,所以有清除內熱的功效(藥性賦:地骨皮有退熱除蒸之效),一般都是內服,用于陰虛內熱,五心煩熱等癥狀。
我就不引用鑒定書上的話了,直接語言描述:地骨皮為茄科植物寧夏枸杞子的根,呈不規則的卷筒狀,外表皮淺黃色至淺黃棕色,斷面不平坦,具有皺褶。內表皮呈淺黃棕色,具有皺褶,氣微,味微苦。
白術能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白芍白茯苓有消炎利濕,甘草有和胃健脾,生津調和的作用,這幾樣草藥一起熬水喝對胃寒,脾不運化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建議這幾種中藥一起煮水喝,但不宜長期喝,甘草有時也能造成水腫。
牛耳草,是種中藥
別名
翻魂草、鐵鷂子、石花子、八寶茶、貓爪七、菜蝴蝶、貓耳草、牛舌頭、小號病毒草、四瓣草、地虎皮、地膏藥、還魂草。
關于地虎皮和地骨皮的功效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