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關于新鮮刺五加葉的功效與作用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關于刺五加葉的功效與作用點的知識,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功效:刺五加葉泡水,補腎強志,養心安神。適用于腰膝酸痛,神疲乏力,失眠健忘,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癥。刺五加葉含多種刺木骨甙,每百克可食部含胡羅卜素5.4毫克,維生素B20.52毫克,維生素C121毫克等。無梗五加葉含強心甙0.228%,揮發油0.1%,還有皂甙等。有較好的抗衰老、抗疲勞及強壯作用。能增強體力或智力,提高工作效率,并具有調節神經系統功用。副作用極少。注意!注意!刺五加原名五加皮,分為刺五加、五加皮、香加皮三種不同藥材,很容易混淆。其中,香加皮有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但該藥有毒,易引起心腎功能損害。
刺五加,別名:刺拐棒、坎拐棒子、一百針、老虎潦、五加參
葉和梗主要有以下的作用:
1、用于風濕痹痛,腰膝酸痛。本品功能祛風濕,又能補肝腎,強筋骨,可用于風濕痹痛、筋骨拘攣、腰膝酸痛等癥,對肝腎不足有風濕者最為適用,可單用浸酒服,也可與羌活、秦艽、威靈仙等配伍應用。
刺五加根
刺五加根
2、用于肝腎不足、腰膝酸痛、腳膝痿弱無力、小兒行遲等癥本品又能溫補肝腎、強筋健骨,可用治肝腎不足所致腰膝酸疼、下肢痿弱以及小兒行遲等癥,在臨床應用上常與牛膝、木瓜、續斷等藥同用。
3、用于水腫、小便不利。本品又能利水消腫,治水腫、小便不利,常配合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地骨等藥同用。
4、黃褐斑:刺五加片每次3片,每日3次,30日為1療程,一般治療3-6個療程可顯效,該品能調整臟腑氣血功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使皮膚得到足夠的氣血運行和正常營養,從而達到潤五臟、悅顏色之目的。
5、輔助治療心律失常:口服刺五加片每次3片,每日3次,30日為1療程。刺五加可“補中、益精,強意志”,調養心脾,對于心氣虛乏所致該病有良效。
6、低血壓:每日口服刺五加片3次,每次3片,治療90天后觀察效果,其療效明顯優于服用維生素C,復合維生素B對照組。
7、足跟痛:口服刺五加片每次3片,每日3次,30天為1療程,直到痊愈止。刺五加能“益氣補腎、堅筋骨,強腰膝”,可治“兩腳疼痹風弱”。[3]
【別稱】刺五甲、五甲皮、五加。
【形態特征】直立或攀援狀落葉灌木,高2~3米。根皮黃黑色,內面白色。枝灰棕色,軟弱而下垂,蔓生狀,無毛,節上通常蔬生反曲扁刺。掌狀復葉在長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葉柄常有細刺,葉片膜質至紙質,倒卵形至倒披針形,先端尖至短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細鋸齒。夏、秋開花,傘形花序。花瓣5片,雄蕊5個,子房2室,花柱2枚。果實扁桃形,黑色,宿存花柱反曲。種子半圓形而扁,淡褐色。夏、秋采挖根,抽去木心曬干或干用。
【生長環境】我國大部分省、區有分布。多生長于山坡路旁、村落中或灌木叢林中。
【性味功效】味辛,性溫。祛風除濕、強筋壯骨、活血祛瘀。
【驗方精選】第一方:刺五加30克,杜仲15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腎虛腰痛。第二方:刺五加15克,雞血藤15克,海風藤15克,威靈仙10克,兩面針根6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風濕疼痛。第三方:刺五加葉30克。
用法:水煎當茶飲。
主治:體虛乏力,食欲不振,糖尿病,高脂血癥。第四方:刺五加15克,刺老苞、仙鶴草、黃芪、白毛藤、枸杞各30克,三七粉3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肝癌。第五方:刺五加15克,肉蓯蓉10克,山藥10克,熟地黃1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腎虛陽痿,早泄,遺精。第六方:刺五加15克,茯苓30克,白術10克,陳皮6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脾胃虛弱,食欲不振。第七方:刺五加鮮根皮、鮮冬青葉各適量。
用法:搗爛,加酸醋適量,外敷患處。
主治:跌打損傷。第八方:刺五加30克,大力王12克,九龍藤25克,雞血藤35克,五指風10克。
用法: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主治:腰腿酸痛。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