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對于幫苗木度過春旱危險期和苗木抗旱措施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現將苗木防凍的主要技術介紹如下:
一是控水。秋季雨水較多,一旦苗木受澇或水份較多,就會造成樹林含水量較高,一旦受到低溫結冰,樹體就會結冰膨脹,造成樹皮開裂死亡。據災害調查,深秋樹木含水量越高,樹木凍死率就越高,除特別干旱外,秋季一般不需灌溉。
二是科學追肥。秋季以施農家肥和復合肥為主,不施或少量追施氮肥。追肥在苗木生長側根進行,針葉樹種在苗木封頂前30天停止追施氮肥。如氮肥施入過量,就會造成苗木秋季枝條旺長,木質化程度低,抗寒能力下降。
三是涂白。用石灰加石硫合劑對枝干涂白,可以減少苗木向陽面因晝夜溫差過大而受到的傷害,同時還可以殺死一些越冬的病蟲。
四是架風障。為減少寒冷干燥的大風吹襲給樹木造成的傷害,可以在樹木的上風方向架設風障。風障材料常為高梁桿、玉米稈或蘆葦,捆編成籬,其高度要超過樹高。此外,風障還要用木棍、竹竿等支撐,以防大風吹倒。
五是纏稻草或塑料薄膜。對不耐寒的樹木,要用草繩道道緊接的卷干或用稻草包裹主干和部分主枝來防寒,讓樹木在冬季到來之前穿上“棉衣”。
六是及時培土,增加地溫。培土高度根據苗木種類和苗齡的差別高出地面5-30厘米不等,土層溫度高于10℃時及時扒除。
七是噴施植物防凍液進行預防。從初冬開始連噴2-4次植物防凍液,間隔時間7-10天,在劇烈降溫前3-5天再噴一次植物防凍液,增強苗木對凍害的抵抗能力,提高抗凍能力;劇烈降溫后及時補噴一次植物防凍液,對部分受凍苗木有恢復作用。
八是及時清理樹上積雪和冰塊。大雪覆蓋苗木樹冠樹葉上,會加重凍害的危害,同葉增加了枝葉的負重,會引起枝干彎曲或折斷。對已結冰的枝,可任其不動;如結冰過重,可用竿支撐,待化凍后再拆除支架。
九是堅持適地適樹的原則,選育和栽植抗寒能力強的苗木,不盲目引種不耐寒苗木。
(protectionofnurserystock)
(宋廷茂)
保護苗木免遭霜凍、日灼、風沙、干旱、病蟲、鳥獸等危害的各種技術措施。苗木保護對提高苗木產量、質量和造林成活率有重要作用。要注意采取正確的培育技術,促進苗木生長健壯,增強抗性,創造不利于災害發生的環境;發生災害后,要及時防除。
防除霜凍
苗木未木質化時,組織幼嫩,含水較多,如遇氣溫降低到0℃或0℃以下,細胞間隙水分結冰,細胞脫水,輕則萎蔫,重則枯死。霜凍發生時間多為早春和晚秋。早春苗木霜凍稱為晚霜危害,晚秋苗木霜凍稱為早霜危害。防除措施:①圃地不宜選擇在盆地、低洼地、林間小塊空地和河谷地帶。這些地方容易由于冷空氣匯集而出現霜凍。②根據當地氣候和苗木生長規律,適期播種,使種子在晚霜結束后萌發出土。③用稻草、茅草、塑料薄膜等覆蓋苗床或搭設暖棚。④在早霜前1.5~2月(苗木速生后期)停止使用氮肥,適當追施磷、鉀肥,控制灌水,注意排水,防止苗木徒長,促進木質化,增強苗木抗寒能力。⑤熏煙。根據天氣預報,在預知有霜凍的夜晚、將半干不濕的柴草堆放在育苗地的上風處,每公頃45~60堆,每堆30~40公斤,當氣溫下降到接近0℃時,點燃草堆,使煙霧彌漫地面,減少地溫散失。煙粒還能吸收一部分水汽,凝成水滴,放出潛熱。通過熏煙一般可使圃地溫度提高1~2℃。⑥噴水灌溉。水的比熱較大,冷卻遲緩,結冰時能放出大量潛熱。因此,在預知將有霜凍的夜晚噴水、灌溉,可提高圃地溫度1~3℃,是防除晚霜危害的有效措施。
防凍拔
凍拔又稱凍舉。是由于土壤中水分凍結膨脹和解凍消融而使苗木根系拉斷或被抬出地面,經風吹日曬,苗木干枯致死。凍拔多發生在寒冷潮濕、土壤粘重的地方??捎脺p少灌溉、注意排水、苗床覆蓋、根際培土等措施防除。
防除生理干旱
冬末春初,干旱多風,氣溫變化較大。隨著氣溫回升,苗木地上部分的莖葉開始蒸騰,而土壤仍在結凍,根系不能吸收水分,造成苗木體內水分失調,致使苗梢干枯或全株死亡。防除措施:①覆土:可用于紅松、樟子松、云杉、冷杉、油松、白皮松、板栗、核桃等。覆土時間應在土壤結凍前3~5大,氣溫穩定在0℃左右時進行,厚度5~12厘米。高大苗木臥倒埋覆,厚度8~15厘米。覆土要均勻,埋嚴實,苗莖間不留空隙,以免透風,引起旱害。適宜撤土時間為氣溫穩定在5℃左右時。早撤影響防寒效果,撤晚苗木發熱霉爛。為使苗木逐漸適應外界條件,可分兩次撤土。在覆土前和撤土后要各灌水一次,以利保墑,防止春旱。②設置風障:在立冬前后用高粱稈、蘆葦等秸稈夾障置在苗床向風一側。風障梢端順主風方向傾斜,障間距離為障高的3~5倍。設置風障可以降低風速,增加積雪,保墑防寒,減少苗木蒸騰。③灌凍水:對遭受生理干旱不甚嚴重的苗木或地區,在土壤結凍前進行苗床灌水。④覆蓋:利用草類、鋸屑、塑料薄膜等物鋪蓋床面,可保溫防凍。覆蓋時間于立冬前進行,翌春氣溫穩定在5℃左右撤除。
防除日灼
有些樹種,如落葉松、云杉、柳杉、柏樹、柳樹、桉樹等,幼苗時期經常遭受日灼危害,受害苗木根莖呈現環狀灼傷或朝陽光方向倒伏枯死。采取遮蔭(見苗木撫育),或噴水灌溉措施,能迅速降低地表溫度,防止日灼危害。
防治病蟲害
苗木被病蟲危害后,輕則影響生長,降低苗木質量;重則缺苗斷條,成片死亡。防治措施;①建立苗圃和育苗前進行調查,避免在猝倒、螻蛄、蠐螬等主要病蟲害嚴重地段作苗圃地;②秋季深耕,實行輪作,合理施肥,種子催芽,高床(壟)育苗,適期早播,合理密植,注意排水,中耕除草等,都能促進苗木生長健壯,抑制病蟲發生和蔓延;③進行土壤消毒、種子消毒,苗期噴藥防治。
防止鳥獸危害
多數針葉樹種子,發芽出土后子葉帶著種皮,易遭鳥類啄食??捎勉U丹等藥劑在播種前拌種,將種皮染成紅色,以防鳥害,或人工看護,或用聲響驅除。防除獸害,可在苗圃周圍挖溝設籬。此外,將種實拌以磷化鋅、煤油等,對防除鳥獸危害均有效果。
出圃苗木保護工作
在起苗至栽植這一段時間里,必須加強苗木保護,防止損傷苗木,特別要注意根系的保護,嚴防苗木失水,影響造林成活率。(見苗木出圃)
樹木的生長在冬季時,其營養物質會從枝體向根部回流,且根部是樹生命的重要部分,而凍水會在土壤與表層之間形成凍土層,鎖住水分,水的比熱容高,可提高土壤溫度,利于保暖。
秋冬季節給苗木澆水也稱為防凍水,澆完水后在植被上面形成一層冰面,并且將表層土壤形成凍土。一方面,保持了土地的濕潤,來年開春冰層融化,土地水分充足,利于樹木生長。
另一方面,冰層和凍土層為植物根系提供保護,相當于給植物蓋了一層“棉被”,就像下雪一樣的原理,凍土層下的溫度可以保護秧苗根系不受傷害,來年長勢良好。
冬天苗木澆防凍水是保證苗木安全越冬的重要措施。澆水是利用水比熱大的特點,防止土壤溫度下降。防凍水結冰能夠形成保護層,冰下面的土壤溫度就不會再繼續降溫,從而起到防凍作用。
擴展資料:
冬季苗木澆防凍水有三大好處:
1、澆防凍水可以保證越冬期苗木有一定的水分供應,兼有冬水春用、防止春旱的效果。
2、澆防凍水可以提高土壤的導熱性,這能夠有效地縮小地間溫度速變,防止因溫度劇烈升降造成凍害。
3、澆防凍水可以塌實土壤,彌補裂縫,消減越冬害蟲。
4、冬水灌完后要結合封堰,在樹木根頸部培起直徑50~80cm、高30~50cm的土堆,這樣可有效防止低溫凍傷樹木根頸和樹根,同時也能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封凍水
苗木凍害的發生和防治的***。
1苗木易受低溫危害的部位和原理
1.1根系凍害
受地溫影響植物的根系在冬季仍舊生長活動,但如果天旱少雨不及時澆灌,靠近地表的的根系就易遭受凍害,特別是種在沙土地上的苗木,經常根系受凍害而大面積苗木死亡。根系凍害,有些樹種當時沒有什么癥狀,所以不被及時發現,次年樹枝發芽時出現死芽或發芽后突然死亡,如有這種現象有可能就是因為根系受凍造成。根據天氣情況合理做好冬季根系越冬保護是保障苗木健成長不可或缺環節。
1.2根莖凍害
由于植物特性原因,根莖生長周期較長,往往秋冬或冬春時節仍在活動。同時根莖又接近于地表,溫度變化較大,所以根莖容易遭到凍害,根莖皮層受凍后表現出一面呈環狀變褐而后干枯或腐爛的現象,導致該處植物的運輸組織壞死,影響來年苗木的健康生長甚至導致植物死亡。
1.3主桿凍害
主桿凍害主要為凍裂或日燒。凍裂是由于初冬氣溫快速下降,常遇寒流來襲,苗木的皮層組織在寒流到來迅速冷縮使表皮裂開;形成樹干裂縫。日灼是北方苗木常見的凍害,因秋冬和早春期間冷空氣活動頻繁,晝夜溫差大,皮部組織隨日曬溫度增高而活動,但如果受冷空氣影響溫度驟降,處于活動中的皮部組織就會受到凍害。
1.4枝杈的凍害
由于枝杈的表皮較薄,保護和營養貯藏能力差,在下雪后容易積雪,積雪枝杈在化雪時更容易氣溫突降而遭受凍害。凍害后的癥狀為皮層顏色變暗變黑、凹陷或壞死。因分杈處年輪窄、導管不發達、供養不良、營養積存少、抗寒能力差等原因導致生長組織導管破裂,致使樹木來年春季發生樹枝干枯、流膠或凍傷萌芽而死亡。
2苗木越冬防寒的幾點措施
2.1加強春秋時節苗木管理,春季澆灌及時充足的肥水可以健壯苗木的生長,即可增加光合作用的轉化利用,又有助于苗木體內營養物質的貯藏。促進苗木枝條粗壯和新梢生長。秋季進行施撒適量磷鉀肥,進行深耕除草,可促進枝條及早結束生長,有利于組織充實,延長營養物質的積累時間,從而為冬季到來做好能量貯備,增加抗寒能力。
2.2進行適時冬灌,在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期間各進行一次冬灌,能使苗木自身吸收充足的養分與水分,還可使地溫提高2℃左右,使冬季寒冷、多風及干燥的情況下增加抗災害能力,并可延長開花植物的花期。在干旱地區,冬季采用灌封凍水的辦法防寒,將很大減輕苗木凍害的發生。可保證植物安全越冬和來年萌芽。
2.3加強防凍保溫措施
2.3.1苗木根莖周圍培土保護:在進行苗木冬灌與封堰期間,對苗木根莖周圍堆起直徑50―80cm、高30―50cm的土堆,能使土壤水分減少蒸發,并使根系周圍土壤的溫度提高3℃左右。
2.3.2石硫合劑的熬制與涂白:用生石灰、硫磺和水按1∶2∶10的最佳比例熬制石硫合劑。具體步驟為:將一定量的優質生石灰放入鍋中,先加少量水使石灰容解,再按比例添加水量,進行加溫,水燒開后用紗布把渣子濾除,把定量硫磺粉用熱水調制成糊狀從鍋邊慢慢倒入鍋中,同時用木棍攪拌均勻,標記出水位線,然后加火熬煮,待水沸騰后保持40~60分鐘,熬制過程中蒸發掉的水分要在熬制沸騰30分鐘時用熱水加至標記線。鍋中溶液呈深紅棕色、渣子呈藍綠色時,可停止加熱。進行冷卻沉淀后,過濾出清液為石硫合劑的母液。然后稀釋成200-400倍液加石灰對樹干進行涂白,能減少樹干因晝夜溫差過大而造成的凍害,同時對一些越冬的病蟲害進行了兼顧防治。涂白一般在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之間進行,溫度過低時不宜涂白,會造成干裂脫落。樹干涂白后會減少樹體對光合作用及熱能的吸收,減慢樹體運輸組織活動,從而避免樹體遭受早春回寒的傷害。
2.3.3樹桿圍卷:對容易受到凍害的樹木,特別是從外地調運的新栽苗木,要用草繩或防寒稻草對主干和部分主枝進行包裹來防寒。
2.3.4噴灑植物防凍劑:冬季噴施3-5次植物防凍劑,植物防凍劑能激活生物酶,阻止*核細菌生成,破壞*凍蛋白生成*活性增加熱量。降低植物細胞受凍點值,促進細胞原生質的流動,提高細胞活性。噴灑植物防凍劑是一種應急措施,必須密切關注當地天氣預報,在寒潮降溫前15天以上使用效果最佳。
3做好冬春管理
3.1苗木防寒材料在初春時不可突然性拆除,應根據植物在當地的生長特性及氣候變化靈活減少苗木樹干保護材料,使苗木科學應對氣候變化。防風障拆除時,先在保溫棚東南側打孔放風,待樹木適應后方可全部拆除。
3.2增施水肥:初春施有機肥可增加地溫,因此適時澆足春季肥水可使樹木健壯生長,同時增加抵抗病蟲害能力。
一月份:全年中氣溫最低的月份,露地樹木處于休眠狀態。
1、冬季修剪:全面展開對落葉樹木的整形修剪作業;大小喬木上的枯枝、傷殘枝、病蟲枝及妨礙架空線和建筑物的枝杈進行修剪。
2、行道樹檢查:及時檢查行道樹綁扎、立樁情況,發現松綁、鉛絲嵌皮、搖樁等情況時立即整改。
3、防治害蟲:冬季是消滅園林害蟲的有利季節??稍跇湎率杷傻耐林型诩潭甑南x蛹、蟲繭,集中燒死。1月中旬的時候,蚧殼蟲類開始活動,但這時候行動遲緩,我們可以采取刮除樹干上的幼蟲的***。在冬季防治害蟲,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4、綠地養護:綠地、花壇等地要注意挑除大型野草;草坪要及時挑草、切邊;綠地內要注意防凍澆水。
二月份:氣溫較上月有所回升,樹木仍處于休眠狀態。
1、養護基本與1月份相同。
2、修剪:繼續對大小喬木的枯枝、病枝進行修剪。月底以前,把各種樹木修剪完。
3、防治害蟲:繼續以防刺蛾和蚧殼蟲為主。
三月份:氣溫繼續上升,中旬以后,樹木開始萌芽,下旬有些樹木(如山茶)開花。
1、植樹:春季是植樹的有利時機。土壤解凍后,應立即抓緊時機植樹。植大小喬木前作好規劃設計,事先挖(刨)好樹坑,要做到隨挖、隨運、隨種、隨澆水。種植灌木時也應做到隨挖、隨運、隨種,并充分澆水,以提高苗木存活率。
2、春灌:因春季干旱多風,蒸發量大,為防止春旱,對綠地等應及時澆水。
3、施肥:土壤解凍后,對植物施用基肥并灌水。
4、防治病蟲害:本月是防治病蟲害的關鍵時刻。一些苗木出現了煤污病,瓜子黃楊卷葉螟也出現了(采用噴灑殺螟松等農藥進行防治)。防治刺蛾可以繼續采用挖蛹***。
關于幫苗木度過春旱危險期的內容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