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8月23日電(記者萬宇)23日下午,《中國企業投資非洲報告(2022)――供應鏈視角下的中非企業合作》英文版和法文版在北京發布,在發布會上還舉辦了首批非洲(肯尼亞)進口牛油果國內接收儀式。
該報告是列入《中非合作論壇―達喀爾行動計劃(2022-2024)》的一項成果,是繼2021年8月初版后的再次發布,今年的報告由中非民間商會與睿納新國際咨詢組織合作編寫,結合多渠道的數據和文獻分析,非洲駐華大使和非洲專家的訪談,以及案例研究和中非民間商會會員調研,從供應鏈視角分析了中非企業合作,展示了中國企業如何支持非洲供應鏈發展以及在此過程中面臨的挑戰。
報告指出,中非企業合作是推動中非經貿合作的重要力量,而供應鏈對中非企業合作至關重要,同時也是非洲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之一。報告認為,在非洲實現減貧和可持續發展,不僅要中方機構積極參與、創新、擴大融資規模,更需要非洲***和本地機構秉持深化合作的理念,為發展伙伴營造適配的條件。
與會的外交部非洲司司長吳鵬表示,這份報告是從民間和私營部門的視角為中非合作建言獻策,希望該項目能夠延續下去,成為中國對非投資領域的一個品牌。
吳鵬說,近年來中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非洲產業鏈、供應鏈的發展帶來了中國機遇。盡管面臨新冠疫情,中非貿易規模仍在穩步提升。中方已經同非洲7國在非洲農產品輸華綠色通道項目下,簽署9項農產品輸華準入議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