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初夏如何養好君子蘭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初夏如何養好君子蘭花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換盆
君子蘭一般每2~3年換1次盆,從原來的盆換入較大的盆里和更換營養土,以增加土壤肥分,利于植株的生長發育。
君子蘭喜透氣性和滲水性強的栽培基質。較理想的基質為森林腐殖土,尤為落葉樹為主的腐殖土為好。這種土透氣性好,滲水性強,且土質肥沃,具有微酸性(pH6.5左右)。理想的基質配方:闊葉腐殖土30%、針葉腐殖土30%、馬糞土20%、爐灰渣10%、河沙10%混合而成。也可用草炭70%~80%,河沙20%~30%;或者腐殖土70%、河沙20%、餅肥10%。
換盆時,要在盆底四周放置蹄角片4~5片作基肥。換盆時注意一定不要把老根弄斷,如果植株的根系發達,應當選用大型深筒花盆栽植。植株移入新盆之后,必須立即澆1次透水,然后置于半陰處。
2.澆水、施肥
君子蘭有發達的肉質根,能貯存較多的水分,并有一定的耐旱性。但如果長期缺水,加之溫度高,則根、葉易受害,影響新葉生長、生根和出箭。如水分過多,則易爛根。因此,君子蘭的土壤含水量以30%為宜。一般初夏季節可每天澆1次水,秋季可隔天澆1次水,冬季可隔3~5天澆1次水。幼株可直接用噴壺澆水,直接噴灑在葉面上。但拔箭前后,不能把水澆在葉片上,以防爛箭。
君子蘭喜肥,但施肥過量會造成爛根。一般施肥***是換盆時施底肥,春、秋、冬三季每隔1個月施1次發酵后的固體肥,再每周施1次液體肥。常用的固體肥料主要是將各種油料種子,如蘇子、芝麻、蓖麻餅等,用鐵鍋炒熟碾碎即可使用。也可施用餅肥、淡水魚下水以及骨粉等。施肥量:1~5片葉時,每次施30~40克;15~20片葉時,每次施40~50克;20片葉以上時,每次施50克。常用的液體肥料,主要是發酵過的碎骨、豆類、芝麻、河蝦漚制的汁液,取其上清液,對水20~40倍施用。施肥種類不同季節應有所側重。一般秋季要偏施氮肥,如豆餅水之類,以利葉片生長;冬、春季則偏施磷、鉀肥,如蓖麻籽、芝麻、骨粉等,以利于葉脈的形成和亮度的提高。此外,還可用0.1%的磷酸二氫鉀或0.5%的過磷酸鈣等噴灑葉面,進行根外追肥,可使幼苗長得快,抽箭多,花朵大,果實也大。根外追肥一年四季都可進行。
3.夏季護養
君子蘭喜溫暖潮濕,不耐寒,忌烈日。夏季應放在半陰通風良好的地方養護。8月以后逐漸停止生長,處于半休眠狀態,應將它置于空氣流通而又遮陰的地方。此時如果通風不良,或者土壤水分過多,都會使君子蘭發生腐爛病。
4.冬季護養
君子蘭在北京地區,一般應于10月(寒露)移入室內越冬。冬季室內氣溫應保持在15℃左右,放置在陽光充足之處。冬季在室內因蒸發水分少,可適當控制澆水量。5月上旬將它移至室外,放于蔭棚之下,避免強光直射。
君子蘭的栽培***
君子蘭不耐寒,喜溫暖濕潤及半蔭環境,怕酷暑和強光直射。對土壤要求較高,必須疏松通氣透水,微酸性為宜,忌鹽堿。
進行盆栽時要用壁薄、底孔大的瓦盆,底部墊些碎瓦片、粗石粒作排水層,用腐葉木、草炭土摻河沙、馬糞土等配制成輕松培養土,再加入些骨粉河腐熟好的餅肥末,拌和均勻,成為加肥培養土上盆。栽植深度掌握到把根全部埋住,再覆上1cm就可以了,不要栽植過深。栽后澆1次透水,使土壤與根緊密結合。平日注意保持土壤濕潤、間干間濕。君子蘭有發達的肉質根,能貯存較多的水分,故能耐旱,但也不要因此就少給水,造成君子蘭長期缺水,生長緩慢,甚至脫葉。
在空氣濕潤的環境中,君子蘭葉色亮麗,葉片挺拔。增加環境濕度同時要注意通風。葉片蒙塵后,影響光合作用及葉的正常呼吸,應用濕紗布抹擦清潔,不要用水沖洗,尤其是拔箭前后,防止水順葉片流入葉腋,引起爛心爛箭。
生長季節每半月施1次腐熟好的稀薄液肥。冬、春季應增加磷鉀、鉀肥,有利于孕蕾開花。如用干的固體肥,如骨粉或炒熟的芝麻、發酵好的餅肥末等,可直接埋入盆土中,深1-2cm左右,不要接觸根系。也可用0.1%的磷酸二氫鉀液灌或葉面噴施。
君子蘭的生長適溫為15-25℃,夏天高溫時進入半休眠狀態,待秋涼后恢復生長。冬季室溫低于10℃時,生長緩慢或停止生長,應停肥少水。若溫度再降低,要注意加以保護,不使受凍。2℃左右即可安全越冬。
君子蘭畏強光,在有散射光的地方就能生長,但缺少光照影響開花。在室外宜放在半陰處,冬季室內放在南窗。光照的方向會影響葉片生長的方向,想使葉片排列整齊,擺盆時應讓葉片的伸展方向與光照方向平行,每隔10天左右轉盤180度,使葉片調頭,不要隨意移動變換角度。
君子蘭的爛根處理
君子蘭在分株時,傷口沒有消毒,被細菌侵染;或在蒔養過程中澆水過多,土壤通透性不好,施肥過濃,施用了未腐熟的生肥等都是引起君子蘭爛根的常見原因。成年的大株的君子蘭,如果個別的根爛了,會表現為某片葉子干尖、葉片發黑、枯焦脫落。找出原因,加在克服,制止繼續發生爛根。
根爛得多時,葉片大部分脫落,只剩下中心小舌葉。嚴重時植株就固定不穩了,用手輕輕一碰,搖擺晃動。此時脫盆,可見到其肉質根有的已整條全爛了,有的爛了半截。爛根只剩下一層干癟的膜質外皮,時間再長外皮也軟腐了。發現這種情況,應將泥土全部抖落,用清水把根沖洗干凈。將爛根仔細摘除,用潔凈的剪刀將爛的部分剪掉。然后把根浸入0.1%濃度的高猛酸鉀溶液中消毒,5分鐘后提出根,用清水沖涮除去消毒液,蘸少量硫磺粉或草木灰,放在室內把表面晾干后重新上盆栽植。上盆時要淺栽,埋住莖盤即可,假鱗莖要露出土面,有利于發根。澆1次透水后,放半蔭處養護。以后多噴霧或加塑膜罩,盡量使空氣濕度大些,少澆水。維持溫度在20℃左右,至見小舌葉生長。此時新根已發出,可轉入正常水肥管理。
幼小的植株,根很少極嬌嫩,如發生爛根,很快根就會全部爛掉,葉片呈下垂狀。出現這些情況應及時將植株脫盆,把尚未腐爛的莖盤上的殘渣清除干凈,沖洗、消毒,表面晾干后,按照扦插的***,淺插入素沙土中。在20--25℃的環境條件下,遮蔭,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和扦插土壤的濕潤,讓其發出新根,待葉片恢復生機,及時用腐葉土重新上盆。
一、君子蘭長時間受強光照射,不僅葉片變得粗糙,失去翠綠色,還往往容易得"日灼病",使葉片突然變黃和干枯,嚴重的整片葉子變黃。所以夏季中午前后遮陰兩三個小時,一旦葉已變黃,可將葉片剪掉重新催葉。
二、如果肥水過大且濃,葉片保潔不好,或遭霉菌感染都會導致爛葉。葉片從基部、心中,或葉外部開始腐爛,嚴重時五六天葉片全部爛掉。及時控水和適當施肥,使盆土上下濕潤。發現爛葉后立即將爛葉部分剪去,然后用土霉素粉灑在爛葉周圍,徹底消毒,放在通風透光處。
三、當氣溫升高到25℃以上時,君子蘭生長受到抑制,如繼續施肥,葉片會虛弱徒長,造成植株不健,甚至爛根、爛莖。施肥過多會使新長出的葉片突然倦縮。要重新換土或繼續澆幾次透水,使濃肥沖走、沖淡。
四、梅雨期濕度大,通風不良和炎熱的氣溫會使葉片尖端枯萎,對病害抵抗力減弱。要用0·1%的多菌靈、托布津進行交換噴霧,每隔10天噴一次。
五、澆水過大,造成根系腐爛,葉片由下而上逐漸枯黃脫落,要將植株挖出沖掉泥土,剪去腐爛病根,晾曬四五天,使根系稍有收縮,再重新上盆。若常澆半截之水,根系干癟,葉片也會由下往上枯黃脫落,要及時澆透水。
六、君子蘭是肉質根,吸收水分能力較弱,加上葉片厚實,含水且多,若盆土長期過濕或過干,會引起水分倒流,出現葉片尖端逐漸發黑腐爛,所以使盆土保持偏干為宜。要注意的是,不論是小、中、大株,把水澆在中心的葉片上,或經常淋雨,或淌進中心,都會使中心的新生葉片腐爛,嚴重時還會爛心,所以給君子蘭澆水不要澆在葉片上,尤忌澆人中心葉片。
七、氣溫高、太陽猛、雨水少、環境干燥、不通風,或排水不良,或施生肥,都會使葉片焦黃或脫落。要用疏松偏干的土壤,施腐熟發酵的淡肥,放在通風涼爽的環境。
八、盆底墊底的未經發酵的馬糞或肉骨頭,都容易生白線蟲,使葉片發生焦黃,要換盆土,重新栽植。
九、葉片中心出現麻皮狀的黃斑,從表面看是葉片患病感染,實際是根部發生了問題,例如盆土過濕,或放置處悶熱不通風,或施人生肥及濃肥都會出現上述癥狀。若施肥過多、過濃或施生肥,應立即換土,若放置不當,應換地方,使盆土偏干。
十、由于盆土中的霉菌活動,使葉片生斑,及時用福爾馬林消毒。己出現葉斑,可用1000倍土霉素或煙梗水浸泡液抹葉斑處,可控制葉斑發展。
君子蘭休眠期的養護
遮光蔭蔽炎熱夏季對君子蘭威脅之一是強光照射。適時采取遮光蔭蔽措施,可避免或減輕一些危害。***之一,是在初夏將植株移至早晚能見陽光的地方;或放在樹蔭下、花叢中接受散光。到了盛夏再移到有天光而無陽光之處。放樓房的向北陽臺、平房的檐下(向南的后檐,向北的前檐),或陰棚、室內等。***之二,在植株上端搭架,用遮光網或竹簾蔭蔽。陽光來時將網鋪開,陽光過后把網卷起。但由于陽光強度不同,網的遮光度應有區別。
防暑降溫炎夏對君子蘭的威脅之二,是高溫氣候。采取的措施,一是用水降溫。即在一天中氣溫最高時,用噴霧器與灑水壺,向葉面噴水,向地面灑水;還可在花盆下設水槽(盆)、墊海綿(麻袋),附近放水缸以增加空氣濕度,降低植株溫度,二是改善通風條件。即將植株放在空氣流通的地方,幫助植株散熱,為其營造一個涼爽通風的生存環境。
控水停肥君子蘭由于處在休眠期或半休眠期,新陳代謝緩慢,生長停滯。加之采取上述措施,對水分的消耗相對減少。若此時澆水過多,就會形成高溫高濕惡劣環境,易使盆土缺氧,造成植株爛根。若澆水太少,又易使根系萎縮,甚至整株枯死。因此,應對水分進行必要的控制,做到適時適量,以保持盆土稍濕潤為宜。植株休眠期由于生理活動極弱、基本不消耗養分,所以應停止施用肥料。不然也會引起爛根,乃至受肥害致死。
君子蘭"夾箭"釋疑
溫度不適宜君子蘭竄箭適宜溫度為20℃,在此生長期,溫度若低于l5℃,箭葶就不易竄出來,即形成"葉里藏花"。此時應適當提高室內溫度,以保證君子蘭竄箭的最適溫度。
溫差不夠君子蘭生長期間要有一定的晝夜溫差,以便于積累養分。一般白天的氣溫要高于夜間。當花芽分化后竄箭前,溫度應控制在25℃,晝夜溫差保持8℃-lO℃左右,花箭就較易竄出了。
施肥不足秋后君子蘭便進入生殖生長期,需肥量較大。此時待開花的君子蘭應適當增加施肥次數,一般為半月一次,以磷、鉀肥為主。也可向葉面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以利于促進抽箭開花。
澆水不當君子蘭花箭花梗形成期為生長高峰需水量比平常要大,此時若澆水不足,就出現"夾箭"現象。適當加大澆水量,以自然水為宜,自來水要經過氧化為好。
君子蘭理想品種的標準
理想君子蘭的標準是什么?花諺告訴我們“圓、短、寬、厚、硬,花、亮、蹦、膩、挺”。
“圓”指葉的頭型要圓。即為卵型,不帶任何急尖。整個株型要圓,達到正視如扇面,葉片無七長八短的現象。
“短”指葉片的長度,要在200毫米左右。葉片的脖短而且收得急。一片葉單看似乒乓球拍形。
“寬”指葉片本身的寬度要在100毫米以上。兩條縱脈的脈檔要寬,約在5毫米以上。
“厚”指葉片的厚度,要在2毫米以上。
“硬”指硬度和彈性,手感堅硬不糠。
“花”指葉片與葉脈在色澤上的反差。
“亮”指葉面有光澤。
“蹦”指葉脈的隆起程度。要求縱橫脈明顯凸起粗壯,縱橫脈相交成直角,形成規則的凹凸狀。
“膩”指葉片結構細膩,手感滑潤。
“挺”指葉片挺拔向上,底片平展不下垂,其余葉片相應地抱頭等距生長,達到“側觀一條線,正視如扇面”的完美株形。
君子蘭如何養?答:君子蘭,是一種賞葉兼賞花的植物,喜歡它是因為它的高雅和碧綠,它能給居室帶來綠色生命的點綴和盎然生機的情愫,能陶冶性格更能增添生活的情趣。君子蘭的生態習性基本和蘭花一樣,它們均屬于腐殖半寄生、喜半蔭怕烈日、喜潮濕怕水澇、十分耐干旱的植物,這是愛好者首先要了解的君子蘭基本屬性。我簡要介紹一下君子蘭的特點:①生態屬性:君子蘭和蘭花都屬于半寄生植物(即,介于蘑菇和植物之間)。②適應土壤:由于它同蘭花一樣屬于半寄生植物,僅適應幾乎全是枯朽腐殖枝葉皮的“土壤”,它靠根部吸收腐葉皮的真菌所提供的微酸性有機養分,也靠葉子吸收散射光進行合成生長營養,一般土壤不能栽培君子蘭(即便不腐爛而死,也是生死掙扎幾十年不長)。③生命特性:由于它十分耐干旱,即使數月滴水不澆,在干涸的條件下也可憑環境空氣的濕度維持生命不死。④生長特性:春涼秋爽是生長期、酷夏寒冬為休眠期、零度以上的春季是孕苞期、初夏是花期。可根據以上四特性的栽培管理:①為了適合君子蘭的生長習性也為了美觀、壓實與吸潮,栽培一般用80-90%的腐葉皮+10-20%陶土球(也完全可100%腐葉皮)做“土壤”,盆要用無釉瓦盆(或大一等級口徑的塑料盆),栽培君子蘭的花盆配置要和植株大小協調對稱才更具觀賞美感。“養蘭先養氣”這是養蘭關鍵,腐葉皮只能使用四年,四年后必須更換新的腐葉皮,因為四年后的腐葉皮已經沒有了可供君子蘭“寄生”的活性物質,并且四年后的腐葉皮已經基本變作了透氣透水較差的泥炭土了。②君子蘭的澆水:要把握“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養蘭原則。根據不同的氣候,一般十天或半月澆一次水,高濕度的雨天最忌諱澆水。君子蘭葉子最怕殘留水珠(會產生凸鏡效應被光線灼傷或被水滴悶爛葉子成點狀疤痕),澆水淋濕了葉子要及時連同落塵擦干凈,有利于葉片健康和美觀。
③君子蘭的施肥:1-2月澆一次充分發酵的清淡淘米水或清淡的雞鴨魚漚制的腐熟微酸性清淡肥水,從而促進腐殖物的分解,供君子蘭吸收。提示:君子蘭并不直接吸收氮磷鉀肥分,施清淡的有機肥是為了養腐殖菌,故,不宜施堿性肥和化肥。
④君子蘭的光照:避免陽光直曬(朝陽和夕陽無妨),置于通風而散射光豐富的地方栽培,每半月要用干凈的抹布擦去葉上的塵土,以利葉片美觀和充分吸取光線。⑤君子蘭的越冬,君子蘭雖然可耐零度以上不結冰的氣溫,但當溫度降到5度時也要及時將盆栽抬進屋內光線好的地方越冬(遇晴天回暖可讓它見見冬季的陽光),以免夜半突至零度以下遭致凍爛多汁的葉子(也會凍傷盆土內的根系而死亡)。——當朋友了解了這些,君子蘭怎么養就基本清楚了(蘭花也基本相似)。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