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21世紀經濟報道見習記者張梓桐記者張賽男上海報道?
進入夏季,我國多地持續多日的高溫引發公眾對于電能保供的關注,確保電力設備安全運行是電力保供環節中至關重要的一環。而在智能化浪潮的席卷之下,電力巡檢系統也進入了“機器換人”的階段。
國家近幾年出臺的政策也指出了機器人在電力領域的應用方向。2022年工信部等十五部門印發了《“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明確要求加快開發機器人產品與解決方案滿足行業潛在需求。而據國家電網發布的《變電站巡檢機器人行業研究及十四五規劃分析報告》顯示,我國2025年220KV以上例行巡檢將全面實現“機器替人”,也就是說,巡檢機器人或將成為智能電網系統的“標配”,與整個電網智能化系統建設融為一體。
面對這一業務需求,聯想近日推出了電力智能的巡檢解決方案。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長毛世杰認為,這一方案本質來看就是聯想利用AI、5G、數字孿生、機器人等技術來進一步提高巡檢的感知能力、處理能力、決斷能力。
毛世杰還表示,未來聯想集團會加快電力元宇宙、制造業元宇宙的布局。
電力巡檢智能化待提升
目前來看,我國電力巡檢智能化程度仍然不高。
一位國網電力專家稱,當前變電站智能巡視系統仍存在一些普遍問題,比如巡視點位未覆蓋完整、系統間仍存在數據孤島、設備可靠性有待加強、圖像及聲紋算法識別種類和能力需進一步提升等。他認為,推進設備智能化升級和變電班組數字化進程,加大機器人在輸變配巡檢作業中的應用,提升巡檢的人機協同立體化程度,是智能電力巡檢的未來發展趨勢。
毛世杰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聯想將電力巡檢中對機器人的控制流程拆解為三個部分,首先是發布巡檢的任務,其次是對圖像進行判別和處理,對此聯想組建了一個***的算法團隊,通過對機器人進行***的控制來實現這一部分。最后是三維應用,在元宇宙內設立機器人的軌跡和路徑。
而針對聯想在電力元宇宙方面的優勢,毛世杰表示,聯想作為設備廠商,在元宇宙實現過程中更多強調的是虛實聯動和虛實融合。“如何在數字空間內通過AR設備做虛實融合,如何通過機器人進行虛實聯動,以及在元宇宙內控制機器人和無人機是聯想的優勢之一。”
此外,目前元宇宙實現成本仍然較高,更多的廠商目前仍然在用手工構建模型,而聯想已經在數字化轉型的解決方案方面有所積累,毛世杰表示,聯想希望用一些新型的算法在2d的環境中構建三維模型,降低元宇宙成本。
聯想元宇宙方案
但具體到落地情況來看,目前元宇宙仍處于初級階段。對此,毛世杰歸納出三個原因。首先是元宇宙成本仍然太高,他表示,無論是一個大的智慧城市還是一個小的變電站,如果要將其元宇宙化,其中涉及到的手工建模、傳輸數據等環節都要花費大量成本。
其次,毛世杰表示,對現實世界發生的變化元宇宙要有所反應,因此元宇宙要有效地連接現實數據。但今天數據的連接和采集仍然處于一個初級階段,“可以說目前元宇宙是好看不好用,它更多的是起到一個展示效果。數字空間還不能完成真實空間無法完成的事情。”
最后,在毛世杰看來,目前元宇宙仍然在“表征原生”的階段,還未觸及“肌理原生”。“所謂表征原生就是在元宇宙中看得見的事物,而肌理原生是那些在數字世界中看不見的事物。目前這方面還有所欠缺,如果未來我們對設備的仿真、預測可以遠遠超過真實世界的部分,那么就可以使得元宇宙真正實現它的愿景——做到真實世界無法實現或實現成本太高的事情。”
而除了瞄準電力巡檢這一業務場景外,聯想數據智能業務集團副總裁兼電力行業總經理宋小松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稱,聯想目前還在圍繞綠色發展理念,為電力系統的節能減配提供一些支持。“我們會為電網公司和耗能企業精準的核算其碳排放量,幫助發電企業管理碳資產,幫助高耗能企業打造能源管理系統,總之希望可以發掘更多可以進行節能減排空間的生產環節。”
在下游應用方面,毛世杰稱,除了電力行業客戶外聯想同樣瞄準了制造業場景。針對兩者的區別,他表示,制造業廠商的標準化程度較電力行業更低,每一個廠商的屬性都不同,因此聯想要針對不同的企業提供不同的方案。但是二者總體的架構相類似,聯想需要解決的同樣是智能巡檢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