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冷庫專用載冷劑,以及低溫載冷劑有哪些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制冷劑是制冷機中的工作介質,故又稱制冷公質。制冷劑在制冷機中循環流動,在蒸發器內吸取被冷卻物或空間的熱量而蒸發,在冷凝器內將熱量傳遞給周圍介質而被冷凝成液體,制冷系統借助于制冷劑狀態的變化,從而實現制冷的目的。載冷劑又稱冷媒,是在間接供冷系統中用以傳遞制冷量的中間介質。制冷劑在蒸發器中被制冷劑冷卻后,送到冷卻設備中,吸收被冷卻物體或空間的熱量,再返回蒸發器重新被冷卻,如此循環不止,以達到傳遞制冷量的目的。在鹽水制冰、冰蓄冷系統、集中空調等需要采用間接冷卻***的運作過程中,需使用載冷劑來傳送冷量。載冷劑在制冷系統的蒸發器中被冷卻后,用來冷卻被冷卻物質,然后再返回蒸發器,將熱量傳遞給制冷劑。制冷劑起到了運載冷量的作用,故又稱為冷媒。這樣既可減少制冷劑的充灌量,減少泄露的可能性,又易于解決冷量的控制和分配問題。載冷劑與載冷劑循環特點載冷劑是在間接冷卻中的制冷裝置中完成把被冷卻系統(物體或空間)的熱量傳遞給制冷劑的中R間冷卻介質。這種中間冷卻介質也稱為第二制冷劑(SecondaryRefrigerant).載冷劑的循環是在蒸發器中被制冷劑冷卻并送到冷卻設備中吸收被冷卻系統的熱量,然后返回蒸發器將吸收的熱量傳遞給制冷劑,而載冷劑重新被冷卻;如此循環不止,以達到連續制冷的目的。使用載冷劑能使制冷劑集中在較小的循環系統中,而將冷量輸送到較遠的冷卻設備中,可減少制冷劑的循環量,解決某些直接冷卻的制冷裝置難以解決的問題;又由于使用了載冷劑能使某些毒性較大或***性氣味較強的制冷劑遠離使用環境,增強制冷系統的安全。載冷劑是依靠顯熱來運載冷量的,這是與制冷劑依靠氣化潛熱來制冷的最大區別。由于使用了載冷劑,增加了制冷系統的復雜性,同時,制冷循環從低溫熱源獲得熱量時存在的二次傳熱溫差,既載冷劑與被冷卻系統和載冷劑與制冷劑之間的傳熱溫差,增大了制冷系統的傳熱不可逆損失,降低了制冷循環的制冷效率,所以說間接制冷系統只有在為了滿足特殊要求時才采用。
綜合來看,使用載冷劑的優勢在于:
1、可以使制冷機系統聚集在較小的范圍里,便于整個裝置的制造、安裝、運行管理,提高制冷效率。同時將冷量傳送到遠處。另外還將減少制冷劑系統制冷劑的充灌量和減少制冷劑泄漏的可能性。
2、便于對冷量的分配和控制。特別是對集中供冷的大容量空冷裝置而言。
3、所用的載冷劑熱容量較大,因此被冷卻對象的溫度易于穩定。
我們是冷庫施工單位,國內幾家的載冷劑都用過,在做過的項目中,中盛載冷劑節能效果最好,無腐蝕、低溫粘度小,比熱容大。他們公司和天津商業大學合作,在做載冷劑冷庫節能優化方案實驗,我們也去參觀了實驗冷庫,節能效果比我們以前做的項目都好,中盛載冷劑在冷庫行業絕對的第一。做載冷劑冷庫選中盛載冷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絕對沒問題。
***如下:
地窖應選擇背風向陽、地勢高而干燥的地方。地窖多是選擇靠山或坡地與地面平行的橫向挖掘方式,一般不必向下深挖了,而且,窖蓋也改成了窖門,這樣方便進出,方便儲藏食物。
地窖類型可根據儲種的多少來定。比如井窖:其特點是保溫保濕,構造簡單,節省物料,適宜地下水位較低和土層堅實的地方建造。***是先挖一圓井,井口直徑50~70厘米,深4~5米,井底直徑1~1.5米。挖好后在井底向一邊或兩邊挖儲藏室1~2個。儲藏室高1.5~1.7米、寬0.8~1.2米、長3~4米。井口周圍筑高30~50厘米的土墻,以防雨水流入。也可選用“T”字形窖:適宜在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建造。先南北方向挖一走道,再在走道北頭向兩邊挖“T”字形儲藏室。深淺根據地下水位而定,一般深2.5~3米,走道寬1米,長2米。儲藏室的長短根據紅薯多少而定,一般長4~5米,寬1.5米。
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