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5日至16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將在烏茲別克斯坦歷史名城撒馬爾罕舉行。峰會進入倒計時一個月。截至目前,烏茲別克斯坦作為上合組織輪值主席國已經舉行了80多場活動和磋商,為元首峰會對表,八個正式成員國的代表就共同應對最緊迫的全球和地區挑戰與威脅深入交換了意見。
上合組織撒馬爾罕峰會在國際局勢加速演變和重大調整的背景下舉行。世界局勢的變化深刻地影響著國際關系的方方面面,首先對全球經濟和國際貿易產生了深遠影響,上海合作組織國家也不例外。據世界銀行評估,2021年上合組織成員國(加上伊朗)的GDP總量將達到23.5萬億美元,占全球GDP的24%;而在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這一數字為19.63萬億美元,占全球GDP的22%,實現了正增長。
2022年8月16日至17日,上合組織經濟論壇將在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召開,旨在探討建立更加公平高效的國際合作機制,實現經濟可持續增長。本次峰會前夕召開的成員國經貿部長會議充分顯示,上海合作組織的“火車頭”正在駛入高速軌道。經濟論壇旨在幫助上合國家實業界建立直接聯系,充分挖掘上合組織大家庭的經濟潛力,為實業合作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上合國家的經濟實力令人對未來充滿信心,關鍵是要把現有資源利用好。
貿易助推協同發展
近年來,上合國家高度重視改善貿易和投資環境,為有序實現商品、資本、服務和技術的自由流動創造必要的條件。上合組織已建立起完備的貿易投資法律框架,批準了新版《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多邊經貿合作綱要》,持續推動互聯互通和基礎設施現代化。
在各國的共同努力下,上合組織的貿易“火車頭”穩步加速。2021年,上合組織國家(加上伊朗)之間的貿易總額超過7760億美元,比2020增長25%;而在過去五年中,增長幅度達到了驚人的31.5%(2017年,上合組織國家之間的貿易額為5750億美元)。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與上合組織國家的貿易額占本國貿易總額的比重分別為75.9%和67.5%,位列前兩名。然而,為了實現上合共同繁榮的目標,需要所有成員國加強協作,為擴大相互貿易創造更多的機遇窗口。截至2021年底,上合組織成員國之間的貿易額約為7.5萬億美元,僅占成員國外貿總額的10.3%。消除貿易壁壘,發展電子商務和區域間合作有助于大幅提升相互貿易水平,還可輔之以其他措施。
融資促進經貿合作
上海合作組織應當設立自己的銀行。上合組織的合作項目逐年增多,每個項目都有融資需求,解決資金問題才能釋放上合組織巨大的投資潛力。關于建立上海合作組織開發銀行和發展基金(專門賬戶)的磋商已持續多年,深入討論了這兩個機制的理念和架構,研究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和歐亞開發銀行的經驗。除項目融資外,擴大成員國間本幣結算也成為重要議題。上合組織部分成員國之間已有本幣結算實踐,能否將雙邊經驗擴大到全體成員國,將由時間來證明。
能源支撐可持續發展
加強能源領域的互利合作,有效利用各類資源,向“綠色能源”平穩過渡成為上合組織的重要議題。有成員國基于本國豐富的能源潛力,提出加強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區域電網互聯互通的建議,這可以為能源合作開辟更加廣闊的空間,集各國能源之優勢可以為共同發展注入強大的動力。
上合組織成員國和觀察員國(加上伊朗)大約擁有世界1/4石油儲量和產量,世界30%的煉油能力,幾乎是歐佩克成員國煉油能力(12.1%)的三倍。
此外,上合組織成員國和觀察員國擁有全球近一半的天然氣儲量(44%);在全球天然氣生產中的份額為30%,在全球天然氣出口中的份額為19.5%。上合組織國家擁有世界上29%的鈾儲量,哈薩克斯坦多年來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鈾生產國,2020年哈薩克斯坦的鈾產量占全球約41%。加上其他國家,上合國家鈾產量在全球核電行業的總占比達到59%。
此外,“綠色議程”一直是上合組織國家關注的重點。事實充分證明了這一方向。
可再生能源是綠色發展的基礎
上合組織成員國中國、印度、俄羅斯在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穩居世界第一。2021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歷史性突破10億千瓦,比2015年底實現翻番,占全國發電總裝機容量的比重達到43.5%。根據國際能源署的估計,在未來五年內,中國仍將是可再生能源領域的世界第一大國。
值得注意的是,吉爾吉斯斯坦90%以上的電力和塔吉克斯坦98%的電力是水電。而且,塔吉克斯坦的水電潛力是目前整個中亞地區電力消費的三倍。《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可再生能源領域合作綱要》旨在通過實施2021年杜尚別峰會上通過的上合組織“綠帶計劃”,進一步推廣綠色技術、清潔技術,促進社會包容性發展。
智慧農業保障糧食安全
近年來世界經濟持續動蕩,上合組織周邊沖突和危機頻發,自然災害和氣候變化時有發生,加上新冠肺炎疫情,這些因素對上合國家的糧食安全造成嚴重威脅。2021年,上合組織八個成員國發布《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關于糧食安全的聲明》,批準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智慧農業和農業創新合作構想》,在陜西楊凌設立了上海合作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總體上,上合組織智慧農業合作基礎良好,正在穩步推進。
2020年,在全球111.9億噸種植業和畜牧業產品中,上合國家占比38%,總產量42.4億噸。其中,上合國家占全球大米產量的53.5%;肉類產量的31.6%(包括23.5%的禽肉、42.6%的豬肉和17.8%的牛肉);51.2%的小麥、29.2%的糖、甜菜和甘蔗;27%的玉米和10%的大豆。同時,上合組織在全球食品出口中的份額也相當大,占世界大米出口的42.9%,小麥出口的21.9%,糖出口的12.5%。盡管糧食供應相對穩定,但上合國家始終堅持務實對話,堅持在糧食安全和農業方面采取協調一致的行動,重點是擴大投資,改進農業生產,促進農產品貿易。工業領域也遵循相似的合作原則。
聚力創新共謀發展
2021年,上海合作組織首次召開工業部長會議,為擴大各國制造業合作注入了新動力。目前,該機制已經達成第一批務實成果,籌備在上合組織地區建設一系列工業技術園。今年上合峰會舉辦地撒馬爾罕正在建設烏茲別克斯坦-上合組織工業區,烏方正與各方磋商,希望在工業區內設立上海合作組織工業投資項目數據庫,定期組織成員國會展活動,尤其要大力扶持創意產業,全面挖掘上合組織創新潛力。
創新型經濟旨在進一步提高上合組織經濟體的競爭力,而產業合作則重在分享創新發展領域的實踐經驗和成果。這一點相當關鍵。根據世界工業競爭力的綜合指標“2020年工業發展指數”,上合組織成員國在全球制造業“階梯”格局中處于不同階梯。中國僅次于德國,居世界第二位,俄羅斯和印度的排名也比較靠前。然而,中國和緊隨其后的上合伙伴國之間相差幾十個“階梯”。《世界知識產權指標2020》也給出了相似的排名,報告稱,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國際專利申請來源,美國位列第二,印度和俄羅斯分別居第9和第12位。
上合組織成員國的密切合作正在扭轉這一局面。現任輪值主席國烏茲別克斯坦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近年來,上合組織成員國在烏茲別克斯坦投資的企業超過了7500家,數量翻了兩番。2021年來自上合成員國的投資額達46億美元,有力地拉動了烏茲別克斯坦和上合伙伴國之間的貿易,2021年貿易額增長了24%,超過了200億美元,2022年上半年同比增長近30%,實現貿易額120億美元。政策、資本和技術的組合拳取得了預期成效。
以各國發展帶動共同繁榮
新冠肺炎疫情引發了一個多世紀以來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并且與其他挑戰和威脅相互疊加。新的國際形勢要求用全新的思路構建上合組織經貿合作新模式,擴大與東盟、獨聯體、歐亞經濟聯盟等新老伙伴的聯系。正在起草中的《上合組織地區至2030年經濟發展戰略》將成為對上合組織面臨的主要國際挑戰的預期回應。但不僅如此。
近年來,上海合作組織的“大家庭”穩步壯大。這些國家和國際組織認同“上海精神”,愿意為被三大洋環繞的上合空間的發展貢獻力量。上合組織繼續擴員將為構建新的經濟關系,開辟新的運輸通道,拓展新的金融聯系創造更多機遇。上合組織各成員國的成功發展將穩步促進所有合作伙伴的可持續發展,并最終成為歐亞共同空間繁榮的基礎。
(作者系政治學博士、太和智庫高級學者,翻譯: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