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聲音在哪里傳播更快,以及聲音在哪里傳播更快呢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聲音在水中傳播速度快。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即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聲音在固體中傳播速度最快,氣體中最慢,而水作為液體介于固體與氣體之間,所以聲音在水中傳播的速度比在空氣中快,但比固體中要慢。并且聲音的傳播也與溫度和阻力有關,還會因外界物質的阻擋而發生折射。
影響聲速的變因
聲波在介質中傳遞的速度,稱為聲速(或音速)。聲速往往因介質種類、狀態等因素而影響其行進的速度。在空氣中傳播的聲速,因空氣的溫度、濕度、密度…等不同而不同。溫度愈高,聲速愈快。濕度較大時,聲速也較快。
已知在2O°C,干燥、無風的空氣中,聲速約為343公尺/秒,而在O°C時,則為331公尺/秒。若物體移動的速度,超過當時空氣的傳聲速度時,稱為超音速。
有關聲速的測量,早在西元1636年港人梅爾森便已量出,在空氣中的傳聲速度為316公尺/秒,其間雖經各國不斷測試,但正確求出在氣體或固體中傳聲速度的***。
則是1868年德國人孔特發現設計的,此即為著名的“孔特實驗”,至于現今一般慣用的聲速(O°C的空氣)331公尺/秒,則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修訂沿用至今的。
聲音在固體、氣體、液體三種介質中傳播速度為:固體約5000米/秒(不同材質速度不同),其中在金屬中的傳播速度遠大于聲音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液體約1500米/秒(依材質和溫度有所不同);氣體約340米/秒(0℃)。
聲音的傳播
因為聲音是一種機械波,擁有波動傳播的性質,例如頻率,波長,反射,折射,干涉,衍射,散射等
1、音速跟介質的彈性模量和密度有關,彈性模量是單位體積物質的抗力和形變量之比值,彈性模量越大,物質間不同形變程度處的相互作用力就越大而使加速度變大,聲音就傳播的越快。
但若彈性模量相同之材料,密度越大則會使不同形變程度處之間的加速度降低,導致聲音傳播的速度降低,因此聲音傳波的速度和兩者皆相關。數學形式詳見音速頁面。攝氏0度的空氣中,聲音的傳播速度是331米/秒;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是1473米/秒;在鐵中的傳播速度是5188米/秒。
2、聲音的傳播也與溫度有關,聲音在熱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比在冷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快。
3、聲音在傳播還與相對運動有關,音速是相對于靜止介質而言的,因此若介質和觀察者有相對運動,則聲音抵達的時間則要考慮相對運動。
4、音頻在不同之相對運動狀態時也會改變,詳見都普勒效應,
5、聲音在經過不同音速的兩介介質面時會產生反射和折射,例如人面對群山呼喊,就可以聽得到自己的回聲。
6、干涉的例子是例如放煙火時若周遭有具有周期性的建筑結構存在,則聽者會在煙火爆炸聲后聽到一個有特殊頻率的回聲,此和光譜和光柵分光原理相同。
7、衍射的例子是當房門開啟一個小縫時,房內所有的角落都聽得見由門縫傳播進來的聲音。
擴展資料:
聲音的原理
聲音是一種波動,當演奏樂器、拍打一扇門或者敲擊桌面時,聲音的振動會引起介質——空氣分子有節奏的振動,使周圍的空氣產生疏密變化,形成疏密相間的縱波,這就產生了聲波,這種現象會一直延續到振動消失為止。
聲音總可以被分解為不同頻率不同強度正弦波的疊加。這種變換(或分解)的過程,稱為傅里葉變換。因此,一般的聲音總是包含一定的頻率范圍。人耳可以聽到的聲音的頻率范圍在20到2萬赫茲(Hz)之間。高于這個范圍的波動稱為超聲波,而低于這一范圍的稱為次聲波。
這個不確定的頻段的qa叫拉蛋,音頻,音頻用恒定的速度,空氣質量是最好的壓縮傳輸速度之一,振動金屬快速傳遞波音不完全域不適合人聲,電子傳播更快,是二次***化改變,因此,以人為本的空氣是必不可少的,否則人在空氣中不學會說話,自然陶冶形式比人的智慧,簡出羽翼。聲音在鋼鐵中傳播的速度最快。這是因為聲音在物體中以縱波傳播。
在第一次接觸聲音振動的物體分子被壓縮而變得密集,鄰近密集部分的分子變得稀疏,然后變得密集、稀疏......這樣一來:密而薄的窯洞密而薄的材料密...由近及遠。由于鋼的彈性,一些分子的距離變化,容易引起周圍分子的變化。所以聲音在鋼鐵中傳播最快。我們在初中就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其實就是振動的傳播。物體是由分子和原子等微觀粒子組成的。第一個分子或原子的振動帶動下一個分子或原子的振動,這就是聲音的傳播。
正是由于這個原因,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而固體分子或原子間隙是三種狀態中密度最大的,即密度一般最大,所以傳播速度最快。再有就是平衡力,什么是平衡力?我說過,所有的東西都是由分子或原子組成的,隨著振動的傳播,分子或原子會偏離平衡狀態,對吧,其余的分子或原子會被打亂,而那些正在移動的分子或原子會被卡在平衡位置。這就是反平衡力,反平衡力越大,你的速度就越快,固體要比液體比氣體有更多的反平衡力,所以固體要有最快的速度。
聲音在什么介質中傳播最快?在物理學中,物理學家把聲音傳播的物質稱為介質。根據物質的形式,介質一般可分為氣體、液體和固體。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它的傳播速度與物質的密度和穩定性密切相關--密度越大,越穩定,傳播速度越快。因此,在固體中傳播最多的聲音元素--波形,在氣體中傳播的速度最慢。就目前所知,聲音在鋼鐵中傳播的速度最快。
傳播速度的順序是:在固體中傳播速度最快,其次是在液體中,最慢的是在氣體中。
舉例說明如下:
1.古代軍隊來時(騎兵),耳朵貼在在地上挺會聽到聲音,不貼在地上就聽不到.(固大于氣)
2.人游泳時會聽到水的“咕嘟咕嘟”的聲音,耳朵在水上實則聽不到.(液大于氣)
3.固大于液的貼近生活例子實在是不好舉,但你可以做個實驗:準備一個鐵盒和一個鐵塊,鐵和里面裝滿水(主意要裝滿),然后盡量用相同的力氣去敲擊.可以聽出鐵塊的聲音比裝滿水的鐵盒聲音大.(固大于液)。
下面再列舉一些介質中的數據:
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的傳播速度:
真空0m/s(也就是不能傳播)
空氣(15℃)340m/s
空氣(25℃)346m/s
海水(25℃)1531m/s
銅(棒)3750m/s
大理石3810m/s
鋁(棒)5000m/s
鐵(棒)5200m/s
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