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德國提前兩周完成了天然氣儲存率在9月1日前達到75%的階段性目標,歐洲似乎看到了冬季天然氣需求高峰之前的一絲喘息之機。
截至發稿,歐洲基準荷蘭近月天然氣期貨價格上漲2.25%,至231.00歐元/兆瓦時;漲勢較前幾日有所放緩,日內早些時候甚至一度跌2.6%。
盡管德國提前完成天然氣儲存率達到75%的階段性目標,但能源市場仍充滿擔心。此前,今年夏季的熱浪增加了歐洲地區的用電需求,推動歐洲天然氣價格持續走高,導致消費者和企業面臨更高的能源成本。與此同時,極端的高溫天氣導致萊茵河水位下降,而萊茵河是向歐洲內陸國家運輸包括煤炭、柴油等各種生活物資的重要動脈,這可能會進一步加劇歐洲地區的通脹壓力。
此外,在俄羅斯大幅削減天然氣供應的情況下,市場擔心歐洲天然氣供應將進一步短缺,并無法在今年冬天提供足夠的電力。歐洲電力價格因此持續創下新高。目前,法國的核電產能仍將處于幾十年來的最低水平,這降低了未來幾個月電力出口的可能性;一些國家遭遇的極端高溫天氣也導致其水電儲量處于多年來低點。
嚴重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的德國仍需努力獲得足夠的天然氣儲備來度過即將到來的冬季。德國能源監管機構、聯邦網絡管理局局長KlausMüller表示,即使德國的天然氣儲存率能夠滿足在11月1日前達到95%的目標,但在俄羅斯完全切斷天然氣供應的情況下,這些天然氣儲備也只能滿足約兩個半月的供暖、工業和電力需求。
在俄羅斯天然氣斷供的威脅下,德國周二與能源巨頭Uniper、萊茵集團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這兩家公司將從今年冬天一直到2024年3月保障位于Brun***uettel和Wilhelmshaven的兩處浮動式液化天然氣接收終端擁有充足的儲備,以便為切斷俄羅斯能源供應提供必要的緩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