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對于黃毛耳草有什么用和黃毛耳草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名稱:地錦草
類別:清熱藥
拼音:DIJINCAO
拉?。篐erbaEuphorbiaeHumifusae
別名:奶草、血見愁、血風草、鋪地錦
藥用部位:全草
藥材性狀:常皺縮卷曲,根細小。莖細,呈叉狀分枝,表面帶紫紅色,光滑無毛或疏生白色細柔毛;質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中空。單葉對生,具淡紅色短柄或幾無柄;葉片多皺縮或已脫落,展平后呈長橢圓形,長5~10mm,寬4~6mm;綠色或帶紫紅色,通常無毛或疏生細柔毛;先端鈍圓,基部偏斜,邊緣具小鋸齒或呈微波狀。杯狀聚傘花序腋生,細小。蒴果三棱狀球形,表面光滑。種子細小,卵形,褐色。無臭,味微澀。
產地:分布于全國各地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采收。除去雜質,曬干。
地道沿革:
栽培要點:
性味歸經:平;辛;歸肝、胃、大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用于痢疾,泄瀉,咳血,尿血,便血,崩漏,瘡癤癰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鮮品15~30g);或入散劑。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干品研末撒。
禁忌:血虛無瘀及脾胃虛弱者慎服。
黃毛耳草(《浙江民間草藥》)
【異名】敷地兩耳草、銅眼獅、地坎風、鋪地蜈蚣(《廣西野生資源植物》),山蜈蚣、對葉寸節草(《浙江民間草藥》),過路蜈蚣、串地蜈蚣、白山茄、地蜈蚣、落地蜈蚣、攤地蜈蚣(《浙江民間常用草藥》),腹瀉草(《中草醫藥經驗交流》)。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黃毛耳草的全草。
【植物形態】黃毛耳草多年生草本,常呈鋪散匍匐狀,全株均被有黃綠色細長柔毛,以莖、葉柄、托葉、葉背、脈間等處為多。
莖具角棱,纖弱,節上有須根。
葉對生,具短柄;葉片卵形至長圓狀披針形或橢圓形,長1~2.5厘米,寬6~12毫米,先端尖,全緣,基部稍圓;托葉連合成鞘狀,膜質,邊緣鉆狀齒裂。
花數朵簇生于葉腋;花柄長2~3毫米,萼筒漏斗形,4裂;花冠漏斗形,長5~6毫米,4裂,淡紫白色,稀為白色,4裂;雄蕊4;子房2室,柱頭2裂,棒狀。
蒴果,扁球形,長和寬均約2毫米,室背開裂;萼片宿存。
種子黑棕色,細小。
花期7月。
果期9月。
生于路邊、曠地、溪邊、山坡。
分布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
【采集】夏、秋采收,曬干或鮮用。
【性味】①《浙江民間草藥》:性平,味微苦,無毒。
②《湖南藥物志》:辛苦酸澀,無毒。
【功用主治-黃毛耳草的功效】清熱,除濕,活血舒筋。
治黃疸,水腫,乳糜尿,痢疾,腹瀉,跌打損傷,無名腫毒,乳腺炎。
①《中國藥植志》:浸酒或煎水服,治勞傷出血,并有舒筋活絡的功能;搗爛敷患處,治無名腫毒及扭傷。
②《浙江民間草藥》:散血治內傷。
③《湖南藥物志》:行氣散瘀,清熱解毒,涼血,固齒,明目。
④《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清熱,利尿,平肝。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2兩;搗汁或浸酒。
外用:搗敷。
【選方】①治濕熱黃疸:鮮黃毛耳草一至二兩。
水煎服,連服三至七天。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②治黃疸型傳染性肝炎:鮮黃毛耳草一兩。
水煎服。
(《福建中草藥》)③治濕熱水腫:鮮黃毛耳草一至二兩,水煎服;另用石蒜鮮鱗莖一兩,蓖麻種子二錢,共搗爛敷足心。
(《福建中草藥》)④治小兒急性腎炎:鮮黃毛耳草水煎加紅糖服。
二至三歲八錢至一兩;四至六歲一兩至一兩半;七至十歲一兩半至二兩;十歲以上者二兩至二兩半。
以上均為一日量,分三次服。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⑤治乳糜尿(膏淋):鮮黃毛耳草二兩,金櫻根六錢,燈心草、貫眾各五錢。
加水三碗煎成一碗。
每日一劑,二次分服。
如尿中有圓柱樣物,加星宿菜全草七錢,牡荊子五錢;婦女患者加地菍根一兩;病重者黃毛耳草增加一兩。
忌食姜、蔥、蒜等。
(江西《草藥手冊》)⑥治痢疾,腸炎:鮮腹瀉草二兩(干品一兩),洗凈,加水濃煎,去渣,取藥液,赤痢加白糖,白痢加紅糖沖服。
一天分兩次服。
(《中草醫藥經驗交流》)⑦治中暑吐瀉:鮮黃毛耳草一兩。
水煎服。
(《福建中草藥》)⑧治小兒高熱昏睡:黃毛耳草三錢,艾葉一錢,鉤藤二錢,山查三錢,蜂窩一錢。
水煎服。
每小時服一次,每次服一匙。
(《湖南藥物志》)⑨治乳腺炎:黃毛耳草一兩。
水煎服,(江西《草藥手冊》)⑩治婦女血崩:黃毛耳草,水煎,取汁沖紅糖服。
(《中國藥植志》)⑾治跌打損傷及蛇咬傷:鮮黃毛耳草搗汁飲,渣敷患處。
(《浙江民間草藥》)
樟樹根的功效介紹:
樟樹根(《***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樟科植物紅葉木姜子的根。
植物形態詳樟樹果條。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性微溫,味辛。
【功用主治-樟樹根的功效】祛風散寒。
治風濕骨痛,跌打損傷,感冒頭痛。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3錢。
香薷
主要成分:花香薷含有揮發油0.3%,其中主成分為香薷二醇。還含甾醇、酚性物質和黃酮甙等。全草含揮發油約0.7%,油中主含香芹酚約65%,另含香芹酚乙酸酯、麝香草酚、對聚傘花烴、α-側伯酮、d-芳樟醇、α-丁香烯、l-龍腦及α-側柏烯等萜類化合物。
性狀:質脆,易折斷,葉多皺縮或脫落,葉片展平后可見背面凹下的腺點,莖頂有果穗,宿萼鐘狀,淡紫紅色或灰綠色,先端5裂,密被茸毛,小堅果4,近圓球形,具網紋,氣濃清香,味涼,微辛。
功能主治:
1、傷暑(暑天臥濕當風,或生冷不節,頭痛發熱,轉筋,干嘔,四肢發冷等)。用香薷一斤、厚樸(姜汁炙過)、白扁豆(微炒)各半斤,銼散。每服五錢,加水二碗,酒半碗,煎成一碗,放水中等冷定后服下。連進二服,很有效。此方名“香薷飲”。方中的扁豆,可用黃連(姜汁炒)代替。
2、水腫。用干香薷五十斤,銼入鍋中,加水久煮,去渣再濃煎,濃到可以捏丸時,即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丸,一天服三次,藥量可以逐日加一點以小便能暢為愈。此方名“香薷煎”。又方:香薷葉一斤,水一斗,熬爛,去渣,再熬成膏,加白術末七兩作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米湯送下。此方名“深師薷術丸”。
3、心煩脅痛。用香薷搗搗汁一、二升服。
4、鼻血不止。用香薷研累,水沖服一錢。
用法及用量:內服:煎湯,l~3錢,或研末。
不良反應和注意:本品辛溫發汗之力較強,表虛有汗及陽暑證當忌用。
是否醫保用藥:醫保
是否非處方藥:處方
其它:置陰涼干燥處
楓樹葉
治療草魚腸炎病73例,同樣用楓樹葉治療草魚皮肢白粉18例,有效率達86%。
1治草魚腸炎病
當發現草魚***拖著一條黃色或白色糞便、游動時不掉不散,輕壓腹部有黃水或血水滲出時,伴有***發炎。應立即用鮮楓樹葉2.4千克/100千克魚,按葉、水比1:10煮汁拌入飼料里,連喂3——4天就可見效。
2治草魚白粉病
藻類寄生于草魚皮膚后,***魚體增生粘液,使魚體長有一層白粉,直接影響草魚的生長。此病多發生在藻類生長繁殖的旺盛時期。當發現魚體上出現白粉時,每667平方米用楓樹葉25——30千克,均勻地投入魚池中,沉入水中,約7天后,魚體上的白粉就逐漸消失。
康恩貝牌腸炎寧,傳承700余年的傳世驗方,采用獨特植物提取技術,提煉黃毛耳草、地錦草、香薷、楓樹葉、樟樹根等精華配制而成,全面治療各種肚子不舒服,藥性溫和,適合居家旅行,家庭常備。
1)黃毛耳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
2)地錦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3)香薷:發汗解表,和中利濕
4)楓樹葉:祛水腫,下水氣,止痛解毒
5)樟樹根:性溫味辛,祛風散寒
石見川、半枝蓮治腸胃瘤,子宮瘤,乳瘤效果好,特別是腸胃瘤效果甚佳。
黃毛耳草
【別名】拖地蓮、鋪地蜈蚣、白頭走馬仔、細種節節花、蜈蚣草
【英文名】GoldhairHedyotisHerb
【拉丁名】HerbaHedyotidisChrysotrichae
【來源】茜草科耳草屬植物黃毛耳草Hedyotischrysotricha(Palib.)Merr.的全草。全年可采。洗凈鮮用或曬干。
【性味歸經】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用于腸炎,痢疾,急性黃疸型肝炎,小兒急性腎炎,乳糜尿,功能性子宮出血,咽喉腫痛;外用治毒蛇、蜈蚣咬傷,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疔瘡腫毒。
【用法用量】0.5~2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別稱】地蜈蚣、撲地蜈蚣、石打穿、過路蜈蚣。
【形態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長20~50厘米。全株密被黃綠色細長柔毛。莖細長,呈鋪散、匍匐狀,節上有須根。葉對生,葉片卵形或橢圓形,先端尖,有時稍鈍,基部稍圓,或為廣楔形,托葉連合成披針狀,膜質,有齒?;ǖ习咨瑪刀鋮采谌~腋,蒴果扁球形。全草入藥,四季可采,鮮用或曬干。
【生長環境】我國南方各省均有分布。生于山坡、林地、灌木叢下。
【性味功效】味辛、苦,性平。清熱解毒。祛濕通絡。
【驗方精選】第一方:黃毛耳草30克,貫眾30克,車前草30克,金櫻子根15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乳糜尿。第二方:鮮黃毛耳草150克。
用法:水煎服,酒為引;另取鮮黃毛耳草適量,搗爛敷傷口周圍。
主治:毒蛇咬傷。第三方:黃毛耳草6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中暑吐瀉。第四方:黃毛耳草6克,馬鞭草6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瘧疾。第五方:黃毛耳草30克,金攖子根15克,貫眾、車前草各9克。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連服五~七日。
主治:絲蟲病乳糜尿。第六方:黃毛耳草30克。
用法:水煎服;另取鮮黃毛耳草適量搗爛敷患處。
主治:乳腺炎。第七方:黃毛耳草30克,夏枯草、紫花地丁、龍葵、半枝蓮各2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主治:食管癌。第八方:鮮黃毛耳草適量。
用法:搗爛,火上烘熱,趁溫搽患處,每日2次。
主治:跌打損傷。
黃毛耳草飲
材料
黃毛耳草、紅糖各適量。
做法
每服取黃毛耳草30~60克洗凈切碎,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煎取汁液,去渣,沖紅糖適量為飲。
黃毛耳草功效
黃毛耳草具有清熱解毒,消腫利尿的功效??捎糜谥委燑S疸型肝炎,痢疾,腹脹,腹瀉,失眠,疔瘡腫毒,跌打損傷,蚊蟲叮咬,多夢,健忘,頭暈,頭痛,耳鳴,心悸,慢性咽炎,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腸炎,腎結石等癥。對女性月經不調,經期疼痛,經期腹脹,宮寒所引起的各種炎癥也有很好的緩解治療作用。還可增強人體的免疫力,調節內分泌功能。
黃毛耳草的功效與作用
黃毛耳草是一種性平味苦,無毒的中藥材,清熱利濕和解毒消腫是它的主要功效,在日常生活中,他對人類高發的腸炎,痢疾和黃疸性肝炎,以及腎炎,還有女性子宮出血等多種疾病,都有十分出色的治療作用,除此以外,它還能治療人類的跌打損傷和毒蛇咬傷,以及外傷出血,它既有消腫止痛也能快速止血。
1、治療濕熱黃疸
黃毛耳草入藥以后能清熱解毒,也能利濕退黃,他對人類的濕熱黃疸有十分出色的治療作用,在治療的時候需要取新鮮的黃毛耳草一百克,把它洗凈以后入鍋加清水煎至成湯然后服用,這種***,對人類高發的黃疸性肝炎,也有十分出色治療作用。
2、治療濕熱水腫
黃毛耳草能清熱利濕,也能消腫止痛,它對人類的濕熱水腫有一定治療作用,在治療的時候需要取新鮮黃毛耳草一百克把它加清水以后煎湯服用,在服藥的同時,還要把石蒜的鱗莖搗碎以后,直接外敷在足底的腳心上,內外同治能讓濕熱水腫的癥狀很快消失。
3、治療腸炎痢疾
黃毛耳草還能消炎止瀉,它是臨床上治療人類腸炎痢疾的常用藥,在需要的時候可以準備黃毛耳草二兩,洗凈以后加清水煎制成濃湯,去掉藥渣以后得到藥液可以直接口服。在福永以前還可以加糖調味,而如果患者是百里,則可以加紅糖調味是赤痢則需要加白糖調味。
黃毛耳草治病的藥膳方詳解
黃毛耳草看起來非常的漂亮,不僅外觀非常的顯眼,而且它的藥理作用也是非常廣泛的,這是一種受到中醫推廣的中藥材。用黃毛草入藥治病,非常受患者的青睞,那么黃毛耳草治病的藥膳方都有哪些呢?很多人都想知道,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治濕熱黃疸:選用二兩鮮黃毛耳草,水煎服,連服三至七天,可以有效治療濕熱黃疸的病癥。
治黃疸型傳染性肝炎:準備鮮黃毛耳草一兩,水煎服,黃疸型傳染性肝炎患者非常適用,有較好的療效。
治乳腺炎:選用一兩黃毛耳草,煎水服用,對于乳腺炎的病癥療效較好。
治婦女血崩:準備適量的黃毛耳草,水煎,取汁沖紅糖服,婦女出現血崩時服用本方,可以有效改善。
治跌打損傷及蛇咬傷:準備適量的鮮黃毛耳草搗汁飲,渣敷患處,可以治療跌打損傷及蛇咬傷。
治濕熱水腫:準備鮮黃毛耳草一至二兩,水煎服。另用石蒜鮮鱗莖一兩,蓖麻種子二錢,共搗爛敷足心,可以緩解濕熱水腫。
治中暑吐瀉:準備一兩鮮黃毛耳草,水煎服,對于中暑吐瀉有明顯的療效。
治小兒高熱昏睡:準備黃毛耳草三錢,艾葉一錢,鉤藤二錢,山楂三錢,蜂窩一錢。水煎服。每小時服一次,每次服一匙,可以改善小兒高熱昏睡的情況。
治痢疾,腸炎:準備二兩黃毛耳草,洗凈,加水濃煎,去渣,取藥液,赤痢加白糖,白痢加紅糖沖服。一天分兩次服,對于患有痢疾,腸炎的病人非常適合服用,療效突出。
黃毛耳草食用禁忌
脾胃虛寒及孕婦忌服。
你好,使用大葉類除草劑可以去除,黃毛耳草是一種草藥,主要生長于路邊、曠地、溪邊、山坡等地。黃毛耳草的主要功效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等,可以治療腸炎,痢疾,急性黃疸型肝炎,小兒急性腎炎等疾病。黃毛耳草經常和其它藥材搭配,可以治療不同的疾病。黃毛耳草沒有毒副作用,適合一般患者。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