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相信到目前為止很多朋友對于楊浦區市政規劃和楊浦區城市規劃局不太懂,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就由我來為大家分享楊浦區市政規劃相關的知識點,文章篇幅可能較長,大家耐心閱讀,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楊浦區城市規劃展示館位于長陽路、江浦路交界處的江浦公園內,占地面積928平方米,建筑面積1428平方米,整個建筑為鋼框架、玻璃幕墻、輕鋼屋面結構,水滴形的平面造型與立面的玻璃和片巖相結合,使整個建筑顯得通透清澈,即顯示了現代科技的力量,又賦予建筑質樸的情趣。館內共分上下兩層,底層主要為公共空間及楊浦區規劃展示,分為楊浦概況、領導關心、百年文明、三區融合(總體規劃)、重點地區、***規劃和建設成果七個展區,中央主展區通過展版、展墻、模型、多媒體、影音投影等多重手段展示知識楊浦的總體規劃,以使參觀者充分理解知識楊浦“三區融合、聯動發展”的核心理念。上層主要為功能空間,設有虛擬現實演示中心、會議室、貴賓室、辦公室等。
楊浦規劃展示館將向公眾集中展示楊浦知識創新區總體規劃、江灣—五角場現代服務業集聚區規劃、黃浦江沿岸濱江帶規劃、大連路現代服務區規劃、新江灣城規劃等規劃成果和規劃前景,向楊浦人民展示城區改造和發展的美好未來,必將激勵廣大人民投身楊浦知識創新區建設,齊心協力,為打造知識楊浦貢獻力量。展示館將定期向社會***。
楊浦區城市規劃展示館位于長陽路、江浦路,2005年9月建成并對社會公眾***,集中展示了楊浦知識創新區總體規劃、江灣——五角場現代服務業集聚區規劃、黃浦江沿岸濱江帶規劃、大連路現代服務區規劃、新江灣城規劃等規劃成果和規劃前景。***至今已接待各界人士22000余人次,其中每月20日為免費***日,共計接待參觀人員10000余人次。
春秋旅楊浦區中國點◆址:市光路847號電:021-65069199◆址:陽路969號電:021-35110910◆址:邯鄲路64號電:021-65368681
楊浦區是上海的中心城區,是標準的市區,是舊區改造最成功的典范,經濟發達,商業繁華,富人云集,是上海最宜居的中心城區之一。
2016年,上海合計共有15個區一個縣,劃分如下:
中心城區7個包括:黃浦區(原黃浦區加原南市區加盧灣區),靜安區(原黃浦區加原閘北區),徐匯區,長寧區,楊浦區,虹口區,普陀區
半中心區半郊區1個:浦東新區
郊區7個包括:寶山區,嘉定區,閔行區,松江區,青浦區,奉賢區,金山區
郊縣:崇明縣
上海市區共分為三個等級:
1、黃浦區、長寧區;
2、靜安區、徐匯區;
3、楊浦區、虹口區、普陀區。
上海市楊浦區城區總體規劃(摘要)
上海市楊浦區城區總體規劃
(摘要)
第一部分
關于城區布局規劃
一、
城區性質
楊浦區為
上海市人口集聚的中心城區,
“
安居樂業
”
應成為楊浦的基本城市功能;
高校和科研院所比較
集中,
大工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
科技教育和都市型產業應成為楊浦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
撐。
根據區域現狀和發展趨勢,
楊浦應依托高校和國有大中型企業,
以調整經濟結構和優化
城區功能為主線,
以科技教育和都市型產業為基礎,
以居住服務為主導,
積極推進以生產功
能為主向綜合功能的戰略性調整。
二、城區發展規模
用地規模。城區城市建設總用地為
6
0.61
平方公里(包括新江灣城地區
8.69
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為
5.08
平方公里,占
8.
38%
。
人口規模。現狀城區常住人口
124
萬人,其中戶籍人口
108
萬人。
2005
年,常住人
口為
128
萬人左右,其中戶籍人口為
112
萬人左右;
2020
年,常住人口為
146
萬人左右,
其中戶籍人口為
124
萬人左右。
三、城區發展目標
到
2020
年,把楊浦區建成城市功能完
善、
可持續發展的上海市中心城區之一;
形成有鮮明特色和比較優勢的區域經濟規模和綜合
實力;形成多層次、網絡狀、組團式的城區布局框架;形成城區布局合理、經濟結構優化、
服務體系完善、生態環境良好、科教事業發達的
“
安居樂業
”
新型城區。
四、城區布局結構
形成
“
一中心、一發展帶、兩軸線、五功能區
”
的多層次、網絡狀、組團式的空間布局結構。
一中心。江灣五角場市級副中心。上海市四個市級副中心之一,面積為
2.18
平方公里,分
解上海市中央商務區的公共活動功能,
主要服務于上海市東北地區,
既集金融、
信息、
購物、
文化、體育、休閑和商務辦公等功能為一體,又具有科技服務和娛樂休閑的獨特功能。
一
發展帶。濱江復興島發展帶。西起大連路,東至復興島,北依楊樹浦路,南臨黃浦江。總用
地面積約
3.8
平方公里,
其中復興島為
1.44
平方公里;
岸線全長
8
公里,
其中復興島岸線長
3.42
公里。規劃形成高標準、低密度的居住生活親水區域、城市綠肺和休閑、旅游、娛樂空
間,為楊浦區構筑二十一世紀城市新形象的門戶。
兩軸線。城市發展的主軸,即大柏樹
--
邯鄲路
--
翔殷路
--
軍工路的城區東西向發展主軸和濱江
--
寧國路
--
黃興路
--
淞滬路
--
軍工路的
城區南北向發展主軸。
這兩個發展主軸以五角場市級副中心為軸心幅射整個城區范圍,
是將
城區各功能區域和發展重點有機聯為整體的軸線,
是展示城區形象和綜合實力的軸線,
是城
區內外交通聯系的軸線。
五功能區。根據道路自然邊界與城區形態布局,按照尊重歷史、
立足現實、著眼未來的原則,規劃為五片功能各異,又互為依存、緊密聯系的綜合功能區。
1
、江灣、中原生活居住綜合功能區。政立路以北區域,占地面積
18.44
平方公里,由已建
成的中原居住區和新建的新江灣城居住區兩部分組成。新江灣城占地
8.69
平方公里,規劃
定位為以南部江灣五角場市級副中心為依托,
與高校園區教育事業、
科技產業銜接呼應,
以
住宅建設為主體的大型現代化新城區,
規劃人口
8-10
萬人左右。
中原居住區為建成居住區,
與西側新江灣城連成一體,
規劃通過調整布局、
提升檔次,
使之與新江灣城共同形成配套齊
全、環境優美、管理高效、交通便捷的生活居住綜合功能區。
2
、高校園區教育、產業、服
務綜合功能區。根據區域內高校的分布狀況,高校園區規劃為西區、東區和北區三個區域,
近期重點抓好西區建設。西區規劃以復旦大學、同濟大學、財經大學等為核心,面積約
4.1
2
平方公里。著重強化和突出高校園區作為上海市高校最集中的地域特點,完善其教育、產
業和為之配套的生活服務功能,發揮人才高地優勢,發揮***公共政策和民間投資積極性,
培育和形成一個以高等院校為紐帶,
輻射周邊地區,文化氛圍濃厚、科技產業發達、服務體
系完善、
優秀人才匯聚、
生態環境良好的局部優化區域,
成為上海乃至全國最適于創業發展
的基地。
3
、黃興公園現代生活居住休閑綜合功能區。位于楊浦區中部,以黃興公園的大型
生態綠化、生活休閑功能為核心,面積約
7.07
平方公里。核心組團用地面積約為
4.18
平方
公里,規劃建成具有規模效應的
“
四高
”
(高起點規劃、高水平設計、高質量施工、高標準管
理)現代化示范居住區。
4
、周家嘴路以南居住、都市型工業綜合功能區。該區域占地面積
約
14.64
平方公里,主要由舊城區組成,是本區調整經濟結構、優化城區功能的重點區域。
規劃目標是形成結構優化、產業創新、舊區改造的重點區域。
在有序進行舊區改造、疏解人
口、完善公共服務功能的同時,
規劃調整該區域的工業用地,
部分調整為居住用地,改造過
程中注重公建配套的完善與市政設施的更新,
整街坊建設一批環境良好的居住小區。
部分用
作發展都市型工業,
培育與提升一批具有城區特色的都市型工業。
5
、
軍工路現代工業綜合
功能區。
該區域位于軍工路以東、
黃浦江岸線以西、
海安路以北,
占地面積約
4.5
平方公里。
現狀主要由工業用地構成,
規劃重點在對現狀工業合理調整空間布局,
形成由機電、
制造業
等若干工業組團組成的現代工業綜合功能區。
五、
城區道路規劃
軌道交通。
楊浦區規劃軌
道交通線路初定為
8
條,主要有軌道交通楊浦線;地鐵
3
號線;地鐵
5
號線;地鐵
8
號線;
地鐵
10
號線;軌道交通明珠線二期;地鐵
4
號線;輕軌
C-C
線。區域范圍內規劃軌道交通
線路的密度為
0.85
公里
/
平方公里。
道路交通。
逐步提高高等級道路在區域路網系統中的密
度,形成以主干道為主的
"
五橫、四豎
"
的骨干道路網絡格局。
“
五橫
”
為殷行路及其向西延伸
至新江灣城;殷高路、民彝路、嫩江路;邯鄲路、翔殷路;周家嘴路;楊樹浦路。
“
四豎
”
為逸仙路、大連路;中原路、營口路、隆昌路;寧國路、黃興路、淞滬路;軍工路。
越江
工程。區域范圍內共有
4
處越江工程:楊浦大橋(
6
車道)、大連路
--
東方路越江工程(
6
車道)、嫩江路
--
五洲大道越江工程(
8
車道)、軍工路
--
金橋越江工程(
4
車道)。
六、
綠化建設規劃
本區現狀綠化覆蓋總面積
966.93
公頃,
綠地總面積達到
800.22
公頃,
其中公
共綠地面積
310.01
公頃,專用綠地面積
479.94
公頃,生產綠地
10.27
公頃;人均公共綠地
面積
2.87
平方米,人均綠地面積
7.41
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
15.95%
,綠地率達
13.28%
。
到
2020
年,新增公共綠地
230
公頃,公共綠地總面積
540
公頃,人均公共綠地達到
4.35
平
方米,綠地率為
21%
,綠化覆蓋率為
25%
。
七、住宅發展規劃
城區現狀居住用地
14.54
平
方公里,
住宅總面積
2135
萬平方米。
至
2020
年,
住宅需求量按人均居住面積
15
平方米
(建
筑面積
30
平方米)標準測算,需居住用地
24
平方公里,新增
9.46
平方公里。
2020
年,預
測楊浦區城區常住人口約
46.5
萬戶。按
70.5
~
90
平方米/套計算,住宅總需求量為
3785
萬平方米。規劃改造舊住宅約
200
萬平方米左右,需建新住宅約
1900
萬平方米、
22
萬套左
右。
通過舊區改造,約可重建住宅
500
萬平方米左右;結合調整工業用地,約可建住宅
11
00
萬平方米;新江灣城地區規劃建住宅面積
300
萬平方米。因此,合計需新增住宅用地
9.
46
平方公里。
第二部分
關于近期建設規劃
一、城區建設目標
2005
年,全區常住人口
12
8
萬人左右,其中戶籍人口為
112
萬人左右。初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經濟規模和綜合實力,
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社會事業體系;
基本建成現代化的交通網絡和立體交通的雛形;
城區環境
獲得較大改善,
用地布局趨向合理,
舊區面貌顯著改善;
基本形成以科技教育和都市型產業
為基礎的現代化科教區;基本形成以居住服務為主導的
“
安居樂業
”
新型城區。
二、產業發
展規劃
形成以高等院校、國有企業為依托,以高新技術產業、都市型工業、商業服務業和
房地產業為主體,具有鮮明特色和比較優勢的區域經濟結構與產業布局。
高技術產業。初
步完成大學城西區教育、
產業、
服務綜合功能區的規劃建設,
形成教學區、
商務區、
中試區、
產業區和科技人員居住區的布局;
重點發展信息技術、
生物醫藥、
高科技環保和新型建材產
業。
都市型工業。結合舊區改造與工業用地置換,調整傳統工業用地布局,發展具有比較
優勢的家用紡織品、日用化學品、印刷出版、食品加工、室內裝飾裝潢等都市型工業;啟動
長陽路煙草工業組團等的規劃建設;以室內紡織制品業為
“
一業特強
”
產業,制訂扶持政策,
予以重點發展。
商業服務業。初步完成商業布局、商品結構、經營業態的規劃調整工作。
完善商業服務設施建設,
新建
2-3
家大賣場。
加快五角場市級副中心的商業布局調整和功能
開發。完善地區級商業與公共活動中心,拓展中心的集聚和輻射功能。
房地產業。新建住
宅竣工完成
500
萬平方米,
重點在新江灣城地區、
大武川地區、
黃興公園周邊地區開發建設。
完成
1.2
平方公里工業用地置換。完成
100
萬平方米的老城區改造任務。房產市場商品房銷
售
500
萬平方米。
三、重點發展區域
五角場市級副中心。
以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
拓
寬淞滬路至
60
米;
啟動環島立體交通項目;
初步建成淞滬路東外走馬塘南
12
號地塊公交樞
紐站;新建
35
千伏變電站一座;全面竣工營運滬東金融大廈、金島大廈、可蒙大廈、藍馨
商業城、
仁和苑小區五大項目;
啟動太平洋百貨、
華聯公司購物中心大型商業設施項目建設,
形成以購物為主,集休閑、娛樂、餐飲服務、文化商務等多種活動的綜合商業活動圈。
黃
興公園現代生活居住休閑綜合功能區。以
60
公頃黃興公園為核心,基本建成周邊生活居住
區約
30
公頃的綠核、綠鏈、綠環的綜合綠地系統。結合區域內的工業、倉儲用地調整,初
步建成占地
100
公頃的
“
四高
”
示范居住區,
基本完成占地
100
公頃的生活服務、
旅游休閑等
公共設施建設。
高校園區。重點規劃建設高校園區西區,編制高校園區西區詳細規劃。進
一步整治大學周邊環境,
完成邯鄲路、四平路、國順路改造及相關動遷。充分利用大學周邊
工業用地調整與舊區改造的契機,完善充實西區教育、產業、生活服務三大功能區的建設。
周家嘴路以南都市型工業綜合區。以現狀煙草集團總部、卷煙廠、煙草博物館、煙草研究
院為基礎,
通過規劃調整與提升,形成煙草決策控制中心、煙草精益生產中心、研發展示旅
游中心及相關配套產業與生活服務設施,為區域經濟發展創造新的空間,基本建成占地為
8
5
公頃的長陽路煙草工業組團。以現狀梅林正廣和集團所在地為基礎,規劃建設通北路食品
加工都市型工業組團。
以此為實踐模式,
探索在周家嘴路以南區域形成若干個功能各異、
特
色鮮明、綜合配套的都市型工業組團。
濱江復興島發展帶。以現狀用地規劃整治、道路辟
通擴建、
市政設施建設完善為主要內容,
為中遠期土地置換提供良好的環境。
重點是完善市
政道路建設,拓寬共青路,鋪設煤氣管線,完善水、電、煤衛設施,為中遠期開發建設復興
島,形成水域、綠化、建筑三位一體的綜合空間奠定物質基礎。
四、環境保護
初步建成與
國際大都市中心城區相適應的環境保護和建設、污染防治的框架體系。到
2005
年,全區工
業廢水排放量將小于
8
千萬噸
/
年;
大氣環境質量達到二級標準;
環境噪聲達標區覆蓋率
80%
。
優化調整城區產業布局結構,環線內,
25%
企業調整為服務性產業,
30%
工業調整產品或
易地搬遷,
20%
更新發展都市型工業,
25%
大型企業通過污染治理達標排放;環線外,傳統
工業結合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與都市型工業。
五、綠化建設
至
2
005
年,新增公共綠地
66
公頃,總量達到
376
公頃,人均公共綠地達到
3.36
平方米,綠地
率達到
15.74%
,綠化覆蓋率達到
18%
。
六、道路交通
軌道交通。建成楊浦軌道交通線和
輕軌明珠線二期段,
積極做好軌道交通線站點周邊地區與兩側土地利用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
工作。
道路交通。基本形成
“
五橫、四豎
”"
的骨干道路網絡格局;完成五角場環島地區的交
通梳理;
完成黃興公園周邊地區的交通網絡和靜態交通設施;
完成大武川地區的道路交通框
架建設。拓寬淞滬路并辟通至軍工路,辟通拓寬政立路(逸仙路
-
淞滬路),拓寬周家嘴路
(黃興路
-
軍工路)
,
辟通通北路
(飛虹路
-
遼源西路)
、
包頭路
(翔殷路
-
虬江)
、
國和路
(世
界路
-
民慶路),以完善道路網格,增強通行能力。
越江工程。完成大連路
--
東方路的越江
隧道工程,啟動嫩江路
--
五洲大道越江隧道工程。
七、市政基礎設施
排水系統。大武川地
區排水系統一期建成并投入運行,
對定海地區低標準排水系統進行改造,
提高城區排水能力;
“
兩港
”
旱流污水工程建成并投入運行,
使工程范圍直接向河道排放污水的截流量達
90%
;
積
極爭取楊樹浦港、虬江兩座泵閘工程盡快立項、建設,增強城區內河蓄水排澇功能。
公用
設施。計劃新建赤峰、新揚州、通北、靖宇、長白等
35
千伏變電站
5
座,移地建設新淞滬、
新控江
35
千伏變電站
2
座;新建懷德、昆明***局,改建安圖***局,***容量增至
63
萬門。
八、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加大公辦高中轉制力度,提高民辦高中質量,擴大普通高
中規模,建設一批標志性初中、小學和幼兒園。根據生源現狀與預測,將
70
余所小學調整
為
60
所左右,將
52
所初中調整為
40
所左右。高標準、高質量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各項指
標達到全市先進水平。
衛生事業。逐步形成以二、三級醫院為醫療中心,一級醫院為社區
服務中心,
適應楊浦區域特點,
能基本滿足社會不同層次醫療保健需求、
布局合理的醫療服
務體系。全區病床數控制在現有數量以內;新建
3
所醫療機構;擴建、改建
3
所醫療機構。
加強預防保健和康復衛生機構建設,
建設具有一定水平的區精神衛生中心、
區老年護理醫院、
區婦女兒童保健中心和一所區康復醫療中心。
行政區劃
楊浦區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區的東北部。東、南隔黃浦江與浦東新區相望,并有楊浦大橋和市輪渡相通;西以大連路、密云路、逸仙路與虹口區相鄰;北以原江灣機場與寶山區相接。區域面積60?61平方公里,在九個中心城區中占第一位。1999年底總人口1081459人,在九個中心城區中占第一位。其中男560515人,女520944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7843人。60歲以上老年人184693人,占總人口的17.08%。90歲以上有1560人。區***位于江浦路549號。下轄定海路街道、大橋街道、平涼路街道、江浦路街道、四平路街道、控江路街道、延吉新村街道、長白新村街道、五角場街道、殷行街道共10個街道辦事處,以及五角場鎮***1個。另在原江灣機場設有江灣新城街道籌備組。下設314個居民委員會和6個村民委員會。
沒有人能肯定的回答這個問題,我只能盡量給出***分析
1,樓主是否上海戶口?如果不是,那么拆遷帶來的好處可能不大。同樣,如果是上海戶籍但該房屋下掛的戶口人數不夠多,同樣得不到太多補償
2,曹楊那邊的拆遷成本不是很高,是有可能拆遷的,但可能性不是那么高(坊間盛傳將來要建立一個曹楊商圈,但誰也沒確鑿根據)。同理,市中心的拆遷可能性基本很小,因為沒有那個開發商拆的起,除非非法強拆。
3,上海市周邊仍有很多地皮沒有開發,比如七號線上海大學站以北,還要往寶山開通許多延長站,開發商可能會優先考慮那些低成本地段
4,目前上海比較可能拆遷的地方有,楊浦區(老房眾多,可以整片拆遷,利于新建城市綜合體)。寶山區(七號線沿線將要開通許多延長站,那邊鐵板釘釘的要拆些老房的)
實話可能不是那么好聽,但都是從樓主利益考慮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