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關于臺灣欒樹何時開花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關于臺灣欒樹是常綠還是落葉的知識,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欒樹的花期在6-8月,果期在8-10月。
欒樹是常見的園林景觀樹種。
其果實像燈籠一樣,非常的漂亮。
1、形態特征:欒樹是無患子科欒樹屬的植物,是落葉灌木或者喬木。它的樹皮較厚,呈灰褐色或者是灰黑色。葉片對生或互生,呈卵形。開花的時候為聚傘的圓錐花序,橙紅色。通常是在六月到八月份之間開花。果為蒴果,呈圓錐形。果期在九月到十月之間。
2、生長習性:欒樹非常喜歡太陽,有輕微的耐陰能力。耐寒,不耐水澇。因此栽植的時候要注意地塊,排水要方便。它能忍耐零下25度的低溫,抗風能力也很強,管理期間幾乎不用擔心,只要土壤不積水,就能旺盛生長。
3、分布情況:欒樹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我國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中部省區,其中華東,華中比較多見。生產基地主要集中在安徽,江西,江蘇,浙江,河南等地。
落葉喬木,高15—17m。二回奇數或偶數羽狀復葉,小葉10—13,基部極偏斜,先端長漸尖至尾尖。大型頂生圓錐生序25cm長,萼長和花瓣各5。蒴果瓣玫瑰紅色。
形態:樹高可達25公尺,干直立,樹冠傘形。
葉二回羽狀復葉,小葉卵形或長卵形,先端尖,基部歪斜,紙質,淺重鋸齒緣。
花:圓錐花序頂生,花冠黃色,朔果三瓣合成,呈澎大氣囊狀,粉紅色至赤褐色,最后呈土色。秋季開花,約9月上旬至10月下旬。
果實:蒴果的紅色隨著成熟度逐漸變淡,膨大的球囊在末端裂開;而后顏色褪至近淡綠色(下左),再轉褐色(下右);完全成熟的果實展裂開來,成熟的種子呈黑色。
樹皮:樹皮為褐色,樹冠開展。二回羽狀復葉、互生,小葉為4至6對、紙質,呈長卵形,小葉基部歪斜,邊緣有淺鋸齒;為大型頂生圓錐花序、花為黃色,花瓣5瓣,瓣片基部為紅色;蒴果呈膨大球囊狀,有三個稜弧形般像似紙摺的小燈籠,為粉紅色,成群結隊簇生鮮艷可愛,成熟後為褐色;種子球形成熟時黑色。臺灣欒樹的花序、果實及葉片色彩均饒富變化,開花和結果期很長,樹性犟軔又耐污染且成長迅速,為世界級的行道樹種。
春天時,臺灣欒樹會從光禿禿的枝條上長出鮮嫩的綠葉;夏天則以濃綠的樹葉為過往的人們提供遮蔭;夏天即將結束時,微小的黃花會以花海戰術構成耀眼的黃金花浪,黃花落盡,登場的是像燈籠又像氣球的鮮紅可愛果實。
小葉披針形至長橢圓披針形,大小變異大,多數長6~10cm,寬2~3cm,漸尖頭,細鋸齒緣。花序無毛,金黃色。花5數;雄蕊約8枚。果紅褐色。特產本島低海拔日照犟的森林中。
1、形態特征:欒樹是無患子科欒樹屬的植物,是落葉灌木或者喬木。它的樹皮較厚,呈灰褐色或者是灰黑色。葉片對生或互生,呈卵形。開花的時候為聚傘的圓錐花序,橙紅色。通常是在六月到八月份之間開花。果為蒴果,呈圓錐形。果期在九月到十月之間。
2、生長習性:欒樹非常喜歡太陽,有輕微的耐陰能力。耐寒,不耐水澇。因此栽植的時候要注意地塊,排水要方便。它能忍耐零下25度的低溫,抗風能力也很強,管理期間幾乎不用擔心,只要土壤不積水,就能旺盛生長。
3、分布情況:欒樹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我國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中部省區,其中華東,華中比較多見。生產基地主要集中在安徽,江西,江蘇,浙江,河南等地。
臺灣欒樹(學名:Koelreuteriaelegans),又名苦楝舅、苦苓江、金苦楝、拔子雞油、臺灣欒華、木欒仔、五色欒華,是一種無患子科的落葉喬木植物,為臺灣原生特有種,耐旱性強,大約秋季10月開花。
臺灣欒樹又名苦楝舅、苦苓江、金苦楝、拔子雞油、臺灣欒華、木欒仔、五色欒華,是一種無患子科的落葉喬木植物,為臺灣原生特有種,耐旱性強,大約秋季10月開花。
臺灣欒樹何時開花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臺灣欒樹是常綠還是落葉、臺灣欒樹何時開花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