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編輯李澤東????
據央視新聞援引印度媒體8月13日報道,印度比哈爾邦在過去3天里已有7人因飲用假酒死亡。
而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印度都會爆出假酒大規模致死事件,這已成為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
據新華社7月26日消息,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農村多地發生假酒中毒事件,已致近20名村民死亡。
據央視新聞2021年5月30日消息,印度北方邦阿里格爾區假酒中毒事件死亡人數達到35人。
據新華社2019年2月24日消息,印度阿薩姆邦***表示,該邦假酒事件已造成156人死亡。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393715160
在印度,因假酒中毒致死的事件時常出現在新聞報道里。早在2004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曾警告說:酗酒是造成印度青少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印度國家犯罪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印度每年平均有1000人因飲用假酒死亡。
據報道,這些頻發的假酒致死案,幾乎都和“甲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甲醇本身作為一種工業原料,常常被用來當做有機溶劑以及防凍等。盡管甲醇應用廣泛,但人體只要攝入10毫升便可直接致盲,30毫升足以致命。
但有些黑心商販為了降低成本,提高烈度和口感,會直接用“甲醇”當原材料。由于缺少相關的監管,甲醇在印度市場上很容易獲得。在2020年8月印度發生的假酒案中,一家油漆店老板將三桶甲醇賣給下家制造假酒,最終導致111人死亡。
印度警方查處假酒黑作坊(圖片來自:indiaTV截圖)
英國《衛報》也曾報道,印度部分釀酒作坊為了提高“酒勁”,不單故意向酒中添加甲醇,有的不法商販甚至還特意加入殺蟲劑等化學物質。
印度假酒主要原料就是甲醇圖片來源:《衛報》截圖
除了一部分“黑心商家”外,印度某些不正規商家也存在著技術不過關,“釀”出甲醇的問題。由于釀酒技術要求很高,溫度的掌控至關重要。如果技術不過關,在蒸餾過程中,一旦超過安全標準,就會產生甲醇。
以印度旁遮普邦為例,調查顯示,該省三分之二的年輕人有酗酒習慣。當地2500萬人口中,每人每年平均要喝掉10瓶烈酒。
根據印度國際烈酒與葡萄酒協會的測算,印度每年消耗酒類產品可達50億升。然而印度巨大的貧富差距讓諸多窮人買不起質量達標的合格酒。于是,大量的制酒作坊競相制造、勾兌假酒。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在印度,很多低收入者,比如建筑工人、人力車夫等重體力勞動者,依靠酒精來舒緩身體的疲憊,財力所限,他們被迫將目光投向“廉價”酒,去購買非正規酒廠出產的產品。
據統計,印度每年消耗的50億升酒類產品中,約有40%是非法生產的,其中包括直接勾兌甲醇的黑心商家,也包括因技術不***、設備不正規“意外”釀出甲醇的非法生產商家。這也直接導致印度每年數百人的死亡。
《印度心理學與醫學》雜志曾報道,一位33歲男子酒癮犯了,又找不到酒喝,便長期飲用眼鏡蛇毒,最終導致失明。面對如此巨大的需求量、信手拈來的“原料”甲醇、簡易的勾兌方式,印度社會的假酒致死案自然屢見不鮮。
男子飲用蛇毒代替酒精(圖片來自:當地媒體)
2009年,印度通過了釀酒法案,明確規定凡是制造假酒致人死亡的將被判最低無期徒刑、最高絞刑的處罰。同時,印度***還加大對市場甲醇的流通監管、打擊不良商販、封堵走私渠道,但印度假酒泛濫的情況依舊沒有好轉。
印度***用各類“執照”控制了印度制酒行業的經營權,提高酒類價格,加劇了窮人買廉價酒的現象。印度***還對酒精類飲料征收重稅,喝一杯酒,要交20%的稅。為了減少社會對酒精的消耗,印度***對制酒、販酒行業課以重稅,進而提升了酒價,讓原本就處在社會底層的民眾被迫轉向假酒,進一步***了假酒市場的興盛。
以印度產的洋酒為例,一瓶700毫升的威士忌或朗姆酒在印度的售價從數百到數千盧比不等,遠遠超出了印度底層民眾的購買能力。而在馬拉德的貧民窟,當地人只需要20盧比就可購買一瓶假酒。
加之目前處在疫情期間,印度多地為防疫頒布的停止酒類銷售禁令,讓印度民眾更難買到酒。不少人選擇鋌而走險從不正規的渠道買酒,進一步推高假酒安全事件的發生頻率。
有印度媒體稱,***打擊假酒只是揚湯止沸,讓民眾喝得起真酒看起來仍然遙遙無期。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