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1股拆3股,特斯拉股價將降至300美元區間,降低散戶投資門檻;未來十年要達到一億輛生產目標,特斯拉現有的工廠數量得翻兩倍
文|《財經》記者郭宇
編輯|趙成
“十年前,我們制造了不到3000輛汽車。今天,我們已經制造了超過300萬輛汽車。”美東時間8月4日,美國得州奧斯汀超級工廠,特斯拉(NASDAQ:TSLA)CEO馬斯克(ElonMusk)說道。
這是2022年特斯拉股東大會現場,總結過去展望未來是常規操作。馬斯克稱,特斯拉希望在2022年底實現200萬輛產能,未來在全球會有10-12個超級工廠,每座工廠的年產能將達到150萬輛-200萬輛。再過10年,特斯拉有信心實現超過1億輛的生產目標。
備受關注的拆股計劃也塵埃落定。本次股東大會正式通過特斯拉拆股計劃,將進行1股拆3股的拆股交易,生效時間為8月25日。拆股后,特斯拉每股股價預計將從目前的846.51美元降至300美元左右。
業內人士表示,拆分股票通常不會改變公司的市值或影響股東投資的價值,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散戶投資者的投資門檻,提高公司股票對散戶的吸引力。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美東時間8月4日收盤,特斯拉報925.9美元/股,上漲0.4%,總市值為9670.93億美元。
除了上述小目標和拆股計劃,此次特斯拉股東大會也透露了其他信息:
今年年底前特斯拉將公布最新一座工廠地址。目前,美國加州的弗里蒙特工廠已經成為北美產能最高的工廠。
特斯拉是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中營業利潤率最高的公司。從營收來看,ModelY將是今年最暢銷的汽車;按照銷量計算,ModelY預計也將在明年成為最暢銷的汽車。
4680電池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實現大批量生產。
馬斯克認為,長期來看,擎天柱(Optimus)機器人將比汽車更有價值,將會徹底改變經濟。擎天柱是特斯拉此前發布的人形機器人,按照計劃將在今年特斯拉的AIDay(9月30日)上正式發布該機器人的原型機。最新的FSD(完全自動駕駛能力)也將在AIDay上介紹。
一再跳票的Cybertruck計劃于2023年年中開始量產,此外,規格和價格會和此前預訂時有所不同。
2021年,特斯拉銷售了相當于4GWh的儲能產品,占據超過15%的全球市場份額。過去十年,特斯拉的太陽能電池板產生的電量超過了特斯拉工廠和路上所有特斯拉汽車消耗的電量總和。
馬斯克目前不考慮離開特斯拉,雖然他認為“即使我被外星人綁架,或者回到我的母星,特斯拉也會繼續做得很好”。
未來十年產夠1億輛電動車,擬建10-12座超級工廠
過去10年,特斯拉實現了從生產3000輛到300萬輛汽車的突破,未來10年,特斯拉希望能夠將這個數字累計到1億輛。“如果10年內不超過1億輛,我會很驚訝。”馬斯克在股東大會上說道。
生產目標的制定,離不開對銷量的預判。2030年實現年銷2000萬輛的目標,已經被馬斯克多次重申。
但眼下待解的問題是產量跟不上銷售需求。2022年上半年,特斯拉全球交付量為56.5萬輛,同比增長46%,低于50%的增長目標,其中二季度交付量為近兩年來首次下滑。
“從訂單情況看,特斯拉車型依舊受市場追捧,但在多重客觀因素疊加下,特斯拉產能受限訂單量難以釋放,導致其上半年交付量未達預期。”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顏景輝表示。
馬斯克在股東大會上表示,位于加州的弗里蒙特工廠的產能已經達到上限,而該工廠已經是特斯拉在北美產能最高的工廠。
目前,特斯拉在全球共有四座整車廠,分別位于美國加州弗里蒙特、得州奧斯汀、德國柏林和中國上海。其中,加州弗里蒙特工廠運營最久,上海工廠全球產量最高。“得州、柏林、加州幾個工廠間或許會進行友好競爭,但上海超級工廠很難被超越。”馬斯克在股東大會上表示。得州奧斯汀和德國柏林則是2022年剛投入運營的新工廠,均處在產能爬坡期。
要實現年銷2000萬輛的長期目標,需要多少座工廠?馬斯克的答案是10至12座。在馬斯克的設想里,每座工廠的年平均產能為150萬-200萬輛。今年年底前,特斯拉將宣布下一個工廠的位置,有可能在加拿大。
目前,特斯拉已經實現150萬輛的年產能,復合年均增長率達到72%。馬斯克透露道,預計今年年底,特斯拉年產能有望達到200萬輛。
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重要零部件,特斯拉4680電池也在股東大會上被頻繁提起。馬斯克表示,4680電池有望在今年年底進行量產,雖然目前電池產能與汽車產能不匹配,但這并不會影響汽車產能,“我們實際上從供應商那里獲得了足夠的電池供應。”
此前,寧德時代(SZ:300750)宣布將于今年四季度開始向特斯拉交付M3P電池,用于生產配備72kWh電池組的ModelY。第一批使用新電池組的汽車將于2023年初下線。
雖然在為擴大產能焦慮,但特斯拉也保持著對自身制造能力的自信。“長期來看,生產制造將是特斯拉的最大優勢,這也是特斯拉很難被復制的核心要素。”
得益于一體化壓鑄技術,特斯拉持續精簡生產制造工藝。以奧斯汀超級工廠生產的ModelY為例,將171個獨立零配件,簡化成2個大型壓鑄的單體零件。
自動駕駛、人形機器人等有新進展
此外,此次股東大會上還透露了自動駕駛和被稱為擎天柱(Optimus)的人形機器人等新技術方面的進展。當然,更多信息會在9月30日的AIDay上進行披露。
據馬斯克透露,完全自動駕駛能力(FSD)10.13版本的研究已進行了一段時間,特斯拉做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架構改進”,如改進無保護復雜路況的左轉時的復雜問題等。
目前,特斯拉正在北美廣泛部署FSDbeta版本,并將在今年啟動FSD軟件的大規模測試,目前測試版軟件的累計行駛里程已經突破4000萬英里,年底有望超過1億英里。
作為一家主打智能化的車企,特斯拉產品的安全性特別引起投資者和消費者的關注。
馬斯克表示,特斯拉正持續改善和提高車輛安全性能,改善車輛的碰撞結構。特斯拉還對安全帶預警功能、安全氣囊的部署進行了改進。特斯拉Autopilot還可以“預見”是否會發生事故,如果發生的可能性是99%,它就能提前激活安全帶預警功能,然后打開安全氣囊。在接受美國***測試的所有車輛中,特斯拉車輛是用戶在事故中受傷可能性最低的車型。
在馬斯克宣傳自家自動駕駛能力的同時,外界的質疑聲并未停止。
媒體報道,特斯拉上周被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車輛管理局(DMV)指控其虛假宣傳Autopilot和FSD功能。
如果DMV指控成立,特斯拉在加州制造和銷售汽車的相關執照可能會被暫停或者吊銷。路透社稱,加州是特斯拉在美國最大的銷售市場,2021年銷售了12.1萬輛汽車,約占全國的三分之一。
此外,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在7月對兩起特斯拉車禍展開了調查,這兩起車禍分別導致1名摩托車騎手死亡。NHTSA懷疑,造成車禍的主要原因或因特斯拉的Autopilot出現故障,在高速上開啟自動輔助駕駛的特斯拉無法識別摩托車。
在人形機器人方面,馬斯克此次只是陳述了相關觀點,認為機器人將會比汽車更具價值。長期來看,它將解決勞動力短缺的限制。
2021年的特斯拉AIDay上,特斯拉人形機器人首次亮相。今年6月,這款機器人擁有了正式的名字擎天柱(Optimus)。資料顯示,擎天柱身高約為1.73米,體重約為112斤,能以8公里/小時的速度移動,相當于成年正常人類行走速度的2倍左右。負重可達20公斤。
在馬斯克眼中,特斯拉不僅僅是一家汽車公司,而是包括軟硬件、能源等業務在內的***體。特斯拉依靠其太陽能業務產生的發電量,已經超過了工廠、生產設施和全球特斯拉車輛的總耗電量。2021年,特斯拉銷售了相當于4GWh的儲能產品、占據超過15%的全球市場份額。
至于特斯拉新的總體規劃,馬斯克坦言還沒準備好,“可能會在本月完成”。不過馬斯克也重申,特斯拉只是著眼大局,更多從能源角度出發,看維持地球發展需要什么(butlikeisaid,itwillbejust?lookingatthebigpicture,whatdoesittakeearthsustainingfromenergystandpoint)。
馬斯克認為,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不是特斯拉的終極目標,特斯拉希望讓汽車行業感受到電氣化未來的無限可能,同時也能與行業伙伴一起加速推動世界向可持續能源轉變。
不過,仰望星空的同時,腳踏實地也同樣重要。比如一再跳票的Cybertruck,在承諾的明年年中量產前,不知道是否再度出現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