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關于北京全年降雨量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關于北京今年累計降雨量的知識,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每年的6至8月份算雨季。
因為北京地區屬于典型的北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季節分配很不均勻,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個月,7、8月有大雨。
其成因在于,夏季太陽高度角增大,晝長,氣溫較高,在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影響下,盛行夏季風,以偏東偏南風為主,風力較小,潮濕多雨,從熱帶海洋吹來的東南季風帶來了豐沛的降水。
以2018年度降水為例,2018年北京全年降水量為575.5毫米,其中,6月1日至8月31日全市共出現降雨過程52次,累積降水量就達到了452.5毫米。
擴展資料:
北京地區降水特征:
1、時間上,夏季降水量約占年降水量的3/4。夏季降水空間分布與全年類似:東北部和西南部山前迎風坡地區為相對降水中心,在450~500毫米之間,西北部和北部深山區少于400毫米,平原及部分山區在400~450毫米之間。
2、空間上,年降水量空間分布不均勻,東北部和西南部山前迎風坡地區為相對降水中心,在600~700毫米之間,西北部和北部深山區少于500毫米,平原及部分山區在500~600毫米之間。
參考資料:
北京氣象局-2018北京夏季氣候特征
百度百科-北京
北京:年平均降雨量483.9毫米
上海:年平均降雨量1237毫米
蘭州:年平均降水量327毫米
西寧:年平均降水量380毫米
南京:年降水1200毫米
烏魯木齊:年降水294毫米
每年的6至8月份算雨季。
因為北京地區屬于典型的北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季節分配很不均勻,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個月,7、8月有大雨。
其成因在于,夏季太陽高度角增大,晝長,氣溫較高,在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影響下,盛行夏季風,以偏東偏南風為主,風力較小,潮濕多雨,從熱帶海洋吹來的東南季風帶來了豐沛的降水。
以2018年度降水為例,2018年北京全年降水量為575.5毫米,其中,6月1日至8月31日全市共出現降雨過程52次,累積降水量就達到了452.5毫米。
擴展資料:
北京地區降水特征:
1、時間上,夏季降水量約占年降水量的3/4。夏季降水空間分布與全年類似:東北部和西南部山前迎風坡地區為相對降水中心,在450~500毫米之間,西北部和北部深山區少于400毫米,平原及部分山區在400~450毫米之間。
2、空間上,年降水量空間分布不均勻,東北部和西南部山前迎風坡地區為相對降水中心,在600~700毫米之間,西北部和北部深山區少于500毫米,平原及部分山區在500~600毫米之間。
參考資料:
北京氣象局-2018北京夏季氣候特征
百度百科-北京
北京屬于溫帶季風性氣候區,在北方降水集中在每年的夏季,大概是6月到8月之間,在這一時間段,有集中性的降雨
蘭州年均降雨量327.7毫米,北京年均降雨量483.9毫米。
蘭州/北京的降雨量詳情為:
一、蘭州
受季風影響,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0%~70%。全省無霜期各地差異較大,隴南河谷地帶一般在280天左右,甘南高原最短,只有140天。海拔多數地方在1500米到3000米之間,年降雨量約300毫米(40—800毫米之間)。各地氣候差別大,生態環境復雜多樣。
二、北京
北京的氣候為典型的北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全年無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區較短。
北京為華北地區降雨最多的地區之一。降水季節分配很不均勻,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個月,7、8月有大雨。
擴展資料:
兩地氣候特征:
一、蘭州
蘭州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0.3℃。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是著名的避暑勝地。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446小時,無霜期為180天,年平均降水量為327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
冬季寒冷漫長,春夏界線不分明,夏季短促,氣溫高,秋季降溫快。省內年平均氣溫在0~16℃之間,各地海拔不同,氣溫差別較大,日照充足,日溫差大。
二、北京
北京的氣候為典型的北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全年無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區較短。
北京太陽輻射量全年平均為112~136千卡/厘米。兩個高值區分別分布在延慶盆地及密云縣西北部至懷柔東部一帶,年輻射量均在135千卡/厘米以上;低值區位于房山區的霞云嶺附近,年輻射量為112千卡/厘米。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北京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蘭州
北京:年平均降雨量483.9毫米上海:年平均降雨量1237毫米蘭州:年平均降水量327毫米西寧:年平均降水量380毫米南京:年降水1200毫米烏魯木齊:年降水294毫米上海南京北京西寧蘭州烏魯木齊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