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早間,阿里巴巴集團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已授權集團管理層向香港聯合交易所提交申請,將新增香港為主要上市地。這意味著,在香港聯交所完成審核程序后,阿里巴巴將在香港聯交所主板及紐約證券交易所兩地雙重主要上市。
阿里巴巴-SW(09988)早盤漲超6%。
阿里巴巴申請香港紐約雙重主要上市預計年底前完成
7月26日,阿里巴巴集團發布公告:董事會已授權集團管理層向香港聯合交易所提交申請,擬將香港新增為主要上市地。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向中國基金報記者表示,這個決定的目的是希望讓更廣泛多元的投資者,尤其是阿里巴巴數字生態參與者,能共享阿里巴巴的成長和未來。
根據公告,阿里巴巴目前在香港聯交所主板第二上市,將會按照香港上市規則申請香港為主要上市地,預期將于2022年年底前生效。相關主要上市流程完成后,阿里巴巴將成為以美國存托股份于紐約證券交易所,以及以普通股于香港聯交所雙重主要上市的公司。公司于美國掛牌的存托股及在香港上市的普通股可以互相轉換,投資者可繼續選擇以紐交所上市的美國存托股或者以于香港聯交所上市的普通股其中一種形式持有本公司的股份。
阿里巴巴表示,在香港完成主要上市程序包括(但不限于)滿足香港聯交所的相關規定及市況等條件,將適時就申請作出進一步公告。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實行雙重主要上市之后,預計國際投資者將更多配置阿里港股,可能給港股市場注入新的流動性。同時,阿里巴巴港股預計也將符合港股通資質,從而或為內地投資者直接投資阿里創造更多便利。此外,分析普遍認為,對于阿里以及中概股,雙重主要上市是順應當前格局和市場預期、確保投資者利益的最優商業選擇。
中泰國際策略分析師顏招駿表示,雙重上市需遵守的上市規則與正常的公開發售要求一致,且股票無法跨市場流通,表現相對獨立。阿里這個舉措能讓阿里將在美國退市風險減至最低,能在港股市場上融資,擴大股東基礎,也利于拓展市場范圍。更重要的還在于,在港雙重主要上市的企業,更容易符合A股市場監管要求,從而可以被納入港股通。
天風證券也指出,雙重主要上市可以納入港股通,并預計未來中概回港選擇雙重主要上市的比例提升,同時期待目前已完成二次上市的公司主動轉換為雙重上市。
阿里選擇香港是大勢所趨?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繼續鞏固
根據“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目前香港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排名僅次于紐約和倫敦,發展潛力巨大。彭博數據顯示,受益于港股通等互聯互通機制逐步完善,截至今年2月16日的30天里,香港股市日均成交額躍升至250億美元左右,已大幅超越倫敦交易所,相當于同期紐交所的六成。
據了解,阿里巴巴在香港紐約雙重主要上市后,在美國掛牌的存托股和在香港上市的普通股依然可以繼續互相轉換,投資者可繼續選擇以其中一種形式持有阿里巴巴股份。這將吸引更多國際資本向香港轉移。
分析人士認為,實行雙重主要上市之后,中概股美股和港股的定價相互獨立,有望提升香港證券市場的定價能力。流動性的增加和定價能力的提升,將有利于香港進一步鞏固和增強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值得關注的是,中概股企業選擇雙重主要上市,并不影響其在美國的上市地位。長期以來,海外資金對中國科技企業的發展作用顯著,阿里等一批中概股公司在美上市,也增進了全球資本對中國企業和中國市場的了解。
其實,阿里巴巴和香港淵源已久。香港是阿里巴巴從中國走向世界的起點,從2007年以來,阿里巴巴就將香港作為主要上市地的首選。
2007年,阿里巴巴的B2B業務就曾在香港聯交所上市。2014年,阿里巴巴籌劃整體上市時,首先考慮的目的地也是香港聯交所,并開展了相關路演。但由于當時相關規定限制,阿里最終轉赴紐交所上市。
2014年,赴美上市前夕,阿里巴巴仍公開表示:未來條件允許,我們將回歸國內資本市場,與國內投資者共同分享公司的成長。
2018年,香港聯交所啟動上市制度改革,這也為包括阿里在內的大量國內互聯網公司在港上市創造了更有利條件。2019年11月,阿里巴巴在香港二次上市,紐約依然作為阿里的主要上市地。
自2019年在港上市以來,阿里巴巴大部分流通股已轉至香港注冊。據統計,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阿里巴巴集團股份于香港市場的日均交易量約7億美元,于美國市場的日均交易量約32億美元。中國和亞太地區作為阿里巴巴業務開展的主要市場,阿里始終受到中資和亞太資金的高度關注。此次阿里新增香港作為主要上市地,在技術層面上水到渠成,也符合市場過去一段時間以來的預期。
選擇在港雙重主要上市,也體現出阿里對香港乃至中國市場未來的信心。在公布相關消息時,張勇強調,阿里對中國的經濟和未來充滿堅定的信心。
中概股上市地多元化成為重要趨勢
2018年香港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后,越來越多中國科技公司選擇在美國和香港兩地上市,但在交易機制設計上,大多以美國為主要上市地,在香港掛牌多采用“二次上市”模式。
近段時期以來,雙重主要上市正在成為中概股回港的主流模式。截至目前,已有知乎、貝殼、小鵬、理想等9家中概股公司實現在美國和香港雙重主要上市。阿里巴巴作為流通市值超2萬億港元的優質龍頭公司,此次回港雙重上市具有極強的標志性意義。
雙重主要上市之后,相關公司可以更好應對單一市場的不確定性,從而更好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
分析人士認為,阿里巴巴選擇在港雙重上市,將顯著拉高香港聯交所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科研投入等技術指標。對香港聯交所而言,包括阿里在內的更多優質交易標的,也將加強其對全球市場的吸引力。
全球年度活躍消費者約13.1億?
其中中國超過10億
7月26日,阿里巴巴還發布2022財年報告:全球活躍消費者約13.1億,其中中國超過10億,中國消費者業務GMV7.97萬億元人民幣。
報告稱,阿里巴巴生態體系產生了人民幣83170億元(13120億美元)的GMV,包括面向中國消費者的業務(包括中國商業分部、本地生活服務分部和數字媒體及娛樂分部)產生的人民幣79760億元(12580億美元)的GMV,以及國際商業零售業務產生的540億美元的GMV。公司還通過云業務為數百萬企業提供服務,公司的許多客戶在各自的領域都是擁有良好聲譽的行業領導者。2022財年,阿里云為中國超過60%的A股上市公司提供服務。
在消費者業務領域,阿里巴巴在本財年完成了國內年度購買用戶超過10億的里程碑,提前兩年完成了該目標。超過1.24億消費者在淘寶天貓年度消費超過人民幣10000元,這些消費者的跨年活躍率高達98%。在海外市場,阿里的年度購買用戶也已超過了3億。
過去一個財年,阿里巴巴云計算業務繼續在中國市場保持領先地位,并實現了阿里云創立13年來的首次全年盈利。在海外市場,阿里巴巴已經在全球27個國家和地區提供了云計算服務。
股東信中還首次披露:盡管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等帶來巨大不確定性,預計仍有超過5800名應屆大學畢業生加入阿里。據悉,該數據僅為阿里巴巴集團核心業務范圍內發送錄取通知的數量。張勇指出,作為平臺,阿里巴巴天然地具有社會性,平臺上多種參與者的廣泛合作不僅帶來了各種業務形態的創新,也創造了巨大的就業機會。
螞蟻集團管理層不再擔任阿里合伙人
此外,年報還披露了最新合伙人名單。年報顯示,阿里巴巴合伙人目前共有29名成員,除此前宣布退休的部分成員外,來自螞蟻集團管理層的相關成員包括井賢棟、倪行軍、曾松柏、彭翼捷等也不再擔任阿里巴巴合伙人。
據媒體報道,知情人士稱,這是螞蟻集團持續完善公司治理的又一舉措,旨在進一步提升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有效性,強化與主要股東阿里巴巴的隔離。
年報顯示,根據阿里巴巴合伙最近修訂的《合伙協議》,合伙人應由阿里巴巴集團人士擔任,因此從2022年5月31日起,阿里巴巴集團的關聯方人士不再擔任合伙人。
以下為最新的阿里巴巴合伙人名單:
編輯:萬健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