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邢臺學院引進13名韓國博士,“速成博士”為何層出不窮?
記者|陳瓊燁
繼邵陽學院引進23名菲律賓亞當森大學博士后,河北省邢臺學院近日也被爆出批量引進“速成博士”的情況。
據新黃河客戶端報道,今年2月,邢臺學院公布了一份2021年公開選聘擬聘人員名單,其中13人來自韓國又石大學、全州大學和圓光大學三所韓國院校,博士***包括教育學、中國學、工商管理、文化管理和風景園林建筑工程。
7月26日下午,界面教育多次致電邢臺學院人事處,***處于無人接聽狀態。
據邢臺學院校辦工作人員回復極目新聞稱,目前校方正對此事展開調查,針對群眾質疑等相關情況,后續會向公眾通報。
界面教育搜索過往公開報道及相關論文發現,該名單中多位人員或為邢臺學院在職教師或往屆學生。
例如,一篇發表于2019年的《當代企業故事營銷對于企業管理者的啟示初探》論文作者簡介顯示,“張齊楠,女,河北邢臺人,邢臺學院,韓國又石大學博士在讀。”此信息與上述擬聘人員名單中畢業于韓國又石大學風景園林建筑工程的張齊楠高度吻合。另一篇收錄于知網的論文《風水林的生態景觀探析》一文也顯示,作者張齊楠,機構為邢臺學院。?
和菲律賓亞當森大學一樣,前述幾所韓國大學被公眾質疑為“學歷加工廠”。
一份由沈陽建筑大學今年4月發布的“韓國又石大學中韓雙語(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顯示,該項目學制為2.5年,每學期寒暑假學習2個月,采取中韓雙語授課,無入學考試和韓語語言水平(TOPIK)要求,修完***課并通過論文答辯,即可獲得該校博士研究生學位證書。
項目學費及學雜費為23.8萬元,申請及報名費2800元,在校住宿費3170元/學期。
“此項目特點在于時間短、費用合理、文憑實用性強、入學要求相對寬松、畢業率高、就業前景廣闊。”該招生簡章稱。
據百度百科,韓國又石大學位于韓國歷史文化名城全州,前身為全州又石女子大學,于1979年1月1日在又石學園的基礎上成立。在全韓高校評估中被評為韓國最優秀大學(A等),是中國教育部認定的韓國四年制大學。
7月26日下午,界面教育搜索發現,沈陽建筑大學官網該項目招生簡章現已無法正常顯示。?
僅在寒暑假開課的韓國博士項目并非只有韓國又石大學一家。
界面教育以報考韓國博士名義咨詢某韓國留學中介,對方表示,寒暑假上課的學校排名都相對一般,有些甚至沒有排名。?
該中介向界面教育推薦了一所韓國嘉泉大學,稱該校“亞洲排名約350名左右,總費用大概13.5萬左右,服務費2.6萬元。”
該中介表示,嘉泉大學博士項目保錄取,學制3年,具體成績無要求,免韓語要求入學,入學后中文翻譯授課。“平時不用上課,課程集中在寒暑假,一周大概上三節課,一節課三小時左右。”
“速成博士”現象并非新鮮事。
據中國新聞周刊2019年報道,韓國教育部同年1月公布的《2018教育基本統計》顯示,2018年在韓留學生中,中國留學生占比48.2%,約6.85萬人。來韓攻讀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達3636人,較2013年幾乎翻倍。赴韓讀博的主要群體是中國高校在職教師。
據央視財經2019年報道,韓國《東亞日報》曾發表題為“來韓留學速成博士,韓國恐成中國的‘學歷工廠’”的社論,提到了韓國某大學招收中國博士留學生,12天即可完成一學期課程。對很多排名在中下游的私立大學來說,為爭奪生源,確保財政收入,不惜淪為中國人的“學歷工廠”。
2019年,在當地媒體報道后,韓方要求高校嚴格管理大學學位制度,但“速成博士”項目招生仍未被掐斷。
爭議之下,國內地方院校為何仍不斷批量引進“速成博士”?
政策層面的硬性指標不容忽視。院校申請碩士點、由學院升級為大學,對博士比例存在要求。?
教育部2006年頒布的《普通本科學校設置暫行規定》顯示,稱為大學的專任教師中具有研究生學位的人員比例一般應達到5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學位的專任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比例一般應達到20%以上。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發布的《學位授權審核申請基本條件(2020年)》規定,除藝術體育類院校外,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申請的基本條件中,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學位教師的比例不低于25%。
“在沒有編制增加的情況下,地方本科院校只能讓教職工提升學歷。”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告訴界面教育,此類做法過去十年都存在。“原因在于很多地方本科院校都想要申碩士點,而以博士學歷比例來評價教師隊伍的做法本身就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