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情人网-亚洲情人-亚洲欧洲综合-亚洲欧洲自拍-欧美专区亚洲

康美183億現金是怎樣變成人參,又是怎樣灰飛煙滅,一個局外會計的觀察

  • 生活
  • 2023-05-05 16:23
  • 66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饒教授說資本

  這篇是饒胖作為一個普通會計和局外人對于康美案的觀察,篇幅較長1.2萬字。

  最后一只靴子

  2022年7月21日,康美案最后一只靴子落地,康美時任審計師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注銷了。正中珠江是有41年歷史、廣東老牌會計師事務所,80年代初脫胎于廣東財政系統,一直廣東審計界國內所前列。

  2019年康美案東窗事發,2021年正中珠江被證監會行政處罰,罰款金額高達5700萬。會計師靠信譽吃飯,犯了事,自然樹倒猢猻散,之前廣東倒臺的證券所還有著名的深圳鵬城。

  康美事發以后正中珠江客戶急劇流失,合伙人大多出走,只剩下被處罰帶著責任的幾人,注銷結局在所難免。

  康美財務造假案,經歷被稱為中國安然案的操縱證券市場案審判,ST康美公司已經由廣藥牽頭重組新生,始作俑者關的關罰的罰,天道輪回報應不爽,正中珠江的注銷似乎是康美案最后的一只靴子。

  歷史學家從來都認為,需要隔代修史,本朝歷史下一代人來寫,因為本朝人仍在歷史中。

  從康美2019年4月東窗事發已經過去3年,有些事情官方已經定案,有些事情已經搞清楚了,可以來說一說。

  先說明我的局限和視角:

我是局外人,只有市面上公開的資料,個人的視角回顧一下我個人認知和理解的康美案,管中窺豹,理解可能都是錯的,僅供批判,看官留意。

康美造假案內容繁多,涉及大股東實際控制人侵占,涉及系統性財務造假等等,內容繁多,我只取一支,我作為一個會計,最感興趣的一條線索,2017年財報上299億貨幣資金(后面我將貨幣資金簡稱為現金)是怎樣變成中藥材(后面我戲稱為人參),后來這些人參又怎樣化為烏有。

  2017年的大白馬

  康美藥業2001年上市,當時主營化藥,市值只有8.9億,上市后轉向中藥材,號稱打造中藥產業鏈。

  康美藥業上市后,2001年-2007年,收入從3.81億漲到12.94億,歸母凈利潤從0.29億漲到1.46億,初具規模。2008年開始業績加速增長,到2017年達到鼎盛,收入264.77億,凈利潤41億,2008-2017年這10年,收入年復合增長率39%,凈利潤年復合增長率40%,妥妥的業績大白馬。

  好業績,市場自然買賬,2001年康美剛上市市值只有22億,2008年增長到70億,2017年漲過千億,10年漲了16倍。

  當年我也沒研究過康美,現在回看資料,假定站在2017年年報剛披露的時間點,2018年5月來看康美,業績雖然亮眼,但疑點也不少。

  當然這是后見之明,畢竟我們現在知道康美出事了。

  首先,是2016和2017年凈利潤高速增長源于非經常性損益,而扣非凈利潤已經掉頭向下,日常業務增收利潤減少,足夠讓人警惕,背后發生什么,業務怎么啦?

  我的習慣,第一眼就是看凈利潤與扣非凈利潤,第二眼就是看凈利潤與經營凈現金流,如果差異較大就要警惕了,多數情況是生意惡化、商業模式不佳,也可能是會計上有小動作。

  康美2015年開始,凈利潤高歌猛進,但經營凈現金流沒跟上,引人注意,如果研究需要進一步去看下原因,康美案我只是感興趣會計信息,所以點到為止,后面一樣。

  其次,自由現金流在2015年就開始惡化,而2008年-2017年高速輝煌的10年,自由現金流累計居然是負的,通常只有重資產行業例如京東方之類會有這樣的財務現象,康美做中藥材,為何?

  第三,看workingcapital,wc,營運資金,2014年之后營運資金需要量大增,1元收入需要WC從2013年的0.34,增加到2017年的0.67,按理說優勢地位通常會在WC上占便宜,康美卻沒有優勢,WC占款還越來越重,主要是存貨越來越多,存貨多,我們該警惕什么,對了,存貨減值充分嗎?

  第四,看看人效,人均收入利潤都很可觀,可是人均薪酬卻十分可憐,有點不對勁。

  除了上述幾點,我沒看出其他異常,至于媒體說的存貸雙高這事,在企業做過財務的朋友,通常不這么在意,存貸除了經濟合理性,還有兩層需要考慮:

  第一,企業和銀行之間的關系需要維護,不能等到需要的時候去借,平時也要借,還要存,照顧好銀行生意,建立好關系。

  第二,資產負債表上都是時點數,而日常生意是流動的,如果沒有內部資料,存貸雙高也只是一種可疑,只要他不暴雷也就確證不了。

  除此之外,康美在2017年之前資產質量,從表上看也沒什大問題。資產以流動資產為主,2017年流動資產占比82%,而流動資產中主要是貨幣資金和存貨,2017年底賬面現金高達341.41億,占總資產的50%。如果現金是真的,這資產質量杠杠的,可惜,夢一場。

  不過看看有息負債,還是有點小緊張,雖然2017年資產負債率只有53%,也不算高,有息負債214億,其中銀行借款114億,債券83億,而當年經營現金流只有18億。

  當然,康美賬上還有341億現金,只要是真的,小車不倒只管推,短期銀行借款從來都是借新換舊、短債長投,只要能倒騰過來就行。

  暴雷

  2018年5月29日康美藥業股價創出新高,市值1390億,馬老板的高光時刻。

  在過去的二十多年,康美藥業在市場上狂飆突進,屢創奇跡,市值從2001年8.9億元,2018年5月1390億,漲了156倍,康美是A股市場上首家突破千億市值的藥企。

  不過坊間對于康美一直有各種質疑。

  回望歷史,2012年證券市場周刊打響了第一槍,2012和2013年連續發表題為《康美謊言》質疑文章指出:“康美藥業高成長的背后,涉嫌財務造假。其這些年的增長,很可能是由造假、融資、再造假、再融資支撐的謊言”。

  2018年7月,財聯社《康美藥業財報疑云:利息支出超12億,賬上360億現金只是擺設?》“擁有大量的貨幣資金,卻要付出高額代價融資,這真的合理嗎?”這篇文章似乎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接著風云突變,從2018年10月12日開始,康美藥業連續下跌,到10月25日,股價從20.14元/股跌到11.27,市值幾近腰斬。

  期間,2018年10月18日,康美曾發出發出關于媒體報道的澄清公告,聲稱:文章報道了公司的貨幣現金高、存貸雙高、大股東股票質押比例高和中藥材貿易毛利率高等相關內容。公司的貨幣資金余額較大的原因如下:截至2018年6月30日,合并范圍公司已達124家根據已公告的項目投資計劃,公司未來幾年預計的項目投資資金需求為443.91億元,公司2018年6月30日賬面貨幣資金為398.85億元,加上公司日常的業務經營和中藥材貿易,公司需要保持較高的貨幣資金余額。

  緊接著,2個月后,2018年12月18日,證監會宣布對康美立案調查。

  通常這是出大事的先兆,按照慣例,監管部門如果沒有什么確鑿的線索,是不會立案調查,山雨欲來。

  隨后評級公司下調了康美的評級,理由是大股東股票99.5%已經質押,且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干了22年的康美董秘邱錫偉辭職。

  接著,2019年4月30日,康美爆出中國證券史上最大的貨幣資金造假大雷。

  康美這雷爆的有點不一樣,康得新是到期短融債還不上,違約暴雷,康美是在證監會立案調查后,捂不住,自插一刀,自爆的。

  自爆的形式是說,之前會計記賬做錯了,現在要調回來,并由審計師正中珠江出具了一個前期會計差錯更正的報告。

  正中珠江這份報告稱:2018年12月28日,收到中國證監會《調查通知書》,被立案調查。康美自查發現,2018年之前,康美藥業營業收入,營業成本,費用及款項收付方面存在賬實不符的情況。(我只摘了2017年貨幣資金的問題)其中,2017年,由于公司采購付款、工程款支付以及確認業務款項時的會計處理存在錯誤,造成公司應收賬款少計6.41億元,存貨少計195.46億元,在建工程少計6.32億元,由于公司核算賬戶資金時存在錯誤,造成貨幣資金多計299.44億元。

  什么!

  貨幣資金299億沒了!

  要知道,康美2017年報顯示貨幣資金341億,299億占88%。

  坊間一片嘩然。

  實際上,我也是在這份會計差錯更正后,才開始關注康美,之前雖有耳聞,但沒研究過,也不了解。

  為何會關注?這個會計差錯更正太離譜了!遠遠超出了我這個普通會計的想象力。

  前面我們看了康美的數據,再多疑點,最后防線是還有341億貨幣資金在賬上。

  就像老朋友以前說的:上市公司現金能還是假的?能的,之前康得新的122億現金憑空就沒了。

  不過這回康美沒說現金沒了,只是會計處理錯了,其實并沒有341億現金,而是有其他東西。

  有什么東西?按照正中珠江的報告,299億現金變成了,存貨195.46億,應收賬款6.41億,在建工程6.32,且慢,這三個數加起來也不等299。

  實際上還有其他應收款57.13億,這個一看估摸就是大股東實際控制人占款之類。在建工程、應收數額與存貨相比不大。

  所以,我把關注點放在現金怎樣變成存貨上,后來披露存貨主要是貴重根莖類和滋補類中藥材,我統一將這些存貨簡稱為人參。

  我當時的疑惑,主要集中在審計師正中珠江上,企業亂搞,審計師你是***的,會計不是這么玩的吧,讓我這個半路出家的會計大開眼界。

  正中珠江說2017年會計差錯,現金多記,存貨少記,所以要改過來。問題是,就我這個普通會計的常識,這兩個科目通常不挨著。

  我們來盤盤。

  比如,我給了錢,但是我沒收到人參,借:預付賬款,貸:銀行存款。人參入庫,借:存貨,貸:預付賬款。

  又比如,我還沒給錢,先拿了人參,這是康美原來賬上情況,貨幣資金還在,借:存貨,貸:應付賬款。給錢,借:應付賬款,貸:銀行存款。

  只有在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場景下,才會,借:存貨,貸:貨幣資金-現金。實際上企業也不會這么做,因為現場現金交易通常是員工先借備用金,買回來東西再報銷,再說195億人參,用現金交易?聽起來本身就不靠譜。要知道1噸人民幣紙鈔才0.9億,195億,嗯,216噸。

  我把上述邏輯和幾個會計大咖請教,除了疑惑之外,其中一位告訴我,還有一種情況,康美收購藥材模式可能是平臺方式,所以可能存在貨已經入倉,但尚未驗收,所以沒付款。我想想,這種情況,應該做暫估入庫,同時記錄應付款。

  現在正中珠江說,就是搞錯了,現金變成了人參,這會計技術讓我刮目相看,覺著膽子忒大了,這審計生意是不打算做了。

  所以,后來我就留了心,有新資料披露我就去看看,康美和正中珠江是怎么解釋,現金變人參的。

  正中珠江保留了什么與沒有保留什么

  在披露會計差錯調整的同一天,正中珠江同時對康美2018年財報出具了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當然,出了辣么大事情,出具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意見是不可能的,不過,對于康美這樣數額破A股歷史紀錄的會計差錯,正中珠江僅僅是保留意見,我還是感到很意外。

  在非標審計意見中,最輕的是帶說明段的無保留意見,意思是除了說明段事項,其他都ok。

  最嚴重的是否定意見,按照唐朝老師說法,審計師在舉報詐騙犯。

  其次是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審計師工作受限導致無法判斷,所以無法表示意見,潛臺詞,別看了,我都搞不清,假的吧。

  最后一種,就是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這種報告對需要保留的部分進行限定,除了保留意見的部分,審計師還是認為ok的。

  保留意見的標準說法是:除了“形成保留意見的基礎”部分,財務報表在所有重大的方面按照會計準則規定編制,公允反映了XX公司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我們來看看正中珠江保留了什么,言下之意又肯定了什么。

  正中珠江在審計報告中對于保留事項,三條:

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其他應收款占用資金,

在建工程資料不全。

  言下之意,除了上述三條,其他都ok。

  正中珠江在會計差錯報告中說,2017年299億現金,變成人參、其他應收、應收和在建工程。保留意見中有兩條,其他應收,可能是實際控制人占款,在建工程,資料不全,通常也可能是通過工程,實控人挪錢出去用了,這兩條都是錢可能被人挪走了。

  我覺著意外的是,存貨呢?299億現金沒了,最大頭是變成存貨,195億,這些存貨沒在正中珠江保留意見的范圍內,那你的意思是這些存貨都沒問題?實物和資料都清楚?都沒問題?而且在審計報告中,正中珠江是將存貨列入關鍵審計事項的重點關注,結果是沒問題。

  當然,你要說,會計差錯變更的是2017年的存貨,正中珠江出的2018年的審計報告。問題是2018年的存貨余額其實主要是2017年會計差錯調整來的。

  我們觀察2017年(會計差錯調整前)和2018年的康美存貨明細就會發現,2017年庫存商品余額75億,會計差錯調整后變成253億,2018年庫存商品余額266億。

  實際上,2018年庫存商品的余額266億絕大部分是2017年會計差錯調整形成的,也就是2017年現金變成的存貨。

  這么看來,正中珠江認為,這部分2017年現金變成的存貨,沒有問題。

  這些存貨是什么東西?

  2017年現金變成的存貨到底是什么東西?在2019年5月29日康美回答交易所問詢回復里面有答案。

  交易所的問題是:前期差錯更正涉及采購付款、工程款支付、確認業務款項等環節的會計處理,請公司核實并補充披露差錯調整整體情況,包括:(1)分科目列示更正前后的具體會計處理、依據及其合規性;(2)各會計差錯追溯調整的具體報告期及調整依據。請會計師發表意見。

  看起來交易所也想知道,299億現金具體變成了什么東西。

  康美答復見上表,2017年299億現金變成了存貨中藥材183億,被人占用-其他應收57億,這兩項是大頭占80%。

  實控人占款是另外一條線,錢被老板挪走了,違規和犯罪,沒啥會計技術,我主要是好奇存貨,現金怎么變成中藥材。

  康美是這樣解釋: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通過不同途徑在產地收購中藥材,款項未經審核已作支付且未入賬,本次更正主要是調整入賬已支付采購款,但未納入存貨管理的中藥材,調增存貨183.43億及相應調減貨幣資金。公司實際已支付但未入賬中藥材金額183.43億。其中:根莖類藥材123.54億,滋補類藥材59.89億。

  康美說,買了183億的中藥材,根莖類和滋補類(我戲稱為人參),款項未經審核已作支付且未入賬,錢付了,但是沒入賬,那錢是誰付的?因為銀行賬戶里的錢沒減少啊。

  似乎現實里這種情況,只有員工借了備用金,買了東西還沒報賬,不過,備用金,分錄是,借:其他應收款-備用金,貸:銀行存款,貨幣資金先減少,而不會出現康美所說,錢花了,沒做賬,所以錢就沒少,我覺著這邏輯說不通。

  當然,康美就這么解釋,錢花了,我沒記賬,人參已經是我的,我也沒記賬,一共183億。離譜吧,交易所還讓會計師發表意見,會計師應該懂會計,對吧。

  如上,正中珠江核實了存貨賬、監盤了存貨,還請了專家鑒定等,正中珠江的結論是:“經核查,會計師認為,除2018年度審計報告保留意見所涉及事項外,未發現公司前期會計差錯調整是不恰當的。”

  所以,正中珠江同意康美的說法,存貨是對的,沒問題。

  交易所繼續追問存貨是否存在減值,這也是我最關心的,195億存貨是真的嗎?真值這么多錢嗎?減值充分嗎?

  康美回答:公司分析該存貨屬于方便儲存、不易變質、無明顯保質期的中藥材,可長期儲存,存貨可用于中藥飲片生產或流通貿易。結合歷史及目前市場價格行情,該藥材品種價格趨于穩定增長的走勢。公司調整入賬的中藥材存貨系按采購成本入賬,參考相關專家作出的鑒定意見,目前不存在減值跡象。

  正中珠江回答:經核查,會計師認為,除2018年度審計報告保留意見所涉及事項外,未發現公司存在虛構上述交易事項,公司少計存貨涉及的交易事項是真實的、交易對手方為非關聯方單位,該存貨不存在減值。

  康美和正中珠江回答都很干脆,沒問題,不存在減值,

  你同意康美和正中珠江的說法嗎?

  我是覺著不對勁,交易所也覺著不對勁,所以,交易所還有一個問題,這個問題直接問正中珠江的。

  交易所的意思,這么大的會計差錯,之前都是你審計的,你都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你之前是怎樣履職的?

  審計師的回復挺長,我總結如下三條:

貨幣資金審計程序完整有效。核對了對賬單,進行了截止性測試,函證了銀行,銀行回復正常,對于重要銀行賬戶,審計師親自去銀行現場核查與訪談,沒有發現異常。

2018年存貨都是對的。2017年存貨沒有,自然我不管。

2018年審計發現2017年貨幣資金差錯。發現2017年貨幣資金問題,是2018年審計時,取得的,也就是康美主動提供的資料與2017年審計時的資料不一致,這才恍然大悟!

  綜合上述三點,正中珠江認為,針對前期會計差錯更正所涉及的事項,會計師已遵照相關職業準則的要求實施了相關審計程序。至于責任則是輕描談寫地說,“由于公司財務核算中使用了不實單據及業務憑證,同一事項兩期審計獲取的審計證據存在不一致,審計人員對部分重要審計證據真偽鑒別存在局限性,導致以前年度未能及時發現差錯。”

  在這份交易所問詢函中,和我之前的疑惑一致,交易所還對正中珠江出具保留意見提出了質疑。

  保留意見中,為什么沒提存貨?那些現金變成的存貨呢?

  正中珠江結論是:“會計師對保留意見事項進行分析,會計師認為涉及保留意見的事項對財務報表影響重大,但僅涉及關聯方資金往來和子公司部分工程項目兩個事項,并不對財務報表具有廣泛性影響。。。會計師認為會計師發表的審計意見是恰當的”。

  你覺著怎樣?如果我是監管老師,火一下子就沖上來了。

  不過回答這條的最后,正中珠江提到,證監會已經對正中珠江立案調查。

  嗯,這下估計跑不掉了。

  至于現金怎樣就變成人參了,在這份問詢回復中康美是這樣說的:“由于公司生產中藥飲片,需要大量采購中藥原料,由于農戶的交易習慣和農副產品的屬性,無法提供書面合同及發票,導致采購付款容易出現錯誤,同時由于公司采購付款審批流程不完善,相關責任人員缺少責任心,金額審核不準確,導致采購付款錯誤。”

  原來是缺少“責任心”導致。183億?缺少責任心?

  你騙我可以,但一定要注意次數。

  義正辭嚴背后的bug

  在回復交易所問詢中,對于2017年183億現金變成人參這事說的言之鑿鑿,盡管荒謬,一時還無法反駁,人家缺少責任心,都認錯了,而且人參都在,會計師也確認都在,值183億,沒有減值跡象。

  不過,這里面有個小bug,魔鬼都在細節之中。

  康美買人參是干什么?肯定不是自己吃,是賣的,所以主要列在存貨的庫存商品中。我特別好奇,183億人參要賣多久?如果賣的周期很長會不會變質?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了解康美中藥材生意在什么水平上。

  上面是2018年報中的銷售明細,自產自銷的中藥飲片營業成本29億,貿易的中藥材營業成本5.5億,加起來三十多億,2018年也就賣三十多億,2017年還不到30億,為何一年要買183億的中藥材存在哪里呢?這是什么邏輯?

  如果生意沒變化,這183億人參得消化5年以上,會不會變質?畢竟2017年買的人參,這已經過去2年了,再賣5年,庫存七八年的人參,我是不敢買給家里老人吃。

  交易所的好奇與我一樣,也問了類似問題,看起來我們都是正常人,難以理解康美的邏輯。

  2019年6月5日,康美是這樣回答的:

公司中藥材貿易的產品和現有的中藥材存貨,主要以根莖類、滋補類貴細藥材為主,屬于方便儲存、不易變質、無明顯保質期的中藥材,可長期儲存。

截止2018年12月31日,公司存貨總額342.10億元,其中庫存商品266.05億元、消耗性生物資產37.91億元,主要系公司前期基于打造中醫藥全產業鏈模式,進行中藥材戰略性儲備形成的。

  兩個回答,第一,人參方便儲存、不易變質、無保質期、可以長期儲存,第二,儲存怎么多人參,是為了中藥材戰略儲備。

  牛,聽說過戰略儲備石油,聽過戰略儲備芯片,沒聽過戰略儲備人參,嘖嘖!

  這個問題交易所也讓會計師回答一下,正中珠江答:

會計師對中藥材庫存商品進行減值測試,按照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后的金額,確認存貨的可變現凈值,存貨成本高于其可變現凈值的,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經測試,目前財務報表中中藥材庫存商品的存貨跌價準備計提充分。

會計師認為,公司原材料、庫存商品、在產品在2018年度財務報告中的列報是真實、準確、完整的。

  正中珠江的答復很肯定,存貨列報真實準確完整,跌價準備計提充分。

  康美也就算了,真為正中珠江的哥們捏把汗,這也行!

  存貨到底有沒有問題?

  2019年8月17日,證監會發出《行政處罰預先告知書》。

  我急著打開去看官方說法,看看2017年現金變成的183億人參是不是真的?

  很遺憾,沒找到。

  證監會對于康美造假是這樣說的(我摘錄2017年的部分):

《2016年年度報告》《2017年年度報告》《2018年半年度報告》中存在虛假記載,虛增貨幣資金。

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康美藥業通過財務不記賬、虛假記賬,偽造、變造大額定期存單或銀行對賬單,配合營業收入造假偽造銷售回款等方式,虛增貨幣資金。

《2017年年度報告》虛增貨幣資金299.44億,占公司披露總資產的43.57%,和凈資產的93.18%。

  證監會行政處罰很清楚,2017年貨幣資金造假299.44億。但是沒說變成存貨變成人參這183億,有沒有問題。

  我的理解是,既然監管沒說,那就是說明存貨沒問題。

  真讓我很意外,因為之前材料,你不覺著康美和正中珠江在現金變人參這事情上很不靠譜嗎?

  所以,這兩年我提到康美案例時,講到這里為止,并說出我的疑惑。

  疑惑有這么幾點:

現金是假,人參是真。康美2017年貨幣資金299億變為存貨等資產的問題,最終的結論是299億貨幣資金造假。但是,沒有說299億現金變成的資產是否造假,也就是說,195億存貨其中183億中藥材,人參,都是真的,只不過當時康美已經付了錢,人參已經是康美的存貨了,而康美沒有做財務處理,而是專門地、系統地進行了貨幣資金證據的造假。會計師認為,公司原材料、庫存商品、在產品在2018年度財務報告中的列報是真實、準確、完整的。

現金系統造假。從偽造自己的憑證,到偽造對賬單,再偽造定額存單,偽造銀行詢證函,并讓審計師收到假的詢證函,還要陪同審計師到銀行核查訪談,不知道是銀行串通,還是康美自己裝修的銀行營業部,一切都做得天衣無縫,看起來都像真的。

一個小小的bug。這么做不麻煩嗎,賬上做一筆,不就好了,如果真有這么多人參,記一筆存貨就好,用得著這么麻煩,全系統貨幣資金造假?

  后來有朋友聽我的課,課下私下和我講,康美這事錢被老板挪走了,東窗事發,老板拿出200億的人參頂賬,云云。

  我也不知真假,聽著有些道理,不過,我還是不太相信會有真的人參在那里,畢竟存貨造假案例屢見不鮮,想想會跑路的扇貝,對吧。

  不過疑惑歸疑惑,會計信息的非對稱性,導致我們這些局外人只能疑惑而不能確證。

  后來這些人參呢?

  時間又過去3年,到了2022年7月。

  此時,康美案判決都結束了,老板終審判了12年,ST康美也由廣藥下屬機構重組,審計師正中珠江也被行政處罰5700萬,灰飛煙滅,注銷了。

  此時,我們回過頭去看看,2019年8月,我疑惑的問題,2017年183億由現金變成的人參結局如何?

  2019年11月,康美改聘立信為審計師。

  2020年5月15日,行政處罰落地,內容與預先告知書一致,ST康美511-513連續三日漲停,422-618,st康美股價從1.6漲到3.2。

  2020年7月10日,實際控制人馬興田被抓。

  2020年8月8日,更換了審計師立信的康美發布2019年報,立信出具了保留意見審計報告和否定意見的內控報告。在審計報告中,立信指出,2018年會計差錯追溯調整增加存貨209.81億,存貨跌價準備0.4億。立信的報告證實,現金變人參一共209.81億,存貨跌價準備0.4億。

  隨后,交易所問詢,2020年10月,在回復上交所年報問詢函關于中藥材存貨的問題時,康美回答,此時原實控人已經被抓,現任公司董事高認為:

  鑒于公司治理、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公司存貨管控執行力不足,進銷存管理存在不足,相關管理流程不夠合理和明確,公司董監高將依法依規,在公司內部全面、系統強化內控體系建設,完善存貨管理規程。針對公司中藥材存貨,公司已制定中藥材存貨專項核查計劃。公司中藥材存貨主要以根莖類、滋補類貴細藥材為主,具有一定***性,客觀上履行評估、估價等程序需時較長,公司將加快推進核查計劃,擬定于2021年4月30日前完成相關核查程序。

  這段話,你讀下來是什么感覺?實際上,2020年10月,康美現任管理層認為,存貨搞不清楚,決定搞一次清查,要到第二年2021年4月30日才能結束。

  那么,問題來了,之前6月立信出具的審計報告上的數字是怎么來的?那個209.8億存貨和0.4億存貨跌價準備是真的嗎?

  果然,2個月后,2021年1月,康美公告預虧148億-178億,核心原因是存貨減值100億。

  2021年2月18日,證監會行政處罰正中珠江事務所,罰沒收入1,425萬元,并處4,275萬元罰款;楊文蔚、張靜璃、蘇創升警告,10萬元罰款。楊張兩人是簽字合伙人,蘇是康美項目經理直接操辦。

  值得注意的是,證監會在處罰正中珠江時指出,蘇創升作為康美藥業2016年和2017年年報審計的項目經理,曾連續多年擔任康美藥業年報審計的項目經理,與康美藥業財務人員串通攔截詢證函,將偽造的走訪記錄、虛假的詢證函和銀行流水等作為審計證據等。

  以此看出,正中珠江項目人員與康美串謀造假,所以,之前我對于審計師言行的不理解也就釋然,這些哥們不是不明白會計審計該怎樣做,只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身不由自。

  2021年4月17日,康美更正預虧公告,2020年預計虧損預計虧損244.8億-299.2億,之前預計虧損148-178億,增加了100億虧損,是增加了100億存貨跌價準備,這回一次計提204億存貨減值準備。之前立信2020年審計報告中,2018年追溯調整增加的中藥材存貨209.80億元,這兩個數據接近了。

  當日,2021年4月17日,上交所發出問詢函。根據更正公告,本次更正主要由于對存貨等資產科目計提大額減值。請公司:(1)結合相關會計準則,以及存貨等各減值資產具體情況,說明公司資產減值測算的具體過程,包括但不限于主要參數選取及依據,并在此基礎上充分論證減值計提金額是否準確、恰當;(2)說明減值跡象出現的具體時點,公司遲至本期才計提相關減值的合理性、審慎性,是否存在前期計提不足的情形,是否存在前期業績虛假或調節利潤的情形。上交所還要求年審會計師發表專項說明。

  實際上,交易所問的就是我之前的疑惑,立信出的2019年審計報告中,存貨是怎樣審計的?特別是2017年現金變成的人參,是怎么審計的?

  2021年4月22日,立信出具業績預告更正專項說明。

  這篇小作文值得讀一讀:

我們于2020年6月16日出具了信會師報字[2020]第ZA14995號審計報告,將2018年追溯調整增加的中藥材存貨作為關鍵審計事項,對這些中藥材存貨存在和計價實施的審計程序包括:

了解康美藥業儲備和利用中藥材的戰略計劃,對與存貨收購涉及的人員進行訪談,了解采購流程;

在同一天對存放在多地倉庫的相關存貨同時執行監盤;

委托兩家法定鑒定機構對滋補類存貨樣本進行DNA分子鑒定;

審閱中藥材行業專家出具的中藥材含量檢測報告;

檢查存貨跌價準備計算表的計算準確性;將計算表中使用的存貨可變現凈值與近期同類產品的市場銷售價格及第三方評估機構的評估價格進行比對分析。

我們在執行康美藥業2020年度財務報表審計中了解到:

鑒于公司治理、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公司存貨管控執行力不足,進銷存管理存在不足,相關管理流程不夠合理和明確,針對中藥材存貨,2020年年末公司制定了中藥材存貨專項核查計劃,并根據中藥材存貨專項核查計劃,積極推進中藥材存貨的摸排工作,在全國各地進行資產摸排工作,并聘請評估機構對存貨進行評估。

公司中藥材存貨主要以根莖類、滋補類貴細藥材為主,具有一定***性,客觀上履行評估、估價等程序需時較長。公司依照《企業會計準則》及資產實際情況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并參考了***機構的初步評估結果,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更能準確反映報告期末公司的資產狀況,及時更正業績預告,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鑒于原實控人對公司中藥材存貨資產一直采用扁平化管理,相關信息不透明,管理不規范。目前揭陽***機關正在對中藥材存貨情況進行核查,待相關核查報告出具方可進行判斷。根據目前所掌握的存貨信息暫無法判斷減值跡象出現的具體時點、是否存在前期計提不足的情形,是否存在前期業績虛假或調節利潤的情形。

  上面立信的專項報告,有關鍵信息,2017年現金變成的人參,始終處于實控人掌握,后來實控人被抓,市***部門掌握,所以,需要等有關部門的清查結果。

  所以,2019年立信的審計報告中說,2018年會計差錯調整增加的存貨209.8億,只提了0.4億存貨減值,這個信息看看就好,不必當真,立信自己也是搞不清楚的。

  審計工作受限按照規則應當是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只是當時立信為何出了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而非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看官可以自己思考。

  幾天之后,2021年4月28日,立信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2020年年度審計報告和否定意見的內控審計報告。計提存貨跌加準備204.83億,其中庫存商品204.38億,其中中藥材196.9億。

  2021年10月30日,ST康美公告:公司于2020年11月26日正式啟動對賬面上存貨中所涉及的中藥材存貨開展專項清查工作。在清查過程中得到揭陽***機關、***機構以及農業專家的支持。本次采用較為細致的逐一過磅稱重、逐一開袋查看的全盤方式來確定實際數量,并***造冊完善銘牌信息。該存貨一直處于扁平化管理中,相關知情人員甚少,其存放點多、面廣,清查工作難度大

  灰飛煙滅

  這回估計查清楚了,不過在2021年4月份,這些現金變來的人參已經全額計提了存貨跌價準備。

  至此,2018年康美會計差錯調整落下了帷幕。這次會計差錯調整中,2017年的299億現金中大部分變成人參,183億。

  隨后,這183億人參,在2020年報,全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這些人參最終灰飛煙滅,沒了。

  那么問題來了,

  當年,真有人參嗎?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男女自拍视频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6 | 丁香激情综合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网 | 亚洲成人观看 | 久久国产经典视频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免费精品 | 香蕉97|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首页 |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二区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 | 男人天堂2018| 羞羞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 开心婷婷激情五月 | 久久精品国产曰本波多野结衣 | 五月婷婷丁香色 | 亚洲婷婷综合网 | 久久公开视频 |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 一二区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 午夜在线一区 | 欧美日韩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 欧美色综合网站 | 欧美在线视频二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 四虎成人免费影院网址 | 一级久久久 | 七月丁香色婷婷综合激情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一蜜桃 | 戏梦巴黎电影原声 | 亚洲精品国产第1页 | 亚洲精品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 精品久久久久久免费影院 | 羞羞的影院 | 久久黄色视屏 | 东京天堂网 | 外国毛片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