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對于明朝三錢是多少錢和明朝一錢是多少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明史卷八十一志第五十七食貨五,按龍門客棧的背景,明早期400文一貫,40文為1兩,4文為1錢。明中期,70文為1錢。因為錢里參雜了其他金屬。
一文錢,等于0.21人民幣。五文等于1.05人民幣。一碗飯八塊錢人民幣,五文×8元人民幣,等于40文,物價平穩的明朝一只雞40文。
兩京承弘治以來物價豬肉斤值七八錢,牛肉斤值四五錢,水雞以斤為束亦值四五錢。嗚呼!豈非孝宗至治之象哉?至余幼時所見物價,今大約倍之或五之,南北萬里皆然。[2]2、又黴州歲辦軍需物料,火熏豬肉每斤價銀六分。[3]3、根據《萬歷會計錄》可知,火熏豬肉每斤0.06兩。忘了具體的頁數了~~~4、看《宛署雜記》的記載,據表可知,從萬歷初期到中期再到后期,豬、牛、羊肉的價格呈平緩上升趨勢。據《萬歷會計錄》卷三七《營衛官軍俸糧(雜支附)》記載在京軍士月糧折色,俱每石折銀0.5兩。另據“宮膳底帳”,豬頭每個折合豬肉5斤,即每個豬頭約值銀0.125兩。5、天啟中,熊廷弼《按遼疏稿》記載“豬肉每斤折銀二分五厘”[4],即白銀0.25兩。當然,折銀價格并不能表示市場價格,一般情況下市場價格一定要比這一價格高。6、天啟元年(1621)正月,南京物價驟貴,如:鵝1只,值錢500余文;鴨1只,值錢200余文;雞1只,值錢200余文;豬肉,每斤值錢40余文;[5]7、陜西華州“感時傷悲記”碑記載崇禎十四年當時時值:“稻米粟米每斗二兩三錢,小麥一斗二兩一錢,大麥一斗一兩四錢,蕎麥一斗九錢,莞豆一斗一兩八錢,麩子一斗五錢,谷糠-斗一錢,柿果一斗一錢五分,核棗一升一錢,鹽一升銀九分,清油一斤一錢六分,豬肉一斤一錢八分,紅白蘿浦—斤一分,棉花一斤三錢二分,麻一斤一錢,梭布一尺五分。”8、豬肉,每斤值銀0.18兩;紅白蘿卜,每斤值銀0.01兩;棉花,每斤值銀0.32兩;麻,每斤值銀0.1兩;梭布,每尺值銀0.05兩。[6]9、豬肉每斤錢二百五十文”。[7]至于白銀折算銅錢的比例,各個時期,各個地區都有差異。例如,明代官方資料記載成化十七年的1錢銀子,可以換80文錢,也就是1分銀子8文錢;而嘉靖三年品相好的銅錢700問兌1兩;品相差的要1400文。到了隆慶元年1兩白銀可以兌800文,基本與成化時期兌換比例差不多。萬歷六年,8文金背錢可以兌1分銀,同樣的火漆、旋邊銅錢要10文,而洪武與前代銅錢則要12文。所以題主講的這個問題,還是參考的資料比較少,里面涉及到各個時期的物價、購買力、消費物的定價,尤其是消費物定價很多人沒有注意到的是:同一樣東西,官定價格和實際世面上購買的價格不一樣,官定價格有兩種,一種是臟罰,一種是官府采購的定價。所以需要大米的價格來作為中間參照物。
“古”時候,古什么時候呢?你還是看看下面這段文字哈
500克=1斤=16兩=160錢.則1錢=3.125克這是依據我國解放后公布的計量標準與國際標準換算結果.
自秦始皇統一度量衡以來,中國一直是一斤等于十六兩,一兩等于十錢.但是,古代各時期各地區的1斤等于多少克并不一致,比如說,戰國時期楚國的一斤約合250克,秦漢時期也在250克上下,那么,1錢=1.56克.宋朝1斤=625克,,1錢=3.9克;清朝1斤=598.4克,1錢=3.741克.某一時期一錢等于幾克要據當時一斤等于多少克換算.中藥的"錢"與一般計量的"錢"不同.中藥歷史悠久,且歷來以"錢"為基本計量單位.明朝至民國初,1斤基本穩定在595克上下.1929年民國***為方便于國際接軌(換算)規定一斤等于500克.這樣1錢=3.125克.可是中醫書是過去出版的(主要是明朝出版的本草綱目明朝以前的醫書在明朝都經過修定,計量都按明代標準)不能一聲令下把他們都改,醫生看藥方要換算,這可能造成混亂甚至危及生命.所以自1929年的計量改革就明確中藥計量依然保持舊制.即1錢=595克/160錢=3.72克.1959年改為一斤十兩制,但是,中藥依然使用舊制.以下為人民衛生出版社1969年出版的常用中草藥編寫說明之七:"書中處方劑量,均按中醫傳統習慣以一斤為十六兩計"但是,醫藥書上的劑量有的用”錢”,有的用”克”.現代中藥研究用克,翻印古書用”錢”.而藥店現在普遍用”克”如果你拿古醫書抄來的藥方去藥店買藥,店員會按1錢等于3.125克換算,這是錯誤的.實際應按1錢等于3.72克換算
3錢=0.3兩
一斤等于十兩,一兩等于十錢,一兩等于50g,三錢等于0、3兩。一錢是常見的應用于中藥方、黃金等的計量單位。如今現實生活中通常指某事某物無足輕重,不會影響大局,如:一錢不值。
建國初期,一斤等于16兩,一兩等于十錢。“錢”換算為“克”,人們普遍采用的換算方式是500g(1斤)÷16(舊制十六兩為一斤)÷10(舊制十錢為一兩)=3.125g(1錢),一些中醫院校教材中也是這樣的,實際上,這個換算***是有紕漏的。
古代量制歷經多次變革,明代以后才大體穩定,變化較小,一斤基本在595g左右。直至1929年推行計量改革,將舊制595g一斤改為500g一市斤。還應特別指出,1929年和1959年的改制中,均將中藥計量作為例外對待,仍襲舊制不變。這樣,從明代到1979年,錢換算為克的正確公式應為595÷16÷10,1錢約等于3.72克。
好了,明朝三錢是多少錢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明朝一錢是多少、明朝三錢是多少錢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