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樣年集團官方微信號7月28日發布消息稱,該集團的執行董事和執行總裁朱國剛在7月25日舉辦的第6屆國際住宅產業論壇上發表“去偽存真,結實永續”主題演講,討論了許多民營房企不得不重新思考的行業遇冷,企業出險,生存與發展問題。
他認為,如要當下存活,需堅持難而正確的事,致柔反復以韌,第一要理解現狀,接受現狀;第二要反思,但比反思更重要的是行動;第三是團隊優先。
具體來說,朱國剛認為,目前出現的行業流動性危機,是國家對行業的定位在調整,即便是經濟支柱行業,但是現在金融屬性太強,社會對行業的看法在改變,老百姓對行業需求也產生了改變,所以開發商們需要去理解和接受現狀。另外,朱國剛稱,坐家里復盤反思、寫懺悔、寫改進計劃是沒用的,要勇敢地走出去,直面問題、談解決,可能更有效。
“窮日子窮過,死不了,這是我們老板的原話。”朱國剛說,“我們提了一些要求——細盤家底、顆粒歸倉、精打細算、量入為出,其實都是一些基本經營邏輯,但過去賺錢很容易、周轉很快,基本的事情都沒做到。第二點:割肉清倉要不得,壯士斷腕要不得。這是我自己的體會。在企業出險、遇到巨大壓力的時候,很多人勸你價格不要太糾結,一把打折賣掉回現金流、先活下去才有未來,這是不對的。現在是行業性系統性出險,不是單點的困難,即使把雙手雙腳砍掉也許依然解決不了問題,所以一定要謹慎,堅持本來應該要做的事情。”
對于如何體現企業的社會責任,朱國剛認為,企業最大的社會責任用心做好產品,給客戶溫暖的確信,對于房地產行業來說,社會責任是為社會守住房屋資產的價值,不要批量建造“建筑垃圾”。
他說:“過去老百姓買房子很多時候是奔著升值來的,現在這個金融屬性丟了嗎?沒有。因為房子是不動產,跟手機、汽車、家具最大的差異在于它不可移動。土地對整個地球來講是稀缺的,宜居的地方非常之少,所以房地產永遠會有金融屬性。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的社會責任,是為這個社會守住資產。很多老百姓包括我們自己可能超過一半的財富,都在這個行業當中,不能輕易打折、降價、甩賣,我們是為自己守護,也是為所有業主、為社會守住資產。”
最后,對于行業未來的發展,朱國剛認為居住的產品時代剛剛開始,目前“在‘衣食住行游購娛’七件事情中,‘住’是最差的”。未來對于房企來講,需要的是產品力、服務力和關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