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解放卡車所有車型圖片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解放貨車車型大全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國產重卡牽引車解放、歐曼、中國重汽浩沃屬于三節車廂,橫跨祖國大江南北!
1.國產道路拖拉機銷量最好的是中國的一汽解放系列。憑借多年的造車經驗,壟斷了國內道路拖拉機市場,解放和輕量化都做得很好,所以得到了很多客戶的認可,所以這款很不錯!
2.BAIC歐曼引進戴姆勒技術后,多年的消化終于復制成功,推出了EST高端牽引車。這款重卡整體表現不錯,但是輕量化不如解放,經濟性不如重卡高,不要選!
3.中國重型卡車也是一家有多年沉淀經驗的老國企,但一直專注于工程車輛領域,中國重型卡車自卸車是行業的佼佼者。2013年,卡車行業打死了一匹黑馬。搭載德國發動機的中國重型卡車浩沃T7H銷量飆升。這款發動機動力強勁,節油率高,整車的完美設計得到了很多貨車朋友的好評!
首先說一下解放這款車最大的好處就是省油發動機長,換油保養里程長。如果是在平原上跑,那么這輛車是首選。歐曼的這款車可以說是發動機和國外技術的合資企業。國產,現在技術成熟。這對于公眾來說有點多,它的一些主要部件,變速箱發動機,是外國技術。然后,如果你在全國跑這款車,可以推薦重卡好沃。這輛車是典型的重載。沒有那些它拉不下來的重型機械,混凝土攪拌車,渣土車,這些車的底盤基本都是重型卡車做的,整個車架都很特別。厚,然后他的其他一些車,商用車,如果在平原上跑也很不錯,就是我推薦買解放它的發動機,這樣省油的底盤也很好。這只是我的建議之一,主要看你跑哪條路,拉什么貨。
解放牌汽車(FAW),是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汽車品牌,是首個國產品牌汽車,終結了中國沒有國產車的歷史。1956年7月13日第一批解放牌汽車在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試制成功,段君毅將討論的若干名稱向***作了匯報,毛主席給新車起了個品牌名叫“解放”。第一批下生產線的車CA10型卡車,是款以蘇聯吉斯150卡車藍圖制造的汽車,也是日后被昵稱為老解放卡車,該車款連續生產達30年,直到1986年9月29日,第1281502輛車下線為止。第二款后續車種CA141為解放141卡車。2009年7月27日解放牌由一汽和美國通用汽車合作。
基本簡介
第一批駛下生產線的解放牌汽車叫CA10型,這是一款以蘇聯吉斯150為藍本制造的汽車,它自重3900公斤,裝有90匹馬力、四行程六缸發動機,載重量為4噸,最大時速65公里,經過改進,它更適合我國的路況以及大規模建設的需要。
第一批下線的解放牌卡車,參加了1956年的國慶閱兵式,之后一部分汽車在天安門被展出,在那里,無數群眾爭睹國產汽車的風采。
結構性能
解放牌汽車結構堅固,使用壽命長。可是從1956年7月13日開始,老型解放車一生產就是30年,體現出我國汽車產品結構單一的狀態。過去,奔馳在華夏大地上的中國汽車,每兩輛就有一輛是解放牌。50年代,"解放"曾是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職工的驕傲!可是現在它“老了”,1980年,長春市郊的荒地里,上萬輛滯銷的"解放"排成長龍。1986年9月29日,第1281502輛"解放"車,開下了總裝配線,生產了32年的"老解放"最終停產了。年底,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研制成功141新型車,終于打破了"三十年一貫制"的局面。新"解放"在市場上站住腳了!1987年9月,在國家評比中,新“解放”141被評為一等品;在國際招標中,它又連中三元。長春一汽這個老企業,又進入了產品系列開發階段。
“一汽”的變化正是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的縮影。經過十多年的改革,我國的汽車工業已經形成新型的管理體制,產品結構日趨合理,更新換代日益加快,中國汽車開始大批量打入國際市場,汽車工業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建國以來,我國一共生產了各類汽車五百多萬輛。
初期的解放牌汽車有CA10、CA10B、CA10C等型號,為后橋驅動,6缸直列水冷四沖程汽油發動機,最大功率70千瓦,載重量4噸,可拖帶4.5噸重掛車,最高車速75千米/小時,每百千米耗油29升。以后又生產改進的CA15型(包括CA15K,CA15J等),外形與CA10相似,載重量為5噸,發動機功率85千瓦,最高車速80千米/小時。1956~1986年共生產102萬輛。1988年進行換代設計,第二代CA14I型車載重量5噸,可拖帶6噸重掛車,最大功率99千瓦,最高車速90千米/小時,每百千米耗油22.5升。該車性能優良,可靠性好,燃料經濟性和動力性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大修里程比CA10型提高一倍,達20萬千米以上,可改裝成多種變形車。另外,解放牌汽車還有CA34I型自卸車、CA93I型半掛列車等品種。
汽車誕生
1956年7月13日,嶄新的總裝線裝配出第一輛解放牌汽車。14日,裝配出第一批12輛解放牌汽車,第一批國產汽車在歡聲笑語和雷鳴般的掌聲中徐徐駛出裝配線。這標志著第一汽車制造廠的三年建廠目標如期達到,從此結束了中國不能制造汽車的歷史。這是一項具有歷史意義的壯舉,人們怎能不由衷地歡欣鼓舞呢!7月14日上午,在汽車工人俱樂部舉行的慶祝建廠三周年和先進生產者代表會議上,通過了向黨中央、毛主席的報捷信。信中寫到:“敬愛的毛主席和黨中央,我們第一汽車制造廠全體職工懷著萬分興奮的心情向您報告:黨中央關于力爭三年建成長春汽車廠的指示,已經實現了!今天,我們正以完成建廠任務和試制出一批國產汽車來熱烈慶祝建廠三周年”,“我們正在積極作好各項生產準備,組織全面開工生產,保證以在第三季度內生產出250輛質量合乎要求的解放牌汽車的實際行動,迎接黨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并向今年的國慶節獻禮。”慶祝會后,400多名勞模、先進工作者等,坐上新裝配成功的解放牌汽車,組成報捷車隊,與全廠職工見面,驅車向省、市委報喜。全廠職工從四面八方匯聚到中央大道,來觀看自己親手制造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車。中央大道成為歡樂的海洋。人們望著披紅戴花的一輛輛國產汽車,想著黨和人民的期望,想著三年建廠的歷程,不禁涌出***的淚花。許多人撫摸著車上刻著中國字的國產汽車,感到無比的喜悅和自豪。
駕駛第一輛國產汽車的老師傅馬國范更是激動。過去,他開了二十幾年外國車,解放了,聽說要建自己的汽車廠,造自己的大汽車,他謝絕了舊掌柜的挽留,毅然參加了建廠行列。三年間,他天天超額完成任務,年年被評為先進生產者。組織上決定選派12名優秀的司機駕駛第一批國產汽車,他被選上了,而且是駕駛第一輛。他思前想后,怎能抑制得住眼里***的淚水。被選上的女司機王立忠,在報喜車隊中駕駛著國產汽車,人們向她投出羨慕的目光,她永遠忘不了那激動人心的時刻。
這一天,是汽車城的節日,12輛報喜車繞廠一周后,浩浩蕩蕩駛向市區。長春市也披上了節日的盛裝,到處紅旗招展,鑼鼓喧天。成千上萬的人站在道路兩旁,爭先恐后地目睹國產汽車的風采。人們不斷向車隊拋灑五彩繽紛的紙花,沒有紙花的就拿高粱、苞米、谷子往汽車上拋灑。在市***門前,人們的感情達到了更為熾熱的程度,路被人海堵住了,連一道縫都沒有,汽車走不了啦,只好在維持秩序同志的指揮下,用最慢的速度前行。許多人都想坐到車上去,有的人站在腳踏板上,有的人坐在翼子板上,就連前保險杠上也坐滿了人。7月份是大熱的天,曬得大家滿頭大汗,可誰也不肯下車。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大娘,非要坐一下我們國家制造的汽車,當汽車停下來讓她坐一會兒后,她高興地說,我可坐上咱們國家自己制造的汽車了,活得真值個兒。12輛報捷車隊的最后一輛坐的是工程師代表,當車子在歡呼聲中行進時,興奮之余回想起過去的歷史,感慨萬千,他們說,我們早就看到了汽車,也學習了怎樣制造汽車,但是過去只能修配汽車,直到解放后建設汽車廠,我們才找到歸宿。被眼前熱烈場面所感染,他們還興致勃勃地湊起一副對聯:“舉國翹盼盡早建成汽車廠,萬人空巷人民爭看解放牌”。
馬國范老師傅為開第一輛國產車又剃頭又刮臉,他表露出的幸福心情被同行劉義注意到了,他把這件事告訴他搞文藝工作的哥哥,他哥哥劉忠聽后也激動不已,就編了一首歌詞《老司機》,請作曲家先程譜了曲。歌中唱到:“五十歲的老司機我笑臉揚,拉起了手風琴我嘮嘮家常,想當年我十八歲學會了開汽車,擺弄那外國車我是個老內行,可就是沒見過中國車啥模樣,盼星星盼月亮,盼到了國產汽車真就出了廠喲嗬嗬……”這首歌流傳很廣,成為噲炙人口的經典之作。
第一輛解放牌汽車的誕生,凝聚著全體建設者的辛勤汗水,也是黨中央直接領導和高度重視的結果。國產汽車第一個品牌-“解放”牌的命名過程更充分體現了這一點。據說,1953年下半年,援建一汽的蘇聯莫斯科斯大林汽車廠提出為新車命名問題,由孟少農轉告到國內,當時的一汽廠務會多次研究,一機部也多次開會研究,并搞了征集活動,怎么定的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由段君毅將討論和征集的若干名稱向毛主席作了匯報,毛主席給新車起了個名字叫“解放”,另一種說法是段君毅在政治局會議上提到這件事,朱老總說,我們的部隊叫***,汽車也叫“解放”吧,毛主席表示贊同,確定新車就叫解放牌。無論是那種說法,可以確定最先生產的國產汽車是毛主席親自命名。爾后,就用毛主席為《解放日報》題字的“解放”二字的手寫體,由蘇聯莫斯科斯大林汽車廠放大后,刻寫到汽車車頭第一套模子上。一汽做為國家“一五”重點建設工程,一直得到黨中央和毛主席的高度重視,從毛主席和斯大林會晤確定了這個項目,到毛主席親自為新車命名“解放”,這是一汽人的驕傲,也是一汽人的特有的殊榮。因為由黨和國家最高領導為一種產品命名,這也是絕無僅有的。“解放”兩字包含很深的寓意,也充分表達了翻身后中國人民的心聲。
一汽第一階段生產的解放牌汽車的型號是CA10型。據權威人士孟少農說:“當初蘇聯方面要定汽車廠的名字,有人建議叫中國第一汽車制造廠、長春汽車廠等等,后來請示了***,他說還是叫第一汽車制造廠吧!工廠代號蘇聯定的是A-1,我們認為應該有一個我們自己定的簡單的代號,于是就提出來CA,A是第一的意思,C既有長春的意思,也有中國的意思,當時后者是主要的。”
CA10型是以蘇聯莫斯科斯大林汽車廠(后改為李哈喬夫汽車制造廠)出產的吉斯-150型載重汽車為藍本制造的。空車重3900公斤,裝有90匹馬力、四行程六缸發動機,最大速度為每小時65公里,載重量為4噸,最大功率(KW)為71。整車結構較之蘇聯1955年以前生產的汽車做了部分改進。這種汽車具有發動機開動后均勻性好,剎車系統安全可靠,結構堅固,使用壽命長等特點,更適合我國大規模建設和原材料、燃料供應情況及公路、橋梁負荷等條件。還可以根據需要把它改裝成為各種用途的汽車,如公共汽車、加油汽車、運水汽車、傾卸汽車、起重汽車、工程汽車、冷藏汽車和閉式車箱載重汽車等。
發展現狀
一汽通用輕型商用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汽通用公司”或“公司”)是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與通用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合資經營的企業。合資雙方自2006年5月31日起就合作事宜進行意向性接觸,并于2009年7月27日正式注冊成立一汽通用公司。公司注冊資本為12億人民幣,雙方各占50%股份。合資經營期限為30年,合資公司注冊地為吉林省長春市汽車產業開發區。
為了經營需要,公司下設一汽哈爾濱輕型汽車有限公司與一汽通用紅塔云南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兩個生產基地。基地總建筑面積為36.81萬平方米。具有沖壓、車身焊裝、電泳涂裝、總裝四大工藝生產線及與其配套的車架、車箱、車橋三大總成生產線。具備了包括輕卡車1噸、2噸、3噸、皮卡系列、工程車、MPV系列的產品型譜。出口方式含整車出口與CKD、SKD組裝,并在俄羅斯、烏克蘭、墨西哥、越南都有組裝廠,現已出口東南亞、美洲、中東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品牌宣揚:解放輕卡、全球通用
公司使命:集成合作優勢,通過為用戶提供高質量、最佳感受、符合環保要求的低成本產品,成為可持續盈利、股東價值最大化,員工引以為榮的企業。
公司愿景:生產世界上最有價值的、用戶最信賴的產品,成為世界第一的輕型商用車制造商。
相關歷史
在日常生活中,不知您是否留意到手中1953年版的壹分紙幣(其規格為90×42.5毫米,采用四色膠印。主色調為茶色。由天津印鈔廠印制),這枚紙幣的正面主景圖案為一輛滿載貨物的卡車,這輛卡車就是國人早已熟悉的國產(老式)解放牌汽車。
解放牌汽車命名的兩種說法
1956年7月13日,在長春一汽嶄新的總裝線上,裝配出了第一輛解放牌汽車。14日,裝配出第一批12輛解放牌汽車,第一批國產汽車在歡聲笑語和雷鳴般的掌聲中徐徐駛出裝配線。這標志著第一汽車制造廠的三年建廠目標如期達到,從此結束了中國不能制造汽車的歷史。
第一輛解放牌汽車的誕生,凝聚著全體建設者的辛勤汗水,也是黨中央直接領導和高度重視的結果。國產汽車第一個品牌——“解放”牌的命名過程更充分體現了這一點。據說,1953年下半年,援建一汽的蘇聯莫斯科斯大林汽車廠提出為新車命名問題,由孟少農轉告到國內,當時的一汽廠務會多次研究,一機部也多次開會研究,并搞了征集活動,最終是如何確定為“解放”的車名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由段君毅將討論和征集的若干名稱向毛主席作了匯報,毛主席給新車起了個名字叫“解放”,另一種說法是段君毅在-局會議上提到這件事,朱老總說,我們的部隊叫-,汽車也叫“解放”吧,毛主席表示贊同,確定新車就叫解放牌。無論是哪種說法,都可以確定最先生產的國產汽車,是由毛主席親自命名的。爾后,就用毛主席為《解放日報》題字的“解放”二字的手寫體,由蘇聯莫斯科斯大林汽車廠放大后,刻寫到汽車車頭第一套模子上。一汽作為國家“一五”重點建設工程,一直得到黨中央和毛主席的高度重視,從毛主席和斯大林會晤確定了這個項目,到毛主席親自為新車命名“解放”,這是一汽人的驕傲,也是一汽人的特有的殊榮。因為由黨和國家最高領導為一種產品命名,這也是絕無僅有的。
解放造型參考了吉斯
一汽第一階段生產的解放牌汽車的型號是CA10型。據權威人士說:“當初蘇聯方面要定汽車廠的名字,有人建議叫中國第一汽車制造廠、長春汽車廠等等,后來請示了***,他說還是叫第一汽車制造廠吧!工廠代號蘇聯定的是A-1,我們認為應該有一個我們自己定的簡單的代號,于是就提出來CA,A是第一的意思,C既有長春的意思,也有中國的意思,當時后者是主要的。”
CA10型是以蘇聯莫斯科斯大林汽車廠(后改為李哈喬夫汽車制造廠)出產的吉斯-150型載重汽車為藍本制造的。空車重3900公斤,裝有90匹馬力、四行程六缸發動機,最大速度為每小時65公里,載重量為4噸,最大功率(KW)為71。整車結構較之蘇聯1955年以前生產的汽車做了部分改進。這種汽車具有發動機開動后均勻性好、剎車系統安全可靠、結構堅固、使用壽命長等特點,更適合我國大規模建設和原材料、燃料供應情況及公路、橋梁負荷等條件。還可以根據需要把它改裝成為各種用途的汽車,如公共汽車、加油汽車、運水汽車、傾卸汽車、起重汽車、工程汽車、冷藏汽車和閉式車廂載重汽車等。
第一次出口的解放牌汽車
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歷經五十年風雨,10月15日迎來了第100屆盛會。無論是上個世紀60年代的經濟困難、文化大革命十年動亂,還是亞洲金融風暴沖擊和非典危機,一年兩屆的廣交會,從來沒有間斷過。
從共和國會展的“獨生子”“長子”成長為“中國第一展”,從開啟***大門,到成為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舞臺,廣交會五十年的風雨歷程,見證了中國經濟與對外交往的滄桑巨變。這是約旦商人畢特先生在1957年第二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陳列場上觀看解放牌汽車。在這次展會上,畢特先生購買了三輛解放牌汽車,這是解放牌汽車第一次出口。
解放牌汽車印上阿爾巴尼亞錢幣
解放牌汽車還曾大量出口到阿爾巴尼亞等很多國家,為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也立下了“汗馬功勞”。對于我們中國人來說,曾被稱為“歐洲社會主義明燈”的阿爾巴尼亞實在算不上一個陌生的國家。提起它,中年以上的中國人大都能哼唱起《歌聲飛向地拉那》這首曾經傳唱一時的老歌,回憶起《海岸風雷》、《寧死不屈》等阿爾巴尼亞老電影的場景。
眾所周知,從1954年至1978年,中國在自己經濟也很困難的情況下,對阿進行了大量的經濟援助。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阿的公路上跑的是解放牌或東風牌汽車,當地人騎的是永久牌自行車,戴的是上海牌手表,聽的是紅燈牌收音機。而且,解放牌汽車的“身影”還出現在了阿爾巴尼亞流通紙幣的圖案中呢?
筆者收藏有阿爾巴尼亞1964和1976年版面值5列克流通紙幣,兩枚紙幣除標注的印刷版別有所不同外,其他圖案完全相同。其正面圖案均為一艘正在航行的貨輪,背面圖案則均為疾馳在大橋上的列車和滿載貨物行駛在公路上的老式解放牌汽車。
現在,隨著新一代解放牌汽車的廣泛使用,老式解放牌汽車已經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但是,它為中國及其他國家國民經濟的發展所做出的貢獻,卻永遠令人難忘!
參考資料:
一氣解放有限公司官網
2010年3月31日,無錫錫柴廣場歌聲悠揚,鑼鼓喧天。當寫有“解放J6奧威11升(6DM)系列重卡全國總投放儀式”字樣的彩門徐徐推開后,9輛高大威猛的“中國紅”解放J6重卡緩緩駛出錫柴廠區,由一汽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董春波、解放公司總經理王立志等交付用戶投入運營。這批車均裝配的是一汽錫柴廠生產的奧威11升(6DM)柴油發動機,對此,解放公司黨委書記許憲志在儀式上表示,11升J6系列重卡是解放卡車向重型化發展的里程碑,標志著解放車型結構進入一個全新的平臺,為中國卡車用戶開啟了又一全新的運營模式。
J6奧威11升(6DM)系列重卡讓解放進入黃金排量市場
作為一汽自主品牌和我國重卡自主品牌的代表車型,解放J6重卡的開發,始終貫穿的主線是整車和發動機、變速箱、橋等總成的開發密切結合,特別是整車和動力系統的自主開發完全結合為一體。6年前,一汽完成了奧威6DL發動機的研發,之后不久,解放第六代重卡——J6問世。三年前,一汽開始了11升(6DM)發動機的研發,在2009年4月,裝配CA6DM動力的解放J6牽引車就正式面市并進行試銷售。一年多來,解放J6奧威11升(6DM)重卡在動力性、高速性、節油性、穩定性等諸多方面都獲得廣泛好評。2009年10月,解放J6奧威11升(6DM)重卡成為舉世矚目的年度中國第1000萬輛汽車下線車型。
根據有關業內專家的分析,配裝11升柴油機的重型車是目前國內外商用車的黃金排量市場產品。但在當前國內11升發動機市場上,真正屬于中國自主品牌的機型極少。一汽解放自主開發的CA6DM11升發動機,在2008年實現量產,徹底打破了合資品牌在11升發動機領域的壟斷。伴隨CA6DM發動機的全面裝配,解放J6奧威11升(6DM)系列重卡在全國實現總投放,成功彌補了我國自主動力重卡在技術含量與產品品質等方面與國際著名品牌的差距,使一汽解放在重型載貨車領域具有了獨一無二的核心競爭優勢。
因此,對于解放J6奧威11升(6DM)重卡的全面上市,一汽高層給予了極高的期望。解放公司總經理王立志在投放儀式上表示:解放J6奧威11升(6DM)重卡代表了當前民族重卡的最高發展水平,它將持續引領國內重卡行業的發展趨勢,給中國物流運輸模式帶來巨變。它的正式投放,標志著一汽解放已經步入中國主流重卡前列。
一汽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董春波也高度評價了J6奧威11升(6DM)重卡在解放卡車重型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他表示,解放卡車經過近幾年持續的產品結構調整,已經形成以重型車為主的產品系列平臺,目前重型車銷量已占解放中重卡總銷量的70%;而J6奧威11升(6DM)重卡全系列的投放,將全面提高解放在專用車、載貨車、自卸車等細分市場的競爭力和份額。
來自重卡市場的反饋,也已證明解放J6經過幾年的不斷改進,終于贏得了用戶的青睞。記者從一汽解放營銷管理部部長、一汽解放營銷公司總經理張兵處了解到,今年1~3月,解放中重型卡車銷售接近7萬輛;其中J6重卡銷售1.8萬輛,接近去年全年銷量。他認為,一汽解放在一季度取得的銷售業績,與J6重卡獲得市場普遍認可是密不可分的。由于產品的日臻成熟及得當的營銷舉措,解放J6重卡受到廣大用戶的熱情追捧,今年月銷已達5000輛。
而據了解,今年一季度,裝配奧威CA6DM11升發動機的J6重卡銷售突破2000輛,呈逐月上升態勢。解放公司黨委書記許憲志介紹說,J6奧威11升(6DM)重卡的營銷將采用穩步推進的策略,2010年的銷售目標是8000輛,以后銷量逐年遞增。
奧威6DM11升發動機讓整車完美發揮高效、低耗、低排作用
解放J6奧威11升(6DM)重卡得以全面投放市場,并獲得先期用戶的追捧與信任,主要源于一汽自主開發的奧威11升(6DM)發動機完美發揮了高效、低耗、低排的作用。
記者從一汽錫柴廠廠長錢恒榮和一汽技術中心解放J6奧威主設計師吳碧磊處了解到,從奧威6DL到奧威6DM發動機,一汽已經完成了8升、9升、11升、13升機型的開發,錫柴廠具備了年產20萬臺發動機的生產能力。在奧威6DM發動機歷時三年的開發過程中,一汽累計進行了8種、21項重大試驗,整機不間斷運行37548小時,并對標國際最嚴格的各項測試標準,使發動機的性能得到極大優化,具備了自身特有的優勢。
首先,采用了領先的動力科技。解放J6裝配的奧威CA6DM發動機,為國內首家采用頂置凸輪軸四氣門結構,節油性能遙遙領先。整機B10壽命達到了國際水平的100萬公里,配套成熟電控共軌系統,確保高性能、低油耗、低排放。
其次,CA6DM11升發動機與J6成熟的總成體系形成完美融合。解放J6奧威11升(6DM)重卡是基于J6重卡平臺升級而成,承襲解放J6世界重卡領先的技術、過硬的品質、穩定的性能,適應當前復雜多變的運輸環境和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狀況。CA6DM11升發動機與國內最佳動力傳輸的變速器、成熟穩定的后橋、意大利頂級設計師設計的駕駛室形成完美融合,在高速重載的情況下更加節油、可靠。經用戶實際使用效果檢測,J6奧威11升(6DM)重卡油耗比同類車型降低5%~20%。
此外,裝配CA6DM發動機的解放J6奧威11升(6DM)重卡平臺,擁有四大方面突出優勢:
一是動力升級、油耗更低。1900Nm大扭矩加強爆發力,爬坡不減擋不降速;頂置凸輪軸四氣門結構更節油;經濟區域寬廣加上整車匹配,實現體系節油。
二是安全可靠、掙錢更多。解放J6奧威11升(6DM)重卡采用的是國內最安全的全鋼駕駛室;標配發動機制動、雙腔壓縮機、低重心V桿懸架及進口轉向機,不翻車,關鍵時刻剎得住。
三是駕乘舒適、減少疲勞。駕駛室空間為國內同類車型最大,四點全浮設計、環繞儀表、空氣座椅加上杰克賽爾空調,極大提高駕乘舒適度;起步具有推背感,提速超車輕松而過,節省司機運營時間和體力。
四是二手殘值高。J6外型大氣威猛,油漆質量與寶來相當;超前的外型設計與領先的技術,幾年不過時,多賣就等于多掙。
對于解放未來的發展,一汽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董春波表示,下一步解放將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集團將繼續支持解放打造成為國內中重型卡車第一品牌和世界知名品牌。
接觸的卡車駕駛員多了,你經常會聽到一些駕駛員這樣描述他的卡車:“它是有生命的,你善待它,它就會給你回報,反之,得不償失”,這是一種感性的對卡車的描述。但如果用理性的角度來描述一臺卡車,我們可從工具主義這個視角來描述它,比方說一臺卡車,本質上它就是一種生產資料,是用來幫我們賺錢的工具,而衡量一種工具是否好用,可以簡單到兩個概括——好用、用著省。
卡車就是這樣的生產工具,出勤率高不高、安不安全、省不省油,都是衡量一臺卡車好與不好的標準,而與我們錢包距離最近的一個標準,就是一臺卡車省不省油了。提加商用車結合過去一年中最具性價比的9個商用車品牌,9臺牽引車,來看看它們的表現如何,同時也看看卡友對這幾款車是一種怎樣的評價。
解放J6
解放J6誕生于2007年,J6是解放卡車向重型化發展的里程碑,標志著解放車型結構進入一個全新的平臺,為中國卡車用戶開啟了又一全新的運營模式。J6有著一套完整的動力總成系統,錫柴奧威+解放變速器+解放車橋,是解放J6延用多年的一套成熟的動力總成,這套系統經過多年磨合調校,已經被市場充分驗證,我們來聽聽卡友是怎么說的。
卡友認為:解放J6它最大的優勢就是動力和車型匹配的相當好,車子開起來很安靜,在同級別車型中,J6皮實、耐用、節油,是它最大的優勢,同時這些優勢也是它獲得銷量冠軍的依托。
東風天龍KL
無獨有偶,在解放J6誕生的前一年,也就是2006年,東風天龍誕生。到今天為止,天龍經過多次技術迭代,已經升級為天龍KL,代號D320。天龍的動力系統主要來自東風雷諾+沃爾沃技術14擋變速器+德納車橋,同時可選東風康明斯ISZ系列發動機。
卡友認為:東風天龍同樣具有里程碑意義,并且,東風還賦予了它東風汽車傳承已久的品質,就是穩定,節油。而且,去年天龍在推出最新款天龍KL后,已經可選DCi465馬力發動機,這對于標載運輸來說,是很合適的一個動力段。
德龍X3000
德龍X3000的誕生,預示著德龍系列正式進入了高端車型陣營,那么從X3000開始,德龍漸漸由傻大粗形象向輕量化和公路物流車領域轉變。其搭載的黃金動力鏈系統,濰柴+法士特+漢德車橋,讓德龍X3000在上市之初,就收獲了成功。
卡友認為:德龍X3000是兼顧皮實、結實、耐用、節油等眾多優勢的一款車型,這款車不管是重載還是標載,無論是動力表現還是燃油經濟性,都有著不俗的表現。
重汽豪沃T7H
豪沃T7H是重汽一款主打性價比的高端車型,僅次于旗艦汕德卡,T7H有著和汕德卡相同的動力總成系統。另外,時尚的外觀,加上MAN技術MC系列發動機,使得豪沃T7H在同競品中,是唯一一款擁有歐洲血統的性價比車型。
卡友認為:汕德卡是旗艦車型,價格相對較高,而T7H在有著和汕德卡一樣的動力系統的前提下,價格卻下探很多,那么買重汽T7H,不僅享受了高端,還買到了重汽引以為傲的MAN技術動力總成,無論是動力表現,還是偶然有經濟性,MC發動機都沒有讓我們失望。
福田歐曼EST
福田歐曼之所以命名為EST,源自三個英文單詞——Energy能量、Super超級、Truck卡車,寓意超級卡車。EST超級卡車在歐洲歷時四年研發,在歐洲超過一千萬公里道路測試,最終2016年在歐洲上市,同年11月,上海車展上市。EST動力配置十分多元化,發動機可選康明斯和濰柴,變速器可選采埃孚和法士特,是一款集歐洲元素和中國基因的卡車。
卡友認為:歐曼與戴姆勒的合作,使得EST在外觀和內飾上延承了很多奔馳的設計靈感,再加上康明斯和濰柴兩大發動機品牌的加持,EST不僅好看,而且還開,同時還兼具節油等優勢。
格爾發K5/A5
格爾發重卡最早成立于2002年,到2005年,正式下線第一***全自主化格爾發重卡——M系。到今天為止,格爾發重卡在經過數次技術迭代后,同時也邁進了自己的第17個年頭。就在今年,格爾發推出了2020版格爾發K5/A5,這次升級,除了內飾完全換新外,多達5款發動機的加入,使得格爾發系列成為了可選發動機品牌最多的車型。
卡友認為:格爾發重卡主打性價比,而且是以用戶需求為中心在造車,也正是這個造車理念,使得格爾發可以提供多達5款發動機選項。發動機這么豐富,無論是哪種工況,總會有一款動力適合你,這恰恰也解決了不同發動機在不同地區的差異性,那么選不同品牌的發動機,取長補短,可以達到節油的目的。
華菱漢馬H7
漢馬H7自2017年9月上市以來,憑借鮮明的優勢,包括人性化的內飾、舒適的駕乘空間、更好的燃油經濟性、更高的出勤率等,很快打開了華南華北等市場。眾所周知,漢馬動力鏈是華菱重卡整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華菱自2012年推出自主研發漢馬動力總成時,到今天為止,已經具備了包括發動機在內的變速器、車橋一整套動力總成系統。
卡友認為:華菱汽車源自三菱,漢馬H7是在這個基礎上演變而來,其在具備三菱品質的同時,華菱還自主研發了整套動力鏈。漢馬H7在搭載了這套動力后,無論是出勤率還是燃油經濟性,都有著優秀的表現。
聯合卡車U系
聯合卡車2011年推出第一代U系列卡車,經過多次技術升級迭代,2019年,聯合推出了U系列的升級產品U+。U+不僅是外觀上的升級,同時還可提供玉柴10-13升發動機,功率覆蓋420-600馬力,能滿足不同工況下的動力需求。
卡友認為:聯合卡車自誕生之日,勵志要打造自主品牌中的高端品牌,從外形到內飾,再到動力匹配,都在遵循嚴苛的高標準。事實證明,聯合U+系列卡車無論是車輛品質,穩定性,燃油經濟性,都達到了預期。
柳汽乘龍H5
H5的市場定位略低于旗艦乘龍H7,主打性價比市場,并且有著不俗的市場表現。首先是配置,只是發動機就有濰柴、玉柴、康明斯可選,排量涵蓋9-11升,可滿足不同工況下的標載運輸需求。其次H5的價格要比同競品優惠很多,這就使得乘龍H5在同質化的基礎上,具備了價格優勢。
卡友認為:大家配置都差不多,無非就是品牌差異,要在這個基礎上選車,首先要考量車子的品質,其次才是價格問題。乘龍汽車有著50年的造車歷史,品質這一塊兒放心,再加上價格略有優勢,選乘龍H5很劃算,而且,H5的油耗表現在同競品中非常具有競爭力,選它,錯不了。
以上9款車型在2019年是最受歡迎的性價比車型兼節油車型,這些車型無論從動力配置還是駕乘空間表現,都在秉承著性價比這條規律,簡而言之就是好用不貴。需要注意的是,其實這些車型最大的優勢不是性價比,而是它們全都具備節油這個優勢,那么到底誰最節油呢?
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