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相信到目前為止很多朋友對于香樟樹怎么種植和香樟樹怎么種植生長得好不太懂,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就由我來為大家分享香樟樹怎么種植相關的知識點,文章篇幅可能較長,大家耐心閱讀,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樟樹可以扦插。
①選擇當年生樟樹嫩枝作插穗。
②采穗扦插時間以8月中下旬為宜。
③插穗長為10~15厘米,頂部保留葉片2~3片,其他的剪除,下部在側芽基部剪平,浸泡于50~100倍液的生根劑溶液中1~2小時。
④扦插基質宜為河沙,同時具備遮蔭條件。
⑤插穗扦插深度為2~3厘米,插后稍壓實,同時澆透水,遮蔭50%,保持基質濕潤,但不可太澇,每日噴水增濕若干次,噴水以葉面布滿小水珠為度,切勿太多。溫度為28℃左右、濕度為95%以上為宜。
擴展資料
栽培技術
編輯
香樟適應海拔高度:1800m以下
光照反應:喜光。
環境要求:喜溫暖、怕寒冷
對特殊土壤條件的適應能力:不耐瘠薄,耐鹽堿。
地形條件:丘陵、盆谷、山地。
土壤類型:黃壤土、紅壤土。
樹種分布區:浙江、福建、江西、臺灣、湖北、湖南、廣東、云南、廣西、四川。
花期:第一次4月~5月,初夏開花,黃綠色,圓錐花序。
果期:第一次8月~11月。
樹高:10米—55米左右
樹高年生長量:100cm。
胸徑年生長量:2.40cm。
繁殖***:種子繁殖、扦插繁殖。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樟樹
1.苗木選擇
植物本身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植物的成活率和種植效果,因而用來綠化特別是用于反季節綠化的苗木選擇顯得尤為重要。反季節使用的樟樹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選擇移植過的樹木:應選擇樹干通直,樹皮顏色新鮮,樹勢健壯的且最近兩年已經移植過的香樟樹,其新生的細根都集中在樹蔸部位,樹木的成活率較高。
(2) 采用假植的苗木:假植幾個月以后的香樟樹苗,其根蔸處開始長出新根,根的活動比較旺盛,在不適宜的季節中栽也比較容易成活的。
(3)選擇土球較大的苗木:從苗圃挖出的香樟樹苗,如果是用于反季節栽種,其土球應比正常情況下大一些,土球越大,根系越完整,栽植越易成功。如果是裸根的苗木,也要求盡可能帶有心土,并且所留的根要長,細根要多。
(4)盡量選用小苗:小苗比大苗的發根力強,移栽成活率更高,只要不急于很快獲得較好的綠化效果,都應當使用小苗。
2.修剪整形
成活與成景是對立統一的;保證成活率,就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破壞成景效果,怎樣協調好其間的矛盾,修剪整形是關鍵之一。
(1)裸根香樟樹苗整剪:栽植前應對其根部進行整理,剪掉斷根、枯根、爛根,短截無細根的主根;還應對樹冠進行修剪,一般要剪掉全部枝葉的1/3~1/2,使樹冠的蒸騰作用面積大大減少。
(2)帶土球香樟樹苗的修剪:帶土球的苗木不用進行根部修剪,只對樹冠修剪即可。修剪時,可連枝帶葉剪掉樹冠的1/3~1/2,以大大減少葉面積的辦法來降低全樹的水份損耗,但應保持基本的樹形,以加快成景速度,盡快達到綠化效果。
3.栽植技術處理
為了確保栽植成活率,在栽植過程中應注意如下一些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
(1)栽植時間確定:栽植要及時,即經過修剪的香樟樹苗應馬上栽植。如果運輸距離較遠的話,則根蔸處要用濕草、塑料薄膜等加以包扎以便保濕。栽植時間最好在上午11時之前或下午16時之后,而在冬季則只要避開最嚴寒的日子就行。
(2)栽植:種植穴要按一般的技術規程挖掘,穴底要施基肥并鋪設細土墊層,種植土應疏松肥沃。把香樟樹苗的包扎物除去,在種植穴內將樹苗立正栽好(注意樹的觀賞面),填土后再插實土壤并繼續填土至穴頂。最后,在樹苗周圍做出攔水的圍堰。
(3)灌水:香樟樹苗栽好后要立即灌水,對于帶土球的樟樹苗邊灌水,還要用鐵棒或木棒對樹穴周邊土壤進行攪動,以便通過水的作用使樹穴周邊能填滿土壤。灌水時要注意不要損壞土圍堰,土圍堰中要灌滿水,讓水慢慢浸下到種植穴內。為進一步提高定植成活率,可在所澆灌的水中加入生長素,以便***新根生長。生長素一般采用奈乙酸,先用少量酒精將粉狀的奈乙酸溶解,然后摻進清水,配成濃度為200PPm的澆灌液,作為第一次定根水進行澆灌。
(4)大香樟移植的特殊技術處理:移栽過程中,為了保持大香樟樹干的濕度,減少從樹皮蒸騰的水分,要對樹干進行浸濕草繩纏繞包裹直至到主干頂部,如果分枝較大也要進行纏繞。接著,再將調制的粘土泥漿厚厚地糊滿草繩纏繞著的樹干。以后,可經常用噴霧器為樹干噴水保濕。在大香樟掘起后,還要對斷根、破根和枯根進行修剪,剪后再用粘土泥漿浸裹樹根;泥漿中如果加入0.03%的奈乙酸生長素,可以促進大香樟移植后的新根的生長。
4.苗木管理與養護
由于是在不適宜的反季節中栽植香樟樹,因此,香樟樹栽好后就更加要強化養護管理。平時,要注意澆水,澆水要掌握“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還要經常對地面和樟樹葉面噴灑清水,增加空氣濕度,降低植物的蒸騰作用。在炎熱的夏天,應用遮陽網對剛移栽的大樟樹進行一定遮蔭,避免強太陽光直射。在寒冷的冬季,則應采取地面蓋草、樹側設立風障、樹冠用薄膜遮蓋、樹干用稻草包扎(風大且氣溫比較低的地方應在稻草包扎的基礎上加綁薄膜)等***,來保持土溫和防止寒害。
香樟樹的種植***:
播種繁殖
果實成熟時自行脫落,有鳥類啄食。用種子繁殖,應隨采隨播,每公斤種子7,200-8,000粒,發芽率70-80%,每畝播種量10-15公斤。植樹造林,也可萌芽更新。有白粉病、黑斑病、樟葉蜂、樟稍卷葉蛾、樟巢螟、樟天牛等病蟲為害。
育苗技術
一、簡介:樟樹材質優良,有香氣,是上等的建筑、家具、工藝的良材,樟樹的樟腦和樟油廣泛用于工藝、代工、醫藥和國防工業,此外樟樹還是“四化”中綠化的優良樹種。樟樹是常綠喬木,喜光,主根強大,根系發達,喜溫濕氣候,適應性強,生長較快,壽命較長,在土層深厚、肥沃的平地四旁,河灘沖積生長最好。
二、育苗
1.時間。每年十至十二月,將已成熟的種子采下,然后混沙貯藏,三月初即可催芽播種。
2.整地。在冬初進行第一次耕耙,播種前進行第二次耕耙,并施足基肥,基肥一般用腐熟廄肥,每畝1500~2000公斤或碳胺50公斤,磷肥50公斤、菜餅150公斤,然后筑成高床,一般床高35~50厘米,床寬1.2米。
3.催芽。三月初樟樹播前需催芽,可用50℃的溫水浸種,當溫水冷卻后再換50℃水重復浸種3~4次,可使種子提早發芽10~15天。
4.播種。條播行距20厘米左右,每畝播種量10~15公斤,播后覆土蓋稻草或地膜,保持苗床表土濕潤,以利種子發芽。
5.撫育管理。幼苗出土后應及時揭去稻草或地膜,待幼苗長出數片真葉就可以開始間苗,苗高10厘米左右可進行定苗。樟樹每畝留苗2萬株左右。7月份以后,要加強肥水管理,經常松土除草。秋末停止追肥、灌溉。追肥一般2~3次,前二次可用尿素7~10斤,最后一次可用尿素10公斤、磷肥7.5公斤。樟樹1年生苗可達50厘米以上,地徑達0.7厘米以上。
三、移栽時間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較為適宜,移植密度每畝1500株左右。隨起隨移,移栽后離地10厘米左右截桿,當芽長到10厘米左右可定主桿,剪去多余枝芽,留一個比較粗壯的枝。冬季床面施廄肥2000公斤。這樣3年生苗木胸徑可達3厘米以上。
移植技術
育苗
培育大苗的應經過移植,移栽時間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較為適宜,移植密度為2.25萬株/hm2左右。隨起隨移,移栽后離地10cm左右截干,當芽長到10cm左右可定主干,剪去多余枝芽,留1個比較粗壯的枝。在幼苗培育中要及時進行中耕、除草、培土、追肥、灌溉以及防治病蟲害等培管工作。幼苗撫育第1年不少于3次,第2年可進行1~2次。樟樹多萌生枝,頭3年耍進行抹芽,主要抹去離地面2/3的嫩芽。冬季床面施廄肥30t/hm2。這樣三年生苗木胸徑可達3cm以上。出圃時就帶沿泥球,并適當剪去枝葉,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移植香樟
應選擇樹干通直、樹皮顏色新鮮、樹勢健壯且最近2年已經移植過的香樟樹,其新生的細根都集中在樹蔸部位,樹木的成活率較高。盡量采用假植的苗木,假植幾個月以后的香樟樹苗,其根蔸處開始長出新根,根的活動比較旺盛,在不適宜的季節中栽植也比較容易成活。從苗圃挖出的香樟樹苗,如果是用于反季節栽種,其土球應比正常情況下大一些,土球越大,根系越完整,栽植越易成功。如果是裸根的苗木。也要求盡可能帶有心土,并且所留的根要長,細根要多。盡量選用小苗。小苗比大苗的發根力強,移栽成活率更高,只要不急于很快獲得較好的綠化效果,都應當使用小苗。栽植要及時,即經過修剪的香樟樹苗應馬上栽植。如果運輸距離較遠的話,則根蔸處要用濕草、塑料薄膜等加以包扎以便保濕。栽植時間最好在上午1l時之前或下午16時之后,而在冬季則只要避開最嚴寒的日子即可。種植穴要按一般的技術規程挖掘,穴底要施基肥并鋪設細土墊層,種植土應疏松肥沃。把香樟樹苗的包扎物除去,在種植穴內將樹苗立正栽好(注意樹的觀賞面),填土后再插實土壤并繼續填土至穴頂。最后,在樹苗周圍做出攔水的圍堰。
灌溉
香樟樹苗栽好后要立即灌水,對于帶土球的樟樹苗邊灌水,還要用鐵棒或木棒對樹穴周邊土壤進行攪動,以便通過水的作用使樹穴周邊能填滿土壤。灌水時要注意不要損壞土圍堰,土圍堰中要灌滿水,讓水慢慢浸到種植穴內。為進一步提高定植成活率,可在所澆灌的水中加入生長素,以便***新根生長。生長素一般采用奈乙酸,先用少量酒精將粉狀的奈乙酸溶解,然后摻進清水,配成濃度為200mg/kg的澆灌液,作為第1次定根水進行澆灌。新移栽的香樟其冠2/3已被修剪,樹葉減少90%,根系也有所損傷,其吸收水分的能力很弱,因此只要保持土壤的濕潤即可。若土壤的含水量過大,會大大影響土壤透氣性能,反而抑制了根系呼吸,若長時間積水會造成根部霉爛,嚴重影響根部促長。為此,在種植過程中要注意留設透氣排水穴。但第1次澆水應透徹,以后視天氣、土壤質地而謹慎澆水,做到“不干不澆,既澆即透”的原則,同時要防止地面水系過多滴入根部。另一方面,要防止下雨過后樹穴內積水,即要保持每天檢查排水、透氣設施,發現有堵塞或積水時要及時清除,保證樹體根部不積水,不干旱。在氣溫到OoC以下時。應停止在土球根部噴水,條件成熟時(最高氣溫回升到5"C以上)一般隔5—7d在中午時分對葉面進行噴水濕潤。
修剪
栽植前應對其根部進行整理,剪掉斷根、枯根、爛根。短截無細根的主根;還應對樹冠進行修剪,一般要剪掉全部枝葉的1/3-1/2,使樹冠的蒸騰作用面積大大減少。帶土球的苗木不用進行根修剪,只對樹冠修剪即可。修剪時??蛇B枝帶葉剪掉樹冠的1/3~1/2,以大大減少葉面積的辦法來降低全樹的水分損耗,但應保持基本的樹形,以加快成景速度。盡快達到綠化效果。
保溫
每年11月至翌年2月間低溫天氣較為普遍。這段時間正值植樹造林、種植綠化樹的黃金季節.由于香樟樹耐寒性較弱。對香樟采取保溫措施成為當務之急。對苗木防凍主要措施是對主干、分枝及土球樹根的保護。由于香樟的移植一般是為了綠化效果,因此在防凍的同時又不能影響綠化的美觀程度??刹捎谩?層防凍保護”的***對香樟進行保護,即對香樟主干、分枝包裹3層外加物(第1層草繩,第2層麻布,第3層稻草)?!?層防凍保護”另一個含義指土球部位采用lOom厚的疏松山泥、塑料薄膜、再覆草包的辦法保溫。根據以往經驗,樹干不宜用塑料薄膜保溫。因為冬季雨雪天氣較多,一旦有水進入塑料薄膜,容易積水,常常誘發樹干發黑并潰爛,而稻草的析水性好,不存在積水的問題。
大樹移植
(1)大香樟的選擇
大香樟選擇特征是:干皮沒有或少有微淺的裂痕,主枝顯得青嫩光滑,或呈深綠色,,無病蟲害,樹冠圓正,樹形美觀,不是萌芽起源,生活力強,適應性強,移栽后,能較快地扎根生長。
在選樹時,要鉆取樣土或挖坑分析土壤狀況,一般土壤含砂量30%以上的,就挖不起土球。否則,往往選好了的香樟,因挖不起土球而使計劃落空,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
(2)選擇移栽季節
一般在冬末春初移栽香樟容易成活,最佳移栽時節是嫩芽即將萌動之際。這時有較多的有利因素,如氣溫較低,雨水漸多,土溫回升,枝葉蒸騰作用微弱,而根系已有一定的活動能力,到香樟開始萌動時,根秒已開始恢復生機,將發生新根,能吸收水分、養分,供應地上部分呼吸、蒸騰、開葉、抽梢的需要。
(3)挖好包好土球
在挖樹之前,要進行修剪部分枝條,挖后即摘光葉子,減少枝葉蒸騰作用,調節地上與地下部分平衡,以提高成活率。樹大根系龐大,要挖成大小適當的土球,才易成活,一般以地徑的圍度作為土球的半徑,沿樹干作圓,即為土球的合適大小,土球高度要根據根的分布和土性決定,一般以40~60cm為宜。挖掘的***,要離圓邊3~5cm處動土,這樣有修整土球的余地。用四齒耙或鋒利的鋤頭,人面對樹干挖土開溝,遇有用鋤或鍬、刀一下斬斷不了的粗根,要用鋸子鋸斷,以免震松土球。在土球高度挖至2/3時,將其修整成大小合適的、上下垂直的完整圓形,用粗草繩將其從上到下地箍緊,防止深挖時震垮土球,再繼續深挖土球的下部,并使其成為鍋底形,但不斷主根,保持樹體直立,然后像纏圓紗球一樣,用粗草繩將整個土球纏緊,再用利器斬斷主根,慢慢倒樹,不使土球震散,隨即用粗草繩扎緊樹冠,纏好樹干,以保護樹干、樹冠不受損傷。
(4)隨挖、隨運、隨栽
香樟挖好、包好后,要立即運至造林地栽植。在搬運中,要用吊車或人抬著裝車、卸車,切不可拖、滾土球,為防止因車顛跳震散土球,要在車廂內墊層較厚的稻草和用物固定樹身不動。
香樟移栽,要預先挖好植穴,其大小要比土球大50~60cm,深60~70cm。定植時,穴底要加填適量的土拌垃圾,使樹放到穴里,正好土球面與地面平著或略高少許。除去樹干、樹冠上的包扎,將樹扶正,橫直對齊,再去掉土球上的包扎,邊填土邊搗緊,使土與土球緊密結合,要防止上緊下松。隨即架好三腳架護樹,并用一桶腐熟的人尿,對一擔清水澆下去,既能安兜,又能***樹根生長,提高成活率。在管理上主要是經常檢查和加固樹干的支柱,以及看天氣澆水,一般在初植時,要隔幾天澆一次水。
蟲害防治:
卷葉蛾1年發生數代,幼蟲蛀食嫩梢,被害苗枯死。可用40%樂果200—300倍液噴殺幼蟲,當幼蟲大量化蛹期間結合撫育進行林地除草培土,殺死蟲蛹。樟天牛主要為害主枝和側枝,采用人工捕殺,或由排泄孔注入敵敵畏藥劑。樟葉蜂幼蟲取食樟葉當年抽的嫩梢,嚴重影響樟樹的生長。此蟲在河南省1年發生1~2代,5月上旬和6月上旬分別為第1和第2代幼蟲期。可用90%的敵百蟲或50%的馬拉松乳劑的2000倍液噴殺。也可用o.5kg鬧羊花或雷公藤粉末加水75-100kg制成藥液噴殺。樟巢螟幼蟲成群集結于新梢上取食葉芽,并吐絲把葉卷成球狀,包住頂芽,致使新梢枯死。此幼蟲1年發生2代,第1代幼蟲在5月底至7月中旬為害。第2代幼蟲尚未結成網巢時用90%晶體敵百蟲4000~5000倍液噴殺,如幼蟲已結成網巢,可人工摘除燒掉。
病蟲防治
白粉病
此病多發生在圃地幼苗上。在氣溫高、濕度大,苗木過密和通氣不良的條件下最易發生。嫩葉背面主脈其附近出現灰褐色斑點,以后蔓延整個葉背,并出現一層白粉,嚴重的嫩枝和干上也有白粉。
【防治***】:
1、苗圃要經常注意環境衛生,適當疏苗;或發現少數病株時應立即拔除或燒毀。
2、發生時用波美0.3—0.5度的石硫合劑,每10噴射一次,連續三、四次。
黑斑病
樟樹種子發芽出苗后長出1—4片葉時,容易發生此病。從苗尖向根部變成黑褐色而死亡。
【防治***】:播種時做好種子、土壤及覆蓋物等消毒工作。在發病時,先拔除燒毀病苗,并用0.5%的高錳酸鉀或福爾馬林噴射二、三次,即可防止蔓延。
樟葉蜂
一年中發生代數多,為害期長,1年生苗受害嚴重時導致枯死,造林后樹木樹冠上部嫩葉常被吃光,嚴重時影響樹木生長。
【防治***】:可用0.5公斤鬧羊花或雷公藤粉加清水75—100公斤制成藥液噴射苗木,或用90%敵百蟲或50%馬拉松乳劑各2000倍液噴殺。
樟梢卷葉蛾
一年發生數代,幼蟲蛀食枝梢,影響樟樹高生長,致使干形彎曲。
【防治***】:
1、3月樟樹新梢抽出后,第一代幼蟲孵化時用90%敵百蟲、50%二溴磷乳劑、50%馬拉松乳劑10000倍液進行噴射,每隔5天一次,連續二、三次,能殺死幼蟲。如果幼蟲已蛀入新梢,也可噴灑40%樂果乳劑200—300倍液。
2、苗圃或小面積林地,可在冬季收集枯枝落葉燒毀,以消滅越冬蛹。
樟巢螟
一年發生二代。第一代幼蟲在5月底到7月中旬為害。第二代幼蟲在8—9月為害,幼蟲成群集結于新梢上取食葉芽,并吐絲把殘葉卷成球狀,包扎頂芽,以至新梢枯死,甚至全株死亡。
【防治***】:
1、幼蟲剛開始活動尚未結成網巢時,用90%敵百蟲4000—50000倍液進行噴射,即可殺死。
2、如果幼蟲已結成網巢,最好將其燒毀。
樟天牛
1、成蟲產卵期(五月上旬至六月上旬)用鉛絲刷刷產卵疤痕,刺卵或初孵幼蟲。
2、用人工剪除被害枝,后由排泄孔注入敵敵畏等藥劑,將其中幼蟲殺死。
蚜蟲
蚜蟲病狀多發生在春季,以危害嫩葉、嫩稍為主,吸吮汁液,以致葉片背面不規則的皺縮、卷曲、變色、脫落,甚至全株枯萎以致死亡。同時,蚜蟲分泌大量密露,沾污枝葉,誘發煙煤病。發現大量蚜蟲時,應及時噴藥防治,具體措施如下:
①用1:15的比例配制煙葉水泡制4小時后噴灑,或用1:6-8的比例配制辣椒水(煮半小時左右)噴灑,或用1:20-30的比例配制洗衣粉水噴灑,或用1:20:400的比例配制洗衣粉、尿素、水混合溶液噴灑,連噴2—3次,均能取得防治很好的效果。
②春季蚜蟲孵化初期(4、5月份),是防治蚜蟲的最佳時期。此時,用40%氧化樂果乳劑1000倍液,或50%馬拉松乳劑1000倍液,或50%殺螟松乳劑1000倍液,或50%敵敵畏乳劑1000倍液,或50%辛流磷乳劑1000倍液,或50%久效磷乳劑2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濕性粉濟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劑3000倍液,或2.5%滅掃利乳劑3000倍液等,噴灑樹冠1-2次。
③對桃粉蚜一類本身披有蠟粉的蚜蟲,施用任何藥劑時,均應加入0.3%肥皂水或洗衣粉,增加粘附力,提高防治效果。
葉片發黃
香樟移植后出現葉片黃化現象,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補救。
一是多施有機肥,以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狀。移植時施用適量腐熟的廄肥或堆肥作基肥。苗木移植時應在根部帶土球、挖大穴。上足基肥栽植,土層疏松肥沃,排水透氣性能良好,有利于預防和減少缺鐵性黃葉的發生.
二是在生長期用***亞鐵溶液對葉面進行噴霧,一般每50公斤水加***亞鐵100至150克,檸檬酸50至100克,在晴天風小時對未老化的葉片噴霧,注意葉片正反面都要噴到,此法見效快。也可對香樟根部澆灌***亞鐵溶液,一般每5公斤水加***亞鐵100至150克,檸檬酸5[3]0至100克,挖穴灌施于樟樹的根系密接處,見效雖慢,但持續時間較長。在灌施***亞鐵時,最好配合施用腐熟的有機肥液。因有機肥中的有機質分解產物,對鐵有絡合作用,能增加鐵的溶解度。另外,鈣、鎂、錳、銅等元素對鐵有拮抗作用,能降低鐵的有效性,故在施用***亞鐵時最好不同時施用含這些元素的肥料。
栽植要及時,即經過修剪的香樟樹苗應馬上栽植,如果運輸距離較遠的話,則根蔸處要用濕草、塑料薄膜等加以包扎以便保濕。栽植時間最好在上午11時之前或下午16時之后,而在冬季則只要避開最嚴寒的日子就行。
種植穴要按一般的技術規程挖掘,穴底要施基肥并鋪設細土墊層,種植土應疏松肥沃。把香樟樹苗的包扎物除去,在種植穴內將樹苗立正栽好(注意樹的觀賞面),填土后再插實土壤并繼續填土至穴頂。
香樟樹苗栽好后要立即灌水,對于帶土球的樟樹苗邊灌水,還要用鐵棒或木棒對樹穴周邊土壤進行攪動,以便通過水的作用使樹穴周邊能填滿土壤。
擴展資料:
生長習性
適應海拔高度在1800米以下,在長江以南及西南生長區域海拔可達1000米。主要生長于亞熱帶土壤肥沃的向陽山坡、谷地及河岸平地,山坡或溝谷中,也常有栽培的。
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性不強。適生于深厚肥沃的酸性或中性砂壤土,根系發達,深根性,抗倒能力強。
產中國南方及西南各省區。越南、朝鮮、日本也有分布,其他各國常有引種栽培。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香樟
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在春季春芽苞將要萌動之前定植。在梅雨季節可以補植。秋季以9月為宜。冬季少霜凍或雨量較多的地方也可冬植。栽植要及時,即經過修剪的香樟樹苗應馬上栽植。如果運輸距離較遠的話,則根蔸處要用濕草、塑料薄膜等加以包扎以便保濕。栽植時間最好在上午11時之前或下午16時之后,而在冬季則只要避開最嚴寒的日子就行。種植穴要按一般的技術規程挖掘,坑穴深度、長度及寬度都要達到50~60厘米,穴底要施基肥并鋪設細土墊層,種植土應疏松肥沃。把香樟樹苗的包扎物除去,栽植深度以地面與香樟苗的根徑處相平為宜,栽植時,護根土要與穴土緊密相連,回土不緊或不實會形成吊空。在種植穴內將樹苗立正栽好,填土后再插實土壤并繼續填土至穴頂。最后,在樹苗周圍做出攔水的圍堰。香樟樹苗栽好后要立即灌水,對于帶土球的樟樹苗邊灌水,還要用鐵棒或木棒對樹穴周邊土壤進行攪動,以便通過水的作用使樹穴周邊能填滿土壤。灌水時要注意不要損壞土圍堰,土圍堰中要灌滿水,讓水慢慢浸下到種植穴內。為進一步提高定植成活率,可在所澆灌的水中加入生長素,以便***新根生長。生長素一般采用奈乙酸,先用少量酒精將粉狀的奈乙酸溶解,然后摻進清水,配成濃度為200PPm的澆灌液,作為第一次定根水進行澆灌。不論是陰天或晴天種植香樟樹,都應及時澆透一次定根水。遇到干燥、曝曬的天氣要每7天左右灌一次透水。連續3~4次即可。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