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褪黑素不能隨便吃!3億人受困睡眠障礙,有產品月銷超3萬件
想要睡個好覺,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心愿。
近日,一則22歲女孩加班猝死的話題,在微博上引起大量討論。據報道,該女孩連續四五天加班,熬夜至四五點后突發猝死。
不僅熬夜影響身體健康,失眠也會。研究表明,長期失眠會影響人的內分泌系統,導致記憶力減退、免疫力下降、易得心腦血管疾病等問題。
根據中國睡眠研究會發布的《2021年運動與睡眠白皮書》,當下我國有超3億人存在睡眠障礙。中國睡眠研究會等機構聯合發布的《2022中國國民健康睡眠白皮書》顯示,44%的19~25歲年輕人熬夜至零點以后;19~35歲青壯年是睡眠問題高發年齡段,失眠率占總人數的30%。
褪黑素作為可以助眠的產品之一,雖爭議較大,但長期占據消費者的購買清單。華經產業研究院在2021年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就增長規模而言,褪黑素相關市場自2015年起快速增長,到2020年已達5.43億元,同比增長10.1%。
時代財經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查詢發現,在保健食品注冊中,主要原料為褪黑素的保健食品有114個,生產廠家中不乏同仁堂(600085.SH)、修正藥業、廣州白云山(600332.SH)等知名藥企。
不過,有專家指出,褪黑素不能隨便吃。廣州某醫院的精神科醫師陳琦曾對時代財經表示,“市面上的褪黑素有很多牌子,大家最好是依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但不能一直依賴于褪黑素,因為長時間服用可能會出現頭暈、惡心的癥狀,產生依賴性。”
有產品月銷超3萬件
褪黑素是由腦松果體分泌的一種肽類激素,又稱為松果體素,是一種誘導自然睡眠的體內激素,對許多系統有廣泛調節作用。在睡前吃適量的褪黑素,有助于改善快速進入睡眠狀態,且不易導致起床后有疲倦困頓醒不過來的感覺。
在美國,褪黑素被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允許作為膳食補充劑,但在歐盟,褪黑素不被允許作為食品原料使用,英國、法國、意大利、愛爾蘭等絕大多數國家(地區)均對褪黑素的使用持謹慎態度,作為處方藥嚴格控制,不得在藥店里自由銷售。
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的資料顯示,在中國,褪黑素分為褪黑素受體激動劑和外源性褪黑素兩種。其中褪黑素受體激動劑主要有雷美替胺和阿戈美拉汀,兩者均為處方藥,主要通過***相關受體產生褪黑素達到效果。而外源性褪黑素主要為保健品和褪黑素緩釋片(處方藥),通過直接補充褪黑素達到效果。
褪黑素產業鏈上游主要是各類別原材料供應商,分為褪黑素原藥供應商、緩釋材料供應商和添加材料供應商,相關企業有一飛生物、康諾化工、天一化工、弘德悅欣、匯百試劑等。
就上游原材料結構占比情況而言,我國褪黑素原材料供應商國內企業占比較高。中研產業研究院在2021年發布的《2021-2026年中國褪黑素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顯示,褪黑素原藥、HPMC和維生素B6等褪黑素關鍵原材料國內商占比皆超過八成。其中,中國褪黑素原藥供應商468家,國際供應商117家。
上游市場的高占比,更是激發了中下游市場的發展潛力。不少醫藥、保健品廠商紛紛布局褪黑素賽道,其中包括湯臣倍健(300146.SZ)、康恩貝(600572.SH)、修正藥業、同仁堂、腦白金等品牌。
時代財經搜索發現,在淘寶上,褪黑素產品月銷量排名第一的是湯臣倍健褪黑素片,30片裝,每瓶折后售價39元,月銷量超過3萬件。
湯臣倍健作為較早布局褪黑素的企業,現可查到最早有關褪黑素片的批準文號為“國食健字G20060125”。湯臣倍健官方旗艦店客服向時代財經表示,湯臣倍健目前有褪黑素片和褪黑素咀嚼片兩款產品,其中褪黑素咀嚼片剛在去年上市。
時代財經梳理發現,2021年6月,湯臣倍健取得星好伴牌褪黑素片(牛奶味)備案憑證。同年11月17日,其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結合成本、品牌等因素綜合考量產品供貨價格,在2021年已經推出星好伴褪黑素等產品。
是真需求?還是智商稅?
面對睡眠問題,40.4%的中國消費者會選擇購買助眠產品。在中國,睡眠經濟雖然起步較晚,但近年來,國民睡眠問題逐步加重,睡眠問題趨向年輕化,相關市場快速發展。
2016-2020年間,中國睡眠經濟整體市場規模已從2616.3億元增長至3778.6億元,增長44.42%。根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睡眠經濟市場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預計2030年將突破萬億元。
在中國市面上,褪黑素主要作為保健品存在,產品形式上,有褪黑素片、褪黑素膠囊、褪黑素軟糖,以及近兩年剛興起的褪黑素噴霧等。
作為保健品的褪黑素,在藥店處于顯眼位置。一連鎖藥店店員告訴時代財經,褪黑素片、褪黑素軟糖等產品銷量不錯,“褪黑素產品跟安眠藥相比不會成癮,也更安全”。
美國斯坦福大學相關創新企業曾在2015年推出一款名為SprayableSleep的褪黑素噴霧,并宣稱,這是世界上第一款褪黑素外用噴霧,只需在脖子位置噴上兩下,就可以讓使用者在一個小時內睡著。“沒有***性和令人上癮的化學物質,或者其他無用的噱頭。”
5年前,周周花費約500元,通過代購從美國購買了該款褪黑素噴霧,“包裝很精致,但一瓶僅3ml”。她向時代財經表示,這種噴霧并沒有如其宣傳語中說的那么有效。“使用后依舊睡不著,并且保質期很短,半年不用就有沉淀物,偏土黃色。”周周說,“更像是智商稅。”
作為處方藥的褪黑素緩釋片,在線上銷售中則并不多見。根據翰宇藥業(300199.SZ)在2016年的一份有關獲得褪黑素緩釋片臨床批件的公告顯示,該藥品可用于治療年齡55歲以上以睡眠質量低為特征的原發性失眠癥。世界上第一款獲批的緩釋褪黑素處方藥品,由以色列制藥公司研發,于2007年獲得歐洲藥物管理局批準。
時代財經以患者身份向廣東某精神專科醫院睡眠障礙門診醫生咨詢,對方表示,“市面上常見的褪黑素產品,是保健品不是藥品。但保健品永遠都不會有藥品的治療價值。”但他同時表示,保健品的“安慰劑”作用也有其一定的價值。
除此之外,選擇褪黑素產品時,還應注意制劑規格。
丁香醫生曾發文表示,市售褪黑素的劑量往往較大(5mg~20mg),比生理需要的劑量(0.3mg~0.5mg)高很多,更高的劑量并不能帶來獲益,反而存在過量風險。研究發現,0.1mg~0.3mg就可促進睡眠,0.3mg~0.5mg就可調控晝夜節律。
由于失眠障礙患者數量持續增長,以及褪黑素普及度提升,疊加我國發布的《促進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綱要(2019-2022年)》《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等政策,對于睡眠保健食品行業保持鼓勵、支持的態度,也讓國內市場對于褪黑素的需求日益旺盛。
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21-2026年中國褪黑素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預計到2025年褪黑素市場規模將達到8.4億元。
(按采訪對象要求,陳琦、周周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