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華龍一號建在哪里,以及華龍一號建設單位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浙江省的核電站有:秦山核電站、三門核電站、三澳核電站、龍游核電站、方家山核電站等。
1、秦山核電站
秦山核電站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和運營管理的第一座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地處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由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100%控股,中核核電運行管理有限公司負責運行管理。
2、三門核電站
2004年7月,位于浙江省臺州市三門縣的三門核電站一期工程建設獲得國務院批準。這是繼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的核電站秦山核電站之后,獲準在浙江省境內建設的第二座核電站。
3、三澳核電站
浙江三澳核電站,位于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霞關鎮三澳村,是民營資本首次參股投資民用核電項目。一期工程擬建兩臺“華龍一號”融合技術核電機組及其配套輔助設施,總投資約393億元。
4、龍游核電站
龍游核電站即為浙西核電站,項目落戶龍游縣團石(團石灣),是由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和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項目,規劃建設4臺100萬千瓦級核電機組規模,總投資約600億。
5、方家山核電站
方家山核電站位于浙江海鹽,南臨杭州灣,建成后將承接華東區域電網,區位優勢相當明顯。
“華龍一號”是由中國兩大核電企業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簡稱:中核、CNNC)和中國廣核集團(簡稱:中廣核、CGN)在我國30余年核電科研、設計、制造、建設和運行經驗的基礎上,根據福島核事故經驗反饋以及我國和全球最新安全要求,研發的先進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技術。作為中國核電“走出去”的主打品牌,在設計創新方面,“華龍一號”提出“能動和非能動相結合”的安全設計理念,采用177個燃料組件的反應堆堆芯、多重冗余的安全系統、單堆布置、雙層安全殼,全面平衡貫徹了“縱深防御”的設計原則,設置了完善的嚴重事故預防和緩解措施,其安全指標和技術性能達到了國際三代核電技術的先進水平,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華龍一號凝聚了中國核電建設者的智慧和心血,實現了先進性和成熟性的統一、安全性和經濟性的平衡、能動與非能動的結合,具備國際競爭比較優勢,有望短時間內填補中國國內技術空白,具備參與國際競標條件。
漳州核電站建成前后需要18年。
漳州核電項目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縣境內,介于廈門和汕頭兩個經濟特區之間。漳州核電廠是福建省首個在項目起始階段就按照第三代AP1000核電技術論證的成熟沿海廠址。
項目規劃建設6臺AP1000核電機組(1、2號機組為華龍一號,土建施工單位:中國核工業二四建設有限公司),總裝機容量約750萬千瓦。
其中,一期工程建設4臺機組,裝機容量500萬千瓦,建成后年產值可達150億元,年利稅超過50億元。專家分析,在福建省積極發展核電,實現能源供應多樣化,有利于進一步滿足福建經濟發展對電力的需求。
2007年3月3日,與漳州市***簽訂合作開展漳州核電項目前期工作意向書。
2020年3月24日,中核集團全球在建第5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中國核電漳州核電1號機組首個鋼襯里模塊于6時16分正式起吊,9時06分順利就位,吊裝成功。
按照預期,漳州核電站1號機組將在2024年6月投入商業運行,2號機組將在2025年4月投入商業運行。
6月的一天清晨,第一縷陽光沖破云霞,打在無垠的海面上。在朝霞的映襯下,位于我國廣西北部灣的防城港核電站3、4機組正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中。
跨越萬里重洋,在遙遠的英格蘭東部,由中國廣核集團控股、以防城港電站為參考電站的英國布拉德維爾B項目也在有條不紊推進中。
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無論是廣西防城港核電站,還是英國布拉德維爾B項目,無論是國內建設,還是揚帆海外,以“華龍一號”為代表的第三代核電技術成為擁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國家名片”。
重大工程,印證實力,承載希望。
低頭靠勇氣,抬頭靠實力。從核電的門外漢,到核電技術、裝備的輸出國,正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動縮影,是“中國夢”照進現實的時代特寫。
“華龍一號”落地英國
去年9月底,英國能源大臣克拉克、中廣核董事長賀禹、法國電力公司董事長萊維在倫敦簽署了英國三大核電項目的一系列協議。中廣核反應堆結構力學首席專家毛慶到現在還清晰地記得,當時人頭攢動,摩肩擦踵,小小的會議室里擠滿了人。
毛慶曾任“華龍一號”副總設計師,主持型號力學設計。如今他又有了一個新的頭銜:華龍一號英國通用設計審查(GDA)首席技術官。
因周期長、難度大、投入高,GDA被視為世界核電技術審核領域的“馬拉松”。GDA是“華龍一號”落地英國必須邁過的技術門檻,也是其走向世界的關鍵參考。
業內專家向人民網記者表示,英國核安全監管審查的理念與中國、歐洲、美國都不同,其核安全要求并沒有固定標準或者限值,而是需要向審查方證明其設計滿足合理可行盡量低原則、最佳可行技術原則以及最佳實踐原則。
“為此,我們必須要提供大量的論證分析、報告等,來說明‘華龍一號’設計是先進的、安全的、成熟的、可靠的,這比單純證明滿足某一限值要求要難得多。”毛慶深感責任重大。
時代的腳步,總在不斷跨越艱難險阻中愈發堅實。賀禹表示,“今年1月,英國已正式受理‘華龍一號’GDA。我們將力爭用5年左右的時間完成GDA,推動‘華龍一號’在英國的最終落地。”
“真正的核心關鍵技術是花錢買不來的。”老一輩核電人對自力更生的理解尤為深刻:只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
“華龍一號”是由中國兩大核電企業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簡稱:中核、CNNC)和中國廣核集團(簡稱:中廣核、CGN)在30余年核電科研、設計、制造、建設和運行經驗的基礎上,根據福島核事故經驗反饋以及中國和全球最新安全要求。
研發的先進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技術,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壓水堆核電創新成果,是中國核電走向世界的“國家名片”,是中國核電創新發展的重大標志性成果。
研發意義
華龍一號作為中國核電“走出去”的主打品牌,在設計創新方面,“華龍一號”提出“能動和非能動相結合”的安全設計理念,采用177個燃料組件的反應堆堆芯、多重冗余的安全系統、單堆布置、雙層安全殼。
全面平衡貫徹了“縱深防御”的設計原則,設置了完善的嚴重事故預防和緩解措施,其安全指標和技術性能達到了國際三代核電技術的先進水平,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
華龍一號凝聚了中國核電建設者的智慧和心血,實現了先進性和成熟性的統一、安全性和經濟性的平衡、能動與非能動的結合,具備國際競爭比較優勢,有望短時間內填補中國國內技術空白,具備參與國際競標條件。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