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出去拍照片的時候,我心里想今天我要拍什么內容呢,要確立咋樣的主題呢,這個很重要,也就是說我今天出門去拍什么主題,圍繞什么主題去拍,也就是要拍什么,一定要定下一個主題,有了這個主題,才會有內容、有故事,否則一切都沒有意義,主題有很多種,看你想確定拍什么主題:有人文關懷的、也有民俗的;還有街頭攝影的、風景小景的,先要選擇一個類型,然后才能確定自己拍的主題,我經常喜歡拍人文關懷題材,就比較用心在這個題材上去觀察,走走停停的看,當發現一個好的主題場景的時候,立即就舉起相機就拍了下來,那有人就會說我也會拍啊,等他拍下來的照片我看了就發現了一些問題:照片沒有主題,不知道哪個是主角,然后構圖沒有突出主題,要不把人拍小了就是把場景拍的很大,反正就是看著照片不舒服;有時候拍的照片光線也不對,人臉上不是樹影就是很黑或很白,這些問題我最開始學照相的時候都犯過,自己在拍照片的過程中不斷地犯錯、不斷地糾正,通過很長的時間實拍、嘗試,才逐步了解和掌握了一些攝影的知識和技巧,這是有章法的、有攝影法則的,一個剛拿相機出去拍照片都會出現這樣的或那樣的問題,出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不怕,只要找到問題的原因,就可以對癥下藥,通過多拍、多嘗試、多糾正,一切都會慢慢變得越來越好的。
正所謂攝影“易學難精”,就是這個道理,為啥說攝影要懂得很多知識、知道很多門類:要懂藝術、繪畫、音樂、建筑、語言和用光的知識,要融會貫通、要融入其中,照相看著別人拍都容易,你一上手拍下來的照片一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拍照片都是瞬間的抓拍,就在那短短的一瞬間,你要考慮好多東西呢,比如:光線、構圖、場景,視角、機位、主題,這些都是要考慮的,玩攝影多年的攝友就會在一瞬間拍出很好的照片,拍的照片一步到位。而有些剛學攝影的人你就拍不出來,要不然照片人大景小或者人小景大,要不然光線不對,要不就是機位靠前或靠后了,總之你的照相“功夫”不到家,還需要磨練……。
現在人們都用手機拍照片,有些人拍的照片很好看,而有些人拍的不是很好看,這就要想想自己咋拍了,多看看別人拍的照片,模仿、實拍,總之要多拍、多練、多嘗試,平時用手機啥都拍,多實踐、多學習,不斷地觀察、不斷地改錯,一定會拍得很好看的……;你用手機拍好了,再用數碼相機拍照片,一步一步的學習、實拍,改錯、進步,哪有拍不好看照片的。這樣拍照片,拍著拍著你就有想法了,你就會思考了,再拍時就會觀察、思考,考慮好多東西,主題是什么、內容咋拍,位置選在哪、場景要多大,你都會想了。
攝影要學習的地方很多,要多拍、多嘗試,不要光說不練,現在人們用手機拍照片很多,而用相機拍的少,***玩攝影的人都用數碼相機,拍好了就存下來,拍得不好看的照片就刪除,很方便,當初我用了很多年的膠片相機,都浪費了很多的膠卷,不斷地堅持在拍、不斷地學習,今天才能拍出一些滿意的照片,關鍵能觀察到要拍的照片馬上就能抓到、拍好,這都是好多年攝影的經驗和堅持不懈的努力,也是我特別喜歡攝影,有這個興趣和愛好,比較用心學攝影、思考咋拍照片,還不斷的在對自己喜歡的主題堅持常年拍照片,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人文關懷的主題照片就是要抓拍生活中的人,酸甜苦辣的生活滋味,具有豐富生活場景的照片,要有生活氣息和味道,要有讓人們感動的東西……所有這一切都要在照片中看到,很不容易、也不好拍,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人們的內心、想法和以前都不一樣了,這樣的照片咋拍,主題偏向什么風格:是表現真實自然還是唯美為主;是表現民俗還是體現時代,是拍數碼彩色還是膠片黑白,這都是一種選擇,只是看你想咋樣表現照片主題了,總之當你拿起相機出外拍片,你就是主角,你自己來選擇吧,由著你的興趣、風格,自己去選擇,能拍出讓人覺得心動的好照片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