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年前的今天,魯迅在上海去世。
85年后,魯迅依舊是全中國熱度最高的作家之一。
今天,書單狗就用五本先生在不同領域中的代表作,
帶你重新立體地走進這位中國近代,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1
小說:《吶喊》
大部分人對魯迅的認識,一定都是從語文課本開始的。
而大部分課本里耳熟能詳的魯迅名篇,
比如《孔乙己》,《阿Q正傳》,《故鄉》,《社戲》….
則都出自這部大名鼎鼎的短篇小說集!
和大家一樣,
書單狗的學生時代也曾被這些小說折磨地死去活來,
死記硬背著那些其實我并不怎么理解的思想感情。
直到有一天,當我在圖書館重新翻開這本書,
卻驚訝地發現,這些故事其實寫得格外好看!
《白光》,《端午節》這些小故事各有各的嚼頭,
而重讀《狂人日記》,《阿Q正傳》,感受則幾乎是顛覆性的。
你會發現原來無論時代如何變化,魯迅的洞察真的永不過時!
一本書讀完,書單狗早已大汗淋漓!
難怪《吶喊》被評為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之首!
2
雜文集:《華蓋集》
網絡上那些我們傳瘋了的魯迅名言,
但凡是真的,其實都出自魯迅的雜文集。
而《華蓋集》就是魯迅雜文集里的代表作!
寫雜文的魯迅,更犀利,更尖銳,也更憤怒。
他就像一個戰士,
把自己最熾熱的情感和最嚴峻的筆法,化作匕首和標槍,
狠狠刺向那些令人不平的人和事。
他諷刺流言:
流言之力,是能使糞便增光,蛆蟲成圣。
他諷刺那些挑人骨頭的小丑:
有缺點的戰士終竟是戰士,完美的蒼蠅也終竟不過是蒼蠅。
讀過了魯迅的雜文,才領教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金句大師”。
而且最厲害的,大部分金句套到當下,都不會過時!
書單狗覺得,這大概就是我們為什么這么愛引用魯迅的話。
3散文:《朝花夕拾》
區別于《吶喊》里悲憫的文學大師,
也不同于雜文中那個言辭犀利的金句大師,
在散文集《朝花夕拾》中,
我們見到的是一個童真,溫情,甚至充滿了少年感的迅哥兒。
無論是在百草園里捉麻雀的無憂無慮,
還是長媽媽給他找到《山海經》的意外驚喜,
無論是父親去世時的倉皇無措,
還是留學日本時的倍感屈辱……
先生都用溫暖質樸的筆調將它們緩緩訴說。
寫作這本散文集時,魯迅已經年過四十,
但透過那些溫暖真摯的文字,
我們卻仿佛一下子穿越到了那個純真朦朧的年少時光。
那個橫眉冷對千夫指的先生,在書單狗面前一下子變得有趣又可愛。
4
詩集:《野草》
散文詩《野草》里的魯迅,
和小說、雜文里的魯迅截然不同的一面!
甚至讀完讓書單狗有刷新三觀的感慨!
因為這是魯迅最私密,最黑暗的一部分——
充滿了孤獨、寂寞、彷徨、充滿自我懷疑和否定。
我獨自遠行,
不但沒有你,
并且再沒有別的影在黑暗里。
只有我被黑暗沉沒,
那世界全屬于我自己。
他認為沒人能夠拯救自己,
只有用殘酷的自省與靈魂交流,才能生存下去。
他剖析丑陋的人性,也同時剖析著自己,
在內心世界進行了一場激烈的自我博弈,以此反抗黑暗與絕望。
書單狗覺得,這是我們在魯迅其他作品里,都無法讀到的,最真實的魯迅。
5
情書集:《兩地書》
想不到吧!魯迅也會說情話!
而且還是賊甜的那種!
在他和許廣平的通信集里,滿滿都是戀愛中的男人的可愛與溫柔。
他稱呼許廣平為“小刺猬”,自己則署名“你的小白象”,
他事無巨細地匯報自己的日常,
比如“牙齒補好了,只花了五元”、“吃了一元半的夜飯,十一點睡覺”。
也在生活的瑣碎里,寄托自己的相思:
我寄你的信,
總要送往郵局,
不喜歡放在街邊的綠色郵筒中,
我總疑心那里會慢一點。
書單狗看完只想感嘆:不愧是魯迅,情話和文章一樣,殺傷力無敵!
這碗狗糧,***了!
來源:微信公眾號“書單來了”
【聲明:本號為“全民閱讀推廣”官方公益賬號,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