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歲的楊老先生家住湖南瀏陽,近半年來一直咳嗽、痰多,醫院也常去,止咳藥也吃了不少,但都沒有明顯效果。一個月前,楊老先生咳嗽、咳痰、氣喘的癥狀加重,呼吸困難,家人連忙將其送到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RICU)就診。CT結果顯示,楊老先生肺部有一塊鈣化點,經床旁纖支鏡灌洗發現,楊老先生氣道里面有個不明異物,周圍已經部分纖維化,仔細操作取出后居然是一顆牙齒。醫生表示,老年人由于咳嗽反射差,異物極易誤吸入胃或肺內,輕則引起肺部感染、咯血等癥狀,重則會造成窒息致死亡。老年人如果長期反復出現咳嗽、痰多等癥狀,不要盲目吃止咳藥,要考慮氣管異物。
像肺炎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炎癥,所產生的滲出物、膿球(被破壞的白細胞)與細菌、病、灰塵等混合在一起,就是痰了。咳痰實質上是人體的一種防御機能,對呼吸道起著清潔作用。許多不利于纖毛運動的因素都會影響咳痰。例如,空氣寒冷或干燥、痰液黏稠,呼吸道有慢性炎癥時,可使纖毛受到毀壞,所以咳痰比較費力。有痰咳不出來會帶來許多不良后果,因為痰波聚積在氣管、支氣管內必然影響通氣功能;如果痰波被吸入到深部,甚至到肺的最下部,可阻塞細支氣管,進而引起“墜積性肺炎”。
還曾有過這么一件事,一個玩耍的小女孩不會咯痰,突發窒息,痙攣、面目嘴唇發紫、全身僵硬,萬分危急,孩子親人抱著她急急忙忙地走過,心里好像很慌張。正在小區散步的一位醫生恰好經過,發現小孩臉色蒼白,嘴唇發紫,牙關緊扣,這是窒息的典型癥狀。由于現場沒有任何治療藥物、器械,這位女醫生判定需保持呼吸通暢,來不及多想,馬上口對口吸一口痰吐出來,吸了幾口痰之后,小女孩癥狀稍微有一點緩解了,但牙關還是緊閉的,嘴唇還是紫色,手一直放在口里任憑咬著也不松開,后來寶寶嘔吐了,醫生繼續吸。吸完之后,小女孩嘴唇變得紅潤了,呼吸、心跳也逐漸平穩。
因痰堵在喉嚨處而引發窒息身亡的事例讓人聽了感到不可思議,但的確是事實。如今有一些孩子不會吐痰,可能與家長的教育有關,家長覺得這是不文明行為,讓孩子不能隨地吐痰,一些孩子也就養成了從小不吐痰的習慣,有痰就咽下去。事實上,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將痰咳出,將痰咳在餐巾紙上再丟到垃圾箱里。當孩子呼吸急促、臉色發白、心跳加速,家長發現后一定要重視。
有痰咳不出來時應積極采取措施加以解決。對無浮腫和心力衰竭的患者,應鼓勵其多飲水,使痰液稀釋而易于咳出。年老體弱或長期臥床不起而喪失主動咳痰能力者,應協助其定時翻身,變換***,并輕輕拍擊病人背部,幫助咳出痰液。最好讓病人養成排痰的習慣,每日至少進行3~5次定時咳嗽、咳痰,尤其清晨一起床即應將痰咳出,不宜將痰液咽下,以免造成胃腸道炎癥。要勸病人戒除煙酒,不吃***性食物,避免煙塵、有害氣體和冷空氣***,冬天外出可戴口罩和圍巾。還可動員病人參加力所能及的體育煅煉,如太極拳、散步、腹式呼吸操等,這些都有利于增強身體抵抗力和提高咳痰、排痰的能力。
痰液較多者,需在醫生指導下選服化痰、祛痰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