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科學家發現Gliese887周圍存在2顆系外行星,而且是超級地球!科學家將其命名為Gliese887b和Gliese887c,其中Gliese887b的質量是地球的4.2倍,公轉軌道半徑大約是0.068個天文單位,Gliese887c的質量是地球的7.6倍,公轉軌道半徑為0.12倍天文單位。
宇宙印象|頭條獨家深度科普欄目第1334期
紅矮星GJ887近日進入科學家的視野,這顆距離地球僅為10.7光年的恒星很可能有行星存在。紅矮星GJ887也稱為Gliese887,也是天空中最亮的紅矮星之一,其質量大約是太陽的一半,如果將太陽系周圍的恒星按照距離進行排序,紅矮星GJ887可排名第12位。由此可見,紅矮星GJ887與太陽系的關系,就像一個鄰居那樣。如果人類具備星際航行能力,那么紅矮星GJ887必然是其中一站。
圖片解讀:紅矮星GJ887系統想象圖,周圍發現了巖石行星
圖片解讀:紅矮星與太陽的比較,可以看出紅矮星特別小,即便再小的紅矮星,也比木星大
鑒于紅矮星是銀河系中最常見的恒星種類,質量基本上都只有太陽的一半不到,大部分處于太陽質量7.5%至50%之間。在地球周圍20光年內,有數十顆恒星,紅矮星GJ887是質量最大的那顆。近日科學家發現紅矮星GJ887周圍可能有行星,這是一個非常誘人的信號,而且不止一顆行星。
2018年,科學家使用智利LaSilla天文臺的高精度視向速度行星搜索器對Gliese887進行了80個晚上的觀測,發現了至少2顆行星的蹤跡。視向速度搜索方式需要讓地球、被觀測行星和恒星處于一條線上,這樣這顆潛在的行星穿過地球與恒星之間時,我們就能探測到它的存在。但這種***需要等待時機,如果運氣不好的話就很難觀測到行星,畢竟需要行星處于恒星和地球之間的視野上。取而代之的是搖擺法,通過行星公轉對恒星造成的引力拖拽發現行星的存在。如果行星的質量越大,那么恒星搖擺的程度也越大。
圖片解讀:被紅矮星潮汐鎖定的行星,朝向紅矮星的一面會遭遇到強大的耀斑沖擊,人類的航天器可登陸其背面
這個***取決于我們觀測設備的靈敏度,由于類地行星的質量都偏小,對恒星造成的搖擺非常微弱,因此對觀測設備要求很高。這就像我們探測引力波那樣,在儀器靈敏度沒有達到之前,我們絕不可能發現引力波。搖擺法如果能夠成熟,那么我們可以對銀河系所有的恒星進行觀測,確定其周圍行星的質量。通過這個***,我們發現Gliese887周圍存在2顆系外行星,而且是超級地球!科學家將其命名為Gliese887b和Gliese887c,其中Gliese887b的質量是地球的4.2倍,公轉軌道半徑大約是0.068個天文單位,Gliese887c的質量是地球的7.6倍,公轉軌道半徑為0.12倍天文單位。
圖片解讀:紅矮星的宜居帶半徑較小,Gliese887d有可能在宜居帶上
科學家認為Gliese887周圍還有第三顆行星,這顆行星有可能處于宜居帶上。Gliese887b和Gliese887c都不處于宜居帶上,公轉軌道半徑太小,表面溫度極高,超出了我們對生物生存環境的理解。但如此小的公轉軌道半徑也意味著Gliese887b和Gliese887c被潮汐鎖定,其中一面朝向恒星,另一面永遠是黑暗的。從這個角度看,如果我們要登陸Gliese887b和Gliese887c也是可以的,那就登陸它們的背面,背面的溫度要遠遠低于朝向恒星的一面。科學家最關心的仍然是Gliese887的第三顆行星,如果這顆行星存在于宜居帶上,那可能是一個非常令人驚喜的消息。宇宙印象為今日頭條獨家,其他均為假冒,轉載均為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