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一項迄今為止對自戀跟蹤時間最長的研究成果最近公布了。里面的一些發現也許會顛覆我們的印象:比方說,1)年紀越大越不自戀;2)自私自大的人比較容易擔任管理角色;3)愛虛榮的人年輕時人際關系較易不穩定,中年時更有可能離婚;4)自戀的男人比自戀的女人更容易遭遇健康風險;5)有小孩的比沒小孩的更好虛榮,談戀愛的比沒談的更好虛榮;6)特權感最強的人,到了中年幸福感和對生活的滿意度往往較低。對于這些結論,你是不是心里會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你自戀嗎?你對自戀有什么認識?如果你不知道的話,不妨看看的這篇自戀入門,原文刊載在Medium上,作者是RobertRoyBritt,標題是:Narcissi***101。
只有自戀狂才會聲稱自己完全了解自戀。這是最復雜且截然對立的人類特征之一:它既能造就領袖,又能破壞關系。一些自以為是的心理學家(armchairpsychologists)把這個詞安在親戚朋友甚至美國現任總統身上。研究人員在2年前的《個性與社會心理學》雜志上指出,盡管近年來對它的“科學關注呈指數增長,自戀型人格仍然頑固地困擾著試圖理解它的心理學家,并且一直困擾著試圖治療其病理表現的臨床醫生?!?/p>
對于年輕時的自戀傾向會如何影響今后的生活、工作、關系以及福祉,以及“***一代”被貼上自戀者的標簽時感受如何,最新的研究讓我們得以管中窺豹。為了理解這一切,介紹一些關于自戀的入門知識是有幫助的。
自戀(narcissi***)因愛上了自己倒影的希臘神話人物(納西索斯,narcissus)得名,它是一系列人格特質的統稱,其特征是過分強調自我,缺乏同情心,非常需要關注,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最極端的情況下,脆弱的自尊心會破壞職業和人際關系。極端的自戀者可以是自以為無所不知的人?!禩heNarcissistYouKnow(你身邊的自戀者)》一書作者JosephBurgo解釋說,他們可能會欺負、責備和羞辱他人,拒絕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他們可能還會懷恨在心。Burgo說:“極端自戀狂總是需要證明,跟他們視為‘輸家’的其他人相比,自己才是‘贏家’”。
但是影子有很多。德國奧托·馮·居里克大學(OttovonGuerickeUniversity)的心理學教授EunikeWetzel說:“人們的自戀程度從高到低各有不同,”。而且自戀主要有3方面,每個人在這3方面的自戀程度也不一樣,其影響也有好有壞甚至丑陋。這三個主要方面是:
領導力:外向,自尊心強,對目標的強烈執著,渴望領導別人。就其本身而言,這可以是一個非常健康的特質,尤其是在工作和社交場合。
虛榮心:對自己的外貌和成就感到過分驕傲,想成為關注的焦點,并對成功懷著好大喜功的幻想。
特權感:這是一種在人際交往當中的不良傾向,經常不同意他人意見并貶低他人,把這些作為謀取私利、感覺高人一等、并極度需要贊美和肯定的棋子。最糟糕的是,這是自戀最丑陋的一面。
年齡越大越成熟?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志》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Wetzel及其同事根據對大學新生所做的調查并跟蹤了此后23年的發展情況,對很久以前就讀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237名學生的自戀人格進行了研究。對于當中的大多數人來說,他們的自戀會隨著自己的成熟而下降。
Wetzel說,盡管隨著年齡的增長,仍有少數人年紀增長之后依然自戀,但“受調查對象在18至41歲之間自戀程度總體有所增長的僅占3%?!?/p>
研究發現,自戀的年輕人到頭來更有可能擔任管理工作,論文聯合作者,華盛頓大學組織行為學教授EmilyGrijalva說:“這表明自私自大的人得到了權力更大的組織角色的獎賞。”
與此同時,研究人員發現,虛榮程度最高的年輕成人,人際關系更容易出現不穩定的情況,并且在中年離婚的可能性更高。
與有孩子的人相比,沒有孩子的人的虛榮心減少了約25%,而沒有認真談戀愛的人的虛榮心減少了三分之一。研究人員推測,與已婚育有子女的那類人相比,在結婚生子方面自我感覺失敗的人,可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更為關注自己。這可能意味著他們會遵循更好的飲食習慣,進行更多的運動,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么最虛榮的人也會報告說自己更健康,至少在身體的整體健康方面是這樣的。
最后,那些18歲時特權感最強的人,到了中年總體幸福感和對生活的滿意度往往較低。
韋斯特切斯特大學心理學副教授ErinHill說:“這類縱向研究對于理解跟自戀有關的生活相關結果非常重要?!?/p>自戀如何影響個人健康?
Hill還沒有最后確定自戀跟任何的長期健康狀況有何關聯,但研究表明,自戀是可以帶來好處的,Hill說:比如“自尊心更強,這反過來總的來說對心理健康也有好處?!弊詰僬呖赡芨敢馊ュ憻捝眢w,但過分自信,覺得自己刀槍不入,以及對獎賞的強烈渴望,這些都與風險更大的財務決策和物質使用有關,而所有這些都會對人際關系和工作生活產生負面影響。
除了關系上的心理負擔以外,自戀者可能還要為他們的身體健康付出高昂的代價。
同時,自戀的男性可能比自戀的女性更容易遭遇不良的健康后果。
2012年的一項研究對106名大學生的自戀特質與皮質醇(一種壓力激素)的水平進行了比較。皮質醇的長期高水平表明心理壓力升高,這與抑郁癥,心臟病和記憶力障礙以及其他疾病的較高風險有關。研究人員在《PLOSOne》上報告稱,不健康的自戀,例如特權感,與男性皮質醇水平較高相關的可能性是女性的兩倍以上,有證據表明,男性的皮質醇水平較高屬于慢性表現,而不僅僅是由于短期壓力所致。
研究的共同作者,密歇根大學心理學家SaraKonrath說:“除了要讓自己的關系付出心理代價以外,男人自戀可能還會讓他們的身體健康付出高昂代價?!?/p>
Konrath警告說,只要研究需要靠自我報告,自戀者均會自視比別人更好更強,這可能導致結果失真。至于對健康的長期影響,就像她和同事在關于這一主題的一篇論文所寫那樣,目前知之甚少,部分原因是對自戀的大部分研究對象主要是年輕人。但是,通過跟具有領導力相關的健康自戀特質(包括權威和自負)的人相比,他們的研究已經把最不健康的自戀形式(包括特權感、愛出風頭癖和充分利用)與抑郁癥狀增加和睡眠質量較差相關聯起來。
她把新研究發現人生經歷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自戀程度稱作是“有趣并且有價值的”,但同時她也指出,這項研究的參與者數量較少,而且收入和受教育水平較高,這并不能代表整個美國人口。
自戀沒你你想象的那么普遍任何人都可以做個40道題的自戀人格問卷調查,研究人員通常會用這些問卷來衡量自戀特質。但是,Wetzel說,測試拿到高分并不一定就意味著有臨床疾病。Wetzel的研究著眼的是常見的自戀特征,而不是臨床診斷的自戀人格障礙。疾病診斷需要由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生另行評估——如果有人想要尋求治療的話。
科學家甚至都還不知道是什么導致了人會有自戀傾向。但是,比較有用的做法是可以將自戀看作是從絕對無私到徹底自大的一系列表現。哈佛醫學院講師,《反思自戀(RethinkingNarcissi***)》的作者CraigMalkin認為,其實每個人屬于這個范圍內。按照這種觀點,有點以自我為中心是健康的,但是就像任何人格特質一樣,一旦極端化,就會變成病態。
觸發和病因可能包括了遺傳基因、特殊的大腦神經連接,以及童年發生的事情,所以可能性的清單幾乎沒法窮盡:童年的創傷經歷,父母有條件的愛,只獎勵高成就,自戀的父母對孩子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父母對自己的“金童”吹了過頭。
十年前,在《臨床精神病學雜志》上發表了一項研究。根據這項被頻繁引用研究之測算,美國有7.7%的男性和4.8%的女性患有自戀型人格障礙。這項研究相隔3年對30000多人分別進行了兩次面對面的調研。
此后開展的一些研究表明,自戀的情況在增加。但是這些研究通常都是基于小型的、自我報告的調查,而不是臨床診斷,并且經??抗肿?**照一代(包括現在年齡在23至38歲的千禧一代)以及22歲以下的Z世代,有時也被稱為千禧一代,來利用公眾輿論。
伊利諾伊大學心理學教授BrentRoberts說,這根本不是事實,他與Wetzel以及Grijalva共同進行了這項新研究。Roberts和Wetzel在對成千上萬名大學生的數據進行獨立考察后得出的結論是,事實上,他們的自戀情況比1990年代的大學生還要少一些。
但是認知并未相應減少,即便在年輕人中間亦然。
今年早些時候,另一個研究小組對大學生以及此后各個年齡段的成年人進行了調查。調查發現,盡管研究表明年輕一代并不比前幾代的人更加自戀,但學生們卻相信“青少年及同齡人確實是特別自戀,特權感極強”的流行說法,但這種標簽又讓他們感到“有些苦惱”。鮑靈格林州立大學研究負責人JoshuaGrubbs說:“每一代人都這么認為,最年輕的一代……是最自戀、特權感很強的一代?!薄暗牵ъ淮蚙世代并不喜歡這種特質,并且不像上幾代人那么相信這種特質?!?/p>拍拍馬屁會讓你心想事成
《ShouldIStayorShouldIGo?:SurvivingaRelationshipwithaNarcissist》作者,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RamaniDurvasula說,不管自戀是怎么定義的,也不管它的確切表現是什么,它都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流行語。這真是令人誤解。自戀的人通常是屋子里面最沒有安全感的人,但他們學會了如何不表現出來。”
Durvasula美國心理學會的一個播客中解釋道:“自戀者會用機智和魅力欺騙你,但表面背后卻是缺乏同理心和同情心,并且有欺騙人的傾向。”這導致他們會是棘手的浪漫伴侶。
這項新研究的聯合作者Grijalva說,任何工作過的人都知道,這些問題也會延伸到工作場所。鑒于他們敏感的自尊心,自戀者很容易就會感受到威脅和攻擊性。他們一般都是自私的,不大愿意按照所在團體或組織的最大利益行事。
Grijalva發現,在之前的研究中,當自戀者成為領導者時,他們最壞的特質就會表現出來,比如“利用別人、自大甚至專橫”,從而削弱了他們的效能。
Grijalva說:“在工作場合,我對公開反對或者讓這些人感到尷尬會非常謹慎。我還發現,奉承對自戀者更有效。如果我懷疑某人可能比較自戀,那我會試著讓他們參與決策,讓他們相信某件事情是他們的主意?!?/p>
譯者:bo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