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去過一次之后,也許一輩子都不可能再有機會踏足,
因為人生很短,時間有限。
世界這么大,很多未知道的區(qū)域等著我們?nèi)ヌ剿鳌?/p>
很多時候,我們都想買一個值得紀念的物品,來證明到此一游。
或許,當老了只能回憶的時候,
可以拿出來。
一件件,往事歷歷在目,一一閃現(xiàn);
絮絮叨,給懵懂的孫子敘說著曾你經(jīng)英姿健發(fā),肆意踏天涯......
挎著紀念品包包去旅游
一個好的紀念品,它除了設(shè)計精美考究,更要能承載一個區(qū)域的文化。
它是這個地區(qū)發(fā)展歷程的縮影,它有這個地區(qū)文化歷史的烙印。
它與當?shù)厝藗兊纳盍?**息相關(guān)。
走過很多城市,大部分景區(qū)或是城區(qū)商鋪都有賣旅游介紀念品的。
或者過于商業(yè),隨意的一件物品刻上了自己景區(qū)的名字或LOGO,然后美其名曰紀念品。
或者過于逐利,開發(fā)出一堆的各式樣的產(chǎn)品出來,單純的了為賺錢。
沒有想到這個紀念品,能否代表自己的城市,能否成為自己的驕傲,也能成為游客茶余飯后的談資,忘了城市的文化精粹。
旅游紀念品街道
哪些城市的紀念品比較有意義呢?
京劇臉譜:
這個來源于戲劇中人物的臉譜,按照扮演的角色來定位臉,再按照各人的特點給臉譜繪色。
臉譜是一種戲劇式的化妝方式,不同的臉型代表不同角色,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人設(shè)定位。
京劇是北京人娛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老少爺們兒那個不會來兩句。
在晨昏,在午后,在工作之余,唱上一小段,一天的疲勞全跑光。
京劇和北京及北京文化緊密的綁在了一起。
慢慢的,這種戲劇表現(xiàn)中畫在人臉上的臉譜,慢慢的被植入了人們的生活,把各種角色,各種人物性格的臉譜生產(chǎn)出來,遍布于街道小巷。
從此以后,這種臉譜就開始流行于名種商店門市,成為了大人、小孩子都喜愛之物。
每個到北京來的游人,想買一個紀念品,京劇臉譜就是最好的選擇。
只要一提到京劇臉譜,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北京,這是北京文化的產(chǎn)物,成了北京的一個符號,獨一無二。
京劇臉譜圖
紫砂壺:
提起紫砂壺,就會想到宜興,
紫砂壺是一種用紫砂泥做成的茶壺,從明朝開始,至今,它的工藝和文化傳播都做得很到位。
本人有幸去過宜興紫砂壺博物館,那真是大開眼界,各式各樣的壺,體輕但是有質(zhì)感,價格也高低不一,適合不同的人群,反正有一款適合你。
我們且不說這種壺泡茶能好喝到什么程度,但它的確是幾百年流傳來,積了很好的口碑,也成了每個茶文化愛好者的追求之物。
這是宜興的符號,融入到每個宜興人的血液當中,宜興人以紫砂壺為傲。
而每個到宜興旅游的人,看見了都有一種想帶一把紫砂壺作為旅游紀念的沖動。
紫砂壺作品
湘繡:
長沙的湘繡是比較出名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受到世界各地的人們喜愛,只不過不是一般游客所能接受的價格。
作為游客,我們不是藏家,沒有必要追求藝術(shù)成份過高,去湘繡博物館買一幅簡單的作品還是可以的,很多百元左右的作品,乃是一般學生所做。
對于一般游客來說,只是一份紀念而已,留下一份美好回憶。
這里之所以提了湘繡而沒有提其它的三大名繡,是因為長沙在宣傳和推廣湘繡的工作上,比其它幾大名繡要努力得多。
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是平面媒體,還是電視傳媒,都經(jīng)常有宣傳湘繡作品及湘繡工藝的節(jié)目或活動。
......
中國地大物博,一城一物,還真難找。
因為民族的融合,每個城市想要找一件能代表這個城市獨一無二的紀念品,還真是非常非常少。
如果說看到一種食物,想起一座城市,那就太多了,
看到臭豆腐,想起了長沙,
看到了兔頭,想起了成都,
看到熱干面,想起了武漢,
看到瓦罐湯,想起了南昌。
用一種城市的特色食物來代表一座城市,那太多太多了,舉不勝舉,中國的飲食文化真是豐富多彩。
......
但是你如果到一個城市,想買一件代表這個城市可以長期保存的紀念品,那這樣的城市真的太少太少了,這好像是很多中國城市缺失的。
我們其實不難發(fā)現(xiàn),要想打造一件能代表自己城市的紀念品,是很難的,通過京劇臉譜和紫砂,我們發(fā)現(xiàn)它們都有一些共同點。
功能性:只有功能性的紀念品,才能吸引起人們的欲望;
也只有功能性的紀念品,才能快速的傳播開來。
功能定位要準確,不能什么都做,比如紫砂壺,就只做茶壺,就像景德鎮(zhèn),被稱為瓷都,你說那一件器能代表景德鎮(zhèn)嗎?
也就是說一提起XXX瓷器,就想起景德鎮(zhèn),好像還真的沒有。即使有,那么也不是誰都認識,沒有得到大眾的認可,也沒有意義。
什么樣的紀念品才能更好的成為一個城市的載體?:
唯一性只有唯一的紀念品,才能具有代表性,京劇為北京獨有的文化,紫砂泥也只有宜興才有。
或許某一領(lǐng)域有眾多的競爭者,你把你的工藝和產(chǎn)品質(zhì)量提到一個標桿的境界,那也是具有代表性的。
大眾認可能代表一座城市的紀念品,一定是大眾認可的,要大家都耳熟能詳?shù)摹?/p>
如果你說某某產(chǎn)品是你們城市獨有的,但是大家都不認識,那也沒有什么意義,所以這一定要傳播廣泛,大眾認可。
歲月的打磨、文化的沉淀無論京劇臉譜還是紫砂壺,都是經(jīng)過百年文化的沉淀。
這是一個過程,要一代一代人,去守護,去維護,才能形成一個良好的口碑。
它融入了這座城市的脈絡(luò),城市的印記也融進了產(chǎn)品的血液,這樣城市的紀念品才能和游客產(chǎn)生共鳴。
我們發(fā)現(xiàn),一件能代表一個城市的產(chǎn)品要經(jīng)歷歲月的洗禮,文化的沉淀,歷經(jīng)百來年的歲月,細心的呵護。
可是我國是發(fā)展中國家,人們總是在追逐著利益至上,很少有耐心去打造一些品牌化的東西。
中國的很多傳統(tǒng)東西,已經(jīng)在慢慢流失。
在古代
蠶絲江南地區(qū)以蠶絲出名,人們就要一提到蠶絲,就會想到江南,想到蘇州。
那個時候他們找到了一條生存之路——養(yǎng)蠶,于是人們便一傳十,十傳百,傳遍了整個江南地區(qū)。
人們根據(jù)蠶的生活習性,掌握吐絲成繭的最佳時期,慢慢的使蠶絲的質(zhì)量不斷提高。
養(yǎng)蠶行業(yè)的興起,也帶動了周邊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
蠶也一直是多個領(lǐng)域高貴的代表詞,它應(yīng)用于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衣服、化妝品、醫(yī)療等等
唐三彩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鼎盛的時代,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四方臣服,八方來朝,一派繁榮盛世。
唐三彩的出現(xiàn),馬上吸引了人們的目光,以前的瓷器都是單一的顏色,而唐朝時把色彩繪畫于陶坯上,然后加于鍛燒,生產(chǎn)出來彩色陶瓷,一下風靡全球,成為了人們生活當中的必需品,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了世界其它各國。
彩瓷的出現(xiàn),不僅裝飾了家居,也同時美化了生活,在辛苦勞作心情不爽的時候,還要面對那些單調(diào)沉重的色彩嗎?
彩陶極大程度的美化了人們的心情,人們的生活也開始變得更為豐富多彩。
也許,
你認為這些都太過于久遠,現(xiàn)在的生活變化太大,交通工具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在那個車馬慢的年代,一件物品的生命力肯定要強很多,而現(xiàn)在,只要那個物品好市場好口碑,立馬全國各地的商人跟進了。
也許,
你說的是對的,但是別忘了,跟風的總會過去,大浪淘盡,還站著的,才是勝利者。
沒有堅持到最后,就沒有抱怨的資本,那一個經(jīng)久不衰的產(chǎn)品,不是經(jīng)過千錘百煉。
我們再拉回目光,
看下我們的周邊鄰國,
我們流失的東西,成了他們國家和城市的代表。
比如和服成了日本的象征。
比如櫻花成了東京的代名詞,
比如中國棄用的榻榻米,也是傳入日本后,成了日本建筑的一種形象,然后又在傳入中國,被中國人所喜愛。
這些都只是中國傳到日本很普通的東西,別人把它當成了一種文化,一種傳承,去呵護,去培育,才有了它們無可替代的位置。
比如現(xiàn)在連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韓國都搶著去申遺。
這是一種令人心痛的現(xiàn)象,人們?yōu)榱酥鹄呀?jīng)沒有對一種特定文化打造而努力的耐心。
其實我們有著足夠多的文化去發(fā)掘,并不像韓國等一些新興的國家一樣,是文化沙漠。
可是別人是文化沙漠,急于想要打造自己的文化底蘊,可是我們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卻總是有些東西,在慢慢的流失。
其實中國地大物博,地形風俗各異,想要找造一個特定的城市文化還是很多的。
而我們要做的,不過是重塑文化即可,把以前丟棄的或者冷落了的,在拾起來,加以潤色,加以包裝,好好的愛護,然后推廣出去。
像***的藏牦牛骨制品、少數(shù)民族的樂器制品、苗族土家族的手工制品等,都可以打造成一個城市的符號。
但是在這形成過程中,有很多東西是我們所要堅守的。
口碑傳播像很多東西之所以不能成為一個城市的符號,那是現(xiàn)在人們或族群沒有用人的去維護產(chǎn)品的形象,比如苗族土家族的手工制品,這個是比較容易快速傳播開去的東西,也有獨特性和唯一性。
可是人們的心魔難除,有的人總想趁機撈一筆,使得紀念品的定位總是飄忽不定也破壞了制品本身的形象。
本來在100左右的價位,有的為了詆價,以低于紀念品的價格出售,這樣拉低了紀念品形象,
有的為了多賺錢,利用景點之便趁機撈錢,本來100多的紀念品,賣500,600多,這樣逐利的行徑,一樣打擊了紀念品的形象。
讓受眾的好感度立馬煙消云散。
一個適合且合理的價格,很重要,并且要堅持始終如一的去實行。
每一個族人或者是當?shù)厝耍家辛x務(wù)和自主意識去宣傳和維護產(chǎn)品。
并且要持之以恒,一代一代人去傳承。
產(chǎn)品定位產(chǎn)品一定要有一個精準的定位,你可以是藏品,也可以是用具,也可以是玩具,但一定不能啥都想干。這樣就很難讓人對你的紀念品有一個定位,就不容易讓人們記住你了。
對產(chǎn)品的傳播,多功能是大忌,那樣無法突出重點,讓人印象不深刻。
紀念品的質(zhì)量要得到大眾的認可我們要有一套成熟的工藝,要形成工藝文化,并且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粗制濫造。
比如現(xiàn)在旅游旺季,紀念品比較暢銷,我們?yōu)榱粟s貨,就偷工減料,粗制濫造,這樣也是不行的。
產(chǎn)品的信譽沒有了,你在想扶的時候,已經(jīng)扶不起來了。
人們一旦形成了一個固有的思維,認定你這紀念品質(zhì)量不行,你很難改得過來的,即使有可能改變別人的思維,可又得花多大的代價投入才行?
集體榮譽感一件可以代表一個城市的紀念品,我們應(yīng)該珍之又珍,好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去呵護他,當它生產(chǎn)工藝有問題或有更好的改進辦法的時候,我們得積極去試驗,去改進,爭取做到更完美。
當有陌生人或者有游客來的時候,我們應(yīng)該積極的宣傳它,把它的優(yōu)點和地域文化相結(jié)合,這樣才能更好的引起游客的共鳴。
游客有認同感后,他才會在親朋友好友面前去炫耀,這無形中給了我們好的宣傳效果。
口碑的傳播比起花錢去砸廣告,更能讓人印象深刻,彌久生香。
如果連自己都不宣傳自己家的紀念品,不認同自己的紀念品,不喜歡的紀念品,你又怎么能要求游客也喜歡呢?
一件能代表一個城市的紀念品,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文化賦予城市生命和靈魂,一個沒有文化的城市,與行尸走肉何異。
打造一件能代表城市的紀念品,打造一個城市的文化符號,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情。我們只有持之以恒的做出努力,一代一代的完美傳承,才可能有一個好的效果。
......
身在旅途,有哪些紀念品,讓你產(chǎn)生了購買欲望呢?
一城一物,
你所在的城市有哪些紀念品,
能代表你的城市呢?
歡迎分享你的
所見,
所聞,
所思。
文:談胖子,記錄各城市歷史、人文及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