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銀花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劉煥安
馬銀花[Rhododendronovatum(Lindl.)Planch.exMaxim.],為杜鵑花屬馬銀花亞屬常綠灌木。植株高2~6m,產于中國長江和珠江流域海拔1000m以下的高海拔地區。春季開花,花期4—5月,果期7—10月。花色清麗,花、葉及株型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可美化環境,適宜栽培于城市公園、綠地、廣場以及私人園林。喜涼爽濕潤的氣候,惡酷熱干燥。適宜生長于富含腐殖質、疏松、濕潤以及在pH5.5~6.5的酸性土壤中,適應性較強,耐干旱、瘠薄,在土壤pH在7~8也可存活。
目前,國內對馬銀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引種、生物化學、生物遺傳學以及雜交培育技術等領域,而有關馬銀花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的研究則較少。為此,筆者根據馬銀花的分布特點、立地條件及生物學特性,對其進行引種、馴化和栽培試驗,探究適宜馬銀花生長的引種栽培技術,以期為合理開發與利用馬銀花資源,滿足市場需求提供科學依據。
1研究地概況
江淮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冬季溫暖,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夏季炎熱,最熱月平均氣溫大于22℃,季節變化顯著,四季分明。年均降水量800~1500mm,夏季降水量較多,無明顯旱季。同溫帶季風氣候相比,季節變化基本相似。地勢低洼,海拔一般在10m以下,水網交織,湖泊眾多。
項目試驗地為廬南苗木花卉***合作社岱鰲山苗木基地,位于安徽省廬江縣樂橋鎮黃山村,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均氣溫15.9℃,年無霜期238d,平均降水量1157.6mm。基地地勢平坦,土壤類型為山地黃棕壤,有機質含量高、土層較厚,肥沃濕潤,有利于馬銀花種子繁育與栽培生長。基地毗鄰桐城市和樅陽縣城,交通便利,附近的滬蓉高速、合銅黃高速和正在建設的316省道,為馬銀花的生產栽培、經營和運輸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2苗木繁育
2.1扦插育苗扦插是杜鵑花屬栽培中應用最多的育苗***。一般在5—6月份剪取健壯、半木質化的新枝,長約5~8cm,剪除下部葉片,保留頂葉2~3片作為插穗。插穗基部用吲哚丁酸或ABT生根粉等溶液浸蘸處理,然后扦插于疏松透氣、富含腐殖質的酸性土壤中,溫度在20~25℃,遮陰并經常噴霧保濕,以促進新根萌發。
2.2嫩枝育苗嫩枝劈接主要是針對難以成活的名貴品種所采取的育苗***。先剪去嫩枝約3~4cm作接穗,將基部用嫁接刀削成楔形,用毛鵑作砧木,采用嫩枝劈接。然后置陰棚下用塑料薄膜綁扎,并用塑料袋將接穗和砧木一起罩住保濕。
2.3播種育苗播種前,先做寬0.8~1.2m、高20~30cm,步道寬40cm的苗床,拌入總量約20%~40%的松樹皮、草炭土等。土壤以富含腐殖質、疏松、濕潤、厚度40cm以上,pH5.5~6.5的酸性土壤為宜。撿拾清理部分大的石塊后,將林木落葉一并翻埋,刮平,稍壓實,再鋪上1層厚5~6cm經過篩選的消毒土。將種子和消毒土拌勻灑在苗床上,輕壓后覆蓋1層松針。采用霧狀噴水,保持苗床濕潤,一般經5~6周即可發芽。在小苗長出2~3片真葉時,用小竹片輕輕夾出,分栽于另外的盆中,不要栽得太密。栽好后用遮陽網等遮陰,避免太陽直曬和淋雨。在幼苗期,不要施肥,等到小苗長到近10cm高時,再開始澆施薄肥;一般于第2年春末到早秋,可單株分栽;到第3年苗株長到20cm高時,如果萌養得好,就有少數株苗可以開出鮮花來。
3栽培管理
3.1苗木選擇選擇植株健壯,株型勻稱,葉色正常,根系完整,無明顯病蟲害,帶完整土球或選擇容器苗。
3.2土壤消毒苗床整翻后、定植前3d(選擇晴天),用濃度為2%~3%的***亞鐵水溶液90kg/hm2或20%多菌靈400倍液噴灑苗床,進行土壤殺菌,噴后耙翻1次。土壤殺蟲可使用5%辛硫磷顆粒劑15~18.75kg/hm2,與細沙混勻做成藥土,撒拌入土。
3.3定植小苗株行距30cm×30cm,保持根系舒展,栽植深度以苗木根頸處埋入土中為宜,根部用土壓實,苗要栽正。栽后澆透水,保持通風,及時除草。生長前期,需多次松土除草,增強土壤的透氣性,5—6月、8—9月各1次。大苗孤植時,定植穴直徑為苗木土球直徑的1.5~2倍,深度為土球高度的1.5~1.8倍,回填部分表土,扶正苗木。
3.4溫光調解生長發育的適宜環境溫度為15~20℃,不宜暴曬,喜冷涼、溫暖、半蔭。冬夏2季溫差較大且溫度值較為極端,需做好防寒保暖和防暑降溫等措施,避免溫度對植株根系產生不良影響。在植株生長過程中,特別是當其處于生長期時,需盡可能避免夏季午間的陽光直射以及高溫天氣,溫度超過30℃對植株生長極為不利,應及時采取遮陰降溫措施,透光度控制在40%~60%。
3.5水分管理濕潤涼爽的環境最利于馬銀花的生長,若空氣干燥則需多澆水。夏季溫度較高,根系吸水不足,為枝葉噴灑水霧保持周圍空氣的高濕度是很好的解決***。宜使用礬肥水、雨水或池塘水等弱酸性水進行水分補充,城市自來水則需添加少量的***亞鐵和食醋,放置12h后噴灑。
3.6適量施肥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則,適量施肥,不可添加過濃肥料,栽植前在穴底埋施腐熟的有機肥。生長期,每月在植株周圍施1次腐熟的餅肥,施肥后澆水。春季開花前,每月施1次磷肥,為開花進行能量儲備;花謝后施1~2次的氮磷肥,補充營養。花期施肥要求較高,冬夏2季生長溫度環境特殊,需要控制肥料。
3.7花期控制人為控制花期的***即通過冷藏或加溫調控。若需提前開花,則置于溫室培養,溫度控制在20~25℃,溫暖濕潤的環境會加速花苞綻放,花期可提前30d左右。若需延遲開花,則使植株處于低溫狀態,溫度控制在2~4℃,確保植株能夠安全存活的前提下保持周圍環境干燥。
4病蟲害防治
4.1主要病害
4.1.1葉腫病在葉腫病發病之前,可噴灑1∶1∶200的波爾多液,在發芽前可使用波爾多液或波美度石硫合劑噴灑預防,一般7~10d噴1次,連噴2~3次。若已發病,可使用波美度石硫合劑或65%~80%的代森錳鋅溶液噴灑,7~10d噴1次,連噴3~4次。
4.1.2根腐病對于根腐病的病葉和植株感染死亡,需及時將病葉和死株剪除、燒毀。
4.2主要蟲害
4.2.1冠網蝽在冬天將花盆周圍的雜草和落葉清理干凈,主干涂上白涂劑。發病時,可使用40%的氧化樂果1000~1500倍液噴灑,一般10~15d噴1次,連噴2~3次。
4.2.2紅蜘蛛及時檢查是否有染病植株,一經發現,立即使用10%天皇星乳油1000倍液或滅蟲靈3000倍液噴灑殺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