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說法,來自于我國三大自然區的劃分,我國國土面積遼闊,不同地區之間自然地理差異巨大,在地形、氣候、水文、自然帶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異。根據各自然要素的分布差異,我國可以劃分為東部季風區、西北干旱半干旱區和青藏高寒區等三大自然區。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對比
東部季風區是指大興安嶺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東部邊緣以東的廣大地區。這里地處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季風現象顯著,分布著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等三種氣候類型,因而被稱為東部季風區。東部季風區的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45%,人口數量約占全國總人口的95%,是我國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的自然區。
我國三大自然區的地理劃分
東部季風區以秦嶺和淮河一線為界,又可以分為北部的北方地區和南部的南方地區。北方地區位于秦嶺淮河以北,包括華北平原、黃土高原和東北平原等地形區,總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20%。從省份角度來看,北方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陜西、河南、山東、黑龍江、吉林和遼寧等10個省市,以及江蘇北部和安徽北部地區。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省份分布圖
南方地區位于秦嶺淮河以南,包括長江中下游平原、云貴高原、四川盆地和東南丘陵等地形區,總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25%。從省份角度來看,南方地區包括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云南、貴州、四川、重慶、廣西、廣東、香港、澳門、海南和臺灣等16個省市區,以及江蘇南部和安徽中南部地區。如果,我們從經濟角度來對比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首先我們把地跨南北方的江蘇和安徽除去,同時也把香港、澳門和臺灣從南方地區中除去。
上海
我們從2020年GDP總量來看,北方地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陜西、河南、山東、黑龍江、吉林和遼寧等10個省市的GDP總量約為30.9萬億元。同樣,南方地區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云南、貴州、四川、重慶、廣西、廣東和海南等13個省市的GDP總量約為51.2萬億元。南方地區的GDP總量比北方地區大約多20.3萬億元,大約是北方地區的1.6倍。
南方地區及三個經濟發達的沿海省份
如果我們把南方地區的沿海發達省份去除,那么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對比又會怎樣呢?南方地區沿海的省份有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和海南等,其中發達省份應該是廣東、浙江和福建,這三個省份的GDP總量位列全國各省區前十。除去這三個省份后,南方地區2020年GDP總量大約為29.3萬億元,與北方地區的GDP總量基本接近,稍稍略低一些。
北京
通過對比,實際上我們發現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發展差異是非常巨大的,既有氣候、地形、水文和資源稟賦等自然原因,也有勞動力、市場、科技、文化等人文原因。目前南方地區的經濟發展呈多點開發局面,除了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兩大經濟發達中心外,還有長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等在崛起,發展格局較為合理。而北方地區,除了環渤海灣經濟帶,社會經濟發展程度較高外,還面臨著東北振興的重任,可謂任重道遠。
北方地區礦產、城市和鐵路分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