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可以說是由多個10年組成的,代表一生當中不同的年齡階段。而每個10年都有不同的經歷,不同的心境,每個10年追求的東西也都不一樣。
10歲時
應該不再計較家里給的零花錢多少,不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是否穿名牌衣服。
年紀小不懂事的時候攀比吃穿,還情有可原。到了一定年紀就該開始學會懂事了。
20歲時
不再計較自己的家庭出身,不再計較父母的職業。
十幾歲時,會和別的孩子比較家庭出身。但如果成年了還弱不禁風,毫無志向,出身貧寒的還為家庭自卑,出身富裕的還處處依靠父母,那一輩子都難有出息。
30歲時
這個年紀的朋友,大都已成家立業,甚至為父為母,有了幾年家庭生活的經驗。
丈夫不該再計較妻子的容貌,要知道賢惠比美貌更重要;老婆不該再計較老公的外表,要明白能力比外表更有作用。
40歲時
到了這個年紀,人生已經過半。
不再計較別人的議論,要知道別人的看法并沒有多么重要。人言可畏,不要因為別人的看法就否定自己。重要的是走自己的路,過自己的生活。
50歲時
不再計較別人的成功對自己的壓力,不再眼紅他人的財富。
半百之年,曾經滄海,閱人無數。見慣秋月春風,不再大驚小怪;歷盡是非成敗,不再憤憤不平。
60歲時
如果經商,該不再計較利大利小,錢是掙不完的,再能花也是有限的,身體健康才最重要。
如果已經退休,那便安享晚年,加強鍛煉,健康的身體比任何事情都更重要。
70歲時
人到古稀,該不再計較的東西更多,看淡的事情更廣。
年輕時也許會爭強好勝,現在只會淡然一笑。
中年時極力想得到的東西,如今看來已無關緊要。一生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個年齡的人,只需要在乎三件事:
健康的身體、和諧的家庭、良好的名聲。
人生在世,如果計較的東西太多,那么背負的壓力就更大,活得很累。
聰明的人,有生活智慧的人,會有所為,有所不為。知道計較對自己最重要的東西,知道什么年齡該計較什么,不該計較什么,有取有舍,收放自如。
這便是人生的大智慧。
大家都在讀:
人事新風向:第一批“90后”,已經走上縣處級領導崗位!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18個知識點!(純干貨)
即日起,公職人員請按照以下規定使用微信!已有多人違規!
一般人我不告他!“學習強國”APP《挑戰答題》最全最新復習題及參考答案(文末有福利,附word版)
來源:七一客戶端/學習大國
(編輯:譚詩賞,陳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