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14日)10:00,上海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153場),邀請上海市衛生健康委一級巡視員吳乾渝,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吳寰宇,金山區朱涇鎮黨委書記夏紅梅,介紹上海疫情防控最新情況。
目前上海確診病例重型9例其中8例為老年人,最大的93歲
今天(4月14日)上午舉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市衛生健康委一級巡視員吳乾渝通報:4月13日,上海新增2573例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和25146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可點擊查看)。2573例確診病例中,2200例在閉環隔離管控中發現,259例在相關風險人群核酸篩查中發現,114例為無癥狀感染者轉歸確診病例。25146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中,24548例在閉環隔離管控中發現,598例在相關風險人群核酸篩查中發現。
今天發布的2573例確診病例,按照行政區域劃分,浦東新區1139例、閔行區372例、黃浦區227例、徐匯區143例、松江區131例、虹口區121例、長寧區105例、青浦區99例、楊浦區54例、嘉定區54例、靜安區49例、普陀區45例、寶山區13例、金山區12例、崇明區7例、奉賢區2例。
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癥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上述2573例被診斷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25146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均被診斷為新冠肺炎無癥狀感染者。
截至4月14日9時:這次疫情全市已累計排查到在滬密切接觸者280120人,均已落實管控,其中234239人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其余正在檢測中。
已排查到在滬密接的密接124736人,均已落實管控,其中122511人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其余正在檢測中。
昨天(4月13日),全市本土病例出院737例、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5406例,他們將返回居住地接受健康監測。
近幾天,出院和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人員比較多,屬地要妥善做好交接工作。請出院出艙人員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做好7天居家健康監測和檢查。
目前,上海本土新冠感染者數量多,除無癥狀感染者外,在確診病例中絕大多數是輕型,少部分是普通型,還有重型,目前有重型9例,均在定點醫療機構接受治療。
9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2例,1例33歲,其余8例均為老年人,最小的70歲,最大的93歲,他們均伴有嚴重的基礎性疾病(重癥免疫性疾病、晚期腫瘤、嚴重心腦血管疾病、重要臟器功能衰竭)以及高齡等高風險因素,他們均未接種新冠肺炎病毒疫苗。
我們依據《新冠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按照一人一方案原則,增配救治力量,開展多學科專家會診,針對重型患者伴隨嚴重基礎性疾病的特點,在積極治療新冠肺炎的同時,加強對基礎疾病的治療,積極防治并發癥,預防繼發感染,及時進行器官功能支持,中西醫結合,協同施治,辨證論治,密切關注病情情況,全力救治每一位患者。
針對本次疫情確診病例人數增多、涉及老年人數量上升、重型病例開始有所增加的情況,我們已統籌全市優質醫療資源,加強市公衛中心、瑞金醫院北部院區等8家定點醫院的救治力量,在治療新冠的同時,對原有的基礎性疾病開展多學科治療。
小區封控已久為何不斷出現陽性感染者?
有記者提問,市民關心,小區封控已久,為什么還不斷出現陽性感染者?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吳寰宇介紹,不少市民對此會有這樣的疑問,我們分析有以下幾方面因素——
一是篩查數據有一定的延時。核酸篩查工作量很大,檢完后如果發現有陽性混管,還要單采單檢復核,對檢出的陽性人員,要進一步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收集準確的相關醫學信息、個人信息,同時還要完成上報審核等工作。
二是存在家庭聚集性傳播。造成本輪疫情的毒株是奧密克戎BA.2變異株,具有隱匿性強、傳播快的特點,我們觀察到的潛伏期大多為3-5天。家庭內傳播是當前主要的傳播途徑,一般來說,家庭內發現1名感染者時,往往其他家庭成員可能已被感染,但尚處在潛伏期內,會在后續的篩查中被陸續檢出。
三是在全域靜態管理階段,雖然居民足不出戶,但仍有很多物資在流通。如果存在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不排除接觸后造成感染。
上海每天新增感染者居高不下流調工作還在開展嗎?
有記者提問,現在每天新增感染者這么多,流調工作還在繼續開展嗎?目前疫情形勢下流調的重點是什么?
吳寰宇介紹,目前上海疫情形勢復雜嚴峻,流調工作仍然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需要對每一例新發現的核酸檢測陽性人員進行流調。
現階段流調工作的重點,一方面是聚焦對核心流調信息的調查。通過核心信息調查,盡快明確有無關聯病例和關聯疫情、有無可疑的暴露史,盡快追溯病毒感染來源同時判定密切接觸者。另一方面,現階段也進一步加強對市場、工地、企業等集體單位進行流調。這些集體單位人員密集,交流頻繁,容易引起聚集性疫情。因此,在發現陽性感染者后,需要第一時間開展流調并在第一時間采取針對性的有效的防控措施。
目前,除了追蹤傳染源,排查密切接觸者,阻斷家庭、社區或集體單位傳播外,還需要重點對每天新增陽性感染者的流調信息及時進行匯總分析,掌握新增陽性感染者在時間、空間和人群的分布特點,研判疫情發展趨勢,排查疫情防控風險點,及時識別和消除風險因素,為下一步調整防控措施提供依據。在此也再次感謝市民對流調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防范區最多的金山區是怎樣做好“三區”管理的?
記者詢問,分區分級管理后,大家擔心少量人員流動又會增加防疫難度。金山區最早公布分區,防范區也比較多,目前是怎么做好“三區”管理的?
金山區朱涇鎮黨委書記夏紅梅介紹,朱涇鎮是金山老縣城,既有城市地區,又有農村地區,常住人口近一半是老小群體,對外大大小小的通道很多,防控難度比較大。“三區”劃分后,鎮里形成9個封控區、7個管控區、93個防范區,防范區最多,但也相應增加了人員流動風險。為此我們研究了一套針對防范區的管理辦法:先防后放,管住人、守住門,做到有限***、有序流動。
“有限***”,一方面是***對象有限,我們制定了“四張清單”,明確***的村、居、商鋪、企業名單及管控措施。目前,已經***了大賣場、超市、藥店、母嬰用品店、村居衛生室等五類場所。另一方面是***范圍有限,嚴控對外大小通道,人員僅限于鎮域范圍內流動。在對外道路路口我們安排***、城管、特保等,落實24小時值守,在鎮域內開展不間斷巡邏,嚴防人員跨鎮流動,嚴控人群集聚。
“有序流動”主要是管住“兩頭”,實行出發地和目的地兩頭“兩點一線”流動。管住“出發地”,把住出入口,實行分批分時、每天每戶、一人一次進出小區。比如,我們設計了“一證一冊”,也就是“一戶一張通行證、一小區一本記錄冊”,居民憑通行證進出,進出次數***在冊。又比如,我們設計了“一圖一圈”,也就是一張商超布點圖、一份居民就近購物輻射圈,引導居民就近購物。管住“目的地”,把住場所門,事前實行***、網絡預約,控制人員總額;事中維護現場秩序,落實場所碼、“一戴三查”、排隊兩米線等要求;事后落實場所內營業人員“1+1”檢測,定時開展全面環境消殺。這個過程中,一旦防范區內出現陽性病例,我們將第一時間提級管控。
關于封控區、管控區的管理,在嚴格實行足不出戶、人不出小區等要求的同時,盡力做好生活保障。這當中,關鍵是打通“最后一百米”。我們探索了“四個一”工作機制。即“一人一樓”,一名村居干部或志愿者包干一棟樓。“一樓一群”,每個樓棟建立一個由村居干部、樓組長、樓棟居民組成的微信群,實時進行信息對接。“一天一問”,每天在微信群里問居民需求,上門或者***走訪特殊群體、困難群眾的需求。“一送一接”,每個村居委成立一支接單送菜送藥小分隊,形成“村居民***下單+村居委統計+集中采購+志愿者上門配送”的模式,努力解決好居民買菜用藥需求。比如封控區的一位社區家庭醫生,基本每日要為100多名居民代配藥。
綜合自上海發布
編輯|Johnn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