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目前全世界接納移民最多的國家,其實不光是人,連動物也喜歡移居美國,不過它們帶去的可不是智慧和知識,而是殺戮和傷害,導致美國人民頭痛不已。目前攻擊性和毒性很強的亞洲大黃蜂正在入侵美國,當地居民對此極為擔心害怕,稱之為“殺人大黃蜂”,并試圖在它們泛濫之前將其徹底消滅。那么,究竟還有哪些破壞性很強的物種已經侵入美國,導致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大災難呢?
亞洲大黃蜂亞洲大黃蜂是全世界體型最大的胡蜂,可長到5厘米長,有記錄的最長一只超過了6厘米,翼展9.35厘米。大黃蜂最大的危害在于其襲擊蜂巢,以蜜蜂為食。幾只大黃蜂就可攻陷一個蜂箱,每分鐘可咬下40只蜜蜂的頭部,蜂巢前的蜜蜂尸體往往堆積如山。亞洲大黃蜂對人的殺傷力也極強,甚至可以刺入防蜂服,就像滾燙的金屬刺入肉體,非常痛苦,日本每年有50多人被大黃蜂蜇死。目前華盛頓州已出現了亞洲大黃蜂,科學家們已展開對它的全面捕殺,希望兩年內將其制服,否則就可能永遠也無法阻止它們了。
亞洲鯉魚亞洲鯉魚入侵美國,在美國造成巨大生態(tài)災難,導致一些物種瀕臨滅絕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亞洲鯉魚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從中國被引進到美國,希望用它來清除漁場中的藻類、雜草和寄生蟲。亞洲鯉魚確實不辱使命,很快就完成了這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然后……然后它們就趁著洪水逃跑了,在繁殖力超強,一次可產500萬個卵的雌魚帶領下,迅速占領了美國的很多河道,把其它本地魚類、貽貝、蝸牛殺得丟盔棄甲,一些物種甚至瀕臨滅絕。美國人對此煩惱不已,投入了大量資金試圖消滅它們,然而木已成舟,局面恐怕已經很難改變了。
緬甸蟒蛇緬甸蟒是世界上最大的蟒蛇之一,體長可達7米,重達91公斤。20多年前,佛羅里達有人將緬甸蟒作為寵物飼養(yǎng),沒想到這些家伙越長越大,越長越讓人害怕。一些人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就將它們放生到野外,這下就一發(fā)不可收拾了。緬甸蟒繁殖力驚人,很快就在佛羅里達州大沼澤地一帶釀成巨大生態(tài)災難,它們與本地的美國短吻鱷纏斗不已,導致人類介入,很快就捕捉到230條之多;緬甸蟒還會捕食當地的瀕危鳥類和其它爬行動物,并搶走了美洲豹、山貓等掠食動物的食物,導致脆弱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雪上加霜。美國地質調查局認為,緬甸蟒可能會侵入美國1/3的內陸地帶,要根除已沒有什么機會了。諷刺的是,世界上最大的緬甸蟒反而出現在了美國,其體重達183公斤,長度為8.2米。
非洲化蜜蜂這也是一種被稱為殺人蜂的蜜蜂,光聽這個名字,你就知道它和非洲有關。這是上世紀50年代巴西引入歐洲蜜蜂后,由于對熱帶氣候適應不良,又引入了東非蜂試圖與歐洲蜜蜂雜交,以適應巴西的氣候。引進人圣保羅大學的沃里克·埃斯特萬·克爾博士深知東非蜂性情兇猛,在蜂巢出入口安裝了柵欄,防止蜂王外逃引發(fā)災難。然而不知情的警衛(wèi)卻在一個周末移除了柵欄,導致25群東非蜂逃入附近叢林,從此在美洲泛濫開來。雖歷經和本地蜂的多代雜交,東非蜂仍兇性不改,常常蜇傷人畜,因而被稱為殺人蜂。不過這個名字其實有點夸張,雜交后的東非蜂實際傷人不多,更多是電影媒體中夸張的說法,這種蜜蜂現在被稱為非洲化蜜蜂。
野化家豬聽名字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這是馴化后因各種原因又回歸野外的家豬。這些豬最早在16世紀從歐洲引入,20世紀為狩獵又從俄羅斯引進一批,這些野化后的家豬對美國農業(yè)造成了巨大損失,也對人類生命構成了威脅。由于缺少天敵,這些“野豬”繁衍很快,它們是機會性雜食性動物,85%到90%為植物性食物,其它的則是蟾蜍、烏龜、火雞等小型動物、爬行動物,以及鳥類的卵,對整個食物鏈造成了極大破壞,并讓其它以這些動植物為食的當地物種忍饑挨餓,成為美國和加拿大物種入侵中日益嚴重的問題。
當然,不止是美國,全世界都面臨物種入侵的巨大問題,這是因為人類活動的增加,交通工具的便利,讓越來越多的動植物漂洋過海,到以前根本無法到達的地方生活,一不小心,就可能導致當地物種的巨大災難。當然,人類文明發(fā)展越快,地球就變得越小,物種遷移機會就越大,速度越快,所謂的物種入侵在未來很可能變成一個偽命題,因為所有物種在全球重新分布恐怕已不可避免,就看誰的適應能力更強,誰就能搶占更多的生態(tài)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