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下午,由新媒體平臺“編劇幫”主辦的第二屆編劇嘉年華特別活動——網劇時代的編劇創作主題論壇在北京銅牛電影藝術中心召開。編劇幫創始人杜紅軍,演員葉璇,《老九門》《沙海》編劇張鳶盎,《河神》《悍城》編劇劉成龍,《你好,舊時光》《棋魂》編劇卓越泡沫等參與活動。
發布會現場,杜紅軍做了題為《歡迎來到網劇創作世界》的演講,他談道“2017年到2018年上半年青春、偶像、愛情、懸疑、喜劇是網劇題材的五大類型,這五個題材單獨獲得或組合出現占據平臺自制劇的85%以上,而且各大平臺已經注意到了內容參與方對的訴求,更多細分類型正在涌現,正如演員不愿意演相同的角色一樣,觀眾也不喜歡看到類似的內容,避免相同題材跟風,不斷創作好故事才是網劇的良性發展。”杜紅軍表示,從數據分析上來看,原創作品在評分和點擊率方面都略微高于IP作品。但好的作品無論是原創還是IP,只要有好的故事都能受到觀眾的認可。
骨朵傳媒CEO王蓓蓓分析了網劇行業的現狀,她談道:“每年生產300多部網劇,劇本存貨太少,行業對于編劇的饑渴程度比明星還嚴重。”與過去電視臺里老幼通吃、男女通吃的大IP不同,網劇市場分眾現象非常明顯,大IP和大咖的這種組盤已經不是唯一的途徑,中型IP正在發力。面對這種市場情況,劇本原創力就顯得極為重要,自然而然重擔就落在了編劇的肩上。
王蓓蓓談道,從過去傳統電視劇到現在的網劇,觀眾審美變化很大,例如以前寫大劇都講究“虐”,但現在觀眾接受不了“虐”了,男女主角之間誤會不能超過兩集。相較之下,像《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這樣每集都甜到膩的網劇很受歡迎。
《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劇照
提到編劇的生存狀態,王蓓蓓表示編劇總是背鍋俠,收集彈幕時發現,無論經歷了多少非編劇因素的變化,刀片都是寄給編劇的。現在這個時代,各行各業的人都可能轉行做編劇。作為***編劇,找準自身的定位很重要,一定要有自己擅長的寫作類型,找到自己的分眾空間。
葉璇:編劇是行業核心中的核心
集演員、編劇、制片人身份于一身的葉璇分享了她從演員跨界編劇背后的故事:在香港TVB拍戲時她發現,改編自梁羽生同名小說的《云海玉弓緣》中,葉璇飾演的角色被編劇改得面目全非,她嘗試說服導演按照原著來拍,最終收獲了觀眾良好的反響。這讓她感受到:“好的原創很有價值,而演員只是二度創作,在一線創作的是編劇。”這讓她萌生了做編劇想法,并在改編嚴歌苓作品《第九個寡婦》入行。
葉璇照片
現場葉璇分享了自己創作“抗日雷劇”的黑歷史,“氣功擋子彈就是我寫的”,葉璇對這段經歷感到非常慚愧。之所以創作這樣的抗日劇,是因為她骨子里對***題材非常感興趣:“這類題材目前有興起的苗頭,但許多作品邏輯是硬傷,要警惕***雷劇誕生。”她建議:“喜歡寫***類題材的同行們可以在寫之前先找相關部門尋求合作,像***、宣傳部門、文藝處等,找有經驗的人當顧問。”
對于編劇行業發展,葉璇非常樂觀,“我深深地感受到編劇是這個行業核心中的核心,在座的同行們將來都可能大紅大紫,因為大家漸漸發現,捧著演員是沒有用的,一定要捧著編劇,才會有好作品。”
《白夜追兇》反映出“真實、克制、職業范”成為大趨勢
《白夜追兇》總策劃王平總結了網劇創作的四大趨勢,首先是從大眾到圈層。電視臺就像大飯店,在固定的時間要盡可能吸引更多的客流量,所以它的口味不能太小眾。而網絡視頻平臺就像外賣APP,必須要垂直、獨特才能打造品牌和口碑。網劇觀眾不再迷茫,他們知道自己想看什么,會主動搜索、點播、追看。
“其次是從懸浮到真實。《白夜追兇》的大熱就反映出真實、克制、職業范越來越成為大眾選擇的趨勢。接下來會有一波類型劇落地的紅利期。一方面就是借鑒國外已經摸索總結出來的類型劇元素,另一方面就是要填充入有中國特色的細節和情感。”王平說。
還有就是“從故事到主角,IP的爆發是人民群眾日益提升的審美需求與固步自封的影視行業之間的矛盾。IP帶來了一輪審美和類型化的革新。例如《金枝欲孽》和《甄嬛傳》都是宮斗劇,但《甄嬛傳》有了明顯的主人公,觀眾更容易產生代入感,觀眾一旦產生代入感就會愛屋及烏。”
“最后是從劇情向價值觀的變化。在以前信息不充分的時候,傳奇故事就是高價值的稀缺品。但現在到了信息過剩的時代,有見地的價值觀就成了稀缺品。當我們在講故事時,不僅僅是在講故事,更是通過講故事來輸出價值觀,協調共識。”王平說。
《白夜追兇》劇照
電視劇編劇是當爹又當媽,網劇編劇是當牛又做馬
現場,多位編劇、制片人、播出平臺代表、出品方代表發表了對于行業趨勢和創作方向的觀點。
“《你好,舊時光》最后兩集播完后,網友要求將這兩集下架,并給他們道歉”,編劇卓越泡沫講述了一段有點匪夷所思的經歷:“網友對劇情不滿只找編劇,一天給我發了三千條信息,甚至有孕婦觀眾表示看了最后兩集不開心,恐怕要早產。當時后期已經解散,導演在度假,只能趕緊聯系導演,讓后期團隊回來加班,把播出的兩集下架重新剪輯,最終改成了網友期待的結局。”
《你好,舊時光》劇照
此事對卓越泡沫觸動很大,“網絡時代,觀眾的地位和作用發生了極大的改變,網友不僅是喜歡什么點什么,還能決定劇情怎么走,你得配合。”他總結說,“過去電視劇編劇當爹又當媽,如今的網劇編劇當牛又做馬。”
編劇張鳶盎回憶起自己做《暗黑者1》的時候說道:“當時時間特別緊,是邊剪邊播。當時有一個直觀的觀眾互動,今天這一集觀眾說了什么其實是可以對明天要播的這一集產生影響的。”
劇本總編審很重要,好比世界杯的“主教練”
在談道劇本總編審這一職位的作用時,編劇卓越泡沫把其比作是“世界杯里的主教練”角色。他以自身體會談道:“因為人是我定的,我覺得這么搭班可能是更舒服,大家可能能量能最大化,可能最合適,還有就是中間在開賽之后可能是中間出現了一些個好的方向或者是壞的方向,一些個問題需要你臨場指揮。”
編劇張鳶盎表示,編劇作為一個小團隊工作的時候特別容易陷入小團體閉門造車的困境。這時候非常需要一個有能力而且有責任心的高資歷老前輩來從旁指導。“像《老九門》中的白一驄老師就是這種老大哥形象。”她說道。言語中同樣突出了劇本總編審這一角色的重要性。
《老九門》劇照
在馬李靈珊看來,很多創作人本身擅長的是創作,而并非是溝通協調。一部劇的誕生關系到方方面面,這就需要一個協調方進行多方的相互協調匹配。“尤其是網劇目前整個市場欣欣向榮,但是也參差不齊,對片方的判斷、編劇的判斷、編劇團隊內部的融合都需要一個相對來說,既站在內容方,也站在整個項目的統合方的角度把整個項目運轉起來,幫助更快地運行。”
五元文化劇本策劃總監谷峪表示,“編劇不要從市場趨勢倒推來創作,千萬不要覺得市場上什么火就寫什么,就寫你感興趣的題材,只有你特別喜歡、特別懂才能寫好。公司選項目很簡單,就看你寫得好不好。”
編劇卓越泡沫聊到此問題時給廣大的編劇同行們提出了一個小建議:時時刻刻給自己保持一個新鮮感。“我自己在寫小說的時候是寫青春都市題材的,所以說我一開始選擇作品的時候我喜歡這個類型,所以我選擇了《匆匆那年》《你好,舊時光》都是這樣的題材的。”他表示,“我的習慣是我做什么之后我再愛上它,我覺得這樣的話會給我自己時時刻刻保持一個新鮮感,會讓我自己覺得起來有動力可以貢獻出來的。”
《匆匆那年》劇照
愛奇藝資深劇本編審丁長宏表示,“平臺求賢若渴,非常需要、非常歡迎編劇,非常想為編劇服務,市場對好編劇極度饑餓。編劇的含金量,個人品牌在逐步提升,因為我們都知道劇本靠譜項目才靠譜。此外,他表示,編劇不要讓外界太多地干擾內心,寫的故事好看比什么都重要。
現場照片,編劇幫創始人杜紅軍和銅牛電影產業園總經理劉國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