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載人航天辦公室的最新消息,神舟十三號為期半年的既定任務都已完成,載人飛船即將帶著三位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和葉光富,撤離中國空間站,返回時間就在眼前。
自去年10月16日進入太空以來,三位航天員在太空中度過了長達180天的時間,打破了此前由神舟十二號創下的3個月最長太空任務紀錄。作為進入中國空間站的首位女航天員,王亞平創下了我國航天員在太空中累計停留時間最久的紀錄。
在軌期間,神舟十三號航天員進行了一系列重要的太空任務,配合地面航天科研人員,對中國空間站的關鍵技術進行了驗證。在神舟十三任務之后,中國空間站才會進入全面建造階段,問天、夢天實驗艙將會在今年發射升空,對接天和核心艙。
目前,航天員已經做好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脫離空間站的準備,可以擇機撤離。神舟十三號具體什么時候與中國空間站進行分離,取決于神舟飛船的返回時間窗口。
按照計劃,神舟十三號與神舟十二號一樣,也將降落于東風著陸場。根據空間站的軌道數據,預計在4月16日上午9時40分左右,空間站將會過境東風著陸場,這是神舟十三號的一個返回時間窗口。
不過,神舟十三號并不是在空間站過頂著陸場時才進行分離,因為飛船本身有一個很快的軌道速度,相對于地面的橫向速度可達7.68公里/秒,飛船不可能從390公里高的太空中豎直降落。
飛船需要利用地球稠密的大氣層進行減速,所以飛船要在距離著陸場很遠的地方就要開始再入大氣層。而在飛船再入大氣層之前的那一刻,也不是與空間站的分離時刻,兩者的分離時間還要更早。
因為飛船的再入大氣層時機非常關鍵,什么時候點火制動,需要多少推力,都要進行精確計算,這樣才能確保飛船能夠以合適的角度再入大氣層,最終降落到預定著陸區。
如果按照神舟十二號的返回方式,在再入大氣層之前,飛船先要獨自繞著地球轉18圈,每圈所需時間為一個半小時多一點,所以飛船要在再入前27.5小時,與空間站分離。如果瞄準16日上午的返回時間窗口,飛船要在15日6時左右脫離空間站。
但這一次,神舟十三號預計會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技術。在再入大氣層之前,飛船只需獨自轉5圈,所以飛船將會在再入前7.5小時與空間站分離。在這種情況下,同樣瞄準16日的時間窗口,神舟十三號預計會在16日2時左右撤離空間站。
神舟十三號在瞄準時間窗口后,將會點火制動,軌道不斷降低,最終以一個合適的角度進入大氣層。在地球稠密大氣層的作用下,飛船不斷減速。下落到一定高度后,飛船打開降落傘進一步減速。待到距離地面1米左右,飛船的反推發動機點火,讓飛船以安全速度落地。這一整個過程大約持續49分鐘。
幾個月前,神舟十二號成功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著陸,搜救力量第一時間找到了返回艙。如果這一次神舟十三號采用快速返回技術,飛控事件的間隔時間將會變短,這對于搜救飛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著陸場為此早早地做好準備。
在神舟十三號準備撤離空間站的同時,地面著陸場也已做好準備迎接神舟十三號的著陸。此前,搜救力量已經在東風著陸場進行了多次飛船搜索回收演練。目前,東風著陸場已經準備就緒,迎接神舟十三號的三位航天員回家。讓我們一起期待英雄的凱旋!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即將撤離空間站核心艙組合體##東風著陸場準備迎接航天員回家#